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毓美墓(栗家坟)

栗毓美墓(栗家坟)

栗毓美墓(第六批国保)时代:清地址:浑源县城东1.5公里永安镇栗毓美(1778——1840年),字朴园,山西浑源人,是清代一位颇有建树的治河专家。曾任知县、知州、知府、按察使、布政使等职。道光十五年(1835年)五月,栗毓美调任河东河道总督,专管河南、山东境内的黄河和运河的管理。在他上任之时,当地经常发,栗毓美墓(栗家坟),栗毓美墓(栗家坟)简介,栗毓美墓(栗家坟)-大同市浑源栗毓美墓(栗家坟)

苗栗市景点 苗栗市是哪个国家

1. 苗栗市是哪个国家

林海音,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

相关作品介绍: 小说:《晓云》、《英子的乡恋》、《生命的风铃》、《城南旧事》、《英子的心》、《冬青树》、《金鲤鱼的百裥裙》、《蟹壳黄》、《血的故事》 散文:《 吹箫的人》、《文华阁剪发记》、《旧时三女子》、《冬阳· 童年· 骆驼队》、《 骑毛驴儿逛白云观》、《我的童玩》、《北平漫笔》、《绢笠町忆往》、《窃读记》。代表作:《城南旧事》。

2. 台湾苗栗市

台湾苗栗读tai2 wan1 miao2 li4 。

3. 苗栗市人口

今重庆市的江津县、綦江县、大足县、铜梁县,湖北省的武汉市新洲区、咸宁市、黄冈市团风县、麻城市、罗田县、黄梅县、赤壁市、潜江市,江西省的南昌市、宜春市的靖安县宜丰县、泰和市、高安市、萍乡市、上饶市、景德镇市,陕西省的西安市、汉中地区,四川省的成都市华阳县、郫县、绵阳市涪城区、达州市宣汉县、渠县、遂宁市、巴中市、资阳市乐至县、安岳县、乐山市、南充市、中江县、凉山州美姑县,云南省的易门县、丽江,贵州省的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大方县、黔西县、织金县、纳雍县、毕节市、龙里县,江苏省的淮安市淮阴区、仪征市、无锡市,山东省的菏泽市巨野县,,河北省石家庄市、沧州市,河南省郑州市、商城县,湖南省的株洲市醴陵县、永州市东安县、岳阳市、益阳市桃江县、常德市、张家界市,安徽省的金寨县、霍邱县、霍山县、六安市金安区、合肥市、淮南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甘肃省的兰州市、陇西、天水、武威,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区及全州等四县,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大庆市,吉林省的吉林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包头市,台湾省的苗栗县等地,均有漆氏族人聚居分布。

各地漆氏人口在几十人到一万多人不等,其中湖北潜江熊口镇聚居人口一万多。

4. 苗栗县是哪里

台湾有6都16县市(含金门马祖),而新竹县就是14县市的之一县,而且是全台湾居民最有钱的县市。

新竹的地理位置在台灣的北部,也可以說是台灣分成北中南東四個區裡,北區接近最南邊個縣。

新竹县北边是直辖市的桃园市,西边为新竹市,南边则是苗栗县,东边是宜兰县。

新竹县与市原本只是台湾一个普通的县市,人口不多,物产也普通,族群以客家与闽南居多。最有名的则是新竹有几所很好的大学,尤其是在台湾复校的清华大学与交通大学,是 台成清交 四所名校新竹就占了一半。

然而,台湾政府后来在新竹开设第一个科学园区,鼓励电子等高科技产业落户,例如台机电就在园区里,使得新竹成为台湾的硅谷。

也因为科学园区的落户新竹,吸引了大批科技人才以及员工搬到新竹,这也使得,新竹成为全台湾平均收入最高的县市了。

5. 台湾苗栗县离哪个城市近

三义是台湾苗栗县的一个乡,位于苗栗县南端。气候属于亚热带,特征深受季风影响。 由于三义木雕产业丰盛,闻名全国,且扬名国际,素有“台湾木雕王国”之雅号。县治苗栗市,辖1市6镇11乡:苗栗市;竹南镇、头份镇、后龙镇、通霄镇、苑里镇、卓兰镇;三湾乡、南庄乡、狮潭乡、造桥乡、头屋乡、公馆乡、大湖乡、泰安乡、铜锣乡、三义乡、西湖乡。

6. 苗栗市是哪个国家的首都

 戴(Dài)姓源出有四:  1、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好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 ,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省商丘南),建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公元前799年-公元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谥为戴公。戴公传子宋武公司空(公元前765年-公元前748年)其子孙遂以谥号“戴”为氏,是为河南戴氏。 《左传》宋有戴恶,戴溢之问政孟子。  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左传》所载,春秋时有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一说在河南兰考县。隐公十年(公元前713年)亡于郑国,一说亡于宋国。其族人遂以国名“戴”为氏。   3、卫有戴公,卫康叔10世孙,姬姓。曹有戴伯,姬姓。鲁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兹,姬姓。宣公十五年,有召戴公,周卿士,姬姓。戴妫,生了卫桓公---则有妫姓戴氏(存疑:戴或为谥)。鲁穆伯在莒国娶妻,名叫戴己---则有己姓戴氏(存疑:戴或为谥)。  4、殷氏改戴姓而来。据《鼠璞》所载,殷氏有改为戴姓的。武王灭商后,有不少殷遗族以国为氏(因商首都在殷,又叫殷国),称殷氏,其后就有改姓戴的。这一支戴氏也是出自河南。  5、其他民族改姓而来。如满洲达尔充阿氏、戴佳氏,鄂温克族涂克冬氏改戴姓,另蒙、回、瑶、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戴撝。西周初年,周公旦在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王帝辛(纣)之庶兄微子启于商的旧都,建立宋国,定都商丘。宋国第十一位君主(公元前七九九-公元前七六六年在位)死后谥号曰戴公,其庶子撝以王父谥号为氏,称戴撝。后世亦沿用戴姓,并尊戴撝为戴姓得姓始祖。 [编辑本段]二、迁徙分布  戴姓人口的播迁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先秦至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宋元明清时期。   1.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先秦时期,戴姓人口主要是在其发祥地即今天的豫东一带生息繁衍。春秋时代的宋国大夫戴恶即为一时名流。   到西汉时,梁国(治今河南商丘南)有戴德、戴圣叔侄,同为礼学大家。西汉时戴姓还有二支徙居豫南:一支迁往汝南的慎阳(治今河南正阳县北江口集),一支迁往汝南的平舆(今河南省平舆县北)。如:西汉平帝时任侍御史、时称“关东大豪”的戴遵(字子高),为汝南慎阳人。《后汉书·逸民传》中说他家资巨富,乐善好施,行侠仗义,家中所养的食客经常有三四百人之多,当时的人称他为“关东大豪戴子高”。其子戴良以至孝、高才、尚气节而名闻于世。由此可见,戴遵这一支定居慎阳已不止一代,而且在当地属于家大、业大、势力大的名门望族。西汉末东汉初以解经闻名京师、官任侍中的戴凭,为平舆人。这就证明,至迟在西汉后期,戴凭这一支已经迁到平舆。   戴姓在向豫南迁徙的同时,也向今江苏、山东、河北等地迁徙,如西汉时官至九卿的戴崇,为沛(今江苏沛县)人,曾向张禹学习《周易》;东汉时官至礼泉太守、“世称儒宗,知名东夏”的戴宏及西华令戴封,均为济北郡刚县(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人。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戴氏又有徙居于今安徽、湖北的。如东汉末年,曹操的谋士戴乾为丹阳(治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小丹阳镇)人。在魏晋时,戴姓在谯国(今安徽亳州一带)、广陵(治今江苏扬州)、清洒(治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东)三地成为望族,形成三处繁衍中心。所以,戴姓以谯国、广陵、清河为堂号。   戴姓向江南地区迁徙,最晚在西汉时期已经开始。如:西汉时有越(今浙江省)人戴和;东汉时官至光禄主事的戴就,为会稽郡上虞县(治今浙江上虞县百官 )人。大约在东汉末年,广陵戴氏有一支迁徙到江南。《晋书》记载:戴烈为三国时东吴的左将军,其子戴昌为东吴太尉、晋会稽太守、武陵太守,戴昌的儿子戴渊,是琅琊王司马睿(即后来的晋元帝)的心腹大将,并随司马睿南下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因为西晋后期,中原地区战火连绵,八王之乱前后延续了16年之久,再加上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南下,黄河中下游一带动荡不安,大量的人口被迫南迁,流向相对比较安定的江南地区,其中有许多人都是举家或举族南迁,戴姓也在此时跟随众人来到江南。   2.隋唐时期   此期戴姓人口进入福建,并流向台湾以外的全国各地。据《漳州府志》记载:唐初,中原戴姓的一支迁居福建。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光州固始县(今属河南)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率领将官123名、府兵3600名入闽,去平定泉州、潮州之间的“蛮獠”啸乱。这些将士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中原人。据《台湾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统计,唐初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的共有45姓,其中就有戴姓。当时,随陈氏父子入闽的戴姓将佐主要有陈元光的女婿戴君胄以及戴仁等人,他们都是光州固始人,在开辟漳州之后,便在福建落籍定居。研究姓氏的学者普遍认为,戴君胄父子自河南固始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是戴姓人入闽之始。   此外,唐代戴休颜为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人,戴简为长沙(今属湖南)人,戴护为婺源(今属江西)人。《元和姓纂》所列的戴氏聚居点有:济北(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西南)、谯国(今安徽亳州)、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河东桑泉(今山西临晋)。当时戴姓人口分布范围之广由此可见一斑。   3.宋元明清时期   此期戴姓人口从江浙、福建等地迁至台湾及海外各国。   从宋代开始,戴姓人大量由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南迁到福建、广东、台湾等地,有一部分人还进一步飘洋过海移居海外。   据广东蕉岭县《戴氏族谱谯国堂世系源流》记载,蕉岭戴氏一世祖为戴玉麟,原居福建漳浦县,于元代徙居镇平(今蕉岭)招福乡黄泥崛,子孙蕃盛,传至12世(约当清代),有仁忠、仁恭兄弟一同迁往台湾屏东,13世、14世又有数十人迁往台湾,后裔分布于台湾的高雄、美浓、内埔、桃园、新竹、苗栗等地。清代还有福建戴氏陆续不断迁往台湾。雍正年间,福建戴氏迁居台湾省苗栗县大甲镇孟春里开基,这是大陆戴姓大规模入台之始。此后,乾隆九年(1744年),又有福建戴姓入垦苗栗镇;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有泉州人戴南仁到今新竹新富里开垦。   如今,戴姓在台湾居第52位,较为集中的地区有新竹、嘉义和台南,在台北和南投的戴姓人口也不少。   清朝时,有不少戴姓人移居海外,如今在英国、阿根廷、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许多国家都有戴姓人定居。

7. 苗栗市是哪个国家的地方

田氏的始祖是古天子虞舜,为妫姓,虞舜禅位于大禹,其后因而不得帝位。

周武王灭商,将虞舜的33世裔孙妫满封于伏羲氏之墟陈邑(河南淮阳),并将公主太姬下嫁给陈胡公妫满为妻。妫满的十世裔孙陈励公他,被陈庄公指使蔡人诱杀,因而陈励公的太子陈完失去了君位的继承权。

陈完与陈宣公的太子御说是好朋友,周惠王5年陈宣公想立宠妃之子为太子,就借故于杀了太子御说,陈完恐祸殃及自己,就逃到齐国。

齐桓公很欣赏陈完的才华,欲拜他为上卿,但陈完不肯接受,于是改任他为工正,封其食邑于田邑 因田与陈古音相近,陈完就改为田氏。

陈完的五世裔孙田乞为齐景公大夫,他以大斗放粮,小斗收税的扶贫政策赢得民心,田乞因立齐悼公而拜相,田氏由此控制朝政。

田乞之子田常、孙田盘、曾孙田白、玄孙田和相继为齐相,其他子孙皆为齐都邑大夫,因而田氏权倾朝野。齐康公贷14年,田和以齐康公淫乱朝政之名将其放逐海上,并请魏文侯代其向周天子请封为诸侯,齐康公贷19年(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封为齐侯,田氏正式取代姜氏为诸侯。

田和的孙子田因齐即位后,在马陵击败魏国,使齐国成为战国七雄之首,田因齐自上王号,史称“齐威王”。

齐闵王田地即位后,比其祖父齐威王更胜一筹,在位36年时竟自称“东帝”与西帝秦昭王欲分疆而治,凌驾于周天子之上。

齐闵王后听了苏代的谏言,才去掉帝号,因齐闵王妄自尊大,结果被身挂六国相印的乐毅打败,丢了70余城,自己也身首异处,多亏田单用计离间燕惠王调离乐毅,换不知兵法的骑劫为将,田单用火牛阵一战复国,立齐闵王之子田法章为齐襄王,齐国祚才得以延续。

齐襄王之子田建即位44年,齐国被秦国所灭,齐国田氏传七世,自前386年立国至前221年亡国,历时165年。

前206年项羽灭秦而霸天下,将齐地一分为三,封田都为齐王、田安为济北王、田福(市)为胶东王,田荣一怒鼎定三齐,自称“齐王”。

项羽攻齐杀了擅自作主田荣,改立田假为齐王;田荣之弟田横击败田假,另立田荣之子田广为齐王,田广被韩信虏之,田横则自称“齐王”。

刘邦击败项羽称帝,田横率五百死士入海,汉高祖逼其来降,田横走到离洛阳30里的处,终不肯臣汉而自刎,五百义士闻之,皆自杀殉主。

田氏亡国后,汉惠帝令齐王田广的子孙西迁关中为古天子守陵,田氏依次序分守帝陵各门,其后则改姓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等复姓,后第五氏及第八氏辈出名人,直至明代以后均简化为第氏。

济北王田安的子孙则以王为氏,西汉时王氏世为公卿,田安六世孙女王政君则为汉元帝皇后,其家九侯、五大司马,公元9年王政君侄王莽篡夺汉祚,自称“新皇帝”,建立新朝,历时14年,被刘玄所灭。

西汉时,田千秋位至丞相,因其年迈,汉昭帝允其乘车上朝,因而世称其为“车丞相”,其子孙以此为荣,则改为车氏。因田氏多另改他氏,至宋时,才被排在第156位门阀,其郡望为北平、雁门。

明惠帝时,天子依太常卿黄子澄削藩之计,结果引发了靖难之祸,明惠帝战败下落不明,燕王即大统之后,将祸首黄子澄磔(ZHE)死。

黄子澄之子黄终为避祸,改姓为田,史称田终。

武溪蛮族田氏,自汉以来世为刺史、郡守,南朝时更是衣领相继簪笏满朝,随着历史的发展渐渐融于田氏大家族之中;而田俅氏、田章氏亦简化为田氏;因而田氏今已为全国姓氏人口第57位大姓。明英宗复辟,田项因护驾之功,赐建府第,时田家宅前紫荆花死而复活,因此他为新府取名紫荆堂,后田氏以“紫荆”为堂号。

清乾隆8年(1743年)田氏自福建下海渡台至苗栗定居,现田氏散居于台北、台南、台中、苗栗、新竹、南投、嘉义、澎湖岛内诸地,已繁衍成为台湾第77位大姓。田氏在历史上名人辈出,战国时有位列四公子之首的孟尝君田文,西汉有大鸿胪田广明,唐有太尉田承嗣、宰相田兴,清有河南巡抚田文镜,今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

8. 苗栗市是哪个国家的城市

苗栗位于台湾岛北部偏南沿海地区,面积1820平方公里,人口56.1万人(2001年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苗栗县 别称: 猫里 所属地区: 中国 台湾省 下辖地区: 台湾 建立时间: 1950年 面积: 1820平方公里 人口: 56.1万人(2001年底) 地理位置: 位于台湾岛北部偏南沿海地区 友好城市: 新竹县 著名景点: 泰安温泉区、鹿场风光、雪见游憩区等 地方特产: 青心乌龙茶

9. 苗栗市属于哪里

从历史上看,田姓基本上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     田氏,是台湾的第七十七个大姓。其源,也在大陆。在台湾,田氏的子孙同样荣耀、旺盛。据台湾省文献会考证,乾隆八年,有来自福建的田,庄二姓,同时入垦现在的苗栗通宵。这是最早到达台湾的田氏开基先祖。目前,台北、台中、屏东、花莲、澎湖等地都有不少田姓,但数在新竹、台南、南投三地最多,嘉义、苗栗次之。  田与陈本一家  田与陈本一家 田横王留大名   《姓纂》说:“妫姓,舜后,陈厉公子完,字敬仲,仕齐,或号田氏,至田和篡齐为诸侯,九代至王健为秦所灭,建弟假及田?,儋子市,儋从弟荣,弟横,弟子广羽,时并裂地称王,北平。”   《通志氏族略》曰:“田氏即陈氏,陈厉公子完,字敬仲;陈宣公杀其太子御寇,敬仲惧祸奔齐,逐匿其氏为田。陈、田,声近故也。”   《姓氏考略》:“陈公子完奔齐,以陈氏为田氏,田陈相近,故可互称,望出北平。”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完,奔齐,以国为姓,既而食采于田,又为田氏。”   由上面的四项记载,当年田氏之分自陈氏的情形,便已一目了然了。原来,当初从陈国出奔到齐国的公子完,起初还是以陈为氏的,后来,却由食邑于田,以及田、陈二声的相近等因素,才改换了自己家族的姓氏,使得这个著名的姓氏开始出现。这样推算起来,田氏的历史至少也在2500年以上。  田姓与虞舜的关系  田姓人还可以把自己跟上古圣君虞舜的渊源关系,追溯得一清二楚。依照《姓纂》的考证,周朝初年被武王封为陈侯的胡公满,是虞舜之子商均的第三十二代孙,春秋时代奔齐的田姓始祖公子完,是胡公满的第十代孙,而头一个以田为姓的,却是公子完的第七代孙。由此可知,田姓的始祖应该是虞舜的第五十四代后裔,真是脉络分明。   不过,后来的田氏却也跟大多数的著名姓氏一样,并非“仅此一家,别无分号”。根据《列卿录》的记载,明朝初年辅佐惠帝废削诸藩之权,结果却引起靖难之祸的大臣黄子澄,在他被燕王磔死之后,他的儿子为了避祸,曾经改名换姓为田终,使得田氏增加了一支新的血脉,阵容更加的庞大。   历史上,田姓的知名人士不少。田横和他五百壮士的事迹,更是壮烈感人。田横是齐国的公族,是齐王田荣的弟弟。田荣死后,田横代领其众,击项羽,收复齐地,并且迎立田荣之子田广为齐王,自任相国。后来,田广被汉将韩信所掳,他就自立为齐王,并于刘邦取得天下之后率领从属五百余人逃亡入海岛,然后,就谱成了下面一段记载于《史记》的可歌可泣壮烈史诗:   “高祖召之曰:‘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侯;不来,且举兵加诛焉!’横乃与二客诣洛阳,未至三十里,曰:‘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奈何北面事之?’遂自杀。高祖以王礼葬横,拜二客为都尉,二客皆自刎。居海岛中之五百余人,闻横死,亦皆自杀。”   这是何其令人感动的一首史诗,难怪千百年来只要有人提起田横的大名,都会令人肃然起敬。

10. 苗栗县面积

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及兰屿、绿岛、钩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澎湖列岛64个岛屿,其中台湾本岛面积为35873平方公里。目前所称的台湾地区还包括台湾当局控制的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总面积为36006平方公里。

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度18分至124度34分、北纬20度45分至25度56分之间。台湾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硫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麻栗坡旅游景点精选,探索最美的麻栗坡景色

麻栗坡,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的外围,是中国的旅游景点之一。麻栗坡的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其群山环绕,落差较大,特别适合游客在此游玩游览。

首先,在麻栗坡可以游览到大面积的山林景观,其群山环绕,一座座雪峰错落,绵延不绝,使得景色迷人而宁静。在此,游客可以一览群山秀美,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其次,麻栗坡还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地质景观,其中有许多悬崖峭壁,有的巍峨高耸,有的险峻陡立,都是游客穿越的必去之地。此外,在麻栗坡的悬崖峭壁上还有许多奇特的岩洞,看上去极为壮观,常常吸引着游客的驻足。

再者,麻栗坡的水景也十分优美,其中有许多山涧小溪,清澈见底,芳草萋萋,让游客在其中倍感舒适。此外,麻栗坡还有许多特色景点,如涧谷洞、古桥、古村落等,都是游客逗留的好去处。

,麻栗坡的文化景观也十分丰富,其中有许多石刻、碑刻等,可以让游客了解麻栗坡的历史文化,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综上所述,麻栗坡的自然风光、地质景观、水景及文化景观,都是探索美麻栗坡景色的必去之地,为游客提供了无尽的乐趣,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游客在此可以尽情欣赏群山秀美,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体验麻栗坡的旅游景点,感受古村落等美景,从而获得更多的乐趣。

西汉帝陵陪葬墓—栗姬墓

如果大家去参观阳陵时,当从地下遗址博物馆看完兵马俑出来时,走上地面向北望,会发现有一座较小的墓冢。当地人因为它的形状像汉字“升”,因而得名“升子冢”。《咸阳县志》记载,“景帝后陵北一百步,废太子临江王母”临江王即刘荣,其母就是景帝的栗姬。升子冢位于景帝后陵西北不远处,刘庆柱先生认为,它可能就是栗姬的陵墓。在它的对面,还有一座同样的封土,墓主应该也为同等身份的妃子或者公主。

栗姬是齐国人,她的儿子刘荣是景帝的长子,被立为太子。《史记.外戚世家》记载,长公主刘嫖为了拉拢栗姬,希望把她的女儿阿娇许配给刘荣,栗姬不同意,得罪了长公主。但是刘嫖向王美人提出同样的要求时,她同意了。于是,刘嫖开始在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而夸奖王美人的孩子,时间久了景帝也开始讨厌栗姬了。景帝尝体不安,心不乐,属诸子为王者於栗姬,曰:百岁後,善视之。”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景帝恚,心嗛之而未发也。

王美人知道景帝不喜欢栗姬后,又火上浇油,设计陷害她。暗地里让大臣向景帝提议立栗姬为皇后,曰:“‘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无号,宜立为皇后。”景帝大怒,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不见栗姬。后刘荣自杀,栗姬忧郁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