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周恩来是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1949~1976)。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

彭德怀(1898-1974)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湖南省湘潭县人,原名彭得华,1898年10月24日出生在湘潭县石潭乡乌石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饱受苦难,养成倔强、刚直的性格。1916年春,他怀着扶弱救贫的理想,投入湘军当兵。1922年考入湖南军官讲武堂,历……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朱德、周恩来等同志曾在这里谋划定天下

甘肃革命史迹|陕甘边合水县革命委员会旧址

陕甘边合水县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合水太白葫芦河行政村黑山洞自然村向克权、向克远住宅处。坐东面西,正为六孔石箍窑,长32米,宽8米,高3.6米,院内南北向长方形,南北长约40米,东西宽约20米,面积约为800平方米。该石箍窑建成已有100多年历史。1935年3月陕甘边合水县革命委员会在此处成立。随后,苏维埃政权撤至南梁,合水县革命委员会解散。2019年被合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文物局)

红色印记(二)之上溪口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

溪口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

溪口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王台镇上溪口村,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占地面积470平方米,坐西南朝东北,为两进式合院式建筑。中轴线上从前往后依次分布有大门、前厅、前天井、正厅、后天井、后厅。天井两侧均有厢房,正厅硬山顶,面阔3间,进深7柱带前廊,穿斗式木结构,周围廊、梁架均五间九檩前后步廊式。

红色起源

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第三军团组成的东方军入闽。8月东方军进驻王台地区,在上溪口、埂尾驻有一个团的部队,团部就设在溪口叶积忠家里。沙县特支成员官锦铨、洪基、姜敢受命随东方军到延平王台,开展革命活动宣传,积极发展党员,在王台上溪口帮助建立延平(南平)特支。当时的王台已成为延平县域革命活动的中心所在地。

东方军秉承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同时,也“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政治宣传,发展地方武装,帮助建立红色政权”任务。红军在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下,在上溪口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南平溪口革命委员会。书记:黄树装,土地委员:黄树木,还有其它委员:游天申、官德发、黄建洛、黄立贤等4人。在红军与苏维埃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随即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活动和组建地方游击队及动员贫苦农民参军。苏维埃政府没收了当地地主、土豪的大院子,作为苏维埃革命委员会的办公活动场所地(现在的旧址);把当时他们家谷子、衣服分给穷苦人;在全村进行了分田分地运动,将要开镰的水稻也分到了贫苦农民手中。

1950年,上溪口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被收归村集体所有,用作上溪口村村部,1992年新村部建成后迁出。

经过镇、村投资投劳、多次维修,旧址于1990年被列为南平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列为南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8月,在延平区委、区政府指导下,对现存9间展室进行了重新布置,详实地展现了延平的红色历史。2018年9月,该旧址与“王台谈判”旧址八角楼、东方军野战医院旧址黄氏祠堂、闽赣省委常委会议旧址珠宝庵一同被列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仅是缅怀革命先辈、激励创业斗志的重要场所,也成为了弘扬红色文化、拓展红色旅游的主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