德庆革命烈士纪念碑

德庆革命烈士纪念碑

德庆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德庆县德城镇香山南麓睡牛山上。德庆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许多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立下了丰功伟绩。1926年,中共广东区委派高誉雄到德庆发展了第一批党员,领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动。1927年,蒋介石发动--政变后,农-动遭到--,中共党员高誉雄、孔炎亭、刘翰平、谢五昌等40多位先驱不幸遇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在中共西江特委的领导下,在抗击日寇的战斗中,梁买等60多位抗日将士光荣殉国。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德庆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1948年2月28日,成功举行了震撼西江的德庆武装起义,组建了绥贺支队第二团。随后,在与国民党-军队的多次战斗中,取得了重大战果。1949年10月23日,配合南下大军解放了德庆。在解放战争中,先后有陈树才、谢仲龙、贝朝准、徐金华等20多位前辈英勇献身。德庆解放后,在清匪反霸、保卫国防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捍卫党和国家利益,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有100多位壮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缅怀先烈,激励后人,德庆县委、县政府特立碑作纪念。纪念碑第一平台面阔33米,长34.9米。碑前石步级阔6米。总占地面积1349.7平方米,1985年4月5日,建成揭幕。德庆革命烈士纪念碑的碑名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司令兼政委梁嘉题写。

德庆红色印记|德庆革命烈士纪念碑——浩气长存激励后人接续奋斗

在革命斗争和革命事业建设中,革命先辈为了民族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浩气长存,千秋不息。革命烈士纪念牌,是纪念革命英雄、勉励后人接续奋斗的地方。

青山有幸埋忠骨。德庆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巍峨的香山南麓,于1984年动工兴建,1985年4月落成,成为我县人民缅怀先烈的地方之一。

纪念碑占地面积1767平方米,四周建栏杆,碑为方形尖顶碑,高16米,纪念碑碑面灰塑金字“德庆革命烈士纪念碑”九个大字,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司令兼政委梁嘉题写。

县党史研究室秘书室主任 黄龙

德庆县是一个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德庆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中,许多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党员高誉雄、孔炎亭、刘翰平、谢五昌等四十多位先驱不幸遇害。在抗日战争中,梁买、陆进谦等六十多位抗日将士光荣殉国。解放战争中,先后有陈树才、谢仲龙、贝朝准、徐金华等二十多位前辈英勇献身。解放战争后,在清匪反霸、保卫国防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有一百多位前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记录着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也把革命精神深深地刻印在后人的心中,千秋万代永不忘。

黄龙

县党史研究室秘书室主任

每年都有许多干部群众与青少年来此祭奠,缅怀革命先烈,学习革命先辈艰苦奋斗、舍身取义的崇高品德。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革命英雄,是民族的脊梁、社会的价值标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无数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热血,书写了丰功伟绩,铺平了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道,我们要知恩、感恩,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接续奋斗,把我们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 THE END -

图文来源:德庆发布

龙岗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开放时间 龙岗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预约方式

龙岗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地点:

深圳龙岗区龙岗街道龙西社区先烈路

龙岗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龙岗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个人预约方式:

通过微信公众号“粤e站”,发送“龙岗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指引进行预约,届时凭预约码、有效身份证、健康码入馆参观。

龙岗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团体预约方式:

20人以上团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粤e站”, 发送“龙岗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可以电话预约讲解参观。

龙岗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简介

1948年8月3日,国民党军集结2000余人突袭龙岗楼下、石窍村,企图拦击准备东移的江南支队主力。江南支队迅速组织兵力抢占红花岭高地,经过9个多小时的激战,击退了敌军13次进攻,共毙、伤敌军300余人,我方牺牲20余人。为了纪念红花岭战斗,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由原龙岗镇主持兴建红花岭烈士纪念碑公园。2004年,更名为“龙岗区烈士纪念碑公园”。纪念碑公园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其中纪念碑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绿化面积约9000平方米。纪念碑公园分两部分,即纪念碑主体与塑像、展览厅及附属设施。

听佛山·听文明 |《佛山红色地标》第21期·顺德革命烈士纪念碑

写在前面

正能量,是一座城市的精气神之所在。佛山市文明办携手佛山电台FM946推出“听佛山·听文明”栏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群众喜闻乐见,为佛山汇聚更多的正能量,增强着佛山城文化软实力,提升着城市的美誉度。

点击收听

顺德革命烈士纪念碑是顺德规模较大的4座烈士纪念碑之一。这是为了纪念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为争取革命胜利,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壮烈牺牲的李民智、郭竹朋、詹宝华、邓公惠、吴勤等300多名优秀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革命干部和工农群众而建的。今天将带你了解顺德革命烈士纪念碑背后的故事。

顺德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大良西山山麓,立于1959年11月,2000年重建碑体,扩建墓场。纪念碑为方形碑,碑座长4.5米、宽3.6米,通体装饰云石,上面置一颗金色五星,正面书“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座底部正面镶嵌“顺德市革命烈士纪念碑志”,纪念碑前置水泥台阶。

1924年11月,中共顺德县支部成立,书记为李民智。从此,顺德的革命活动揭开了新篇章。在李民智等中共顺德县支部成员的发动与带领下,顺德农民被动员起来,组成8支由党领导的农军,与当地反动民团和国民党右派作斗争。

1926年8月,李民智在由增城返回广州汇报工作的途中,不幸遭土匪袭击,继而被残忍地杀害,为革命流尽了最后的鲜血。省农会事后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校长詹宝华,1927年2月4日在率领农军干校学员反击古楼22乡民团袭击农军的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他的英名被镌刻在黄埔军校旧址的校友烈士纪念碑上。珠江纵队前身之一的广游二支队司令吴勤则于1942年5月7日在从顺德县独州返回陈村途中,被顽军勾结伪军伏击而牺牲。

除了上述人员外,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还有300多名忠勇坚毅、不屈不挠,为争取革命胜利、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牺牲在顺德这片热土上的烈士。修建顺德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就是为了铭记他们的历史功绩,继承他们的革命精神。

今年64岁的麦耀河,1976年参军,在部队中作风优良,多次受到表彰。1979年他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对于纪念碑有着特殊的情感。他告诉记者,革命烈士为了人民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英勇精神是他学习的榜样,在部队如此,退伍后也必须要传承。

2000年顺德区政府重新修建了顺德革命烈士纪念碑,将纪念碑高增至13米,墓场面积增至900平方米,纪念碑已经成为大良街道文秀社区的红色地标。

文秀社区党委书记曾春表示,除清明节外,文秀社区还会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这里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红色主题教育已变成文秀社区的文化信仰。通过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把象征革命的火炬交给一代又一代的“文秀”人。

来源:佛山市文明办、佛山电台FM946

编辑:钟俊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