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炮台

金牌炮台

金牌炮台在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建成,在福建琅岐岛凤窝村、炮台由两个露天炮位组成,三合土结构。炮掩体直径分别为12.4米和7.6米。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重修。

台湾新竹 李锡金孝子石牌坊

据统计,台湾现存古石牌坊共15座,其中仅存的 唯一一座孝子牌坊是“李锡金孝子坊”。“李锡金孝 子坊”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系为旌表李锡金 事母至孝而建造的,是台湾现存古牌坊中唯一以孝 行获得旌表建坊的孤例。

李锡金,字谦光,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生于 福建晋江石獅永宁镇岑兜村,14岁时来到台湾谋生, 居住于淡水竹堑。李锡金自幼丧父,事母至孝,每遇 母亲有疾病,他“用药必谨,延医必慎,药必先尝,日 夜侍亲卧侧,衣不解带,甚至焚香乞以身代”。17岁 时,母亲也离开了人世。李锡金“佣于某商家”,想 到父母都已去世,自己无力为他修筑一个好坟墓,不 能很好地祭祀他们,因此毎到风雨天时,李锡金就 非常负疚不安。为此,他“泣告主人,请预给五年薪 金,为亲修坟。主人嘉其孝,许之”。长大后,李锡金与弟共同经商而家境日渐富裕。李锡金的伯兄因病早殁,李锡金主动承担起了抚养侄子的 责任,他抚养侄子如同亲子,延师课读,将他们培养成才。咸丰年间,艋舺分类械斗炽烈,蔓 延将及竹堑。李锡金就与郑用锡赴各庄竭诚劝导,终于平息了械斗。李锡金乐善好施,济 弱扶贫,家乡闹灾荒粮食歉收时,他就“办平粜”,抚恤有困难的乡亲。同时,他还修桥铺路, 捐资修建宗祠,还把部分家产用作公业,资助族中25岁以上的结婚者,造福乡里。其孝行义 德在邻里之间传为美谈,受到地方人士的广泛称赞。清同治四年(1865年)李锡金病逝,享 年80岁,受到同治皇帝的旌表,“诰封奉直大夫国学生”。光绪五年(1879年),当时的新竹 县生林鹏霄等人将他的孝行详细阐述,恳请官府为他的孝行义德建牌坊加以表彰。光绪六 年(1880年),福建巡抚勒方錡向朝廷提请旌表,入祀孝悌祠。光绪七年(1881年)光绪皇 帝恩准为李锡金建牌坊。光绪八年(1882年)十二月,“李锡金孝子坊”在新竹县城北门外 南子庄(今南雅街)建成。因年久失修,1961年冬由李锡金后裔移建于新竹市东区青草湖 明月湖路上。

“李锡金孝子坊”用泉州花岗石与青斗石建造,为四柱三间三层,坐西南朝东北,坊高7.33米,宽6米。在明间坊顶脊背正中饰有葫芦宝座,两旁饰有鸱吻, 坊顶石梁刻有仿屋檐 的浅雕,坊顶与上额枋正中嵌有圣旨牌,圣旨牌两旁立有短柱各一,柱上刻有梅、兰、菊、莲 “四爱”图案。上额枋与中额枋间的匾额上刻有“孝子”两个楷书大字。中额枋与下额枋间 的匾额,正面中间刻有“李锡金坊” 4个略小一些的楷体字,两侧分别刻有“旌表新竹县原 籍晋江诰封奉直大夫国学生”、“大清光绪壬午年阳月”等小字;背面则刻有会请旌表立坊者 的名字。两块匾额两旁都饰有青斗石透雕花板,所雕图案为人物故事和加官晋禄。明间下 层的额枋上,正面刻有四龙一珠图案,背面刻有双凤双龙一珠图案。牌坊两侧次间上下额 枋间的花板上为透雕麒麟,下额枋上雕刻琴棋书画图案。雀替上雕刻有花草图案。牌坊四 根柱子的前后两侧都夹有葫芦状抱鼓石。石牌坊柱子的正背两面都镌刻有当时的福建按察使 司张梦元和钦点内阁中书王庆霖等人题书的旌表李锡金孝行的楹联,正面坊柱上题书:“孝 弟行鸿谟诏街双凤,子孙诒燕翼天锡十麟。”背面坊柱上题书:“八十年应母氏深心竹城驰 誉,一片石表人伦大道枫陛承恩。”

文章出自网

揭东炮台镇石牌村风门古径风景区三仙庙

位于揭潮汕三市交界的黄金地带,面积248公顷。距筹建中的潮汕民用机场约10公里,国道206线和“黄金水道”榕江从南面经过。风景区山体集“雄、奇、灵、秀”于一身,林茂竹修,泉水淙淙,花香鸟语,风景如画。不仅有雄山、奇石、异洞、清泉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还有古榕、巨松、美竹等古木奇花异草,更有潮汕最古老的摩崖石刻、古书院、伯公神庙、虱母仙岩名胜古迹

风门古径

内有风格独特的风门古庙,庙旁有六百多年树龄的古榕,枝叶满盖,老干参天。相传为“虱母仙”何野云亲手所栽,古榕虬根盘枝,甚为茂盛,用于抵挡风煞,保合境平安。还有常年不竭、清洌甘甜的仙泉井。古庙、老榕、清泉、碑廊、石刻、龙柱......融汇成一体,形成一处优美的自然景观乾隆揭阳县志》称风门古径为桑浦山“门户”、“锁钮”。曾是古代潮州府通往揭阳县的必经要道。站在海拔200多米的风门径顶,但见群山簇拥,耸立身旁的将军锋、二尖锋,怪石突兀,堆积成形,依依偎偎,千姿百态。

云岩

风门古径奇石无数,鬼斧神工。相传,虱母仙就在这里潜心修炼,度其余生。现在此洞被称为“野云岩”, 洞内有虱母仙何野云祖师的金身坐像。风门古庙南面山上的三僊庙,此庙极具潮汕寺庙建筑特色,金碧辉煌,雕梁画栋,潮汕嵌瓷木雕石雕工艺发挥得淋漓尽致。

风门古径三僊庙

潮汕人为纪念何野云,建庙供奉。主要有:潮阳贵屿何僊陵、仙湖福天宫、仙城安乐三仙宫、揭东风门古径三仙庙博罗普济寺普宁树脚村云昌殿、潮南峡山龙尾庙、揭西黄山王公庙、潮州鳌头龙尾庙、汕头岐山古庙、金港龙尾庙、南畔寮龙尾庙、高埕古庙、佳和善社、东墩龙尾庙、径脚三仙庙、两英鹤丰紫云观三仙庙、揭西仙坡乡三山永峙庙、洪阳虱母仙庙以及澄海港口龙爷庙等。现潮汕祭何野云(龙尾圣王)的庙宇达60余座,义社(父母会)龙尾圣王神坛更是无法统计,仅汕头龙湖区下蓬镇各义社(父母会)会所供奉龙尾圣王就多达近百座。

据光绪十三年(1884)《潮阳县志》卷十三杂录篇中的原文记载:“明初有虱母仙者,精于青乌之术、至潮阳为人择地,而多不扦穴,听人自得之,矢口成谶,后吉凶皆如券,每遇其蹲坐处,则多吉地,故人往往阴识之以为验。或曰:即何野云也,从陈友谅而败,佯狂来此,然终不得而详,居止无定,多在凤港卢家,其乡外有冢累然,传为所葬处。”

编辑

何野云墓位于潮阳区贵屿镇凤港乡何僊陵,碑文为“元地僊虱母山先生墓,凤港主人卢立,光绪十三年(1887)重修”。据重修仙陵碑记所载:何仙师享年六十八岁,逝于1393年,此穴位乃仙师生前已相中。光绪十三年重修其墓,至1996年又重修。墓旁有何僊纪念祠。(照常理,墓碑应该写的是姓名,仙师墓碑没有写姓名“何野云”,而是写虱母山(古潮语“山”与“仙”同音)先生,估计是因为“何野云”是化名、易名之故,不是虱母仙的真实姓名)

汕头电视台报导 潮阳县志记载 虱母仙年轻时是陈友谅的军师

汕头电视台报导 潮阳县志记载 虱母仙年轻时是陈友谅的军师

汕头电视台报导 潮阳县志记载 虱母仙年轻时是陈友谅的军师

汕头电视台报导 潮阳县志记载 虱母仙年轻时是陈友谅的军师

思考1:朱元璋为什么没彻底追杀陈友谅军师? 从另外一个史实来推测,为什么朱元璋不会追杀失踪了的陈友谅军师。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死后,陈理率众退入武昌据守,众将拥友谅儿子陈理为帝,不久,明兵破武昌,陈理降,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遁入佛门(在福建泉州晋江灵源山上隐居,采药救人,当地有很多他的传说。后来活到99岁,明朝已经换了三个皇帝。作为曾经跟张定边共事过的陈友谅军师,到潮汕而为地僊,他们两人算是各有所归了),后朱元璋封陈理为归德侯,礼送陈理出境入朝鲜,后终老于朝鲜。朱元璋对陈友谅的老父老母也予以善待,陈友谅的哥哥陈友才得到父母侄儿安全的消息后,也率部投降。 思考2:手上沾过血的陈友谅军师有可能是仙吗? 《楞严经》中有言:“无一众生而不具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这两句经文的方便说法。在佛家看来,众生皆有佛性,即便是过去作恶多端的“坏人”,若能改换心性,弃恶从善,也可成就菩提佛果。譬如《法华经》当中,佛陀就为“出佛身血”的提婆达多授记,未来当得做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就这样成了劝导恶人停止作恶,一心向善的经典之语。 《左传·宣公二年》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虱母仙”何野云是陈友谅军师,得到潮阳县志的记载,为唯一的官方文件,这点毋容置疑。并且何僊陵重修碑记也是如此记载。虱母仙“何野云”确有其人,但并非真实姓名,只是化名。古往今来,有无数高人奇人没被历史文献所记载,所以曾经的陈友谅军师“何野云”的真实姓名,根本就没必要再去考证,现在根本不可能去考证距今600多年前的具体史实(一些文献只能参考),肯定没有确定的答案,就让其作为一个美丽的谜,一个神奇的传说在人们心中千古流传。

虱母仙在历史上实有其人,详情参考下面链接: “虱母仙”及其化名“何野云”称呼的由来 虱母仙何野云墓--潮阳贵屿镇凤港何僊陵 虱母仙何野云的身世之迷

金堂淮口正在以云顶山、炮台山、九龙长湖、科

科玛小镇风情街沿沱江而建,以欧式建筑为主,集吃住行游购于一体的欧洲水岸小镇,是继南湖旅游度假区之后 ,森宇集团斥资50亿元人民币重金打造,和原来的几个景区共同打造一个集“休闲旅游、疗养中心、酒店餐饮及观光”于一体的国家级旅游休闲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