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战役旧址

兰州战役旧址

兰州战役旧址位于兰州市城关区皋兰山乡三营子村东南300米之沈家岭、营盘岭、狗娃山一带。营盘岭地势险要,古今一直为军事重地。现存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于1948年所修碉堡3座,高2.9米,堑壕4条,碉堡呈三角形分布,中间战壕相通,前沿人工峭壁7层,易守难攻,有“兰州锁钥”之称。1949年8月25日解放军攻克营盘岭,占据皋兰山,控制黄河铁桥,迫使守敌溃败,26日兰州解放。兰州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北的最后一次决定性战役。

兰州战役沈家岭战场遗址公园

兰州战役沈家岭战场遗址公园

秋高气爽,阳光灿烂,2021年9月12日,罗九户外登山好友一行20人,乘坐44路公交车从孙家台始站出发,川底岗车站下车,徒步登上了兰州战役遗址沈家岭战场遗址公园。

时维农历八月,序属仲秋。苍山转寒,草芥微枯。延续了夏天的浓绿,九月初的沈家岭,渐渐渗出了秋意。秋收的喜悦在村庄,谁家院墙上搭了一簇菊花,明艳得不可方物,为秋的一抹浓重色彩。惠风何畅,万物在和煦的暖阳下披上光辉,不似夏日的炙热,沈家岭明媚而温柔秋意,正款款而来。

在兰州战役沈家岭战场遗址红色广场,兰州锁钥浮雕映入眼前给人联想到兰州的硝烟的战场,广场上停放着高射炮,榴弹炮,加农炮。沈家岭红色驿站矗立在广场边,沈家岭村道两边新修缮的解放兰州战役的浮雕,沈家岭战斗之歌,兰州战役沙盘,第一道战壕中新修的碉堡,战壕铁丝网,红旗大道五星红旗迎风一路飘扬。

徒步友来到了第二战壕,第三战壕进入了王学礼团长等烈士牺牲纪念地,缅怀先烈,牢记使命,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小白杨营区营房是解放兰州战役遗后解放军驻地的遗址,新修缮的小白杨营区的营部和二连营房,尽显解放军营区,现已成为红色教育基地。

一路走来,户外人精神抖擞靓丽的照片尽显美丽乡村

兰州战役遗址 营盘岭

兰州战役遗址之一,营盘岭。兰州兰山上有个山头叫营盘岭,1949年8月解放兰州时曾在这里进行过激烈战斗,由彭德怀率领的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与国民党青海马步芳部队交战,六十九年过去了,这里还保留着昔日的碉堡和交通壕。

营盘岭位于兰山东南约5公里处,海拔2171米,是解放兰州战役遗址之一。 ​营盘岭,当年解放兰州时激战的地方,水泥碉堡为原物。 ​

福州闽侯兰圃祠堂战斗旧址

兰圃祠堂战斗旧址林氏宗祠位于闽侯县祥谦镇兰圃村林氏宗祠。

1949年初,林森县(1944年闽侯县改名为林森县,1950年复名闽侯县)兰圃村有个大地主恶霸林柯锬,拥有田地千亩,家财万贯。他眼见农民斗争风暴日益高涨,为保护自己利益和安全,利用兰圃村农历2月14“迎神”节日之机,演戏闹节3天,特请驻扎沪屿乡的县保安队光顾自己的家宅,备盛宴款待保安队长刘兆春及其随带兵丁队伍一行,妄图借保安武力恫吓民众。

闽侯县现景

兰圃村地下党支部获此信息后,立即向闽中游击队密报这一动态。闽中游击队领导当即研究决定:“趁保安队在兰圃祠堂看戏之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举歼灭敌人。但战斗必须神速,歼敌要稳,一鼓作气,不得误伤群众,确保万无一失。”当即派出陈振标、沈祖夏、郑书程、黄建国等12名游击队员,乔装打扮成看戏群众,依靠兰圃地下党同志内线,里应外合,打击歼灭敌人。12名游击队员连夜赶到离兰圃村2里路的泮洋自然村地下党接头户郑孝铨家。为稳准地歼灭敌人,大家进一步商讨作战方案。一致认为:根据敌人在兰圃过节的行踪,每晚必在林柯锬家吃晚宴,应选择敌人到祠堂看戏之机,严密布阵,趁敌不备,突然袭击,打他个措手不及。

农历二月十五日,夜幕降临,“迎神”通宵演戏开始,在林柯锬家的兵丁,个个喝得飘飘然,嘴上叼着“哈德门”香烟,肩扛腰挂长短武器,三摇两摆、趾高气扬、前呼后拥着林柯锬进入兰圃林氏宗祠,集中坐在祠堂东西两侧楼上观戏。见到敌人看戏兴头正浓、戒备松懈,12名游击队员混在看戏的群众中,严密监视着敌人的动静。按照预定作战方案,分成两组,每组5人,陈振标、沈祖夏负责指挥,两组战斗人员在戏楼背后埋伏。当戏演到高潮时,观众爆出阵阵喝彩之际,突然“砰!”一声指挥信号枪响,站在敌人身后的10名游击队员同时举枪射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当场击毙保安对长刘兆春和敌机枪手数人,敌副队长薛某负伤跳楼与部分敌兵混在看戏人群中仓惶逃窜,林柯锬也惊恐万分地逃脱,来不及逃脱的纷纷跪地求饶,缴械投降。

这场战斗,共击毙敌人5名,伤敌3名,缴获捷克式轻机枪1挺、长短枪10多支、子弹几百发。没有误伤一个群众,游击队无一伤亡。战斗结束后,游击队领导对俘虏进行告诫教育后,予以释放。并在台上作了简短的安民报告,随后,游击队连夜撤离兰圃村,带着战利品胜利返回驻地。

兰圃祠堂战斗拔掉了闽侯七里地区一个反动武装据点,震慑了敌人的反动气焰,鼓舞了人民对敌斗争的士气和信心。

兰圃林氏宗祠始建于1919年,由乡人传瑨、芳清等集资建成。20世纪50年代曾被征用为粮库,后又改建为村文化活动场所,历经沧桑。2000年7月由村民出资重建,2001年10月竣工,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目前保存状况良好。

(来源:福州党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