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村程氏宗祠

兴村程氏宗祠

AAAA级旅游景区

兴村程氏宗祠程氏宗祠,祠堂名。程氏宗祠位于黄山区城区5公里的甘棠镇兴村。始建于明代,后被毁,清代后期重建,今仍保留有明代建筑风格。该祠为程灵诜的行祠。始建于1447年春,正堂四槛,东西庞八槛,门屋四槛。前瞰石溪,右临水渠。1486年冬复增寝室四槛。广厦回廊,虹贯钩连。现堂、屋、廊、鹿俱存。建筑宏伟,颇为壮观。有,兴村程氏宗祠,兴村程氏宗祠简介,兴村程氏宗祠-黄山市黄山区兴村程氏宗祠旅游指南

程姓朋友看过来,广东云浮有个600年的程氏古村,还有乾隆年间的大宗祠

村落,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保留着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每个人的家园故土和精神归宿。每一个姓氏,都有值得自己骄傲的荣光,在广东云浮市的腰古镇,我们看到了一个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村民都姓村,全是著名理学宗师程颢后裔。

村里的程村长介绍,水东村始建于明朝永乐二年(即公元1404年),距今已有616年的历史,村内完整的保存着大量暗含理学思想的明清规划布局和民居建筑,据相关的资料介绍,村里共有各类古建筑588座,其中明朝的有167间(包括明徽庙1间、明朝所建的祠堂3座、明朝修建的民居163间)、清朝的有421间(包括6座祠堂,其它则是民居)。

588座古建筑物中,现存最具特色的当属明清年间建成的九座程氏祖祠,其中又以村口的程氏大宗祠最具代表,这座祠堂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水东村乃至云浮市最大的祖祠,占地1200平方米。整个宗祠为二进结构,高梁大柱,恢弘气势,石柱梁撑均有精雕细琢的花鸟神兽。

通过无人机的视角,我们从空中可以看到程氏大宗祠的全貌,第一进的院落中有一株苍劲挺拔、枝繁叶茂的罗汉松,据说已有近400年的树龄,曾有人欲出百万元买走,却被村里人一致否决,都说这是祖宗留下来的镇祠之宝。相传这株罗汉松还是外国引进的,乡亲们都觉得它特别珍贵,如今每逢过年过节,乡亲们敬宗祠时都会给这百年老松敬上一炷香

在祠堂中,我们看到有“春风道貌,理学家声”、“渊源宗洛水,枝叶发桐林”、“理学文章留万古,光风霁月祝千秋”等多副楹联,而祠堂的里面,则有很多关于程氏家族的介绍。程氏家规家训主要内容是:一莫不孝不亲;二莫弃本逐末苛毁师长;三莫盗贼累耻先灵;四畏四知为人仁义;五远五刑莫犯刑戮;六行六政宽以调民;七躬事廉俭敦厚自裕;八勤习经艺文自饬;九用九思立德;十无忘好善。这十句话概括为知孝、尊师、守正、崇廉、尚法、仁政、修身、崇文、立德、行善。

程氏家规承袭其先祖的理学之道,体现崇文,于建筑、民风中蕴含着厚重的理学之气,成为理学文化在岭南的培植重地。在寿庵祠旁的明朝青砖两侧的砖墙上各刻有“一善”字样,家规古训告诫程氏后辈要常做善事好事,做到“日行一善”。水东村世代传承祖宗程颢的古训,多行义、礼、智、信的“善事”,达到至仁至圣。

在祠堂的墙上,还有很多关于村子先祖程颢及众多程氏名人的介绍,其中关于程颢(1032-1085年)的资料最详尽,他是北宋著名儒家学者,字伯淳,号明道。程氏一族最早居于安徽,而后迁于河南。至程颢嫡孙时,为避战乱又从河南迁至岭南,辗转延至程氏岭南八世的时候,于新兴江畔建村繁衍生息,即现在的水东村,至今已传至23代。

程颢、程颐兄弟(简称“二程”),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并建立起自己的理学体系。“二程”学说以“理”或“道”作为基础,强调人性本善,提出“存天理,灭人欲”,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追寻维护社会、道德、政风和民风的和谐与美好。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学文化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修心正己,奉行“顺应天理”、“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水江村除了程氏大宗祠之外,还有普泉祠、寿庵祠、涵济祠等8座程氏宗祠,这些建筑皆为砖木结构,而且都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外墙两侧高出屋面的封火墙,屋顶两旁封火墙则呈月牙形向空中弯曲。屋内外用石雕木雕砖雕和灰塑等装饰,主要以各种神兽、民间故事、花草图案等为主要内容。

有的祠堂上的房梁上还雕刻有静止的时钟,村长介绍说,这时钟有两个,一个是祠堂修建的时间,一个是竣工的时间,虽然数百年时间过去上,看上去有些模糊,却仍然依稀可辩。

这时程氏大宗祠门前房梁上的石雕,一左一右各有一个小石兽,憨态可掬,萌态十足,又仿佛跃跃欲动,就要跳入来客的怀中,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十分精美,其精湛的雕塑技艺让人惊叹。

600年漫长岁月,程氏在此已繁衍了二十多代,从这里走出过不少的英才,有的还搬迁去了它处,又自成一个大家族,有的则远度重洋,去了海外开枝散叶,现在的水东村已经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中国首批传统村落名录,还被评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量的村民搬离的古村,有的去了大城市安家,有的则在边上重修了新房,现在唯有少量的老人依然在古村里坚守,或许他们觉得,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家业,有着太多的牵挂,只有这里,才是真正的家。

这样的村子对于普通的游客看来,或许他只是一个有着厚重历史的文化名村,但对于姓程的朋友而言,或许心里会有更多的感动吧?当然,这样一座历史悠久而且保存完好的古村,无论是对于程姓的朋友,还是对于社会都是一笔厚重的财富,大家觉得呢?

广西山村的黎氏宗祠,依照风水堪舆选址而建,象征着家族兴旺繁荣

他们因姓氏而迁村 记蓝珠村吴氏宗祠

蓝珠是位于赤坭镇北部的一个集中聚居的自然村,属赤坭镇竹洞村的一个经济社。蓝珠经济社东部山岭连绵,西北为盆地,南部地势低洼,土地肥沃,是一个山清水秀宜于居住的地方。蓝珠经济社约260人,吴姓有200多人。

吴氏宗祠

吴氏起源和立村故事

我国宗族文化里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在记述自己的先祖和宗族出处时,常曰出自皇亲贵族,系出正统名门之后。不论正史开国之王,还是野史小国寡民,都有此好。蓝珠吴氏族谱也是这样记述自己的祖先,该族谱中记载,吴氏起源于周朝国姓姬,先祖即是姬氏先祖姬弃。

该族谱还载,周文王的伯父姬泰伯开辟了江南,建立吴国。泰伯无嗣,传位于弟弟姬仲雍。他们的后人以地为姓,吴姓由此而来。无锡便是吴姓发祥地,县城东南有泰伯庙,东北鸿山有泰伯墓。吴氏族谱还逐一细数历代吴氏名人,从吴王阖闾始,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吴广,战国初期魏国大将吴起,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著名道教学者吴筠,元代作曲家吴昌龄,清代散文学家吴敏树,近代书画家吴昌硕,等等,以此印证吴氏人才辈出。

吴氏宗祠

蓝珠经济社立村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年间,公认文显公为立村始祖。当时龙川县白马岗有一个叫吴文显的人,生于康熙丙午(1666)正月十六日。1750年,因家境艰苦,便与几个同宗兄弟一路放鸭,迁徙到现在的蓝珠经济社附近,见此处有山有水,土肥 沃,便选址定居下来。当时选址也一波三折,先是选在田心村后一个叫网顶的地方,但客家话“吴”与“鱼”同音,吴姓住在有网的地方,这不是网住鱼了吗,鱼岂有活路?因为这种地名的禁忌,吴文显决定把定居地迁至巴江河边黄沙塘附近,但那个地方土匪出没,也不是理想的地方,这才迁到蓝珠定居下来,开垦荒地,种植耕耘,吴氏自此在蓝珠开枝散叶,繁衍后代,历世260多年。蓝珠吴氏后人,便尊吴文显为立村始祖,称文显公。

文显公为人好善乐施,曾向当时的花邑捐谷一万斤,资助修葺学校,当时的地方官员赠送他一块嘉奖匾牌,上书“望重里开”,后代子孙视为殊荣,将之悬于吴氏祠堂一进正中堂上,至今犹在。

吴氏宗祠与岭南祠堂的同和异

蓝珠经济社建有吴氏宗祠,布局上与岭南一带的宗祠相同之处是,选择后高前低的走向,祠堂后面是民居,前面是一片开阔广场平地,便于开展宗族活动,广场之外是水 塘,便于生活用水和日常浆洗。南方多雨,民居屋面之水,与祠堂排水汇合后,流经祠堂前面广场之下的暗沟,汇入水塘。这种后高前低、后屋前塘的村舍布局,使得吴氏后人有场地开展祭祀活动,又可以旱涝无忧,相当科学合理。

祠堂三间三进,是人字山墙,山墙从顶端的屋脊往两边滴水檐方向,用砖瓦各砌成 一条镂空的飞龙。顶部的横梁用的是砖雕,重修后有的地方是砖混结构,有的外皮已经剥落,里面的红砖显露出来。主祠青砖墙,硬山顶,博古灰塑脊,碌灰布瓦。前进头门前檐两条花岗石柱,左右山墙柱间各有虾公形石横梁,梁上有石狮子,门两边嵌花岗 石,上有石额,刻“吴氏宗祠”。左右有花岗石镶嵌的包台。梁架斗拱、封檐板木刻花鸟鳌鱼、瑞兽、戏曲人物,石雕工艺精美。内墙顶部也有人物故事彩画,人物形象饱满,丰姿绰约。后檐有两木柱作屏风,上有“望重里开”横额。前院天井两厢有廊,花岗石四踏上中进。中进前檐两石柱,厅四坤柱,横额“留耕堂”。后院天井两廊为六架 梁,花岗石三踏道上后进。后进立有“吴门堂上历代考妣宗亲之神位”。一般来说,花都各村的宗祠之中,或在壁间,或在柱上,均有对联,寄予追宗思远、教育子孙后代之意。吴氏宗祠除有上述两块横额外,壁、柱虽然规整,但并无一副对联。近年来吴氏宗祠经过数次重修,一次是1947年,一次是1993年,一次是2006年。10年后的今天,虽因缺少专人的照看和维护,墙院略显杂芜,壁画也开始斑驳,但石阶木柱、灰墙黛瓦,依然归整肃穆,一派巍然宗室气象。

坚守的民俗与冷落的村庄

蓝珠村以种植水稻为主,花生、红薯、芋头、蔬菜等为次。因地势低洼,是赤坭地区出了名的患涝患旱村,民谣唱道:“好天三日车(水车)头响,蜘蛛屙尿浸村场。放下禾镰无米煮,一家大小泪涟涟。”吴文显当时选中蓝珠村这个地方,大概因为他是个鸭农,低洼地便于放鸭,却并不适宜于农业种植。村中族谱载,1915年、1931年,蓝珠村发生过两次最为严重的洪灾,巴江、西江两河同时泛滥,蓝珠村遭遇严重洪灾,农田 水稻被冲,泥墙屋倒塌,人民流离失所。1940年遭遇大旱,两造失收,民不聊生,往外逃荒,1946又年遭日寇掠掳烧杀。饥饿的村民采竹籽而食,有的人因不消化导致便秘而死。但倔强不屈的吴氏后人敢于同恶劣的生存环境斗争,坚持不息耕作。直到1954年,兴建了三坑水库和一系列农田水利设施,蓝珠村这才实现了增产稳产,人民生活有了保障。在两百多年漫长的农业村落生活方式中,蓝珠村人逐渐形成了一些奇特而有意思的生活禁忌。比如忌将碟内的鱼翻转,认为这是旅途中覆舟的不祥之兆;出入忌踏门槛,扫地忌从内向外,认为这都是破财之举;嫁娶、建屋上梁入伙、摆酒等喜庆之事,忌见 孕妇或头发不整妇女;女儿女婿在岳父家不得同住一处;等等。这些禁忌,有些村民已经不再作为很重大的族规民风去遵守,而在上了年纪的人心目中,依然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依然在传承和坚守。传承和坚守的,还有族中的祭祀活动。每年清明吴氏宗族大祭,全村老少聚集到吴氏宗祠,举行祭祖仪式,之后全村人,不分男女老少,皆到吴氏宗祠参加大聚餐。每当这个时候,散居各地的吴氏后人便自发聚拢来,那种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让观者无不动容。狮岭陈迳村的同宗吴氏,常常派出代表前来蓝珠村参加清明的祭祀活动。

虾公梁石狮柁墩

相传,当年与吴文显一同来蓝珠村的,还有他的同宗兄弟吴文贵、吴文梅。后来此二人迁到狮岭陈迳村,在那里开基立业。两百多年来,蓝珠村、陈迳村吴氏后人从未淡忘同宗之情,依然保持密切往来,共同祭祀吴氏先祖。每当此时,蓝珠村人都会热情招待陈迳村人。一些散居赤坭各地的吴氏后人,在清明这天,也零星赶来参加仪式。白坭村有一个叫吴秉承的人就是其中之一,祭祀那天,他会提鞭炮来村中燃放,表达一份同为吴氏后人的善意。蓝珠村人则家家户户送他年糕、糖果等年消品,同宗情谊让人由衷感动。祭祀活动结束之后,蓝珠经济社则把村里人各家各户捐献款项的数额、祭祀活动开支的数额等收支情况列出明细,请村里最有文化的人,在红纸上用楷书工工整整抄写好,张贴于吴氏宗祠门口,进行公示。

随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村里的一些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农业时代吴氏先祖几百年来所经历的生活方式,开始选择外出打工经商。村里的学校也迁到镇上去了,旧址改作他用,许多孩子就是从去镇上读小学、中学开始,进而到更远的广州市,或者更加遥远的外省大城市大学,就在外面成家立业,重新开枝散叶。如今村里人摆酒,去宗祠里宴客也逐渐减少,或去酒店或承包给专门的喜宴团体,宗祠的天井里,生出一层细密的青草来。

----------------------

编辑:小狼 摄影:关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