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壁画墓群

辽阳壁画墓群

辽阳汉壁画墓群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北部的棒台子、三道壕、北园一带。

墓群于二十世纪初发现,是东汉末年和汉魏之际的石室壁画墓,墓主都是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氏政权的显贵。五十年代,辽宁省博物馆等单位组织对墓群进行发掘,清理了几座墓葬。墓全部以石板构筑而成。大型墓由前室、后室、回廊、左右耳室和数目不等的回廊中的小室组成,全墓的平面略呈方形,长宽大都在7米左右。小型墓由前、后室和左、右耳室组成,长宽一般在4~5米左右。各墓的随葬品早年已被盗掘一空。

墓内的壁画直接绘于墓室的石壁上,内容以表现墓主经历和生活的题材为主,分布的情况和规律是:墓门的两侧是门卒和门犬;前室多绘场面巨大的百戏和乐舞;后室和回廊绘有墓主的车骑出行图;后回廊一般绘乐舞百戏、门阙、宅院以及属吏;耳室和小室则绘墓主的宴饮和庖厨图;各室的顶部绘有流云纹图。壁画构图严谨,形象生动,色彩鲜艳,是了解当时辽东地区贵族豪门的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珍贵实物材料。

1961年3月,辽阳壁画墓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墓当为东汉中期墓葬。壁画内容反映墓主人是辽东郡属下一个三百石文职或相当于县令一级-。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达人带你玩]探访辽阳壁画墓群

两年前查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时候,蓦然发现“辽阳壁画墓群(汉至晋)”竟然是第一批名单中。要知道第一批名单只有180家,其中革命文物还占了33个名额。同在辽宁的“清关外三陵”还是第二批和第三批入选的。但很可惜,辽阳这个壁画墓实在是默默无闻了。

网上查了很多资料,才得知“墓群”都散布在田野市井间被封闭保护,而辽阳博物馆中有一个“汉魏壁画馆”,算是关于它的专题展览了。于是在今年春天的时候,特意去寻访。

辽阳博物馆在几年前已经搬进了新馆,但“汉魏壁画馆”还留在彭公馆的大屋子里,门口一对石狮子很英俊。来这里参观的人很少,展厅内灯光很暗,也没有看到值班的工作人员。用冷冷清清来形容最为恰当了。

展厅内的实物展品不多,且都比较朴素,没有金玉的耀眼。壁画展出以复制品和图片为主,还有两座1:1复制的墓葬。如果没有一些文化兴趣和基础,到这里参观有点受罪。

图:宴饮观舞图( 鹅房壁画墓

辽阳汉魏壁画墓被发现是在20世纪初,发现者还是日本学者。1918年,八木奘三郎等人发现了辽阳迎水寺壁画墓,这是中国第一座考古发现的汉代壁画墓。此后至新中国成立后,日本(早期)及中国学者在辽阳又发现了多座壁画墓。

图:甲仗骑猎图(北园一号墓)

1961年评定的首批国保名单中“辽阳壁画墓群”实际上包括了九座代表墓葬,即:北园一号墓、棒台子墓、南台子墓、东台子墓、三道壕一号/二号墓/令之令墓/车骑墓、小青堆子墓。

图:棒台子墓 模型

2006年公布的第六批国保名单中,补充了北园三号墓和鹅房壁画墓,并入第一批“辽阳壁画墓群”。2013年,第七批国保名单中,再补充了东门里壁画墓、北园二号墓、南郊路壁画墓、三道壕三号墓

图:北园三号墓 1:1复原

并非辽阳发现的汉魏晋古墓都是壁画墓,能修得起壁画墓的都是当时的权贵。这些壁画墓都有高大的封土,墓室平面略呈方形,用石板构筑,白灰勾缝,大墓长宽7米左右,小墓长宽为3-4米。

图:北园一号墓 模型

一般由墓门、前室、棺室、前廊或回廊、左右耳室组成,棺室2-6个不等。一般东汉墓设石棺,魏晋墓设尸床。在墓门、墓墙壁及墓室顶部绘有壁画。内容以表现墓主的经历和生活的题材为主。

这几幅照片是北园三号墓1:1复制陈列的局部拍摄:

2015年末的新闻报道说,在辽阳南郊苗圃墓地先后考古发现古墓葬三百多座,其中包括多座西晋壁画墓。而辽阳总共发现汉魏晋时期的壁画墓已近百座。网上看到几位辽阳博物馆专家提出的壁画墓保护和展示方案,似乎都没有了下文。同时一些历史文化爱好者提示的辽阳壁画墓野外保护状态堪忧。

古墓壁画是一个大课题,内容研究很枯燥,原址保护很难,即需要耐得住寂寞,更需要钱。

有感兴趣更多了解的,推荐北京大学刘未的《辽阳汉魏晋壁画墓研究》看看。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宝档案系列之辽阳壁画群

辽阳壁画墓群闻名遐迩,从二十世纪初至今不断有发现。它们分布在辽阳市郊太子河两岸,时代属于东汉至魏晋时期。截止到目前,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辽阳壁画墓群,包括有鹅房壁画墓北园三号墓、南台子壁画墓、北园壁画墓、三道壕车骑墓、棒台子壁画墓、东台子壁画墓、小青堆子壁画墓、三道壕一号壁画墓、三道壕二号壁画墓、三道壕令支令墓、南郊路壁画墓、东门里壁画墓、北园二号墓、三道壕三号墓上王家壁画墓等16个单体墓葬。

这些壁画墓地表原来都有高大的方锥形堆土,墓室一般低于地表,多为平顶多室,用淡青色岩石板构筑,分大、小两种类型,大型墓由前室、后室、回廊、左右耳室和数目不等的棺室组成,平面呈亚字形或方形,长宽均在7——8米左右。小型墓由前后室和左右耳室组成平面呈工字形或丁字形,长宽一般在4——5米左右,墓门设在前廊前壁正中,用石板封堵。各墓多为夫妻合葬和家族多人合葬。随葬品以陶器为多,以井、灶、房等明器为主,还有装饰品、铜镜及剪、尺、顶针、铜币等日用品。

墓内皆有壁画,都是直接绘在墓室石壁上,内容丰富,色彩鲜艳,以表现墓主人经历和生活题材为主,一般在墓门两侧绘门卒和门犬。

前室多绘场面巨大的百戏和乐舞;后室绘庖厨或楼阁楼;回廊绘墓主人车骑出行图,左右耳室绘墓主宴饮。壁画的题材还有流云及日月星座天象图,多绘在前室的顶部。

其中车骑出行图,长骑结队,有主车、从骑之别,武士戴鍪着甲,持戈举旗为前驱,文吏宽衣博带随其后,马作昂首奔腾状。风格颇有“车如流水马如龙”之势。

百戏图场面尤其宏大,杂技演员分别作舞轮、跳丸、反弓倒立等表演,乐师奏琵琶、吹箫、击鼓、高歌曼舞,鼓乐齐鸣,主人一面进食、一面观赏。各种不同的表演动态和神韵,莫不刻划入微,主人宴饮,多是屏风曲列,帷幕高悬,夫妇对坐,短几横列,奴婢奔走或侍立左右。而为墓主操持宴饮的庖厨图,则另有情趣,宰割蒸炙,食品繁多,多人的繁忙景象揭示了墓主生前奢侈腐朽的生活方式。

从壁画“魏令支令张”、“小府吏”、“公孙夫人”等题字,知其墓主身份为东汉魏晋时期的官吏。这些以鲜明笔触绘出的现实生活,刻画入微,生气盎然,藉画工之笔而终不磨灭。

1961年国务院将辽阳壁画墓群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园三号墓、三道壕三号墓、鹅房壁画墓、东门里壁画墓、北园二号壁画墓、南郊路壁画墓等为后来并入。

资料提供:文物保护中心

编辑:聂晓哲

责编:杨昕

审核:朱叶

监制:龙江

平台策划、运营:辽视传媒

遇见辽阳·心回故乡▶▶▶

发现“在看”和“赞”了吗,欢迎评论区留言

河南罕见!沁阳现元代壁画墓

图为沁阳市发现的元代壁画(局部)。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萌萌 摄

9月13日,记者从沁阳市相关部门获悉,该市在西向镇西北2.5公里处发现一座古壁画墓,其建造工艺及彩绘纹饰均为元代特征,为目前焦作乃至河南地区罕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

“7月1日早上,刚开始施工,发现地里有彩色的壁画,我就走近细看了一下,感觉好像是个墓穴,我们就停止施工,赶紧联系了科创园的负责人。”沁阳市科创园施工工人告诉记者。

“早上8时30分接到电话,说是发现了古墓,我们立即组织了四名考古队员赶赴现场,了解具体情况。”沁阳市文物队副队长李志军说。

当天9时左右,李志军一行赶至沁阳市科创园的施工现场。

“我们看到了栩栩如生的壁画像,颜色也非常亮丽,整个墓穴保存得也比较完好,从壁画人物服饰和一些陈列来看,我们初步判定为元代墓穴。我们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对现场进行了保护,然后给沁阳市文广旅局汇报了情况。”李志军接着说。

沁阳市文广旅局当即向焦作市考古研究所进行了上报,当天11时,焦作市考古专家就来到了现场。

“我们到达现场后感觉很惊喜。经过初步勘察,从壁画鲜艳的着色和栩栩如生的人物等看,我们认为这是一座典型的元代墓葬,建议抢救、清理后整体搬迁保护。”焦作市考古研究所所长韩长松说。

据了解,在沁阳市发现元代壁画墓尚属首次,该壁画墓为穹窿顶砖室墓,坐北向南,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墓室为方形、穹窿顶,砌筑材料为青条砖,黏结材料为白灰浆,整个墓室布满人物、花鸟等图案,壁画色彩艳丽、图案精美,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元代壁画墓在全省都是比较罕见的,这个保存也比较完整。它的发现将为我省研究元代时期的地方经济文化、葬俗、葬制等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同时,我们建议进行三维扫描,建立数据库,为以后的考古提供数字依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介绍。

为确保元代壁画墓完整保存及后期展陈,遵循“不改变原状”“最小干预”的原则,沁阳市将对壁画墓实施整体迁移,迁移至沁阳市博物馆。整个迁移工作完成后,这座元代壁画墓将在沁阳市博物馆向大众展出。 (河南日报记者 陈学桦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萌萌)

扫码加入“河南日报传媒”粉丝交流群

有福利!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