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关

马头关

马头关,是黄河上的古渡口,位于延长县罗子山乡黄河西岸,距县城80公里,背靠巍巍群山,面观滔滔黄河,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的要冲。隔河与山西大宁相望,有“鸡鸣二省”之说。古往今来,两岸民间交往频繁,-男女通婚比比皆是,人流物流不断。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二至二十五,都要在娘娘庙前、渡口两岸,举办马头关传统庙会,每次都吸引着延长、大宁及周边县数千农民前来赶会。站在黄河岸边的任何一个制高点上,都可以看到黄土高原起伏的群山,都可以望见在绵绵群山中蜿蜒而行的黄河。这里曾是红军东征的首先地,这里曾是河防保卫战的主战场,这里也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一现场。

马头关黄河峡谷段,则处在晋陕黄河大峡谷的中部,河岸宽800米,水面宽600米,谷深100米,流长44.7公里,流域面积2295平方公里,北从安河镇冯家坬接延川入境,南至南河沟乡周家坬出境到壶口,流经3乡25村,汇集延河、安河、雷多河三条河流,途经冯家坬、毕家山、马头关、凉水岸四个古渡口。两岸高山耸立,景象万千,悬崖峭壁,鬼斧神工,烟迷玉黛,如诗如画。在陡峭的石崖上有许多天然岩洞,文物古迹,加上古老的传说,更增加了大峡谷的神秘感。谷底,曲曲黄河水流湍急,气势磅礴,观之心旷神怡,豪气顿生。河上,黄河大桥横跨峡谷,如巨龙腾飞,把延长、大宁连在一起,北依陕北,南辖晋西,成为沟通西北、华夏的重要通道。由于黄土丘陵沟壑泥砂俱下,真正的“黄”河就是在这里成就的。传说,黄河为母,延河为父,才孕育了伟大的黄河文明。

同时,在马头关黄河大峡谷的周围,还有天心处、后九天、狼神山、珍珠山、石云寨、曹娘娘庙、仙来石、望乡亭、朝天洞、悬胆、清心泉等自然景观及其传说。可谓雄关漫道,苍山如海,黄河风情,令人流连忘返。

地址:延长县罗子山乡黄河西岸

《乡村之旅》走近大宁马头关

今天,农历正月二十二,是曹娘娘庙会之日,也称“马头关庙会大宁县马头关古渡口,地处临汾市以西的黄河峡谷,对岸与陕西延长县相望。马头关上有古建筑多处,其中以曹仙媪祠最为有名。

据说曹仙媪是黄河流域唯一的神,大宁县重修曹仙媪庙后,改名为“黄河仙子祠”。

曹仙媪祠始建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清咸丰四年(1854年)重修,2006年又进一步作了装修,至今保存完好。曹仙媪祠体现了黄河岸边山区筑庙的风格,以石窑和无梁殿为主,山门、戏台、正殿、配殿一应俱全。

除此以外,马头关还有北庙、仙来石、望乡亭,朝天洞、悬胆、清心泉等景点,这些景点气贯黄河,香火缭绕,宛若人间仙境

相传,曹仙媪是女娲的亲生女儿,王母娘娘的养女,她三次下凡,助母造人,降妖除魔,启民济世立下盖世奇功,使黄河流域一片清静安宁,物阜民丰,孕育了华夏文明,被玉皇大帝封为“黄河之主”。

曹仙媪坐化于正月二十二日,后人将此日定为庙会之日,每年逢会三天。庙会期,秦晋两省赶会者络绎不绝,卖饭的、摆摊的、求神朝拜的云集此处,甚是热闹,历久不衰。(任生平摄影报道)

编辑:卫红辉

关于邯郸马头镇历史的一点记载

河北省南端邯郸市的马头镇,卧于滏阳河腹地,这里水网密布,河道纵横交错,一派江南风光。

马头镇位于南北通衢的交通要道上,滏阳河又穿镇而过,使这里成为水陆交汇的繁华之地,商贾云集,商号林立。古人言:靠山吃山,靠河吃河,靠路吃路。当地居民以水运码头陆路枢纽为商机,头脑活,眼光远,信息灵,理念新,市场定位准,无论做啥买卖,总比别处同行获得的利润多。封建社会评判人的道德标准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把商人看做是“无商不滑、无商不奸”,“唯利是图”的小人,而马头人在经商方面确实精明的很,方圆十几里地的百姓都知道马头人在经商中像琉璃一样光滑无比,于是称马头人为“琉璃人”,称马头镇为“琉璃镇”。虽含贬义,但从另一面恰恰体现了马头人在经商方面的聪明和才智。

马头古镇大小商号多如牛毛,而最大的商号要数刘继周弟兄三人经营的“三合店”,即时兴店、于永泰、福泰和三个店的总称,也是他们的居所和屯货处。

刘继周,马头下湾村人,清代大盐商,马头首富。

自滏阳河水运开通,刘家的先辈就在滏河码头上开店经商,卖些日杂用品,范围仅限在当地,店小利薄,只是勉强维持生计。到明代成化年间,随着滏阳河水运航道的疏浚和拓宽,刘家开始涉足滏阳河船运,把彭城上好的瓷器、山货(花椒柿饼核桃等)低价买进,沿滏阳河顺流而下直达津卫,高价卖给一些大客商和洋人。然后低价买进食盐、丝绸茶叶等生活必需品,逆流而上,把这些生活必需品加价后,在马头、磁州、彭城一带出售。虽然货物长途贩卖利润大、赚钱多,但刘家船只少、运量小,除去本钱,利润所剩无多。经过几代人的艰难打拼,到刘继周父辈时,家境虽富足有余,但算不上马头首富。

刘继周子承父业。他从小在滏阳河边长大,深知船运的重要。接过父辈留下的产业时,他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几代人经商的经验告诉他,要想把买卖做大,除了熟悉贸易货物的行情外,唯一的办法就是添加船只,加大运量。刘家原来有几条小船,刘继周掏出大本钱打造了十几条能抗大风大浪的大船。还是原来的航线,还是熟悉的客商,现成的商业网络,加上他胆大创新、诚信为本的商贸理念,在“三合店”形成集中转、仓储、买卖一条龙。

清朝食盐的贸易权归官府所有。在取得官府的食盐经营权后,刘家开始主要从津门贩运食盐。运量的增加,赚取的利润比原先翻了好几番。有时根据市场行情,屯货居奇,几乎垄断了广平府、邯郸、磁州等滏阳河水运贸易,赚取了无数钱财,使刘家成为清代直隶有名的大盐商。

中卫沙坡头白马拉江的故事竟然和这件事有关系

人们在沙坡头旅游时会看见一座白马雕塑,其实它代表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白马拉缰”。这是古时中卫人民驯服黄河水的一项灌溉发明,而传说的背后,确有历史记载与其相对应……

先民治黄,水到渠成

一个关于治水的民间传说

古代中卫地区虽有平整的平原,又有黄河从中间流过的有利灌溉条件,但因黄河水桀骜不驯、涨落无常,人们总是难以把握,粮食生产毫无保障。人们想了很多办法改造渠口,可一次次都失败了。怎样才能造一个不论河水涨落都能引进河水的渠口呢?沙坡头有个村庄叫碱井儿村,靠近沙坡头的阎王砭,阎王砭山上的石质好,又容易开采,修渠、建房要用得到,所以村庄里人大多以采石为生。手艺人中哈氏家族最出名,几辈人都是修渠筑堰必请的工匠。到了哈为农这一代,终于摸索出了改造渠口的门道:黄河出黑山峡后直向北冲来,遇到东西向的阎王砭山堵截又转而向东,在沙坡头处绕了一个S形的大弯,以往建渠口都在S弯以下的黄河平直处,河岸受洪水冲刷无定,或背北趋南,或背南趋北,趋南则渠口告旱进不了水,趋北则将渠口冲毁。他把渠口选在了S弯的下段,这一段属阎王砭山的余脉,虽无山峰却是石质河岸,建渠口不怕被洪水冲毁,河岸固定也不怕渠口告旱。

哈为农为建渠口沿河上上下下不知考察了多少遍,到晚年才悟出了这个门道。他不顾年事已高,动员大家齐心合力投入新建渠口的工程。新渠口被命名为“石龙口”,完工时远近百姓都前来庆贺,渠口处热闹非凡。

此时已近四月,快到放水季节了,哈为农每天到渠口边看河水。四月,春暖花开,是春耕的季节,按惯例,河水应该上涨,谁知当年的河水却是不涨反落。他去一次河水落一次,连续十多天,河水越落越低。这天,他又一次来到河边,低头看着那离河岸越来越远的河水,抬头看看当空的烈日,一个不好的思绪绕出心头:“难道我又看走眼了?难道我还是实现不了祖辈的心愿?又一次干了劳民伤财的事情?”他突然感到头晕目眩,胸口一阵恶心,扑哧一声,一腔鲜血喷涌而出。他的儿子哈爱民大吃一惊,连忙把老父亲背起,送回家中。气息奄奄的哈为农拉着儿子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我对不起先祖,辜负了乡亲,你要接着干下去,要拔龙牙、续龙须”。哈爱民流着泪发誓一定修好渠口。哈为农露出一丝笑容,慢慢闭上了双眼。

哈爱民的石匠手艺在年轻人中出类拔萃,这几年跟着父亲修渠,沿黄河边上上下下不知跑了多少遍,对黄河的情况烂熟于心。哈为农去了,众人又推举他继续带领大家修渠口,他决心继承遗志,把渠口修好。

他天天在黄河边转,不住地思考着。一天中午,他累极了,在渠口刚坐下,这时,从沙坡头大槐树下的黄河浪涛中闪出一个骑白马的美丽少女,她来到哈爱民身边说:“年轻人啊,为人们造福,就得勇于牺牲自己,要有毅力,请记住四句话:削掉阎王头,劈深石龙口,埋下龙须石,水流进渠口。”说罢,飞奔而去。哈爱民想问个究竟,立即起身去追,谁知刚起来就跌倒了,哈爱民一惊,原来是做梦。

但哈爱民认为到这是上苍对他的启示,他又把老父亲留下的“拔龙牙、续龙须”的话联系起来,慢慢琢磨出了其中的奥妙。老父亲的话和少女的话主旨是一样的,原来老父亲逝世时已经想到解决渠口不进水的办法了,那就是继续深挖渠口,增添渠口引水坝。

他像老父亲那样鼓动村民,在他的带领下,全村人又干了起来。

渠口拔龙牙的工程,计划在原口高的基础上再挖下去3尺,这是个非常艰苦的工程,几十凿子敲下去,才能敲起一小块,许多石匠手磨破了,胳膊抡肿了。老石匠把渠口选在了大石背上,为的是渠口坚固不被洪水冲走,可要用凿子一点一点把它削下去,真是难上加难。一些石匠抱怨:“这要干到何年月呀!”从阎王砭拉一车石头,有十几里的路程,倒到河里,窟嗵一声,连个影儿都不见,几十车石头下去了,还不见冒个尖,运石人叹气:“这没影的事啥时候才是个头!”哈爱民听到了,用愚公移山的精神鼓舞大家。

一个夏天过去了,一个秋天也将结束,阎王砭的山头被拿没了,河边的龙须堤伸展了近十里。这时,渠口龙牙也拔掉了,渠口高度降低了3尺,涓涓河流顺着导河堤进入了渠口。

中卫全境民众受哈爱民和碱井儿村百姓锲而不舍精神的鼓舞,掀起了秋冬水利热潮,劈宽挖深干渠,疏通支渠、毛渠。立冬将至,黄河又到了枯水季节,新修的渠口显示出它的威力,把一年的冬水都顺利灌上了。从此,这条大干渠畅通无阻,灌溉着黄河北岸良田,整个中卫平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那位美丽的姑娘和年轻的石匠,把新开的干渠叫作美利渠,把这条十里导水长堤叫爱民堤,又叫“白马拉缰”。从此,“白马拉缰”成为沙坡头美利渠口的一大景观。

白马拉缰有其真实蓝本

现在,因沙坡头拦水坝的建设,引水堤已被淹没在库区水面以下,人们在沙坡头旅游区看见的白马雕塑,只是一个形象化的代表。

不过,白马拉缰确有其真实蓝本。

秦汉时期,中卫平原就得以开发,渠道纵横,时有“蜘蛛渠”之说。《乾隆中卫县志》载:中卫“古有蜘蛛渠”,“卫人以此渠引黄河水灌田而世享其利”。其后,历代对渠口都有所治理,明嘉靖年间,河流背北趋南,渠口高淤,水莫能进。嘉靖壬戌(1562年)夏,中丞毛鹏、按察司佥事谢莆等,调集军工3000余改浚。渠口向西上延7里余,渠阔6丈,深2丈,复入故渠。此功告成,毛公欣喜,遂将“蜘蛛渠”易名为“美利渠”,取“乾始美利之义”。

清以后,美利渠又进行过多次疏浚和改建。有载者:康熙三十年,渠岸渐高,不能引水。于旧口上流准备开石渠,但劳工费料好几年都未修成,至四十年,宁夏镇副将袁钤开石坝迭坂,水才流通。可是渠口稍窄,北岸石根雄劲,南岸口埂较低,渠口受水不多。四十五年,西路厅高士铎下决心开凿,比旧渠加深三尺,宽劈一丈,南岸砌成石坂,又在渠口前沿河延长引水坝1里多(俗名叫跳水或导水堤),渠口进水少的问题得以解决。还增设闭水闸、减水闸各一道,堵水闸多处。自此,灌溉面积大增。

高士铎治理时“在渠口前沿河延长引水坝1里多”,这在当时应是一种发明创造,或者是在前代基础上有所发展。这个引水坝,则成为传说中的“白马拉缰”的蓝本。

修水利,白马拉江

宁夏人因修渠引水而得利,所以与水有关的民间故事很多。“白马拉江(缰)”就是其一。故事说,古时候宁夏川区的老百姓种点庄稼很不容易。下大雨他们担心洪水冲毁渠坝,刮大风又怕沙埋渠道,连那些渠官也提心吊胆过日子。一天夜里,渠官愁得睡不着觉,于凌晨朦胧中,见一匹白马拖着缰绳在野地里走,他也尾随其后,直到一座山下不见了。突然一声鸡鸣把他惊醒,深感好生奇怪,外出察看,仿佛野地上有白马留下的缰痕。他茅塞顿开,认为是神仙派白马前来指引方向。于是他带领民工,按照白马踪迹,终于顺利地开通了渠道。

中卫有人引申白马拉江(缰)的故事说,随着美利渠灌溉面积的不断增加,为满足需求,必须增大渠首的进水量。于是全县人民硬是凭借智与力,在黄河中垒起了几公里长的石坝进水口,直达沙坡头高坡下。工程十分浩大,被称为水下长城,它与成都平原的都江堰有异曲同工之妙。白马拉江(缰)说的是美利渠的故事。还有的说,故事发生在秦渠、汉渠、汉延渠、唐徕渠等渠道的开凿过程中。

中宁人说,白马拉江(缰)故事与七星渠开凿的关系最为密切、生动和完整。

我曾在七星渠浇灌的土地上度过了20多个青春岁月。在渠道旁工作过,带着100多民工挖过七星渠淤沙,领着几个石匠砌护过双阴洞渡槽的护坡,参与过七星渠口改扩建的报道,还默默地注视彰恩渠梢一丝流水渗入地下消失的场景。

我常常独自一人,长时间目不转睛地对着流水发呆,似乎总有一种生命的律动在感染着我……

古代开凿七星渠最大的工程,在于过清水河,穿泉眼山,跨单、双阴洞和红柳沟。另外,还要通过几片沙漠山地,因此,在渠口的胸墙上刻石:“虹飞白马,泽及金牛”(青铜峡上口曾有一铜牛)以示纪念。那时仅每年的水利岁修工程,听听就会令人心惊胆战:

一是扒河口。经过一年的河水冲积,低洼的渠口早已被泥沙和卵石淤塞,正是“一岁所浚,不敌一岁所淤”。若不在春灌前扒开,黄河水进不到渠里,引水灌田便是一句空话。为此,雨水节气一过,冰雪尚未全部消融,渠工们便要站在水中劳作。三人一组,两人一条绳拴在锹把下端,一人扶把用力插下,口喊一二三齐力拉动,才能铲起一小堆石子。泥沙石子被淤积得很坚实,一把新锹用不了几天便只剩其半。有时锹头打滑,溅得三人满身是泥水。背沙石的人更是全身湿透,北风一吹,冰寒彻骨,不少人晕倒水中,有的还命丧黄泉。

二是挖淤。旧时渠道多弯,水流缓慢,加之冲沙撤水闸少而且小,所以渠内淤沙很多。若不及时清除,将严重影响进水量。春灌在即,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加班赶进度。挖沙的拼命挖,背沙的跑着背,稍有迟慢,监工的棍棒立即打来,不少民工在收工后累得连住地都走不回去。

三是抢修渠坝和渡槽。那时国家落后,根本没有什么施工机械,一旦渠毁槽断,那就灾害无穷。打坝全靠背土夯筑,渡槽石头硬凭肩抬背驼,累得吐血是常见之事,砸死砸伤的也不乏其人。因此民工们说:“上一季渠工是过鬼门关,不死也要脱三层皮!”

由于白马拉江(缰)的启示,中宁人发挥聪明才智,在七星渠跨山水沟时,上建渡槽,下修阴洞,避免山洪决堤,大获成功,并题红柳沟渡槽为“虹飞白马”,这是颇具诗意的中宁一景。为了纪念白马的功劳,他们在鸣沙与彰恩中途的大渠旁修了一个白马寺,此地以白马为名,以示永久纪念。清朝乾隆年间的中卫县长黄恩锡曾到过这里。作诗《朝发白马寺》:

朝来霁色远,林表出青峰。雨气浮山翠,风光媚柳浓。河流遥见水,僧院近闻钟。初日前村路,登车时正雍。

后来人们在寺旁建了一所白马小学,培养子弟读书。20世纪60年代初,我下乡到学校办事,几次到寺内参观。此寺有一定的历史、建筑文化价值,可惜被**********破坏殆尽。

1980年,在中宁县编印的文学期刊《鸣雁》上,我发表了《金公鸡和沙河灯的故事》。讲七星渠起名,因渠口有七眼清泉如七颗星闪耀的传说外,还表述了一个新观点:为什么白马能够拉江(缰)呢?因为我发现白马所走的路线,基本上是按照北斗七星的形状行进的。不久,中宁县水电局的工程师李其翔来找我,想探讨七星渠起名的来历。他说:“看了你的文章,我又核对了全县水利地图,确认你的说法有道理。但你还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历史和典籍的资料吗?”我告诉他,因为不是专业搞的,所以手头尚未有其他资料。只相信天上的北斗星能在黑夜给人们指引方向,地上七星渠能给百姓带来了福祉。因为无论是七星渠造就了白马寺,还是白马寺成就了七星渠,它们都是宁夏的唯一。白马拉江(缰)故事产生在中宁,也就不会牵强附会了。王非凡 2007年

友情提示

欢迎阅读分享,拒绝技术盗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