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村遗址

大村遗址

大村遗址(包括小村遗址)

大村遗址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花果山街道南云台山西麓。遗址文化层厚1米余,面积约2万平方米。1959、1960年曾进行发掘。出土的遗物有:新石器时代的红色细泥质陶钵、石斧、石锛等,西周早期的青铜器,汉代的筒瓦,六朝的瓷片等。

小村遗址位于大村遗址北1.5公里,现为小村葡萄园。出土的遗物有新石器时代的陶片,西周时的鬲足、豆柄,战国时的几何印纹陶片,汉代的绳纹瓦片等。

大村遗址是我国有名的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1961年第6期《考古》发表过《大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勘察记》。这里还是江苏省西周青铜器群重要的出土地点之一。大村遗址在新石器时代文化和商周文化中有重要的地位,向为考古学家所重视。

1982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大村遗址西至水库堤坝,东、南、北三面以公路为界;小村遗址包括整个小村葡萄园。

双墩遗址禹会村遗址名列“十四五”国家大遗址名单

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的通知,公布了“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安徽省6处大遗址入选,其中我市双墩遗址禹会村遗址名列其中。

双墩遗址位于淮上区蚌埠镇双墩村北,距今约7300年,是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禹会村遗址位于禹会区马城镇禹会村及前郢村,因“禹会诸侯于涂山”的历史记载而得名,2020年确认一处迄今考古发现的淮河中游地区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址。

大遗址是实证中国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核心文物资源。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六片、四线、一圈”为核心、以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大遗址保护格局。根据《专项规划》,大遗址保护利用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大遗址考古工作、完善大遗址空间用途管制措施、深化理论制度研究与科技应用、实施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提升大遗址展示利用水平、推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构建新时代大遗址保护利用新格局、创新大遗址保护利用体制机制。到2025年,大遗址保护利用总体格局基本成型。

来源:蚌埠日报 (记者 何沛)

1999年,花都发现宋元村落遗址,大大提前了花都的历史

原标题:广州发现宋元村落遗址 宋元遗址为广州市首次发现,大大提前了花都历史

本报讯今年1-6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广州市新(白云)国际机场的建设,在花都东湖沙梨园发掘了一处宋、元时期的村落遗址,出土大量陶瓦等建筑材料和一批铜钱。

沙梨园位于广州花都市花山镇东湖村老虎山头的西南面,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北部边沿,为一片开阔的台地,面积约2万多平方米,地面散落着大量宋、元、明、清的陶、瓷、瓦片。根据钻探的情况,发掘选择在文化层较厚的中部以北进行,发掘面积3300平方米。文化层厚度约1.2米。在明清文化层出土大量明、清时期的陶、瓷器残片和陶瓦,并发现大量的房基柱洞和柱础,证明这里曾是明、清时期的村落。其中有一明代房基为长方形,门朝东南,长约14、宽约9.5米。地面用黄土夯实,内有两道隔墙分成三间,墙体是二排柱洞,中间相隔约60厘米,应是一种木骨泥墙。

在宋、元文化层里,出土大量宋元时期的陶瓦,大部分已成碎片,只有少量完好。以筒瓦为主,极少板瓦。还发现有滴水瓦、陶窗棂等建筑材料。在这一层发现一个比较特别的圆形坑,坑直径1.8米,深0.5米,其北面的边上有一直径55厘米的圆形小坑与之相连,形成葫芦状,两坑之间用泥质砖砌成一道墙相隔。估计原是一个建筑,由于地面以上被毁,结构不详。坑内堆满宋、元时期的陶瓦及瓷器残件。另外,还出土一窖藏铜钱,铜钱用绳子串成放置于一陶盘内,总计百余斤,面上再用一陶盘盖上,表面距现地表40厘米。铜钱均为宋钱,种类有“熙宁通宝”、“政和通宝”、“宣和通宝”、“元佑通宝”、“崇宁重宝”等。这一层还出土大量宋、元时期的陶器、瓷器,大部分已残破,其中一白瓷碗基本完好,釉色光亮,非常难得。另外还有莲花瓷碗、青釉碗、碟、陶罐、陶盘、陶钵、陶壶等。

宋、元文化层的分布范围只在发掘区的北面,现存面积约5000平方米,从出土大量陶瓦和窗棂等建筑材料以及窖藏铜钱的情况分析,推断这里应是一村落遗址。估计原地面的建筑应是泥砖墙结构(这一建筑特点当地延续至今),泥砖易被水溶化,不易保存。另外,出土的窖藏铜钱距现地表较浅,估计原地面已遭破坏。出土的窖藏铜钱种类较多,大小不一,估计已不是当地统一使用的钱币。从陶、瓷器的质地和器型分析,推断这一遗址的年代应为宋末元初时期。

宋、元村落遗址在广州市尚属首次发现,特别是此次配合新机场建设进行的考古发掘,在沙梨园及其附近的梅山岭、老虎山西等几个地点都发现了宋、元文化遗存,可以推断,这一带是宋、元时期人们聚居的地方,估计与宋末我国发生的北人大规模南迁事件有关。史书记载花都的历史最早是在明代,沙梨园及其附近发现的宋、元村落遗址,为花都的历史提前了一大段,对于研究珠江三角洲北部的历史文化有重要意义。

窖藏铜钱出土情况

来源:中国文物报, 发布时间:1999-08-29 作者:文锁

编辑:一凡

大城县这个村子竟是西汉古城遗址!

大城县西南河间市交界处留各庄镇完城村,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西汉户县城遗址。该遗址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整个完城村便坐落在古城遗址上。

图为遗址出土陶器

遗址附近出土诸多文物

历经两千多年风雨沧桑,古城早已夷为平地,只剩下被村民称为“南台”的城台。城台长宽各约600米,高于周围地面0.6米。就在这约5平方公里的的面积上,从取土剖面上计算约有1米多厚的文化层。至今留下了“将台”、“南台”、“台东”、“台口”、“台南沟”、“西城壕”、“西南城角”、“娘娘地”等历史地名。

遗址上,秦砖汉瓦和陶器碎片俯拾即是,残破的石器也不难寻觅,每值雨后还偶有不同规格的铜箭镞和古币出现。通过村民取土而被发现的古陶井有20余眼,井中大多有数量不等的、不同规格的陶罐。在土层剖面上经常发现古人用火的碳堆遗迹和大量的兽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有人在遗址上捡到一枚方寸大小的铜印,上铸有“别部司马”字样,现陈列在廊坊博物馆

在完城村北,曾出土过残破的铜战车、铜剑、刀币等文物。遗址西部古墓中曾出土过残破的铜戈两件、青铜短剑一柄、铜战车部件和战马挽具。在遗址北,越过燕南长城遗址约2公里处,为现今的西位敢村,上个世纪90年代初曾出土过一枚铜印,上铸有“部曲将印”篆字。2003年春,在该遗址东,西曹村村民在取土时发现年代久远、早已塌陷的古墓葬,墓室是由中间为太阳、周围为对称的古兵器图案的方型墓室砖砌成。

2002年11月26日,大城县文物管理所在完城村开展了一次文物征集活动,一次就征集到多年散存在村民家中的陶盘、陶鼎、陶瓮、陶罐、铜箭镞等文物27件。

参户为汉渤海郡二十六个属县之一

该遗址是怎样被发现和确认的?此事应归功任职于大城县地名办公室的杨馨远。

杨馨远多年从事对大城县历史的研究,他发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载:“平舒县西南五十里有参户亭,故县也,世谓之平虏城”。然后又从古籍资料中进一步得知:参户是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设置的渤海郡二十六个属县之一,在东汉初刘秀称帝后,因“官多役繁”故“撤并郡,国十、县、邑、道、侯国四百余所。”参户县被撤,降为亭。

参户城曾为河间侯国所辖。汉武帝时,诸侯虽不像以往那样强大难以统治,但个别的侯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威胁着中央政权。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武帝推行“推恩令”,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再分给自己的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国的封号。河间王刘德是个尊贤有德的王侯,《汉书·河间献王传》中赞其“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成语源于此。他得知武帝用意,于是便把封地又分给了下代,其中把参户封给了第九子刘勉。参户侯位共传了五世,至东汉初随参户县一并裁撤。参户县虽被降为亭,但它重要的战略位置和完备的城池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军队的侵略起到了重要军事据点的作用。

从“乞活城”变更为“完城”

参户城又为何演变为完城?据《元和郡县志》《晋书》等史料记载:参户故城遗址到西晋初,“太安(公元302—304年),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掠羯胡万户于山东,卖为生口,值俭难售,恐其有叛,不听入州郡,筑此城以居之,任其乞活。”这也是西晋时汉族地方官僚掠夺少数民族以叛卖为奴隶的民族压迫现象,参户城从此演变为“乞活城”。城北约2公里处为战国时期的“燕南长城”,此地有“燕南赵北”之称,“完城”的“完”字不仅有“完整”、“充足”的含意,还有古代刑罚的释义。汉以前指髡刑,即剪去犯人的须发,汉以后罚作劳役,因不伤肢体故曰“完”。“完者谓不钳而筑城也”。在东汉后,城内驻兵较少,因而成为司马腾安置羯族人较为理想的地方,司马腾除卖部分羯族人外,他深恐未卖完的羯族人造反,故利用原参户城安置羯族人,任其乞活。

羯族人是古代匈奴的别部,相传为中亚人,高鼻深目多须,天性骁勇。后随着“永嘉之乱”,这些羯族人乘机离开,回归了本部落,“乞活城”便逐渐荒凉成为废墟。后来此定居的居民大概嫌其名不雅,而古人更名又多沿原意,遂更“乞活城”为“完城”。

西汉参户县城遗址有的部分为何演变为洼地?民间有传说毁于地震,亦有传说毁于战乱。据杨馨远讲,这还与唐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瀛州刺史卢晖开“长丰渠”有关。“长丰渠”参户城遗址南引子牙河“东入淇通漕,灌田五百余倾”,后因管理不善渠水横流,参户城遗址四周演变为古河道,遂长年积水变为洼淀。

留下“老包坐完城”和“显城”的传说

此外,现今,在完城村一带的村庄,还世代流传着“老包坐完城”和“显城”的传说。相传北宋年间,包公巡察到此城,坐衙升堂,平反冤案,为民除害。为此,笔者曾查阅了《河间县志》,在该志书的“大事记”中记载:北宋庆历年间,1052年至1053年,包拯高阳关路安抚使,治河间,统瀛、莫、雄、霸、冀、沧、永静、保定、乾宁、信安10州军,并兼任瀛州知州,在任期间上疏《论瀛州公用》。既然包拯曾任过河间的安抚使,做为一代名臣,来距河间仅40余公里的完城巡察也是有可能的。完城村一带的村民把古城与历史上的包拯联系起来,并以口头文学的形式世代传颂,也是一种崇尚清官的良好愿望。

村中一些老人说,在完城南洼,逢天气晴朗,晨曦微明,薄雾如纱,便有一座城池显现,城楼巍峨壮观,城门洞开,百姓军士进进出出,熙熙攘攘,呈现出太平盛世的景象,这就是传说中的“显城”。用现代科学观点解释,“显城”很可能是一种“海市蜃楼”现象。

(来源:廊坊都市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