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兴制盐遗址

海兴制盐遗址

海兴制盐遗址为周至汉代古遗址,位于沧州市海兴县军区盐场。 海兴制盐遗址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海盐仙坛庙遗址汉墓发掘简报

海盐仙坛庙遗址汉墓发掘简报

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 海盐县博物馆

仙坛庙又称仙台庙,位于海盐县百步镇农丰村9组,处在县境最西端,东距海

盐县治所在武元镇25公里,紧靠海宁市狮岭乡。地貌上属于江南水网平原区。

仙坛庙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所在土墩总体呈南高北低形态。南

部是一个比较高耸的东西向土台,现存东西长120米,南北宽60米,取土破坏前高点海拔7.4米。土墩周围为水田,水田海拔约2.4米。土墩最初的堆积属于崧泽早期,后在良渚时期大规模加高形成现土墩的基本外形。因土墩西部被取土破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盐县博物馆于2002年10月至2004年6月对遗址进行了抢救发掘,发掘面积2400余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墓葬166座。除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外,还清理了汉代土坑墓2座。现将汉代墓葬单独简报如下:

一、墓葬分布位置

发掘区位于土台的中西部。发掘前土台西部中心位置整体被取土下挖3米余,

已破坏到新石器时代地层,3座商周墓和2座汉墓分别发现土台的西侧和北侧坡下。中心部位扰土中散见有原始瓷盂、汉代弦纹罐等,显示原埋设在高处的商周墓和汉墓已被破坏殆尽,墓地的整体布局不明。

二、墓葬形制

高墩北坡发现汉代竖穴土坑墓2座,分别编号为M1、M2 (图一)。2座墓的墓

口已因取土破坏而直接暴露,封土及墓上设施情况不明。

原载《浙江汉六朝墓报告集》

古人是如何提炼海盐的?山东发现的古老遗址,为我们揭开神秘面纱

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除了烹饪和腌制食物,盐对人体各机能的维持也有一定意义。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尚书·说命》中说“若作和羹,惟尔盐梅。”可见当时就以对盐有所利用。正因为人对盐的依赖,盐业资源历史时期一直是国家控制的重要战略资源,也就是所谓的盐铁专营。历史上许多绿林好汉也是在混乱的时候铤而走险,通过贩卖私盐来维持生存。

古人对盐的获取,又可分为海盐、井盐、池盐等方式。井盐是通过开凿竖井来抽取地下卤水,池盐则针对的是咸水湖,二者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相比之下,我国对海盐的获取可能时间更早、规模更大。尤其是山东一带,考古工作者在靠近渤海南岸的内陆发现了大量的商周时期的制盐遗存。也就是说,在几千年前的商周时期,这里就是重要的海盐产地。

那么海盐是怎么提取出来的?当时的制盐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今天,我们就跟随着考古学家的足迹,来了解下古老的制盐遗址和海盐提炼。

奇特器物牵出的大发现

说到山东地区的盐业考古,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山东北部文物工作者,经常发现一种造型奇特的器物。这类器物下面是尖圆底,身体又布满了很粗的绳子状的纹饰,形状就像头盔。1956、1957年惠民专区就发现了许多这种器物,当地群众称之为“盔头”。

寿光王城遗址出土的盔形器(制盐工具)

学者尝试还原的古代制盐场景

我们知道,一般的日用陶器即便粗糙,起码说得过去,而且要么有腿,要么底是平的,能立得住。这种造型的是用来干嘛的,不太好说。但因为发现的范围与文献记载的煮盐之地大致吻合,器物内壁又有白色垢状物,已经有观点认为是煮盐之物。为了保守起见,还是根据造型把他命名为“盔形器”。可以说,这些看起来粗糙而丑陋的罐子,着实让专家们伤透了脑筋。直至上世纪末,经过几次文物普查之后,随着盔形器的发现在山东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大,大家猜逐渐意识到:这其实是一次十分重要的考古发现!

进入新世纪以后,考古工作者对发现的盔形器抽丝剥茧,对相关的发现地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由此发现了大量的制盐遗址。而广饶南河崖、寿光双王城等遗址的发掘,则使商周时期的盐业生产重见天日,可谓是盐业考古史上的大发现。

莱州湾与黄河三角洲的盐业遗址

由于古海岸线的变迁,渤海南岸地区有着丰富的浅层地下卤水。加上地势平坦,光照充足,蒸发量大,可谓理想的制盐之地。至今,在这些千年前的制盐之地,地表仍然能见到许多贝壳(当地人俗称蛤蜊皮),甚至有白白的盐分渗出。根据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当时还叫考古所)以及各地市文物部门的先前工作,目前已探明的盐业遗存主要集中在莱州湾沿岸地区和黄河三角洲地区

鲁北沿海地殷墟时期至西周早期盐业遗址群及相关遗址分布示意图

位于渤海南部的莱州湾,有机质丰富,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渔盐产地。包括潍坊东营烟台等地,又以广饶和寿光为代表,是山东盐业考古工作最为系统,收获最多的地方。所见遗址群年代主要集中在商代晚期和东周时期。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古遗址多被厚达数米的淤土覆盖,虽保存好,但不易被发现。只在东营市刘集,利津县南望参、洋江,沾化县杨家,无棣县邢家山子,庆云齐周务,海兴县杨埕以及黄骅市等地发现了东周时期的盐业遗址(群)。

此外,作为注入莱州湾的山东地区北部最大河流之一,小清河下游也分布有密集的古代盐业遗址。通过山东大学盐业考古队的全覆盖式的调查,共新发现和复查单个遗址点340余个,采集各类遗物标本1600余件,可分为龙山、晚商至西周、东周、汉代以后共四个大的阶段。

千年前的制盐工艺

时至今日,盔形器的功用已经比较清晰了,就是用来煮盐的。而且专家学者也在大量的出土实物上进行了充分的类型分析。类型分析是考古学常用的手段。就拿手机来说,不同时期的手机外貌是有差别的。经历了从大哥大到翻盖机,再到智能机的一系列发展。同样的道理,盔形器也是有自己的演变过程。依据外貌差异把这些盔形器排成排,如果能确定某几个器物的年代,那么整个器物的演变序列就清楚了。就是这样,考古专家排出了盔形器从商代到周代的发展面貌。但这远远不够,毕竟对考古来讲,弄清楚千年前的盐是怎么出来的,意义要大得多。

制盐工艺的研究是盐业考古的重点问题,国家文物局、国家科技部等部门对此也比较重视。目前综合发掘资料、文献资料以及实验室的检测分析,主要有两种观点:

山东大学的王青教授在参与大荒北央、南河崖等遗址的发掘后,根据所发现的盐灶、卤水池、淋卤坑、储卤坑、摊场等遗迹,结合科技分析及《熬波图》、《天工开物》等相关文献记载认为应是原始的淋煎法(又称淋灰法)技术流程:先挖取浓度较高的地下卤水,再经草木灰刮卤提纯,最后以盔形器盛卤水置于盐灶上煎煮成盐。

《四库全书》里的《熬波图》与淋灰法

山东师范大学的燕生东教授则对此有不同见解。他不主张与文献记载贸然结合,而是依据双王城遗址揭示的盐灶、坑井、蒸发池、过滤池等发掘资料,提出了另一套流程:通过坑井获取地下卤水,然后经蒸发、过滤获取浓度达到生产要求的卤水,然后上盐灶煎煮而成。并对该遗址中制盐作坊的单元结构进行了复原。

双王城014A遗址制盐作坊单元结构复原图

双王城014A遗址制盐作坊

这两种观点均认同盐的来源是地下卤水,并且经过了提纯等工艺之后达到相应的浓度要求。分歧则在于提纯的手段:王教授结合科技分析,认为是含有大量可溶性盐的草木灰功不可没;而燕教授则根据发现的蒸发池、过滤池等遗迹认为是蒸发、过滤等流程的作用,草木灰只是生产垃圾。

在制盐过程中需要起火煮盐,作为生产垃圾也会大量产生草木灰,也就是植物燃烧后的残余物。草木灰以前在农村也会作为肥料使用,因为其含有可溶性的碳酸钾。这些碳酸钾又会提高盐浓度,所以会不会是它们在制盐中用来提纯呢?目前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或者反对这些草木灰是有意识的倾倒在制盐过程中。这两位教授可能还需要再争论一下。

觊觎海盐,竟是商王朝东进的主要动力?

我们知道,势力东扩是商代历史的一个明显特征。鼎盛时期的商王朝势力以中原为中心,西至周原、商洛,北到晋中保定,南可达安庆岳阳甚至江西一带,东方则辐射到了渤海南岸。到了晚商,考古发现的商文化在西、北、南三方急剧收缩,唯独在东方保持强烈的扩张态势。

商代晚期形势图

这一时期,山东地区发现的商文化因素的青铜器非常多,高等级的聚落、大墓也是其他地区比不上的。这些被认为是商王朝派来的重臣、军官所留下的。加上甲骨文里记载的商王朝与东方的多次战争,不禁让人觉得好奇:是什么吸引了商王朝,使他们对东方一直念念不忘?

同时期的盐业发现似乎给出了一个答案。

通过对制盐作坊的复原和分析,专家推测,面积为四千到六千平米的制盐作坊包含盐灶、蒸发池、灶棚、工作间等结构,一次举火煮盐的产量能到一千斤。整个渤海南岸的海盐年产量能到五十万斤,参与制盐的工人能到五六千人。

博物馆展览中的海盐生产

如此可观的产量,如此大规模的产业,在当时可不是闹着玩的。因此有学者推测,这一时期的产盐已经是国家行为。商王朝之所以加紧对东方的控制,觊觎盐业资源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是,莱州湾一带已经发现了龙山文化时期的制盐遗存,小清河下游也有所发现。看来东方的海盐历史是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了。但当时的制盐工艺、流程、规模是什么样的,还有更多的未解之谜等着我们去发现。

嘉兴海盐景点人多 嘉兴海盐古镇

1. 嘉兴海盐古镇

澉浦古镇,镇上最大的看点是澉浦老街。老街主要由南大街、南小街和北大街组成,澉浦的老房子,现在主要集中在南小街。澉浦旧时是江南重镇,澉浦码头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港口。

澉浦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像小说宗师干宝、“海盐腔”创作者扬梓等。目前的澉浦古镇比较完整的保留了西城门、城墙遗址、护城河以及镇内老街部分的小巷和白墙灰瓦的民宅。老街的街区东西两侧分布着不少清至民国时期的宅第、作坊。


2. 海盐 古镇

驾车路线:全程约83.3公里頭條萊垍

起点:松江大学城頭條萊垍

1.上海市内驾车方案條萊垍頭

1) 从起点向正北方向出发,沿嘉松南路行驶500米,调头进入嘉松南路

2) 沿嘉松南路行驶3.8公里,过嘉松南路二里泾桥,朝G60方向,直行上匝道頭條萊垍

2.沿匝道行驶,过嘉松南路二里泾桥约550米后,直行进入沪昆高速

3.沿沪昆高速行驶60.5公里,朝湖州/苏州/宁波/嘉兴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嘉兴枢纽

4.沿嘉兴枢纽行驶460米,过杨家桥约1.2公里后,直行进入乍嘉苏高速

5.嘉兴市内驾车方案

1) 沿乍嘉苏高速行驶3.1公里,在余新/凤桥西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2) 沿匝道行驶810米,直行

3) 行驶320米,右转进入Y201條萊垍頭

4) 沿Y201行驶15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一九县道頭條萊垍

5) 沿一九县道行驶5.4公里,右转條萊垍頭

6) 行驶2.2公里,左转进入余沈线

7) 沿余沈线行驶1.3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南王线條萊垍頭

8) 沿南王线行驶3.0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條萊垍頭

终点:尚品公馆小区


3. 嘉兴盐官古镇

需要门票, 其中70岁以上老人持老人证门票可以打对折,教师30年以上工龄,凭有效证件可以对折,军官证、残疾证免票。

海宁盐官观潮景区门票包括两种:

1、海宁盐官观潮景区联票90元包含:观潮胜地公园、海神庙、陈阁老宅、王国维故居、花居雅舍、江南民俗风情馆、国旗圣苑七个景点。

2、海宁盐官观潮景区古城套票70元包含:海神庙、陈阁老宅、王国维故居、花居雅舍、江南民俗风情馆、国旗圣苑六个景点。

海宁观潮区、山西壶口瀑布与贵州黄果树瀑布并列,是中国观潮赏景的三大胜地。当大潮即将到来之际,远方天边似有一条银线汹涌而至,其声似万马奔腾,其势如排山倒海,雪浪凌空,洪流滚滚,摧枯拉朽,气象万千。

扩展资料:

盐官古城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是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早在中国的汉代便开始晒盐制盐,因此得名盐官。

海宁盐官镇是观潮胜地,观潮胜地公园为东西向狭长地形,全长1360米、总占地16.24公顷。抗战前,海塘一带已有海滨公园。

1994年起,重建海滨“观潮胜地公园”。园内拥有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鱼鳞石塘、明代占鳌塔、孙中山观潮亭、毛泽东观潮诗碑纪念亭、乾隆手植古朴、史量才纪念碑、镇海铁牛等景点;景观海塘、2座观潮楼、6个观潮台是天下奇观海宁潮的最佳观赏点;白石台广场集大型节庆活动、游览观赏、文艺表演、休闲娱乐于一体,是观潮胜地公园的标志性建筑。



4. 嘉兴海盐旅游景点

乍浦九龙山、桐乡乌镇、桐乡石门桂花村、嘉善西塘、海盐南北湖、也可以去嘉兴的农庄、湖州南浔,这些地方都可以一日游,我们打算30号去桂花村游玩,还可以吃桂花年糕


5. 嘉兴海盐古镇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符号∞代表霾。

分级

1、轻微霾:空气相对湿度小于等于80%,能 度大于等于5公里且小于10公里;

2、轻度霾:空气相对湿度小于等于80%,能见度大于等于3公里且小于5公里;

3、中度霾:空气相对湿度小于等于80%,能见度大于等于2公里且小于3公里;

4、重度霾:空气相对湿度小于等于80%,且能见度小于2公里。

扩展资料

危害

1、影响身体健康。灰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有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等,

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即粗颗粒物,直径小于2.5微米的即常说的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肺),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

2、影响心理健康。阴沉的雾霾天气由于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容易让人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及悲观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甚至容易失控。

3、影响交通安全。出现灰霾天气时,室外能见度低,污染持续,交通阻塞,事故频发。

4、影响区域气候。使区域极端气候事件频繁,气象灾害连连。更令人担忧的是,灰霾还加快了城市遭受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提前到来。


6. 浙江海盐附近古镇

盐官镇之所以被叫做盐官镇主要是因为西汉,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会稽郡海盐县设置盐官(司盐之官),主管盐事,所以就被命名为盐官命名。唐会昌三年(843)置建宁镇,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易建宁镇为盐官镇。

盐官镇是一个地方名,是一座城镇,隶属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盐官是一座千年古城,古城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动人的传说和壮观的涌潮,可谓一日游千年,满城尽奇观,景区集自然奇观与人文盛景于一身,以海宁潮胜景和盐官古镇风情取胜,海宁潮胜景:盐官的不同凡响,就在于它是世界著名的观潮胜地,自古以来,天下奇观海宁潮以其独特的壮美雄姿而令人神往。

盐官镇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端,沪苏杭的中心位置。东濒钱塘江,南部紧靠杭州下沙大学城,边界距杭州市政府仅有十余公里,杭州城环城高速路穿境而过,已深度融入杭州“一小时生活圈”。

盐官是良渚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2200年前吴王刘濞所置司盐之官于此,地以官名。盐官古称“海宁”,属杭州府管辖,为历代海宁州(县)治所在。是享誉海内外的钱塘江大潮最佳观潮胜地,也是中国唯一的潮乡。

截至2016年,盐官总面积为56.02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人口5万人。


7. 浙江嘉兴海盐旅游

旅游:南北湖,绮园,菜园子,紫薯山庄,秦山核电站,三毛乐园,海滨公园,杭州湾跨海大桥 吃饭:城北路最集中


8. 嘉兴海盐风景区

1:海宁盐官观潮景区天下奇观—海宁潮。

2:海宁新仓梁家墩景区。

3:海宁大尖山景区。

4:海宁大缺口风景区。

5:海盐观海园景区。

6:海盐南北湖景区。

7:海盐融创水上乐园。

8:平湖乍浦风景区。

9:平湖九龙山旅游度假区。

10:平湖东湖景区。


9. 嘉兴海宁盐官古镇

海宁之名的寓意是“海洪宁静”。

海宁的境内有名胜“钱江涌潮”,自唐宋以来便已盛行,有着“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之美誉。

海宁是江南文化名城,名人辈出:干宝、朱淑真、王国维、金庸、徐志摩等等都是海宁人。

盐官古城、路仲古镇等景点也是让人流连忘返。


10. 嘉兴海盐有哪些镇

海盐历史悠久,自秦即有,应该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秦汉时海盐境域包括今上海市西南一小部分、奉贤县 南部(均指古冈身西处)、松江县东南部、金山县全境,以及浙江省平湖县全境与海宁县部分地区。参稽众多古籍,四围境界为: 海盐县北沿西松江(今吴淞江),以江为界,江北为秦代古娄县。明嘉靖与清光绪《海盐县志》皆记,今松江(县名)东北六十里沪渎(水名),旧海盐东北境(东堰)。南朝梁萧纲(后为简文帝)《浮海石像碑铭》谓:“吴郡娄县:界松江(吴淞江),之下号曰沪渎。”当晨沪渎是古松江下游,直接东流通海,是古海盐县与古娄县分界线。海盐东临大海,海岸(今称“古冈身”)在今嘉定、外岗一带至漕泾以东,北接古松江,南氨于柘林东。东南一线临海。海岸以圆弧状从柘林之南(今海中)向西南方向突出,通过大小金山南,再曲折延伸,顶点经过王(黄)盘山(又名浮山、玉盘山)以南,迄于澉浦南。古海岸有七十二湾。偏西南,从澉浦南经赭山南至古钱唐县界。西南一西一西北,从古钱唐县界浙口、赭山北折,狭径绕硖石(古由拳县治)南,又折向东北(西邻古由拳),穿过今松江县,西北以“三泖之东”为界(三泖属古长水县境,有古东江通海),抵古松江。

邑境自东汉末(三国孙吴初)、唐、明分代先后分出海昌(海官,今海宁)、华亭、平湖三县后才成今域。东汉末年,孙吴雄踞江东,建安五至八年(200—203)析海盐县西南境、由拳县南境地置海昌县,据明天启《海盐县图经》记载:“今海宁,自赭山、浙口,西属紫硖,东并海,至黄湾、乌龙间,旧名盐官,亦名海昌者,本海盐南境故地。”即赭山、泊口乃古钱唐县与古海盐县交界处。从赭山、浙口始,西部狭径延伸,连接紫硖(硖石山),东部与海平列伸展,直至黄湾、乌龙之间,原是古海盐西南境地。

南朝梁天监六年(507)析海盐县东北境置前京县,今张泾河以东地区属前京县,县治在金山北麓,基城 海盐县梁天监七年筑。前京县初隶信义郡,梁末陈初属吴郡,后又属属海宁郡。废海宁郡为盐官县时,前京地还归海盐县,二县地并入盐官县,归属杭州。南朝梁中大通六年至大同元年(534—535),又分海盐县东北境偏北地置胥浦县。县治在胥浦里(今金山县干巷镇附近)。其地域东至张泾,西抵长泖,北达横潦泾(今松江县泖港乡北部),东南至海,约支唐捍海塘稍南处。胥浦县初隶吴郡。太清三年(549)六月隶属武原郡。县寻省,至迟在陈永定二年(558),基地并入前京县(一说复为海盐东北境),后随前京县还归海盐县。

唐天宝十载(751)吴郡太守赵居贞奏割海盐北境、嘉兴东境、昆山南境置华亭县(即今青浦、松江、金山、奉贤、南汇、上海等县唐时地,设治于今松江县城),属吴郡。明《海盐县图经》谓:“唐华亭,今松江全郡也。里东西广一百六十,南北袤一百七十三,非尽海盐地,海盐居多……闻之长老云,今华亭南门有××井,石刻海盐县字,至今未泐,松治城之为盐地,尤证也。”析置华亭县后,海盐县北界当即为旧松江府南不包括嘉兴府在内的共界(即今江苏、浙江省共界)。

明宣德四年(1429)三月,巡抚、大理寺正卿胡概以县地广赋繁,上书奏请增县,翌年三月二十八日敕分海盐县东北境武原、齐景、华亭、大易四乡之都里置县,名平湖,治设当湖镇,属嘉兴府。

1950年5月,海盐县狮岭乡划出第10、11、12三个村给海宁县,平湖县骑莲乡十个村划入今海盐县元通乡。1961年12月15日,恢复海盐县建制时,狮岭公社留属海宁县。几年来,海盐县境地无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