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城遗址

吴王城遗址

吴王城,三国东吴都城。公元221年,孙权自公安来鄂,不久,接受魏文帝曹丕的封吴王称号,同年阴历八月开始营建吴王城。孙权又取“以武而昌”之意,把鄂县改名“武昌”,故名武昌城。

公元229年阴历四月,孙权在此称帝,又名吴大帝城。同年九月,孙权迁都建业(今南京),派上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孙登留守武昌,成为东吴陪都(即西都)。太元二年四月,孙权卒,大臣诸葛恪挟天子当政,派人重修武昌宫殿,准备还

都武昌,后因事变,迁都未果。甘露元年(公元265年)九月,末帝孙皓徙都武昌,留御史大夫丁固、右将军诸葛靓镇建业,武昌再度成为孙吴首都,建业却成陪都。东吴统治期间,孙吴三建武昌宫,二度建都武昌,共历时五十余年,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

吴王城遗址在今市区百子畈一带(即古城路北段)。其城北临长江,南濒南湖,东倚虎头山(今重型机器厂内),西至濠口(吴王城护城河通长江口处,故名濠口,今新民街熊家巷处)。城呈长方形,东西长一千米,南北宽五百米,周长-里。现存南城墙夯土城墙一段,长六十米,宽十米,高四米。

城墙外是护城河,现存一段,名为濠塘。据考古证实,现存的吴王城遗址是我国仅存的三国都城遗址,具有较高的考古和历史价值。

《元和郡县志》记:孙权故都城,汉将灌婴所筑。《太平寰宇记》载:城有五门,多以所向为名(即东门、西门、南门、北门)。西北角多有一道门,名叫流津。流津城门直通吴王苑囿——江边散花滩。宫城东有鸡鸣阙。阙是武昌宫殿前面的高大建筑物。建成高台,台上起楼观,作为记录官爵、功绩和远观之用。通常左右各一,中间留有空缺,故称为“阙”。传说吴王在宫城完工之后,为了很快地把阙建成,当夜有鬼怪神力相助建阙,一夜之间至天亮鸡鸣时即全部完工,故名“鸡鸣阙”。唐代诗人陈子昂《感遇诗》中云:“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即指这一典故。这一故事,至今鄂州民间广为流传。

吴王城内有武昌宫,四周有宫城,宫城内有太极殿、礼宾殿、安乐宫。太极殿,是孙权称帝时大会群臣的金銮宝殿;礼宾殿是举行祭礼和接见宾客的地方;安乐宫是孙权的起居之所。吴王城宫殿建筑材料昂贵,《寰宇记》记:武昌宫殿砖瓦用澄泥制成,可以为砚,一瓦值万钱。1984年,吴王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至江家东巷,西至壕塘西路,南起吴都古肆南线,北起意佳福、环艺花园等居民区南侧。

建设控制地带:东起凤凰路,西迄熊家巷,南至今吴都古肆沿线,北抵长江。

五台历史 | 陈家庄乡王城村吴王城遗址

五台境内、多个地名、山名的来历与她有关,但至今尚未定论哪朝哪代的一个独立王国,她就是 坐落在陈家庄乡 的 吴王城......

吴王城遗址位于陈家庄乡王城村西沟交岔处一个杨家坟的地方。王城村由此而得名。据传,移城沟名的由来,也和吴王城移走有关。城址长宽各150米,四角有碉堡模样,四周有土墙痕迹,城垣均已倒塌,仅存西、北墙交界处残高约5米的夯土堆,夯土层0.3至0.5米。夯窝直径0.2至0.3米。夯土层内有排列规整的椽眼,每升高0.8米,便有一排,椽与椽的水平距离也为0.8米。土层内有少量的夹砂陶片,民间传说为吴王所筑。

王城村有一所寺院(现改学校),北面的大佛殿檐台上立有明朝时的两块碑,碑额写的是:“重修碑记。”碑文第一句就是“王城为吴王趾”。寺院中心有一个三尺高的石雕八棱石柱香炉,石柱上也刻着“王城为吴王趾”字样。据说,吴王是一个百里为王的王子。究竟在什么朝,尚末定论。据1992年苏巨田等编的《忻州文物》一书认为是春秋时代遗址,此说我们不敢苟同。因春秋时代,江苏浙江一带有个吴国,是否会在一个范围不大的五台小山沟再有一个独立的小吴王国?再说,和吴王城有关的一些建筑物和教场将台,似乎年代不象那么久远。我们认为东晋北方十六国时期至宋朝,这一历史阶段可能性大。因为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北方地区少数民族战争频繁,群雄并立,各据一方。一个小小的独立吴王国,易于在群雄角逐的空隙中存在下去。当然这只是个推测,并无佐证依据。

这个吴王势力范围,至少涉及到老三区大部地区。据传说,离王城村10里的教场村,就是这个王子练兵场地。那里曾有一个王子点兵将台,约三丈高,底层直径四丈,顶端直径一丈,是一个四棱形石砌建筑(于1968年修公路拆除)。村北叫营坊地。南坡村的小寨子是站岗放哨的地方。此外,窑头、寨里、县河沟的东寨、东坪寨子,坪上村有大、二、三寨,都和这个王子驻兵防守有关。在南黑山、胡家庄各有一个将军墓地,据说都是他守边驻防的将军的墓地。

王城村西南面叫“围墙坟”的地方,传说吴王墓就在这里。在民国初年,王城一个叫阎二红的农民在这里刨地,曾刨塌一个墓子。他下去查看,见里面的死人已贴骨,脸色略带红色,身穿盔甲,他害怕,依旧把墓子埋回去,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吴王墓吧!

王城村北面有一条山沟,沟里流着一股香甜可口的清泉,于是吴王常把它作为自己和将士们以及战马的饮用水,并把这条沟取名为水峪沟。

水峪沟面积约七千亩,南以移城河为界,向西延伸至清水河,向东延伸至河北省,北靠教场山,山势险峻,山岭奇特,山石有的像马、有的像猪。沟里树木成林,松、柏、桦、山桃、山杏沙棘人参党参黄芪、黄岑等遍布山野,豹子、山猪、狍子山羊出没无常。当时吴王率领兵将八千余人,在教场练兵点将,以西有石卜寺。传说吴王每次出兵之前都会在水峪沟的山顶上祭祀上天,以求神灵保佑将士们平安得胜归来。直到现在,山顶仍然留存着祭祀用过的大石头,后来人们把它命名为香炉石。吴王常在水峪沟游山望景,这里紧邻教场大山,便根据地形、地貌特征,把这些奇石怪山起了好多好听的名字以图吉祥。从里往外分别命名有石人仙、财国囤、银子崖、磨镰石、龙王庙、山神庙坪、桃园地、沙坪、石门、香炉石,说来也巧,石门的两边正好生有两块黑色巨石,人们就常把水峪沟描绘成“黑漆大门金字牌,上有石人仙照看,前有虎山来把门”的人间仙境,实在是一块风水宝地。

抗日战争时期,王城人民同解放军战士一道,凭着水峪沟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同日寇展开激烈的游击战争,进则能胜、退则能守。在王城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拖住日军,保证了当时盂县中央机关的安全撤退。王城的日本驻军首领“毛猴子”到水峪沟查看多次,对这块军事要地非常重视。

经过王城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奋斗,如今的水峪沟,修水灌溉、大兴养殖、植树造林,已经初见成效,鸡羊成群、树木成林,核桃树、山桃山杏树果实累累,山泉瀑布层层相接,山间小溪流水不断,实在是人们度假旅游的乐园。

此地现在风景优美,实在是休闲的好去处。

图文来源网络,五台人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与吴王阖闾有关的景点 吴都阖闾城遗址博物馆好玩吗

1. 吴都阖闾城遗址博物馆好玩吗

马山镇是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地处无锡西南美丽的马山半岛,总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地域分布在太湖十八湾(12平方公里)、马圩圩区(20平方公里)、马迹山岛(33平方公里),下辖灵山景区管理处、生命科学园区管理处、吴都阖闾城管理处三个管理处和古竹、群丰、嶂青、西村、和平、万丰、栖云、耿湾、阖闾、湖山、峰影、乐山、迎晖13个社区,常住人口3.9万。

2. 阖闾古城博物馆

苏州古城区是由护城河包围起来的,面积14.2平方公里。

公园前514年,吴王阖闾令伍子胥建城至今。

苏州在古代的名字称吴,又叫阖闾大城,还有叫姑苏,平江等等。

三国时期,苏州叫东吴(前期)。

如果你在苏州,可以去相门城墙博物馆看看,一块最大的石刻平江图显示了苏州古城范围。平江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图,这样古老的城市地图,世界罕见。

3. 阖闾城博物馆游记

《吴地记》载:阖闾城四周辟“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象地之八卦”。陆门八座是:西阊门、胥门;南盘门、蛇门;东娄门、匠门;北平门、齐门。八门之名史载不一。《吴郡图经续记》所载,无平门而有葑门,而说平门一名巫门,与赤门二门都不在八门之数。吴时东门不开,“欲以绝越也”。唐时八门都开。宋初填塞蛇、匠二门,留阊、胥、盘、葑、娄、齐六门。南宋时为便于守卫,只开五门。元末张士诚占据苏州后,在六门添造了月城。太平军攻占苏州后,曾将月城拆除。失陷后,清廷又将葑、娄、齐、胥、阊5门的月城恢复。

民国时期,先后增辟和重辟金门、平门、相门和新胥门。

1949年苏州解放时,共有阊门、胥门、盘门、葑门、相门、娄门、齐门、平门、金门、新胥门10座城门,解放后大部分城门陆续被拆除,仅存盘、胥、金3门。近年来,苏州高度重视古城墙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历经数次古城墙修缮工程,先后修复了阊门、相门、平门、娄门、齐门、葑门6坐城门及相关部分城墙,并于2013年向公众开放了苏州古城墙博物馆。

4. 吴都阖闾城遗址博物馆好玩吗值得去吗

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吴国大夫伍员伐楚还师后,奉吴王阖闾命其筑大、小二城,并以阖闾名命之。阖闾大城旧址经史料记载和专家认证,即苏州古城;小城据近期考古推测,位于武进雪堰乡城里村与无锡胡埭乡湖山村之间,占地约100万平方米。其城北靠仆射山、胥山、虾笼山等为屏障,山前有坡地,南临太湖,作军事要塞之用,以控制楚、越两国之入侵,以保吴都(今江苏苏州)安全。

5. 吴王阖闾城遗址

封神榜时期曾国是湖南一代。

曾国,是周王(成王或康王)分封给周朝开国功臣南宫适(即南宫括)之子、周朝宗室曾谏的封国 ,周代姬姓诸侯国,史书称为随国。大约存在于西周成康时期至战国末期。

后世推测,立国之初的曾国是周王朝在江汉地域控制铜资源运输的重要据点和遏制楚国等南蛮扩张的重要诸侯。按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曾国在楚国兴起的过程中沦为盟国和楚国的保护国,吴王阖闾伐楚,攻破占领楚都城郢后,楚昭王逃到“曾”国,吴军追来,楚昭王被曾国保护。 战国时期,曾国仍然保留独立性,延续至战国末期。

曾国不见于传世文献,由最新的随州叶家山晚商西周墓地的研究发现,西周早期的曾国仅存于随州的漂水流域,但随着鄂国被周的消灭,曾国迅速扩展至汉北及河南新野一带,成为替 鄂国的汉东第一大国。

综合历次考古发现来看:西周早期的有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两周之际的有京山市苏家垄文化遗址曾国墓地,春秋早期的有襄阳郭家庙擂鼓墩曾侯墓, 战国时期的有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还有随州文峰塔发现的春秋时期的曾国,可以认定的确有一个曾国一脉相承。

从西周初期到战国中期,跨越700多年的曾侯墓葬群,分布在河南省南阳市、湖北省随州市、襄阳市、荆门市等地区,可窥见历史上曾国(随国)所控制的区域。

6. 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

无锡阖闾城遗址博物馆是中国吴文化发源地标志性工程,是中国吴文化考古研究核心工程,经过三年建设,已经落成,于2014年2月24日开馆对外开放。

阖闾城遗址博物馆是阖闾城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的核心工程,占地95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总投资3亿元,是一个集文物展示、考古研究、科普教育及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博物馆。

博物馆主楼展览区有7个展示空间,各展示空间各具特点,各有侧重:3D影院主要用于循环播放“中国吴文化博览园·阖闾都城”专题宣传片,重点介绍阖闾都城遗址;吴地探古厅重点介绍吴国历史和无锡的吴文化遗存;“伟哉·阖闾”互动体验厅则通过高技术手段全面展示吴国的主要历史事件,让游客参与互动体验;薪火相传厅重在展示无锡吴文化的起源,考古发掘的重要文化遗存及器物,弘扬薪火相传的吴地文明;礼乐春秋厅汇集了春秋时期的重量级出土文物,反映了吴地文化与周原文化的交融和发展;阖闾雄风厅通过丰富的展陈手段全面揭示了吴王阖闾及阖闾城的历史面貌;吴风古韵厅则重点展示吴地的风情民俗和文化特色。

7. 吴都阖闾城遗址博物馆好玩吗多少钱

1、中国泥人博物馆。 无锡素有“泥人之乡”的美称,中国泥人博物馆是中国首家民间彩塑艺术博物馆,坐落在无锡惠山古镇,馆内藏有自明清至今1000多件珍品,在这里,你能感受到泥塑艺术的独特魅力!

2、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 无锡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荣氏兄弟筹资创办的茂兴面粉厂的原址,就在此地。而曾经茂兴面粉厂保留下来的老建筑,就是如今的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

3、中国丝业博物馆。 中国丝业博物馆位于无锡原丝厂密集的古运河清名桥地区,由原有的永泰丝绸厂改建而成,大量历史文物被珍藏并对世人开放展览,展示百年无锡乃至中国丝绸业发展走过的辉煌历程。

4、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 2010年开馆的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位于无锡市锡山区云林春雷造船厂旧址,该造船厂是我国最早的乡镇企业之一。博物馆由室内展示馆、春雷造船厂旧址两部分组成,馆内收藏了乡镇企业发展的文史资料和文物。

5、中国民族音乐博物馆。 中国民族音乐博物馆座落在无锡市运河公园内,共有展品574样969件,乐器174种468件,有丰富的书籍、影音资料,展现中国民乐的发展史,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综合性民族音乐博物馆。

6、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 无锡鸿山遗址位于无锡新区鸿山街道,是我国长江下游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类遗址。2011年1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

7、无锡吴都阖闾城遗址博物馆。 阖闾城遗址,位于中国吴文化博览园内,是无锡市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春秋时期吴国的都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中国吴文化发源地标志性工程。

8、无锡锡剧博物馆。 无锡锡剧博物馆坐落在无锡市大成巷步行街,有锡剧博物展览和实验性剧场两部分,有相关历史资料3000多件,展现 锡剧的产生、发展、繁荣和传承历史。

9、江南蚕桑博物馆。 江南蚕桑博物馆位于无锡惠山区西漳公园内西漳蚕种场旧址,这是江苏省内历史最悠久的蚕种场之一,园内种植了40亩桑田,在这里可以看到蚕从蚕卵到化蝶的全部过程。

10、无锡博物馆。 无锡博物馆于2008年10月开馆,位于无锡太湖广场,是无锡的标志性建筑,有24个常设展览,馆藏文物3万余件,反映无锡地域文化特色。

11、江阴海澜马文化博物馆。 海澜马文化博物馆位于江阴新桥镇,一层为“世界名马博览馆”,汇集了世界各地43个品种48匹活体名马,品种之多世界罕见。二层为马文化体验馆(暂未开放)。

12、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 宜兴陶瓷博物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陶瓷博物馆,2013年11月正式获批为中国紫砂博物馆。

8. 阖闾城遗址博物馆游记

飞黄腾达、腾焰飞芒、骨腾肉飞、蝇随骥尾、飞升腾实。

1.飞黄腾达

释义: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李春郎飞黄腾达,赖长者恩荣德化。”

2.腾焰飞芒

释义 : 指光芒四射。

出处: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昧爽放舟,晓色蒸霞,层岚开藻,既而火轮涌起,腾焰飞芒。”

3.骨腾肉飞

释义:腾:跳跃。 形容奔弛迅速。也形容神魂飘荡。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走追奔兽,手接飞鸟,骨腾肉飞,拊膝数百里。"

4.蝇随骥尾

释义:苍蝇附随在骐骥的尾巴上,便可腾飞千里。比喻依附于贤能或有名望者,必能得益。

出处:语出《后汉书·隗嚣传》:“数蒙伯乐一顾之价,而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骥尾,得以绝群。”

5.飞升腾实

释义:飞:飞扬;腾:上升。指名声和实际都好。

出处 :《北史·周宗室传论》。

9. 吴都阖闾城遗址怎么样

吴都,历史上夫差位于吴都(今江苏省苏州市)囤兵。

夫差(?-前473年),姬姓,吴氏,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春秋时期吴国君主(前495年─前473年),吴王阖闾之子。

前494年,吴王夫差在夫椒之战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会稽(今绍兴市),迫使越国屈服。此后,又于艾陵之战打败齐国,全歼十万齐军。

前482年,于黄池之会与中原诸侯歃血为盟。夫差执政时期,吴国极其好战,连年兴师动众,造成国力空虚。勾践不忘会稽之耻,国力逐渐恢复。趁夫差举全国之力赴黄池之会时,越军乘虚而入,并杀死吴太子。夫差与晋国争霸成功,夺得霸主地位后匆匆赶回。

前473年,越国再次兴兵,吴国被灭,夫差自刎,时年55岁。

禹王城遗址游玩攻略 禹王城遗址公园

1. 禹王城遗址公园

142430开头的身份证属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2000年改成140828使用至今。

夏县,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总面积1352.6平方千米。夏县,古称安邑,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夏县古称安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物古迹较多,主要有:司马光祖墓、禹王城遗址、堆云洞等。

2. 禹城公园居位置

这里有很多好玩的地方,禹城市有糖城的美称,现在在棉纺厂东刚健里一个人工湖,面积还可以,挺好的。禹城市人民公园,不收费,里面松树很多,有天然水渠,可供垂钓,游玩等,在行政街出中国人民银行东刚建立了,唐城广场,这里是晚上的天堂,呵呵建议多去玩玩,散散心。

3. 禹王城遗址公园开放时间

  黄州简介  黄州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自隋唐以来,历为“州”、“府”、“县”驻地,向有“古名胜地,人文薮泽”之称,具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黄州建制几经变更,新中国建国后原名黄冈县,1990年改建黄州市,1995年撤销黄州市,分设黄州区和团风县。2005年,黄州区辖3镇、1乡、4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95个行政村、41个社区。全区国土面积353平方公里。年末总人口37.2万人(辖区)。其中,黄州区人口29.0万人,农业人口19.08万人。  黄州区东连浠水,北接团风,西南与鄂州隔江相望,距武汉80公里,为湖北省黄冈市委、市政府和黄州区委、区政府两级政府所在地。  农业工业  全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享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全区农业基础坚实稳固,经济稳步提高。1996年,全区农业实现总产值2.7380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4768亿元,畜牧业5531万元,水产业产值6905万元,林业176万元,粮食产量65488吨,棉花产量3170吨,油料产量6173吨,生猪出栏6.02万头,比上年增长7.5%,水产品产量15541吨,比上年增长29.6%。区内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逐年完善,围绕蔬菜、畜牧、水产三大品业,基本形成了基地、企业、市场三位一体的格局。  全区已建成赤壁、路口、陈策楼、火车站等4个工业小区,现有工业企业1494户,其中国有企业40户,集体企业72户,个体和私营企业1362户,“三资”企业20户。199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5亿元。现已建成纺织服装、建材、石材、造纸印刷和包装装潢、机械电器、食品饲料、医药化工等系列支柱产业,1996年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技改投入9632万元,新上项目14个,技改项目20个,7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产值8000万元,新增利税200万元;全区共开发新产品2个,创市级精品名牌2个,其中“春尔美”高效电子节能灯质量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突破性发展。1996年全区大力发展商贸、旅游、金融、房地产、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产贸服务业重点围绕发展龙头经济,开发长江 、京九商业走廊,按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的要求,培植一批过亿元的大型商场、集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组建一批紧密型商贸集团公司,使其逐步成为黄冈市的商品交换和资金汇聚中心。旅游业重点以城区为中心,加快东坡赤壁、宝塔公园、遗爱湖风景区景点开发,开辟京九铁路旅游专线。房地产业重点抓好“安居工程”等经济适用商品房建设,1996年城区建设住宅生活小区和组团9个,其中规模较大的有长城西湖花园小区、东门小区和星火小区。  地理交通  黄州地势为东北部高,西部南部低,为江河冲积地带,以平原为 ,丘陵岗地兼有,境内多湖泊。黄州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1233毫米,光照充足,常年日照时数2082小时,年平均气温16.8℃。  黄州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独特。南靠长江黄金水道,上可入川,下通宁沪。国家二类港口——黄州港可停靠5000吨级货轮,各类外贸物资可在该港进出检验。西南临近武黄高速公路、武黄铁路两大交通干线。东北106、318国道和京九铁路贯通全境,西有“通天大道”——黄团公路直达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正在兴建的沪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沿线港口码头年货物吞吐量达1000万吨,客运量800万人。黄州港二类口岸已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正在抓紧筹建之中。全区基本构成京九铁路为主轴,以106国道、黄团公路为干线,长江、举水、巴河为脉络的多路并进,干支相接,水陆配套的立体交通网络。  市场与贸易  黄州城乡一体,经济繁荣,城区商贸经济繁荣活跃。以黄州商场、金桥商场、七一商场和黄州商城为龙头,青云街、胜利街、考棚街等小商品市场为纽带,城乡批发市场为组团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商贸网络基本形成。建筑面积为10平方米的黄州商城集市贸易年成交额达到2亿元。1996年全区进出口总额达到651.9万美元,其中出口额524.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3.44%,创汇524.1万美元。主要出口品种有灯具、石材荒料、墓碑、时装鞋、人造发丝和化工产品、竹器制品,其中高效电子节能灯、花岗石制品、脱脂纱布、工艺美术品、柳编及喹乙醇等20种产品远销拉美、西欧、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文化教育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区现有各级学校99所,其中大中专院校35所,1996年末,全区共有教师2872名,在校学生4.08万名,高考升学率超过60%,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自1984年以来,黄冈中学学生参加全国数、理、化三科竞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有3名学生四次荣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1枚。  黄州文化事业日新月异,境内有文化事业机构18个,其中图书馆3个、文化馆(站)10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2个、剧团2个、广播台6个。黄州区艺术团被省文化厅授予“百团下乡”演出先进集体。黄州农民画享誉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是全国农民画乡。  全区有科研单位56个,科技人员1万 人,拥有高、中级职称的达3000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16人。全区科技进步在工、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分别达到35%和45%。  主要景点  由于漫长、悠久的历史文化,黄州境内古迹较多。主要景点有堵城古遗址螺师山、禹王城等;观光名胜地有东坡赤壁、鄂东名刹安国寺、黄州青塔、遗爱湖风景区;还有李四光纪念馆、龙王山风景区等。  特色小吃  东坡肉  东坡肉为黄州传统名菜。其具体制法为先将带皮五花猪肉切成4寸见方块状,投入锅内,煮至五成熟取出;再将肉面划成网眼状,放入有锅垫的砂锅中,加水和料酒、冰糖、酱油、姜末等佐料,旺火煮开后再用文火炖4-5小时;待肉烂透后,取出将肉皮朝上扣在滤盆内,倒入原汁,撒上葱花、味精、胡椒即可。此菜色泽红亮,形整不散,软烂如腐,鲜香不腻。相传苏东坡谪居黄州期间常烧此菜,有客待客,无客自食。后人为纪念他,名之曰东坡肉。  黄州萝卜  黄州萝卜以清香甜脆著称。乾隆《黄冈县志》特别记述了“黄州萝卜”,黄州萝卜长得粗壮,形似冬瓜,人称“冬瓜萝卜”。这种萝卜特别长,在地里生长时,上端总有部分冲出土外,又称为“系马桩”。  黄州人用萝卜煨排骨汤、炒萝卜丝、炒萝卜肉 片、凉拌萝卜丝、用萝卜煮虾米、制酱萝卜、晒萝卜干、做萝卜蜜饯等萝卜食品。  黄州的豆腐  黄州的豆腐,在鄂东北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过江名士笑开口,樊口鳊鱼武昌酒,黄州豆腐本味佳,盘中新雪巴东藕”。黄州豆腐与樊口鱼、武昌酒、巴东藕并称为鄂东北名产。  黄州豆腐在用水、选料、泡豆、磨浆、点浆、压板等方面有一套独特的操作技艺。制作豆腐,水质十分重要,黄州的水井依山傍水,水质清澈、冷冽、无杂质。用这种水做的豆腐,肉嫩、质腻、色白,黄州豆腐不仅洁白细嫩,没有豆腥气,而且极有韧性,用手指顶而不破,放在菜篮中不破不裂,切丝打汤不碎不散。  黄州厨师心灵手巧,他们可以用这种豆腐做出各式各样的豆腐菜,如鱼头豆腐、炸豆腐泡、千张皮、豆腐丸子、黄干子等。黄州豆腐可烧、可炸、可卤、可汁、可氽汤、可凉拌,在豆腐系列菜中,以“东坡豆腐”和“豆腐丸子”最有名。  “东坡豆腐”的原料是豆腐块、白菜心、香菇、火腿、冬笋、小葱、生姜、料酒、猪油、肉汤、细盐等,先用少量面粉裹上豆腐块炸成金黄色,再加配料烹焖,色味俱佳。  “豆腐丸子”的做法简介,将否认掺上面粉、淀粉、姜末、葱花、盐等拌匀后,捏成丸子,然后用麻油炸成金黄色,即可入盘上席。  烧梅  古城黄州,不仅有东坡赤壁供人凭吊,而且还有众多的风味食品任君选择品尝,其中以烧梅、豆腐、萝卜风味最佳,人称三绝。  烧梅,黄州府城的传统甜食名点。相传在北宋初年就创制出来,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它的制作特点首先是选料精细,选用上等精制白面、桔饼、新鲜花生米、豌豆粉、葡萄干、肥猪肉、糖渍桂花、冰糖、白砂糖、细盐等多种配料。其次是做工讲究,将面粉反复揉和,一直揉到面团不沾盆、案,再把揉好的面团压搓成条,切成小段,分别取一段用擀面杖飞快旋擀,边擀边洒淀粉,直到擀成荷叶似的包皮为止。馅均要细切成丁或捣碎,然后拌匀,捏成团状包在面皮内,其三是造型美观,包好的烧梅,形似石榴,做好以后,要用食用色素在上端“花瓣”上装扮一番,宛如一丛红梅,因此又称石榴烧梅,寓含“榴结百子,梅呈五福”的吉祥之兆。  黄州烧梅既可笼蒸,也可用麻油炸食,每逢迎亲嫁娶,欢度节日,黄州人总喜欢做烧梅,办“烧梅酒”,烧梅是黄州人待客的名点。

4. 禹城大禹公园

禹城市大禹实验学校是禹城市委市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学校 占地114亩,建筑面积 约6万平方米。建有高起点、高标准的 教学综合楼、三层餐厅、学生公寓、400米8跑道塑胶运动场,并配备现代化的教学配套设施,是一所可容纳 60个教学班, 3000名学生的 民办公助式的寄宿制学校。

学校遵循“科研兴校、特色立校、民主治校”的办学思路,秉承小班化、优质化、特色化的办学模式,正以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教学质量,着力打造一所学生满意、家长信赖、社会认可的品牌学校。

一流的校园环境

大禹实验学校位于 禹城市北外环,杨河套南,交通便捷、坏境优雅,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氛围,校园里,宽敞明亮的教室,宁静优美的校园,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

校园里绿化随处可见,为学校带来了勃勃的生机,让师生们有更佳的视觉体验。

领先的办学实力

三载耕耘结硕果,玉汝于成铸辉煌。在2020年中考中,大禹实验学校再创佳绩, 中考升学率连续四年雄冠全市榜首,小升初成绩也一直 于全市领先水平。成绩的提升充分彰显了大禹实验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优秀品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让普通的孩子变优秀,让优秀的孩子更优秀”的办学理念。

在2020年的中考中,禹城一中上线173人,400分以上60人,初三总升学率超90%,复习班总升学率超97%,九年级八班升学率达100%。

先进的教学模式

学校坚持并贯彻 “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坚持“四清管理”: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坚持低起点、小跨步、大密度、高强度、多辅导、勤反馈的辅导模式.

温馨的校园生活

在这里,有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科学营养的配餐、干净舒适的住宿环境,让孩子时刻感受到“家”的温馨。

5. 禹王庙遗址

固原城坐落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缘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最早应是乌氏城,西汉设高平县。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置固原州,并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如钟鼓楼、禹王庙铁塔、文澜阁等。

6. 禹城古迹遗址

据境内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考证和史籍记载,远在新石器时代,乳山境内就有人类居住。

夏,地属嵎夷,亦称东夷。

商时,属青州。

西周时,属莱国。

春秋时期,先后为齐国莱地、牟子国地。

秦代,属齐郡腄县(治所在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

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年),置育犁县(治所在今育黎镇城阴村南),此为境内第一次置县,属青州东莱郡。

东汉建武五年(29年),育犁县并入东牟县。

三国时,属魏国青州长广郡东牟县。

西晋时,属青州东莱郡牟平县。

北魏时,属光州东牟郡观阳县(治所一说为今牟平观水,一说在今海阳发城)。北齐天统四年(568年),由牟平县、观阳县析置文登县,境域改属光州长广郡文登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属青州东莱郡观阳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属河南道登州东牟郡观阳县。贞观元年(627年),改属莱州文登县。麟德二年(665年),属登州牟平县。

五代因之。

宋时,属京东东路登州牟平县。

金时,属山东东路宁海州牟平县。

元初,属益都路宁海州牟平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牟平县省入宁海州,属山东省登州府宁海州。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海阳县,境内原属宁海州的乳山乡全部(辖于疃社、石山社、野子社、玉泉社、宽洪社、龙山社、登宁社、邵村社、桃花社)和城阴乡的鲁济、兴善两社划归海阳县,其余仍归宁海州。

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宁海州改称牟平县,境内分属山东省胶东道(民国十七年改称东海道)牟平、海阳两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分属山东省第七行政区牟平县、海阳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9月,牟海县全境解放,改属胶东行政区东海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月26日,牟海县更名乳山县(以境内南部的大乳山命名),隶属不变,并确定夏村为县城。

1950年5月,胶东行政区撤销,东海专区改为文登专区,乳山县属之。1956年3月,文登专区撤销,乳山改属莱阳专区。1958年12月,撤销乳山县,原所辖育黎、崖子、午极、冯家、诸往、石头圈、下初、上册8个公社划归烟台市(1959年11月划归新复设的牟平县),夏村、乳山寨、白沙滩、唐家、海阳所5个公社划归海阳县,南黄、洋村公社划归文登县。

1961年10月5日,根据国务院〔1961〕议字34号文《关于恢复山东省禹城等22个县和设兖州、崂山两县的决定》,恢复乳山县,隶属烟台专区。翌年1月1日,县人 委员会正式挂牌办公。1983年8月,烟台专区改为省辖烟台市,乳山县隶属烟台市。1987年6月,威海市升为地级市,乳山县改属威海市。

1993年7月17日,国家民政部以民批〔1993〕153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乳山县,设立乳山市(县级),以原乳山县的行政区划为乳山市的行政区划。8月8日,市政府正式挂牌办公。

7. 禹王城遗址公园介绍

西周灭亡之后,周平王迁都于成周,从此成周又称王城。前516年周敬王即位,因王城内王子朝势大,迁居到过去殷民居处之地。前510年,晋国率诸侯为敬王修新城,此后周天子即居于新都。新都沿用成周之名,旧都被称为王城。到周赧王时,周王才迁回王城旧都。

雍城是中国春秋时代的秦国国都,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献公二年(前383年)定都此地,长达294年,为秦国定都时间最久的城市,其后迁都至栎阳。

雍城遗址在今陕西省凤翔县南的雍水河以北,纸坊河以西的高地上,建有宫殿大郑宫、雍高寝、雍大寝、雍受寝。曾发掘出大型凌阴及大型朝寝宗庙建筑,宫殿区曾出土大量青铜建筑构件。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雍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雍城遗址以南为秦公陵园

8. 禹王城遗址公园在哪里

  现在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  黄州区,为黄冈市市辖区,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是黄冈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鄂州市隔江相望。  全区现辖3镇1乡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经济开发区,总人口38万人,版图面积353平方公里。  黄州区地势为东北部高,西部南部低,为江河冲积地带,以平原为主,丘陵岗地兼有,境内多湖泊。  黄州区拥有蔡家潭、余家潭、白潭湖、遗爱湖、幸福水库等大小湖泊、水库20多个。区内有东坡赤壁、禹王城、安国寺、青云塔等名胜古迹。  黄州区先后被授予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双拥模范城、省级基础教育名城等称号。  黄州区名胜古迹众多,主要有:东坡赤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集文物保护、山水观光、人文体验、休闲等娱乐功能为一体)、遗爱湖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李四光纪念馆(国家3A级景区)、禹王城(邾城)遗址、黄州宝塔公园、堵城螺蛳山遗址、黄州古城遗址等。

9. 禹城的公园

我的家乡--山东禹城,鲁西北一个不大不小的城镇,虽然不是很富有,但我一直深爱我的家乡。

京杭大运河像一条长长的绿绸带从城中缓缓地穿过,两岸的柳树像一个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随风甩动着绿色的辫子,翩翩起舞。我的家乡是个有名的地方,大家都听说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吧,他的雕像就矗立在城中。大禹公园更是个好玩的去处,那里一年四季风光如画,美丽极了。那里有碧绿的小草、参天的大树、五颜六色的鲜花。那里有碧波荡漾的人工湖、绵延起伏的小土山、……每到节假日这里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人们赏花、划船、散心、健身……别提多开心啦!我的家乡还有许多好吃的东西,尤其是天下闻名的“天下第一鸡”——禹城扒鸡,听爸爸说,德州扒鸡是中华第一鸡,而我们禹城扒鸡则是天下第一鸡,可见美味至极了,我们家乡的扒鸡十里飘香,入口即烂,让人吃了久久不能忘怀。看,我的家乡多么美丽,多么漂亮!我爱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