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瑞迹寺白佛

狮山瑞迹寺白佛

狮山瑞迹寺白佛位于仓山区城门镇狮山村九曲山,据宋梁克家《三山志》记载白佛始凿于唐大中六年(852),又名雷劈观音,为岩石上浮雕.高1.36米,宽0.60米,南偏东15度。其前建有长方形石亭,面宽2.93米,进深1.5米,高2.3米。石门额上阴刻“雷劈观音古迹,天启丙宣年季春”。白佛附属于瑞迹寺。1983年8,狮山瑞迹寺白佛,狮山瑞迹寺白佛简介,狮山瑞迹寺白佛-福州市仓山区狮山瑞迹寺白佛旅游指南

五台山七佛寺旅游指南 五台山白云寺念佛

1. 五台山白云寺念佛

可以的 带上省份正(有皈依证的要带皈依证)直接去寺院的客堂登记就行 不用说太多一般的寺院都可以住宿的(专业术语叫挂单)如果你是要长期挂单的话就叫常住了最好在寺院里做一些零碎活儿(也就是义工)这样不仅有助于你的修行也可以打发一下时间毕竟你不可能所有的时间都诵经吧而且做义工也是一种修行做义工也可以消除你的业障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看得那么简单其实吃饭穿衣都是修行我们好好地生活过好自己的日子也是修行

2. 五台山白云寺念佛闭关

五台山千年古洞文殊洞是显通寺。在五台山有名的白马山后栖贤谷中,隐藏着适宜清修的四大古寺,由谷口向里风别是:观音洞、地藏洞、普贤洞、文殊洞。这些传说中四大菩萨的修行灵迹,吸引了无数闭关修炼的僧俗弟子,而文殊洞尤以地处险峻,风景迤逦,奇洞怪石,引人入胜!

3. 五台山白云寺念佛视屏

如生活无忧的话,可以在家安寺庙的章程去做,早晚课,一节课有两个小时够了,晚课还有两小时。

还要劳逸结合,如能天天坚守就是功德无量。

4. 五台山白云寺念佛七

夕阳红老年托管所

在威海环翠区古寨东路 京威宾馆北侧路西 威海会计学院南侧路西

没发现有建网站

5. 五台山白云寺供奉着哪些佛

回答:五台山供奉文殊菩萨。

6. 五台山白云寺求什么

五台山殊像寺、梵仙山、南山寺等都有送子娘娘,当地人比较信仰紫府寺(奶奶庙),但紫府寺只在农历四月十八前后两三天开放。

7. 五台山白云寺念佛的地方

安徽省--庐江县庐江冶父山寺 (冶父山山头有寺,名曰“伏虎寺”,山下有寺,名曰“实际禅寺”,城中金刚寺设为下院,皆由教慈伏虎禅师创建。)

8. 五台山念佛堂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主智慧。

但是五台山人气最旺的、最灵验的确是五爷庙。五爷庙里供奉的是龙王第五个儿子五爷,被人们称为“龙五爷财神”。

9. 五台山白云寺念佛修行

寺院上殿时,男众在前女众在后,男众中或女众中再分十重、六重、五戒等顺序排列。男众与女众不能混排,这是规矩。

10. 五台山白云寺佛七摄心念佛

到寺院对佛像虔诚跪拜,拜佛是通常有礼佛三拜的步骤,这也是表达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而从柔软、徐缓而安详的弯腰礼佛动作里,感受到礼佛者的安定与谦卑。  拜佛含有四层意义:  1.感应礼拜:为了求佛、菩萨保佑,赐给幸运,免除灾难,求佛接引超度,感谢恩德。  2.恭敬礼拜:对三宝恭敬,或为了感恩、崇敬,这种礼拜是从内心至诚恳切的自发产生的。  3.忏悔礼拜:也就是为忏悔而礼拜。能做忏悔礼拜的人,必定已是谦虚,或正在学习谦虚的人,因此,忏悔礼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变人的气质,使人变得诚实、温和、谦冲。  4.无相礼拜:无相拜佛是一无所求而拜,其中又分三个层次。最初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的每一个动作,指挥着自己的身体在拜;进入第二个层次则是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但是指挥的心已经没有了;最后达到第三个层次,既没有指挥,也没有体验,但是清清楚楚知道人在拜,不介意这个人是谁?反正“他”在拜。  所以,拜佛时,应当要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非常清楚自然,动作缓慢一些、轻松一些、柔软一些,轻松缓慢地体验拜的每一个动作,以及动作的感觉,不要把拜佛的动作弄得急促、紧张。否则拜得太快 会慌、忙、急、乱,反而失去了宁静、安定。  拜佛时,前额着地,背部保持平直,身体是柔软的,甚至接触的地面也是柔软的、清凉的。拜下去之后用自己的心体验自己的两只手掌,站起来之后,体验双手、双脚的动作和感觉。感觉自己的体验,体验自己的感觉,感觉每一细微的部分。  如果拜佛的时候,只有动作而没有用心、缺乏惭愧心,那只是磕头如捣蒜的拜佛,对于人格的提升很难有作用。  若是不便来寺院拜佛,也可以在家中佛堂或空旷明亮处,藉由礼拜来忏悔、感恩,或舒缓身心。特别是当您感到心浮气躁时,不妨透过拜佛的动作来安定烦乱的心思吧!  动作解说  1、肃立合掌,两足成外八字形,脚跟相距约二寸,脚尖距离约八寸,目光注视两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于拜垫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举着不动,两膝随即跪下。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  3、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六寸,额头平贴于地面。  4、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掌背平贴地面,此名为“头面接足礼”。当头着地时,系以“额头”接触地面,并非“头顶”去着地。  5、起身时,两手握拳翻转,手掌打开,掌心向下贴地,头离地面或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或右膝前方)。  6、左掌举回胸前,右掌着地将身撑起,直腰起立,只手合掌立直。  动作要领  1、佛者“觉”也,拜佛是觉性之开发,非盲目崇拜,亦非惯性动作。不知不觉被原来习惯性动作拖着走。始终收摄眼神,观照自己―观自在,视力集中于中线。须知道自己正在作什么,犹如顶上有佛在观自己.  2、立如松,正而松,两脚以前八后二站立,顶天立地―立如松。以足跟支力,深吸气,全身放松。以足跟支力,深吸气,全身放松,检查足趾要完全放松。头如悬钟,空灵端正,耳对肩中。后颈贴衣领,收下巴、颈椎―胸椎对直,由足跟中点―脊柱―顶门上,彷佛一线拉直。下颌关节放松,勿咬牙切齿,舌、软腭、咽喉,都要放松柔软。舌尖顶于上腭。舌根上空,如含一团空气。如此,唾液腺之开口通畅,鼻中―咽喉气道亦通畅,松则气脉通,顶上清凉,易保持正念,不昏不散。  3、合掌摄心,双手合掌当胸肩臂放松,拇指根在二乳尖中点。手勿压迫胸,约离一公分,自己观照检查,五指并拢端正向上。小指很不易合好,须用心观照,心散,则小指开。手虽端正,而很松柔勿紧张,有如左手贴右手休息,右手贴左手休息。深吸气,肩放松,腋下留些空间腋勿夹紧。保持端正放松,吸气充满状态。收摄眼神,观两手合缝中线,进观后鼻孔中道之气息。  4、俯首反观,柔软垂头敬礼,头如成熟稻穗低垂,至下巴贴胸,颈放松完全不用力。开始若不能做到,即是颈肌长期僵紧缩短,只要放松,多练几次,有如瞌睡般,头自然松落,完全不着力的动作,就可放松拉长颈肌,仍收摄眼神,反观自己,拜佛是修习,动中定在动作中,眼前“境”虽变动始终都摄眼神于中。  5、躬身脊椎向后拱〔谦退〕注意:并非向前弯腰,重心偏于趾,而是向心躬身,重心保在跟,立定脚跟,趾松灵,不载力,垂头,观照中心线,观照自己如何动作。有如要看自己足跟般之动作。如仰卧起坐之用力方式,令心口、腹、腿、膝一起退后,使脊椎向后拱起。腹、脐可退一尺,而手臂松不动。   6、松肩放下,保持垂头,躬身。合掌之手,对准跟中下垂,掌仍合好,沿中线用些向下伸之拉力可把双肩拉下,拉开,消除平日肩背紧张之障碍。手下垂对准足跟中点,尚可作为指标来检查,身是否已充分后退。以下7.8.之连续动作是手触地跪前,瞬间之过渡动作。虽很快就过约三秒,但对保持重心不动,及开发足跟―丹田之力很重要,故不可草率忽过,须明白观照。  7、曲膝―躬身而降恭敬而柔软,持续以上俯首―躬身―垂手。保持小腿垂直而曲膝,直到手触地,彷佛后有椅子,而小腿贴靠椅脚,向后坐下般。眼神专注中线二跟中点,脐沿此中线,直下趋向跟中直到手能触地,柔软分手在小腿旁,手心转向后方便按地。初学者难免蹲时小腿向前斜,请参考后面之练习法。  注:因前躬身动作时,腿和膝已曾向后退,故接着屈膝时,小腿尚能垂直,而不致斜向前。若小腿直:重心在跟―自然物理重心屈膝时,不耗力于平衡,腿不酸,可松。屈膝时若小腿斜:重心偏前,则非自然物理重心,须耗力于平衡,紧张,腿酸。  8、按地跪下〔谦恭到底〕至双手指尖触地,可以手作支点时,足跟才离地,以膝着地,跪下,跪之瞬间―脚底和脚趾间的关节会充分拉开,每只脚趾之筋都拉到,运动到了。手按地之恰当位置,是让膝跪下时,正好指尖齐膝,两膝分开些约开5公分,不必太开,以免趴下时脊椎塌下,膝一到地,手即放松柔软,不白费力僵持,始终保持单一重心。  9、跪坐放松〔狂心歇息〕坐下―足底向上呈“V”字,二大指轻轻相接触,而不相压,坐在二足跟之内侧,跪着坐定,以体重压开二足跟,可拉开踝关节,刺激淋巴反射点,此时重心仍在跟中点。  10、伸手迎佛〔背尘合觉〕坐定、重心在后跟中,身放松,保持垂首勿抬头。双手柔软,向前方中央伸直如“八”字,双手指尖贴地滑行。手虽伸直而松柔,不僵硬,但有拉开二肩之拉力。此时是小腹向地面贴近,上身松柔,力在丹田。  11、五体投地(深投觉地〕坐定“跪姿”保持重心在后脚跟中,以中指尖为支点,按地。两肘向外前方撑开,顺便贴地,肘对齐耳孔。二肩拉开肩背平勿耸肩局促,腋下拉开放大心量,加大肺活量,指、掌、完全平贴于地“平等心”。撑开肘之同时,上身也趴下,“印堂”向下方贴地。不必太向前趴,向下即可,使脊椎向上拱起。如此方可作彻底深呼吸,太向前趴,腰背肌肉会紧张,而迫使腰脊向腹部塌入,造成呼吸、及血流神经之压迫和障碍,此姿势顶门、脐、跟中约呈一直线。  12、翻掌接佛〔转凡成圣〕先轻轻半握拳由小指带动,在将手掌翻转向上,如莲花开,如掏心供佛。此表决志转变自己,向佛学。翻掌时,尽量翻平,使掌心平面向上,勿倾斜,但勿僵持使力,须立刻放松,使手指如莲花瓣轻柔,以此“莲手”承接佛足。双手约于头前拳处,双手中指约距4寸,手指虽松,而须整齐柔软。  13、与佛会心(生佛交彻)翻掌接佛时,观想佛立于我莲手上接受礼拜,此时与佛会心一笑。佛放光照我,佛光由顶门直入,充满全身心,此时全身放松,微笑自然彻底深呼吸,由外可见,全身如充气般鼓起,甚至两腰胁部亦鼓起,此是肺充分膨胀之吸气。  14、恢复跪坐〔欢喜信受〕接佛后亦先半握拳以小指带动领受佛力,再翻掌向下平贴地面“平等布施”,趁吸气之势,自然吸,非刻意吸。由顶上拉起,恢复跪坐,手亦收于膝旁指尖齐膝。由顶上拉起,如木偶之吊绳被拉起“被佛拉起”,全身松,不用力,并非靠腰背使力坐起来。  15、跪翻 掌〔欢喜起行〕以膝作支点,双手于膝旁稍扶而已,由顶上中线拉起,自然臀离坐,使脚能灵活翻转“V”变“八”,身放松才能灵活,肩、手勿沉重载力下按。  翻法:二大趾向外点地“距8寸”,二足跟向内靠拢“距2寸”。  目的是使站起时,脚之位置如最初站立之“前八后二”,如此才能立于原位。  16、恢复立姿〔坚固不退〕趁着吸气之势,非刻意吸,是自然吸时,如木偶被拉一般,由顶上“中心线”拉起来,很松灵,瞬间就恢复立姿。起立完全不费腰肌之力,亦不是靠双手往下按地之力,而是顶上拉力,头始终在最高点,须用心体会此起身之要领―是如由顶上拉起般,心勿�G碍身体其它各部位。  注意:不宜先抬臀部,后抬头,如此则腰很吃力,腰酸背痛。

一座山一尊佛:在天见龙瑞安寺

雾与云的结合,可以说是苍天赐给我们最美丽的风景,而得见如龙的云雾见龙在天便更是吉兆了。据说,前几年一位来龙山日出的人,因天气突变没有见到喷薄欲出的太阳,懊恼之时,似龙形的云雾却幸运地出现在他远方的天空:

那相对平静的雾海滚动起来,雾浪一个又一个地慢速翻滚着,翻腾缭绕的雾气闪烁迷离,在慢悠悠地飘动着,不时幻化着形状。此时,忽然看到两条威风凛凛的巨龙,一条正面对着微张着嘴,一条侧面龙形完整划空而过,绕着远处的山峰飘忽而来,又悠然地从另一处山峰飘忽而去。

世上本无龙,心相乘本愿。龙形云雾出现在这龙山、显现在这龙山寺就再正常不过了。

自古名山僧占多。这龙山远近闻名的千年寺庙——瑞安寺,人们现在依然习惯以山名而称龙山寺。

巍巍龙山古称灵岩山,雄踞诸、义、浦三县交界,通向杭州徽州古驿道傍虎踞龙蟠,是义乌乃至括、婺两州的北大门,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义乌、浦江乃至“八婺”一带老百姓中口口相传。

龙山瑞安寺始建于南宋建炎之年(公元1127年),时名“灵岩寺”。淳熙二年(1175年)有禅宗高僧佛照禅师在此主持寺务,广弘禅宗、宏讲律法,教化一方实为大盛,寺内僧众云集数百余人。然自佛照禅师圆寂后,因无人主持寺务,至使灵岩寺渐渐荒废。

后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在中书平章政事张闾的举荐下,由佛照禅师三传弟子行端法师担任灵岩寺主持。开堂之日,张闾亲率僚属至行端座下护法。由于当时的灵岩寺废败已久,行端禅师莅寺,便竖立门额,修复寺宇,使之恢复昔日旧观。行端禅师到灵岩寺后观其山峦气势雄伟,形似仰天长啸的巨龙又更名为“龙山寺” ,后由行端禅师法嗣梵琦禅师接管寺务。

义乌有许多古迹与朱元璋有关,龙山瑞安寺即为一例。

据传,元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十月,作为农民起义军领袖的朱元璋,亲自率兵攻占诸暨。结果被陈有亮打败,单枪匹马逃到今大陈龙山瑞安寺,那时的龙山瑞安寺还是名称“龙山寺” ,只是一小庙,庙里只有三名苦修和尚。时梵琦禅师见朱元璋此人头戴软方巾,脸特别长,额骨隆起,脸上布满大大小小的土斑,留有稀疏的胡须,两眼炯炯发光,眉毛又浓又粗,眉眼都向上吊竖着,鼻子很大,鼻孔向上翘起,耳朵很长几乎垂到肩膀上,嘴又大又宽,下巴比上颚突出许多,其相貌使人感到威严凶狠,长相气势异于常人,便把他带到老虎洞藏身,朱元璋破层层蛛网而入。陈有亮追兵至龙山寺大肆搜查,至老虎洞时,大蜘蛛已将残破蛛网织好如初,追兵一看蛛网未破,也就没有进洞搜查,因此朱元璋逃过一劫。

朱元璋称帝后,不忘梵琦禅师救命之恩,封为“国初第一等宗师”,建业称帝后赦封为“瑞安寺” ,寺名一直沿用至今。

瑞安寺由于历史悠久,在浙江中部的诸、义、浦三县市宗教信徒中知名度较高,于2015年3月正式成为河南嵩山少林寺下院。寺内香火鼎盛,年游客量10万人次以上。

瑞安寺依龙山而立,石阶连贯,庙宇巍峨,寺后层峦叠嶂,绿荫如盖。进入山门拾阶而上,有殿堂九座:大雄宝殿观音殿、万佛殿、药师殿天王殿财神殿、祖师殿、龙王殿、功名殿;另有配套建筑,藏经楼、六合楼等。

位居龙山又称“龙山寺” 的瑞安寺,自然少不了有关龙的传说,“开口龙” 的传说便是一例。

龙山山脉自西向东蜿蜒起伏,到了瑞安寺后,峭壁突然断裂,像被巨人用刀猛烈地劈开一般,硬生生把山脉拉开一个口子。那高翘的山岗,活像一个“龙鼻子”,坍塌在龙鼻子下面的几块巨石,形似龙头的下颚牙须。从侧面望去,龙山的整座山脉酷似仰天长啸的“开口龙”。从龙山山下往上望,可以发现整座山好像一条就要腾空而起的巨龙,从大雄宝殿沿山而上,可以到达龙首处,巨大的岩石如刀削斧砍一般,就像巨大的龙头开口向东,后面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山峦,就是巨大的龙山。

传说这里原来没有龙山。相传“开口龙”是从东海而来,是东海龙王傲广的三太子,擅自逃出龙宫后,因少不懂事,兴风作浪,祸害生灵,触犯了天条。东海龙王勃然大怒,挥剑斩断了它的尾巴,被玉皇大帝贬罚其到人间在此,令它看守义乌的北大门,为民造福将功补过,佑国安民消灾除难,此后才有了龙山。

瑞安寺的龙王殿自然与这传说中的开口龙有着必然的联系。后人为颂扬东海龙王功德,便为龙王建造一座殿堂,即可供后世参拜龙王大恩,也可用来扼守在此,保佑一方平安,风调雨顺。

这当然是一个神话传说。但这位龙王三太子在这里确也做了不少好事,深受老百姓的爱戴。如夏秋季节,能为农民预报天气,只要看到龙山顶上的天被乌云笼罩,就可以知道今天要下雨了,所谓“乌云笼罩龙山后,大雨一定到场头”,必须做好下雨的准备了。据说,数百年来,大陈红旗村一带,从未有过雹灾天气和“龙卷风”袭击,都因有“开口龙”扼守在龙山之故,这就是龙口驱雹的故事。

还有一个“龙脉水” 值得一说。

在瑞安寺大雄宝殿右侧,有一个小洞,一股清泉汩汩不断往外流。附近的村民在里面用紫铜立了尊龙,这就是“龙泉”。 龙脉水源于龙山之中,涓涓清泉从巨石底下的金龙造型中吐出,人称“卧龙藏珠”, 水质纯净、清澈透明、冬暖夏凉,入口甘甜清澈、沁人肺腑,饮了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泉水虽然不大却也没见它流干,它长年累月流淌着,清澈浅浅足够盈溢眼波,水质也是极纯净的,在大陈还没引进八都水的那几年,上山汲水的人是络绎不绝。

如今,许多善男信女,把它视为灵丹仙水,焚香祷告,瓶装碗盛,作为佛赐的“灵丹仙水”带回家去,成为居家过日子的“纯净水”,平时桶装肩挑者络绎不绝,有的时候还在洞口排起了长队。 在长期饮用这种“龙脉水”的人群中,的确也有身体硬朗、百病不生的老人,难怪人们把它传得神乎其神了。

方山水,总是会有那么一处民众向往之地,那里便是这方民众的圣地,这是行走者聆听思想的安静之所,这是呐喊者找到自己神灵的地方,这是迷失者安放灵魂的精神家园。

瑞安寺最为壮观的建筑就是万佛殿了。它的规模在浙江省排在首位,在全国的佛教名刹中排列第三,可见其规模之大。万佛殿依山势而建,殿内供奉万尊佛像,威严肃穆而又引人入胜,颂扬了佛的圆满功德。万佛殿是瑞安寺应十方信众要求兴建,于2011年建成并开光。其规模是浙江最大的万佛殿;殿内供奉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以及万尊佛陀坐像,充分显示了佛国的庄严、颂扬佛的圆满功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再现了世俗传说中万佛朝宗盛况,在龙山之中更显尊重。

龙山已化为一座佛山

瑞安寺以山峻、水清、石奇、林深、涧幽、神灵而闻名于世,在山峦气势雄伟幽静的山林之中,古树掩映,云雾缭绕,虎是少不了的。瑞安寺有关老虎洞的传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瑞安寺欢喜地里踏石阶而上,穿行在绿意淹没山道上,那是可以直上云天的地方,在龙头回望的龙口上,是看日出的最佳处,但要注意脚底下悬崖百丈,万一掉下去就是入虎穴的危险了,因为下面就是老虎洞,如今也是个求功名的地方,是应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

虎是山中大王。据说,古时候在龙山曾发现过老虎出没,所以叫做“老虎洞”,洞口不大,人们如果要进去,洞口能容纳几十人,每当走到洞口,即使在炎之夏日,洞口也会有阵阵凉风透出。据说此洞深达几十里,可以直通后宅十二都。但却从来没有人真正进去考察过,只有一位民间采药老人,从洞口采到许多蝙蝠粪,卖到中药店赚了不少钱,因为蝙蝠粪是一味名贵中药,药名叫“夜明砂”。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采用“三光”政策,附近的许多村民,就是躲在这个老虎洞才避过大难,因此,老百姓对这个老虎洞有很深的感情,称它为“救命洞”、“吉祥洞”。可惜由于岁月流逝,到老虎洞的人越来越少,洞口也小了很多,其中的奥秘,只有等待后人去探索和开发了。

位于瑞安寺龙山最高处老虎洞的功名殿,殿内供奉的实则为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称帝,当地人们在老虎洞之上建造一座功名殿,每逢有学子考试之时便至功名殿祈福,祈求考试的顺利得到功名。

一座山一尊佛,凝聚着我们的祈求和愿望,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求助于佛,希望得到菩萨的保佑。他们的精神寄托,构成强大的力量,化为一座座佛山,一代代保存下来了。

佛与山的缘分,也是人们对佛的信仰力量的沉积。瑞安寺,人们一直叫龙山寺,龙山即寺庙,寺庙也即是龙山;龙山就是瑞安寺,瑞安寺就是龙山寺,没有区分、自然融合。

撰文丨邹 鲁

五台山寿宁寺现罕见佛光祥瑞

搜狐五台山报道:(申雅静)7月9日上午,寿宁天气晴朗、艳阳高照。该寺周围惊现罕见佛光祥瑞,吸引了众多游人驻足观赏,蔚为壮观。凡亲眼所见者均对此遐想连连,认为是佛光祥瑞再现,寓意寿宁寺佛法广博,佛光普照,祈愿世界和平、民众幸福安康

前往五台山寿宁寺途中青杨翠柳,繁花铺地,绿草引眼,美景连绵。寿宁寺四周云霭漂浮,红墙碧瓦、苍松古柏时隐时现,高逸苍穆,恍若仙境一般。

五台山寿宁寺坐落在菩萨顶之西,中台翠岩峰之腰,有着“王子焚身供佛”的奇传,曾经是五台山的十大黄庙之一,是有一座历史气息浓重的千年古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因齐黄帝第三子在此焚身,也叫“王子焚身寺”。

寿宁寺坐北朝南,占地9800平方米,现存殿堂11间。寺前有一长达10米的砖雕影壁,中轴线主要建筑天王殿文殊殿大雄宝殿、后殿等。片石铺地,殿宇宏大。天王殿两侧东为钟楼,西为鼓楼,其后的六角亭据传为王子焚身之处,供有文殊塑像大雄宝殿面宽19.3米,进深12.4米,单檐四阿顶,内供“横三世佛”,殿之两山还供有十八罗汉。

唐代末期由昭宗敕令重建,成为五台山的著名大寺。五代后唐时,该寺著名高僧诚慧和尚被尊为国师,备受朝廷宠荣,红极一时,使该寺出现了“落台普建”的繁荣。元代是该寺的极盛时期,藏传佛教第五代祖师八巴思巡游五台山,标志着佛教传入五台山,使西藏地区划入中国版图。尤其是其大弟子胆巴帝师被元世祖“诏居寿宁寺”,在这里弘法近10年,使该寺成为弘扬藏传佛教最早的寺庙。清代康熙年间,它又成为五台山十大皇庙之一。自此,藏汉佛教的交流源源不断,绵延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