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冢汉墓

双冢汉墓

双冢汉墓。位于今冀州镇双冢村东北、市政府驻地南5.2公里处。有2个冢,前后相距50米,冢高6米,冢底相连,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00米,占地面积约6亩。两个古冢因连接在一起而得名双冢。

冢顶原有南北两座大殿,今尚有绳纹汉瓦碎片。民国初期,冢顶曾有塌方,在其西北角发现砖砌券门,后用土封好。

据《周书》载:“齐任城王湝、广宁王孝珩等据守信都,有众数万,高祖诏宪讨之。宪至信都,列阵于城南,宪登张耳墓以望之。”据此推论,当年所登张耳墓可能就是双冢。

此冢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陕西小村庄发现罕见大墓,一墓双冢,墓葬形式墓主身份谜团重重?

几年前的一个隆冬深夜,陕西宝鸡市北郊的一个小山村突然传来了一声巨响,把附近的村民们惊了一跳,可是却无人去查看,因为大伙儿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果不其然,第二天的事情证明了大家心里的猜测。这是怎么回事?这还要从村子的来历说起了。

这个小村庄名叫陵原村,村子的由来有很多的传说,其中一种关于金国陵墓的传说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众所周知,金国是女真族人建立的国家。

公元115年,完颜阿骨打在会宁(今哈尔滨阿城区)建国立都。国号大金。建国后的女真人相继对辽、宋、西夏、高丽等国不断地发动攻击。鼎盛时期的金国统治疆域甚至远到淮河流域北部、秦岭东北大部分地区以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可惜这个由女真人建立起来的北方政权仅仅存续了短短的120年而已。正因如此,关于金国的资料在历史中留存得很少。金国的墓葬也就成为了研究金国历史最重要的一种手段。虽然金国的墓葬也发现出土了一部分。但是它们大多都集中于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西城区车厂村到龙门口一带最为集中。但陕西从未发现过金国墓葬,若此传说是真的,那这将会是一个颇为重大的惊人发现!

很快,专家们决定对此进行了一次的细致的走访,在当地居民口中,他们顺利地在陵原村里找到了这座大墓!更让专家兴奋的是,他们还得到了一个惊人的信息:这座墓在很早以前还保留着些石人石马

石人石马,学名石像生或者石翁仲。是一种典型的陵墓装饰性建筑。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明会典》记载:公侯及一、二品官员墓前为石望柱、石虎、石羊、石马、石人各一对;三品官减石人一对;四品官为石望柱、石马、石虎各一对;五品官为石望柱、石马、石羊各一对。而六品以下不设石像生。这样看来,这墓主人身份很不一般,莫非墓主人是金国重要的贵族官员不成?

可此时一个消息如同一盆冷水兜头而下,村民告诉专家此处原本有块石碑,上面清楚的记载了墓主人的真实身份信息——唐秦王李茂贞!李茂贞何许人也?

李茂贞,原名宋文通,原本是唐末一位藩镇节度使,此人非常不简单。他从普通士卒一步步通过征战,因为镇压黄巢起义,护送唐僖宗回归长安。被赐国姓——李。改名李茂贞。被封岐王。五代十国的后唐时期,被后唐加封为秦王。可遗憾的是,史料虽然详细地介绍了李茂贞的一生,可是却对他的葬地只字未提。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座墓和金国女真族丝毫关系也没有。

经过仔细调查后,专家暂时把此处定为李茂贞墓,并在此树立了块碑文标记。没曾想,从此以后,山村的宁静便被打破了,盗墓贼在村里就异常猖獗。明目张胆地打起了古墓的主意。村民们虽有心维护,可是架不住盗墓贼的明争暗抢。夜里的巨响就是盗墓贼炸墓的动静呢!好在墓葬最终未被盗掘。

由于我国历来对古墓采取不主动发掘的态度,故而面对如此猖獗的盗墓行为,政府也未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可是此次的盗墓的严重性却引起了政府的重视,没过多久,宝鸡市文物考古局便抽取了精干力量组成了考古队,正式展开了发掘工作。

很快,在进行了仔细勘测以后,一个令人吃惊的结果出现了:这古墓规模大得惊人!墓框南北约45米,东西宽约22米。面积接近1000平米。而在封土堆的覆盖之下,墓框中回填的五花土深达20米!这墓非凡不已啊!不仅如此,据村民爆料,这李茂贞墓附近还有座大墓,不过早些年被平整了。这下考古队是又惊又喜,若是真的,这可是一墓双冢,是罕见的夫妻合葬墓!这可是极有考古研究价值的!

毫无疑问,村民们的爆料非常准确,勘探结果显示,新发现的这座墓葬南北长约32米,东西宽约16米。墓框面积约510平米。虽然远远小于李茂贞墓的规模,但是也算高等级的大型墓葬了。考古学家将小墓葬编为1号墓,李茂贞墓为2号墓。随后经过激烈的讨论,专家们决定先从1号墓开始发掘。不久,发掘正式启动了。

为了这次发掘,宝鸡市考古所投入了所有力量。根据之前探测所得的资料,考古队很快就找到了墓道。他们一鼓作气地向下发掘,呈斜坡状的墓道一点点地呈现了出来。这墓道有些寒酸,与之前的判断不太相符。不仅如此,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专家们的发掘毫无进展。就在工作陷入停滞之时,靠近墓室一侧的泥土中出现了奇怪的痕迹,似乎是古代建筑物的遗迹,要知道,专家们早已经探明墓室在地下13米处,这才仅仅发掘了7米就到了墓室?完全不应该啊!莫非是数据有误?

不久后,一个3米宽的砖砌檐形构件渐渐显现出来。这座建筑精美异常,令人惊叹。在这建筑之下,考古学家发现建筑两侧均雕刻着驾鹤西游的图案。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的灵鸟,象征着长寿。古人认为鹤性情高洁,形态美丽,仙风道骨。而墓中的驾鹤西游图,代表着两个含义,一,墓主人是位长寿长者。二,墓主人生前性格娴雅,品行高洁。砖石上以浮雕的手法雕刻了一个面容和善,慈祥丰盈的妇人形象。看来这妇人就是墓主人了。她身着白色宽袖长服,胸前扎着布巾,头戴花冠。手中拿着长笏,这长笏就是笏(hu)板。是古代臣子上朝时手里拿的长板,笏板材质多样,双手持笏于胸前,一则代表了对君王的尊重。二则可以充当记事本之用。

更让大伙儿疑惑的是,这幅驾鹤西游图非常有特色,画中妇人恭顺虔诚地跪坐于翱翔展翅的凤凰背上。仙鹤则在上方盘旋,在祥云的映衬下宛如仙境。由于图案很是特殊,专家们为它取名——乘凤驾鹤西游图。众所周知,凤乃皇室女性专用,莫非,墓主人是皇后不成?

专家在对砖雕女性的服饰予以考证后肯定了这是唐代服饰。皇后这个猜测恰恰证明了墓主人极有可能就是李茂贞的王妃。因为五代十国是乱世,割据势力猖獗,虽说是五代十国,实际上还有一个虽无国号实有国权的割据势力——李茂贞占据的陕西凤翔地区!他在此设置百官,册封皇后及后宫。实在就是一个割据小朝廷。李茂贞就是个无冕之王!所以关于墓主人僭越使用凤凰图案的迷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随着墓葬的清理,墓葬里的建筑物越来越多地显露了出来。这座奇特的建筑物真可谓是座高楼亭台的微缩景观。建筑物正中是三间大殿,大殿西侧斜向还有两间厢房。

厢房砖雕的门半遮半掩,其中各有一个探头张望的女子。一位正欲迎客,一位正欲送客。

而高楼自上而下的第二层,是复杂的亭台楼阁和勾栏挑檐,再向下是斜坡状的屋面,上面覆盖着的筒瓦仍清晰可辨。整个建筑是美轮美奂,世所罕见。这精美绝伦的建筑物实际上是古代大墓的设施之一,名为“端门"。它非常少见,迄今为止也不过发现了两、三例而已。由此可见这建筑物的罕见与珍贵了。

端门,相传是玉皇大帝发明的,在神话故事里南天门作为天庭正门,是神界与人界的入口,南天门别名就是"端门"。

中国古代帝王引用这个典故,将都城的南门称为端门。由于古人"视死如生"的观念影响,所以他们在修建自己的陵墓时也会将现实世界里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随葬入地下。这才有了高级贵族墓葬里"端门"建筑的由来了。

这古代皇城里最高贵的端门的出现,是否象征了墓主人生前尊贵的皇族身份?墓主人她是否是李茂贞的王妃呢?2号墓里埋葬的是李茂贞吗?看来这种种谜团还得等待专家们接下来的发掘结果了,让我们拭目以待!

登封双庙战国秦汉墓地

基本信息:

编著: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8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8月

印次:1

ISBN:9787030619785

内容简介:

双庙墓地于1991~1992年进行发掘,共清理战国秦汉墓葬241座,可分为十期十四段,时间跨度从战国中期至东汉中期。墓葬形制包括坚穴土坑墓、带墓道竖穴土坑墓、斜坡墓道竖穴土坑小砖券墓、竖穴墓道洞室墓、组合墓道土坑墓。出土遗物约3100件,其中钱币约1951枚,依质地有陶、铜、铁、铅、琉璃、玉、玛瑙、石、骨、蚌器等。这批材料对于了解这一地区的战国秦汉考古学文化、丧葬制度及区域社会历史文化变迁,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1)

一 地理环境 (1)

二 历史沿革 (1)

第二节 墓地概况与发掘经过 (2)

一 墓地概况 (2)

二 发掘经过 (2)

第二章 墓葬形制 (4)

第一节 竖穴土坑墓 (4)

一 竖穴土坑墓 (4)

二 竖穴土坑空心砖墓 (19)

三 竖穴土坑小砖墓 (20)

第二节 带墓道竖穴土坑墓 (22)

一 竖穴墓道土坑墓 (22)

二 竖穴墓道土坑小砖券墓 (23)

第三节 斜坡墓道竖穴土坑小砖券墓 (24)

第四节 竖穴墓道洞室墓 (24)

一 竖穴墓道土洞墓 (27)

二 竖穴墓道洞室空心砖墓 (37)

三 竖穴墓道洞室小砖墓 (59)

四 竖穴墓道洞室小砖与空心砖合筑墓 (77)

五竖穴墓道洞室小砖与石合筑墓 (80)

第五节 组合墓道土坑墓 (80)

第三章 出土遗物 (86)

第一节 陶器 (86)

一 鼎 (86)

二 盒 (91)

三 合碗 (96)

四 壶 (97)

五 豆 (117)

六 钫 (117)

七 钵 (118)

八 盘 (120)

九 叵 (121)

十 盂 (123)

十一 三足盂 (123)

十二 盆 (123)

十三 洗 (124)

十四 耳杯 (125 )

十五 樽 (126)

十六 熏 (126 )

十七 瓮 (126)

十八 双耳罐 (128)

十九 无耳罐 (128)

二十 釜 (153)

二十一 仓 (155)

二十二 灶 (157)

二十三 井 (159)

二十四 圈 (162)

二十五 磨 (163)

二十六 车轮 (164)

二十七 人俑 (164)

二十八 狗 (165)

二十九 鸡 (165)

三十 器盖 (165)

三十一 陶器刻铭 (166 )

第二节 高温釉陶器 (166)

第三节 铜器 (169)

一 锯镂 (169)

二 鍪 (169)

三 釜 (170)

四 锅 (171)

五 洗 (171)

六 盆 (172)

七 盘 (172)

八 勺 (172)

九 带钩 (172)

十 印章 (178)

十一 顶针 (178)

十二 铺首 (180)

十三 环 (180)

十四 柿蒂叶饰 (180)

十五 钿 (181)

十六 铃 (181)

十七 璜 (184)

十八 削 (187)

十九 镞 (187)

二十 鳟 (188)

二十一 衡末 (189)

二十二 管 (189)

二十三 残片 (189)

第四节 铁器 (190)

一 鼎 (190)

二 壶 (190)

三 鍪 (190)

四 熏 (190)

五 勺 (190)

六 轮 (191)

七 鳖 (192)

八 镬 (192)

九 削 (192)

十 剑 (192)

十一 剪 (194)

十二 带钩 (194)

十三 残器 (194)

第五节 铅器 (195)

梳 (195)

第六节 琉璃器 (196)

一 珠 (196)

二 塞 (197)

三 耳趟 (197)

第七节 玉器 (197)

环 (197)

第八节 玛瑙器 (198)

一 环 (198 )

二 珠 (199)

第九节 石器 (199)

一 砚 (199)

二 黛板 (199)

三 石片 (200)

第十节 骨器 (200)

一 冶 (201)

二 珠 (201)

三 环 (201)

四 饰件 (201)

五 骨片 (203)

六 龟甲 (203)

第十一节 蚌器 (203)

一 珠 (203)

二 环 (203 )

三 蚌壳 (203)

第十二节 漆器 (204)

第十三节 铜镜 (204)

一 羽纹镜 (204)

二 星云纹镜 (204)

三 四虺纹镜 (205)

四 草叶纹镜 (206)

五 铭文镜 (206)

六 博局四神镜 (208)

七 连弧纹镜 (210)

第十四节 铜钱 (210)

一 五铢钱 (210)

二 新莽钱 (214)

三 磨字钱 (220)

第十五节 铁钱 (220)

第十六节 铅钱 (220)

第四章 分期与年代 (221)

第一节 陶器组合分析 (221)

一 仿铜陶礼器组合 (221)

二 仿铜陶礼器与日用陶器组合 (224)

三 日用陶器组合 (227)

四 仿铜陶礼器与生活用器组合 (231)

五 模型明器组合 (231)

第二节 相对年代分析 (232)

一 组合整合 (232)

二 相对年代分析 (235)

第三节 分期与年代 (236)

一 双庙墓地分期与年代推定 (236)

二 双庙墓地各期段具体年代考证 (238)

三 双庙墓地合葬墓年代分析 (243 )

四 双庙墓地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47)

第四节 双庙墓地各期文化内涵 (247)

第五章 相关研究 (255)

第一节 双庙墓地周秦时期文化结构及其形成 (255)

一 双庙墓地周秦时期主要文化因子讨论 (255)

二 双庙墓地周秦时期动态文化结构 (258)

三 双庙墓地周秦时期考古学文化变迁反映的区域历史 (258)

第二节 文化特征与埋葬制度 (259)

一 墓葬方向 (260)

二 墓葬形制、结构 (260)

三 葬具 (262)

四 葬式 (262)

五 出土遗物与器用制度 (263)

六 墓主身份等级 (265)

第三节 双庙墓地布局与形成 (271)

附表 双庙墓地墓葬登记表 (274)

后记 (344)

插图目录

责编:荼荼

双冢并置 帝后同辉:航拍汉昭帝刘弗陵平陵

6月11日中午,我和家人一起前往平陵,驾驶自己的Phantom3 SE无人机,在汉昭帝陵上空拍下这段视频。帝后二陵的封土东西相对,如同日月一般,辉映光芒——

午饭之前,天气不热,我们来到平陵之后,竟然没有找到直达陵下的道路。于是,只好将车停在南侧的围墙外,从这里放飞无人机,由远及近拍照的帝陵。

为了将东、西两座封土,全部拍摄到镜头之中,我第一次将无人机升到100米以上的高空。看着屏幕的画面,患有恐高症的我,心里都有几分惧怕,手都开始略微颤抖了。

平陵,汉昭帝刘弗陵之墓,封土为覆斗形,底部周长约2700米,高约30米。20世纪80年代初,秦都区对封土进行绿化,仅北坡柏树全部成活,其他三面荡然无存。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此墓是上官皇后陵,西侧更为高大的墓冢,才是汉昭帝的平陵。2001年7月到10月底,咸阳文物考古队对平陵进行勘探,在所谓“上官皇后墓”的下方发现四座墓道,而所谓的“平陵”不过只有一座墓道,就此纠正了过去“帝西后东”的错误认识。

刘弗,原名刘弗陵,汉武帝的幼子,生于公元前94年。武帝死后, 8岁的刘弗陵继位,由霍光和桑弘羊等辅政。他在位期间,多次削减国家的财政支出,减免百姓的田租田赋,继续推行“重本抑末”政策,移民屯田,派兵击败匈奴与乌桓的侵扰。武帝晚年,动荡不安的局面,逐渐稳定下来。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年仅21岁的刘弗陵,死于未央宫中,六月壬申,葬于平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