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恩亭功德碑

铭恩亭功德碑

铭恩亭功德碑,位于厦门市同安区大同街道碧岳村凤山宝塔下的岳口自然村,如果从郡马府这条古道走,上甘露亭再下个坡(大约50米)既到铭恩亭,再往左拐不过百米即钟秀坊,不过因这条路车子不能行,故人们大多不走此路,而直接走大路从同安蚊香厂下碧岳小区旁的另条路出入。

中文名:铭恩亭功德碑

地区:厦门

宽:四米

立碑时间 :1564年

千秋功德话碑林

作者简介:姜大鹏,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就职于本溪市博物馆考古队原副队长,现负责陈列部工作。师从著名考古专家梁志龙先生,学习和研究本溪地域历史文化,参与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和庙后山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等诸多重大考古调查和发掘项目,在国家、省、市各级专业期刊和报纸上发表考古和历史研究类文章共计80余篇。现为本溪市新型智库优秀专家、本溪市政协文史工作专员、本溪日报社特约记者。

姜大鹏作品

千秋功德话碑林

本溪市区名胜,我最爱平顶山平顶山景观,我最爱碑林。每次登临平顶山,总要到碑林流连一番,此处古香古色,意境悠然,但得踏入碑林门中,清凉之意顿起心间。可以说,我对碑林确实有着别样而真切的钟爱,爱它珍贵历史价值,爱它深厚文化底蕴。

碑林中的石碑上大都镌刻碑文,这些碑文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对史书记载的补充和订正,是研究本溪地方史的宝贵资料。如明代宝峰寺碑,刻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原立于本溪县碱厂镇赵堡村宝峰寺内,该寺临近明长城,所以碑文中有“修寺建塔,保镇边疆社稷”之语。许多庙碑则反映出明清时期本溪地区的宗教信仰情况,包括佛教道教的传播、流派传承、庙产分布,等等,如前文提及之明宝峰寺碑,又如清咸丰五年(1855)所立之朝阳寺古刹碑、光绪二十六年(1900)所立之福山寺碑、宣统二年(1910)所立之双泉保安寺碑,等等,均是本溪宗教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和佐证。碑中亦可寻得本溪地区“药”的历史,如清代重修碧云洞古刹碑上记载:“此地有崇山峻岭,采药时闻晨钟暮鼓”,表明本溪山区盛产中草药,且采药活动古已有之。

一些碑上镌写的捐资人姓名、捐资商号名称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许多石碑上的人名往往反映出当时当地的“大姓”即人口较多之姓氏有哪些,有时可由此推知当地地名得来原因,也可与今日当地姓氏情况加以比较,分析人口聚居和迁徙情况。商号名称则体现出当时当地的商业发展和社会经济状况,对于研究本溪地区的老字号也有较高价值。如重修龙盘山太平岭碑,刻于道光十五年(1835),原立于溪湖区火连寨梨树沟村,碑文中的“福顺硐”应为煤矿,“涌盛烧锅”、“福隆烧锅”等应为酿酒作坊,“顺成窑”、“广盛窑”等应为烧造瓷器或是砖瓦的窑口。又如桥头平顶山娘娘庙碑,其碑阳记载“商人助金会首人等”,其中“恒忆当”、“仁义当”等,应是当铺名号,“元兴炉”、“万兴炉”等,当是铁匠铺,“恒泰烧锅”应为酿酒作坊,其他如“永兴号”、“广成号”、“永盛号”等等,也必是商号无疑,只是其经营项目仍需考证。这些也说明平顶山娘娘庙附近,当有许多商家,且此地近辽阳,或其中有辽阳地区商号,也未可知。

还有一些清代贵族碑碣也很珍贵。如萨哈廉碑,萨哈廉是努尔哈赤之孙,礼亲王代善三子,清初名将、忠臣、能臣,皇太极时本要封他为多罗郡王,但萨哈廉却于其时去世,皇太极追封他为和硕颖亲王。至康熙皇帝,更加以哀荣重典,赐文树碑,即今碑林中所立者。杜度碑,原立于石桥子响山村杜度墓前,《奉天通志》中记载此墓名“金王坟”。杜度乃努尔哈赤长孙,褚英长子,清初名将,一生征战沙场,战功显赫。另有一通诰命齐锡父母碑,刻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原立于平山区桥头镇兴隆村齐家坟。齐锡系清初五大臣之一何和礼四世孙,康熙三十四年,从军平定葛尔丹叛乱。康熙皇帝赐齐锡之父胡希布为光禄大夫,母那拉氏为一品夫人,立此碑以志。

再说碑林的文化艺术价值,这首先体现在书法艺术上。比如清代重修碧云洞古刹碑,我市著名书法家赵有恒先生认为,该碑刻字反映出的书风有着浓厚的唐楷味道,“且又不拘泥于前人而自出新意……用笔刚健,操举清雅,于平和中见峻峭,于规矩中见飘逸。”这个评论是很中肯的。当然,除此碑外,还有许多石碑刻字法度谨严,浑圆淳和,纵横开阖,顾盼相宜,布局疏密有致,节奏感和立体感较强,神采飞扬处,自见精神。许多碑文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其文笔流畅,逻辑清晰,对仗工整,用语严谨,读来朗朗上口,过目而难忘,足见当时撰文者用心良苦。其中如清同治元年(1862)所刻之《圣泉庵志》,文章严谨有法度,流畅而厚重,诚佳文也!碑末更刻有一诗,名《住持咏》,诗曰:“足履刀山不记年,身沉苦海永无边。前生造就罪焉免,今世积成祸相连。受尽风霜雕刻折,遭此金石磋磨镌。如君怜我终身苦,勿伐山林冷圣泉。”又有小记:“树木不伐,圣泉不怕,树木不了,圣泉不倒。”一个出家人慈悲而孤孑的形象,映现在字里行间。

走在碑林中,与这些古碑碣相对无言,心中却波澜起伏,几多感慨系之。30多年前,这些碑碣还散落在各县区山林之中,或是田间地头,时日长久,碑文漶漫,间有损毁,亟需保护抢救。于是,前辈们不辞辛劳,调查、收集、运送石碑,建设碑林,只因他们心中有着这样的信念:不能再让这些石碑散落陌头山间,不能再让这些历史最忠实的载体风化损毁、自生自灭,他们要勇敢地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和责任,要把这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留存下来——为了家乡,更为了子孙后代。岁月为证,实践为证,他们是对的!他们所做的一切是当代的壮举,是利在千秋的大功德。当然,我们也深深知道,仅仅保护还不够。这些碑碣承载着本溪地区太多的历史记忆,需要深入发掘和研究,它们无言多年,只是在等着后人来解读。而这守望历史、传承文脉的光荣使命,我们当仁不让。

遂有感而赞曰:燕东有山,名唤平顶,山岩磊磊,林木青青。上有碑林,与城同名,历史文化,贞珉可证。碑碣无言,大音希声,千秋功德,万世相承。

编辑:一寸丹心

请您

卢德铭:秋收起义铸丰碑

卢德铭:秋收起义铸丰碑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社会·经济

新华社成都5月8日电(记者吴文诩、张海磊)在四川自贡自流井区仲权镇竹元村,修林密竹中掩映着一座典型的川南民居四合院:小青瓦、桩板墙,透过历史的烟尘,无声地诉说着一段尘封的往事。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烈士当年就出生在这里,至今仍有不少人前来寻觅英雄的足迹。

卢德铭,字邦鼎,又名继雄,1905年6月9日出生。少年时期受五四运动影响,阅读了《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4年2月,卢德铭持李筱亭(同盟会会员,孙中山秘书)的信函拜见孙中山,经孙中山面试、推荐,被黄埔军校破格录取。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2月,卢德铭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战役,任学生军侦察队长。同年6月毕业留校,在政治部组织科当科员。1925年11月,调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任第二营第四连连长。1926年5月,独立团担任北伐军先锋,从广东肇庆出发,挺进湖南。6月初,卢德铭率部坚守安仁县城以北的渌田镇,不仅打垮了进攻之敌,还主动发起反击,全歼残敌,受到叶挺的称赞。在平江、汀驷桥、贺胜桥等战斗中,卢德铭指挥果断,身先士卒,屡建战功,晋升为第一营营长。攻克武昌后,独立团改编为第73团,卢德铭任参谋长。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总指挥部在武昌成立警卫团,卢德铭受中国共产党的委派担任团长。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2日,他率部开赴江西,未赶上南昌起义,遂转移到江西修水与平江、浏阳农军会合。

9月,卢德铭率警卫团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总指挥、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委员。起义受挫后,在9月19日的文家市前委会议上,毛泽东主张放弃攻打长沙,把起义军转移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卢德铭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主张,认为再攻长沙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这一意见,对于会议统一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会议经过激烈争论,最后通过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决定部队沿罗霄山脉向南转移。

9月25日拂晓,起义军从芦溪出发南进。当行进到山口岩时,后卫第3团遭到敌军伏击。在这危急时刻,卢德铭挺身而出,率领一个连的兵力前往增援。他指挥部队抢占制高点,用猛烈的火力还击敌人,同时指挥被打散的第3团官兵迅速向前卫部队靠拢。在这场恶战中,卢德铭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对卢德铭深为赏识的毛泽东听到噩耗时,痛惜不已,他悲愤地大呼:“还我卢德铭!”

卢德铭已经牺牲90余年,历史和人民不会忘记这位为中国革命和军队建立发展做出过贡献的革命英烈。如今,烈士家乡仲权镇建有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卢德铭烈士事迹陈列室和卢德铭烈士纪念馆,原貌保护卢德铭故居的部分房屋。全区还集中实施了征集德铭精神表述语和诗文原创歌词、重走革命路等“九个一”系列活动,“德行兼备、铭记使命”的卢德铭精神在自流井大地得以弘扬和传承。

作者:吴文诩 张海磊

卢德铭:秋收起义铸丰碑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历史的天空,英雄烈士灿若群星,熠熠生辉。今天的英雄烈士谱给大家介绍的是秋收起义铸丰碑的卢德铭。

卢德铭,字邦鼎,又名继雄,1905年6月9日出生于四川自贡。少年时期受五四运动影响,阅读了《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4年2月,卢德铭拜见孙中山,经孙中山面试、推荐,被黄埔军校破格录取。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在武昌成立警卫团,卢德铭受中国共产党的委派担任团长。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2日,他率部开赴江西,未赶上南昌起义,遂转移到江西修水平江浏阳农军会合。

9月,卢德铭率警卫团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总指挥、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委员。起义受挫后,在9月19日的文家市前委会议上,毛泽东主张放弃攻打长沙,把起义军转移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卢德铭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主张。

9月25日拂晓,起义军从芦溪出发南进。当行进到山口岩时,后卫第三团遭到敌军伏击。在这场恶战中,卢德铭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对卢德铭深为赏识的毛泽东听到噩耗时,痛惜不已,他悲愤地大呼:“还我卢德铭!”

版权归吕梁广播电视台“第一民生”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