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宗祠

敖宗祠

敖宗祠

位于竹溪县蒋家堰镇黄石头村,清代建筑。占地面积约384平方米,二进一天井院式布局。前厅、后堂(仅存基址)均面阔三间,砖木结构,抬梁式构架,单檐硬山顶,小灰瓦屋面。前厅大门有贴面式砖砌门楼,四柱三间。天井青石板铺成,四周有排水设施。该宗祠的嵴饰及半圆形山墙,很有地方特点,正立面装饰使用了大量的青花瓷镶贴及浮雕艺术,都起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该宗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宗祠里的故事丨石狮市曾坑杨氏宗祠

红木金堂号定制微信:15179326266

冬至前夕,曾坑杨氏宗祠张灯结彩,张贴红联。杨氏族人备好丰盛祭品,举行一年一度的祭献福德正神、祝天、祭祖等系列仪式。在什音礼乐的伴奏下,主祭、陪祭就位,净手,披红,焚香,鸣炮,下跪,叩首,“东班进、西班献”。“东班、西班一唱一和”的程序分别多达77道,两厢配合默契,庄重又热烈。

“惟公元2016年12月12日岁次丙申年十一月十四日,晋邑南门外十九都金曾杨氏宗祠,本村主祭杨华强及旅菲、港、澳、台诸裔孙,谨以牲醴、香烛、宝帛、果品、庶馐之仪,昭告本宗祠开基及历世祖考、妣孺人案前敬曰:古宅繁衍,荟萃群贤,内外咸兴,神州渊源,祖德宗功,瓜瓞绵绵……始祖福泽,庇荫无边,合族均安,祯祥万年,敬献吾祖,在天之灵,永著遐迩。伏祈,尚享!”主祭诵读的祭文古风经典。

担任这次冬祭主祭的杨华强先生表示:“福建省人民政府已经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中,明确把泉州祭祖民俗列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泉州祠堂文化作为闽南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必将在构建和谐社会及对台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不久前,我们曾坑杨氏在祖先面前掷信杯,荣幸地赢得丁酉年十月初一奉迎“杨氏开派祖先杨震神像”的独家资格。通过今天的祭祖和明年的“迎祖公”等一系列仪式,我们将进一步缅怀东汉廉吏杨震、闽学鼻祖杨时、礼部尚书杨景辰、进士杨世仕、举人杨浚等列祖列宗的丰功伟绩,激发所有杨氏宗亲光宗耀祖、继往开来”。

中华杨氏源流多元,得姓过程有“三封杨侯”之说。其中一种传说是周朝周襄王封晋武公(姬称)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杨伯侨誉为杨氏的受姓始祖之一。杨伯侨裔孙杨震(54—124),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人,东汉名臣,通晓经籍,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尊为“弘农杨氏一世祖”。581年,杨震第十四世裔孙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杨为国姓。唐僖宗光启二年(886),杨震第二十五代裔孙杨安隐随王审知入闽。

曾坑杨氏宗祠里的祝天仪式

据《温陵晋邑芙蓉杨氏宗谱》记载,入闽始祖杨安隐,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县传庆乡海下里。杨安隐生2子:长子杨逸、次子杨肃。杨逸之子杨明珠历任吏部给事、右侍郎。唐光启年间(885—887),杨明珠恐为族人所累,商于父祖,遂举家偕郡行营兵马詹敦仁、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南迁入闽。杨安隐殁于仙游

杨肃奉母居南安市高美村,结庐倚山,学医有成,闻名朝野,因治愈太后疾病,诰封太乙真人。杨逸居晋江芙蓉里(今晋江市罗山街道后洋社区),尊为“芙蓉杨氏一世祖”。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后洋人杨景辰(1580-1629)高中进士第二名,天启七年(1627)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翌年升为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位至极品,即闻名泉郡的“后洋相国”。

曾坑,又名金曾、曾边、曾里,元以后隶属晋江县十九都,今属石狮市湖滨街道曾坑社区。曾坑杨氏现有3600多人,约占全村人口(其他有施、王、陈、刘等10多个姓氏)的四成,系曾坑第一大姓。《曾坑杨氏家谱》载,芙蓉杨氏第十九世杨致政和杨彦忠两位堂兄弟均为开基曾坑杨氏的始祖,系芙蓉十六世杨克佳(1330-1416)的曾孙。杨致政肇基厝头,杨彦忠肇基路头。

杨致政之孙杨寿亭生4子:杨尧仁、杨宜石、杨诚显、杨东园。前3位居厝头,分3房8祧。杨尧仁为长房,传6祧;杨宜石、杨诚显为二、三房,各传1祧。杨东园出承伯父杨瑞亭,肇基杨园,再传2房。杨尧仁、杨东园2支已传21代;杨宜石、杨诚显两支传19代。

杨彦忠之孙杨见石生3子:杨逢亨、杨逢利、杨逢贞,居路头,分3房。长房后裔分2支;三房后裔分支晋江市池店镇古福村。路头已传20代。

曾坑杨氏主要外迁地有福州厦门惠安、晋江、石狮台湾香港澳门等地,以及菲律宾越南等世界各国。

现《曾坑杨氏家谱》有6册(厝头、路头、杨园各2册),明末初修。清雍正十三年(1735)杨尔曜,同治八年(1869)杨浚,同治十二年杨庆霖和1993年东石人杨崧岳分别主持重修。《家谱》记载了杨仕服(康熙乙酉年生)等等迁居台湾的史料,原乡宗亲期望台湾同胞看到本文后,能早日还乡寻根谒祖。

芙蓉杨氏从二十一世起昭穆:生夫甫可伯、庆侯尔宗,孙世文人思、式位元公。时明光祖范、敦贤克孝,建业振家声、铸礼陶诗。

曾坑杨氏从八至十七世昭穆:明(尔)朝仕元文,光昭世子孙。曾坑杨氏十四世杨浚续编新昭穆(从十八世起):华国景勋猷,祖武能绳燕翼,远贻百代;传家承道学,儒宗永继鸿图,长葆三山。续编新昭穆作为楹联镌刻在杨氏宗祠的将军柱上。

曾坑杨氏宗祠大厅高悬时任全球董杨宗亲总会理事长杨清钦敬贺的“进士”“文魁”等金字匾额。尽管清代曾坑族人为杨世仕、杨浚、杨世臻、杨子纶等宗贤敬立的“进士”“举人”等匾额现已无存,但曾坑杨氏永远铭记他们引以为豪的历代名贤:

杨世仕,字冠英,曾坑杨园村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巳丑恩科武举人,光绪十六年庚寅科武进士。

杨浚(1830-1890),又名昭铭,字雪沧,号冠悔道人。祖籍曾坑路头,后迁福建侯官。清咸丰二年(1852)中举,同治四年(1865)任内阁中书,及国史、方略两馆校对官。曾为左宗棠幕僚,随征甘肃。同治八年(1869)起,应台湾首富板桥林家、台湾施琼芳施士洁父子进士、“开台进士”郑用锡之子郑如梁、淡水厅官方等的邀请,多次渡海赴台开展文化交流,纂修台湾《淡水厅志》《北郭园全集》。晚年致力讲学,培育英才,曾任教于漳州丹霞书院、漳州霞文书院、厦门紫阳书院、金门浯江书院。著有《冠悔堂诗文钞》《冠悔堂楹语》《杨雪沧稿本》等。

杨世臻,字寿慈,曾坑杨园村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戊子科举人。

杨子纶,字廷经,曾坑杨园村人,清宣统二年(1910)庚戌科举人。

杨寿慈,举人,闽浙总督。

现代知名的乡贤主要有:杨孙岱(菲律宾董杨宗亲总会发起人)杨孙西(全国政协**)杨岳(空军师级军官)杨孙胜(国务院交通部高级工程师)杨华鸿(世界杰出青年华商)杨华勇(香港太平绅士)杨丽婉(多次破世界纪录的残奥会金牌获得者)等等。

曾坑杨氏宗祠坐落于厝头自然村西南角,始建于明末,坐东北面西南,大门朝向钟灵毓秀的历山(俗称狮子山),地势前高后低,占地面积280平方米(包括石埕围墙),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清乾隆年间重建。清同治八年,举人杨浚牵头重修。1993年,旅菲金曾杨氏同乡会会长杨华彬率先捐资菲币150万比索,热心牵头重建,其余资金(菲币228.6万比索)均由旅菲乡贤捐输。1994年举行落成晋主庆典。

杨孙西博士(中)创办石狮一中,并身体力行支持石狮一中发展

宗祠保留明清南宫殿式古建筑风格,石木结构,二落三开间,前落门厅三川脊式硬山顶,后落祀厅气势轩昂,中有宽敞透天的深井。大门额石镌刻繁体金字“杨氏宗祠”,字体飘逸灵动,富有神韵。大门门柱镌联“唐启芙蓉祖德千秋远;明开曾里流源百世长”以此标明曾坑杨氏始祖开基朝代及迁徙源流。门后上方嵌石刻“冠雀衔英”告诫族人要永怀感恩报德的家风。两边门分别嵌书“孝悌”“道范”“忠信”“儒宗”。门前立一对石雕麒麟,既显示门庭高贵,又镇宅避邪。

宗祠的墙壁、屋脊、梁柱与窗棂,饰有木雕、瓷雕、石雕、泥塑等各式图案,有英雄人物、珍禽猛兽花鸟鱼虫等各种祥瑞图像造型,动感十足,富有吉祥寓意,既让人获得缤纷绚丽的视觉体验,也从灵魂上得到净化升华。宗祠石柱均镌刻颂扬杨震、杨时等先贤功绩的联文:“东汉夙著廉明史;南闽先开理学宗”“百代衣冠文武;一堂俎豆春秋”“名德尊荣联七世;节廉焜耀映三台”“家声自古无三惑;祖训于今尚四知”“功懋东迁封土姓;节高南史郤金石”“关西夫子派;芙蓉宰相家”“忠贞承世德;孝友著家风”。杨浚为曾坑古祠编撰的颂扬杨氏先贤的“三洞门前渡世,有木筏沙棠,脱诸苦难;百花桥上树人,得和风甘雨,发大吉祥”“大海正携琴,互答好音,片席忝居二岛长;名山乃负笈,商量旧学,一灯有味廿年前”“梁室重留盘,盛馔常供,千里名驹称少保;潼关曾种菜,遗清犹在,四环神雀报司空”“荐士擢袁朱,南渡屏藩,东宫师保;抡才冠元白,鲤庭桃李,鸾掖文章”“湘水鉴臣心,铁笛传歌,羽氅荣过五色诏;金华邀睿赏,冰瓯涤笔,御屏宠注十联诗”“拜道南祠,脉络三传,罗李考亭皆后起;读盈川集,权舆四杰,王卢临海本同科”等6幅传世楹联不见踪迹。在此次祭祖时,族人张贴数对红联以示祝福:“勤学宗风三立雪;廉明祖德四知金”“振家声家人家室承家教;兴世业世子世孙识世情”“衔鳣毓瑞同奋进;冠雀衍环齐腾飞”。

天井两侧回廊镌刻1993年的《宗祠重建落成碑志》。祀厅两侧嵌有“智勇均齐备,保驾出幽州;忠义皆齐全,捐躯为帝业;巾帼出英雄,飞戈破重阵”等16幅影雕壁画,杨家将人物形象形态各异,神情独特,个个威猛果敢,生动再现南宋杨家保家卫国的感人事迹,堪称这方殿堂的守护神。这些引经据典的楹联和精美雕刻,既是历史的记录,又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着杨氏家族的风雅礼学和良好家风,让后人畅享历史记忆和人文情怀。

后寝系供奉杨氏列祖列宗的神龛。神龛格栅透雕着“杨家将一堂忠义”传奇故事的鎏金木雕,神态栩栩如生,色彩金碧辉煌。龛前烛火通明,香烟缭绕。神龛上方正中高悬阴刻4个烫金大字“清白传芳”的黑底木匾,匾额下面横有阳刻“四知传芳”4字的红月梁。“四知”典故源于东汉廉吏杨震。据《资治通鉴》载:当杨震从荆州刺史转任东莱郡太守的赴任途中,途经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带着十斤金子来赠送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送金这件事在夜里没有人会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退。杨震后世遂以“四知”为堂号勉励族人廉洁自律。

曾坑杨氏不仅在宗祠里,而且在自家民宅大门上,郑重地镌嵌“四知传芳”鎏金匾额,世世代代以“四知传芳”为家风祖训,时时刻刻以“四知传芳”为立身之本!

关注弋横杨氏宗亲会,族人在等你

最牛的宗祠 全国最牛的宗祠

1. 最牛的宗祠

一、祭前筹备

家礼时祭②式:择月既定,或不拣③吉期,主人诣祖堂④,焚香四拜:“孝某,将以本月某日,到祠祭事,不腆⑤微忱⑥,于今敢告”。

具修⑦(按:古人行礼之家,必旬之先⑧,具备器物,演习仪节,临时庶不失误)合用之器:桌凳,长桌,杯盘盏,爵⑨酒樽,牲⑩盘,受胙⑪盘,汤瓶,薪炭,盥盆⑫,帨巾,香案,香炉,烛台,茅沙盆,火炉,帛,香钱纸,拜席,凡百应用之物,皆宜宿备,乃见陈设之意诚。合用之人:通赞⑬一人,引赞⑭二人,祝文⑮一人,歌童⑯二人,俱择子弟之贤者,而能知礼,先期演习。

【注释】:①:胪列:胪:lú,陈述。罗列,列举。②:时祭:四时的祭祀。本族“壁上挂灯”梁氏所传承的礼仪,多沿袭周礼及程朱理学。③:不拣:不管,不论。④:诣祖堂:诣:yì,到,前往。到达祭祀祖先的厅堂。⑤:不腆:谦词,不丰厚。⑥:微忱:微薄的心意。⑦:具修:齐备,准备停当。⑧:旬之先:十天以前。⑨:爵:酒器。⑩:牲:供宴飨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牲。⑪:受胙:接受祭祀时供神的肉。⑫:盥盆:洗手器皿。⑬:通赞:司仪宣唱仪节的人。⑭:引赞:担任引导的人。⑮:祝文:祭祀神鬼或祖先的文辞,这里是宣读祭祀祖先文辞的人。⑯:歌童:唱读礼诗的少年。

前期三日斋戒:古人当祭,前三日,不饮酒茹荤①,沐浴遂更衣,不吊丧问疾②听药,凡凶秽皆不与③。前期一日设位(阳明先生④曰:礼以祭为大,若事死如生⑤):宜以高祖南向,而曾祖以下东西分列。席皆稍降而布,似于人心,乃为安耳。

陈器⑥:凡合用之器,先期而布列。具馔⑦:凡粉麦脯盐果殽菜各五碟,祭物令精洁,未祭前,勿令人食,并防苗犬虫鼠童秽⑧。省牲⑨:用猪、羊,前期一日,午后设香案于两阶,令执事者⑩牵牲于案前,主人盛牲以盏酒,各浇过宰之。

仪节⑪:主人率众诣香案前,三揖⑫上香。一、二、三俯伏,兴⑬。诣省牲所⑭,三揖。杀牲将盆盛牲,毛血置祖宗神主位前。

【注释】:①:茹荤:本指吃葱韭等辛辣的蔬菜,后表示吃鱼肉等。②:问疾:探问疾病。③:与:亲近,接近。④:阳明先生: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⑤:事死如生:对待死者要像对待生者一样,《中庸》认为:“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仁智备矣”。⑥:陈器:摆设祭祀用的器具。⑦:馔:zhuàn,食品、食物。⑧:秽:弄脏,弄污。⑨:省牲:古代祭祀前,主祭及助祭者须审察祭祀用的牲畜,以示虔诚,称为“省牲”。⑩:执事者:又称“祝”。侍从左右供使唤的人。⑪:仪节:谓仪礼的程序形式。⑫:三揖:三次作揖。⑬:兴:立起身。⑭:所:处所,地方。

二、祭祖仪式

呜鼓三通,击磬①三十六声,禁宣哗,戒嬉戏,止暴戾②,遵礼法。通、引赞俱谐香案前,三揖四拜,分班序立。通曰:“执事者各司其事,与祭者序立,助祭者就位,主祭③者就位”!整冠,拂衣束带,诵戒④词。

礼生⑤一人诣香案前,歌⑥曰:“祭祀宗祖,务在孝敬。恭伸⑦报本之诚,恪⑧遵追远⑨之意。其或⑩行礼不恭,离席自便,与夫⑪欠申跛踦⑫,哕噫⑬唾咦⑭,一切失容之事,俱系不孝不敬!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⑮’。否则,家规有罚。谕众咸⑯知”!

【注释】:①:击磬:古代一种打击乐器。②:暴戾:戾:lì。粗暴凶恶。③:主祭:主持祭祀。④:戒:告请。 :礼生:司礼者,祭祀时在旁提唱起、跪、叩首之仪者。⑥:歌:咏唱。⑦:伸:表白,表达。⑧:恪:恭敬,谨慎。⑨:追远:虔诚祭祀怀念祖先。⑩:或:犹倘若,假使。⑪:夫:那,那些。⑫:欠申跛踦:打呵欠,伸懒腰,行走不稳。⑬:哕噫:哕:yuě 。打呃,打嗝儿。⑭:唾咦:咦:yí。吐唾沫,叹气。⑮: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格:至,到来。思:语气词,无实义。矧:shěn,况且。语出《诗经·大雅·抑》,意即:神明的来临,是不可猜度的,何况能够阻拦吗。⑯:咸:全,都。

通曰:“痤毛血,往中道①而行”!执事者各盥洗,主祭者与助祭者,同诣寝堂迎神。引曰:“诣寝堂,鞠躬”!主人以下,皆鞠躬,上香,一、二、三拜,兴;四礼,俯伏,致告词、祝文。礼生曰:“孝玄孙等,今以某月某日,追终②报本,务宜尽诚兹者,谨以粢③牲庶馐④之仪,有事于高曾祖考妣,只荐岁事⑤,尊灵出居尸⑥位。凡我宗亲,咸兹合食⑦,恭伸奠献⑧”!拜,兴。

通曰:“鞠躬迎神”!引曰:“神妥”!通曰:“俯伏,四礼”!引曰:“复位”!通曰:“奏乐”!乐止。

【注释】:①:中道:道路的中央。②:追终:犹言慎终追远。谓居丧尽礼,祭祀至诚。③:粢:zī,特指祭祀用的谷物。④:庶馐:即庶羞,多种美味。⑤:荐岁事:荐:进献,祭献。岁事:每年祭祀的事。⑥:尸:受祭者。古代祭祀时,须有人代表死者受祭。⑦:合食:犹合祭。⑧:奠献:奠:荐献,敬献。献祭品以祀先灵。

三、行灌地①礼式

通曰:“主祭者,诣香案前”!跪,俯伏。歌灌地礼诗,歌曰② :“琴瑟在御③,钟鼓在悬。惟我祖考,绥我思成④。爰⑤酿秬黍⑥,苾苾芬芬⑦。降以灌地,求神于阴。恍乎⑧来临,以尉我心”。兴,鞠躬,二礼,行炳萧礼。

2. 全国最牛的宗祠

最近,外国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名门望族的姓氏,发现这些姓氏从古到今从未衰落,这些姓氏在中国近现代名人榜中出现频率也非常高。 下面列举了广州的名门望族,看看有没有你的姓氏。

1、陈氏

陈家祠

在中国,陈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陈姓是大姓,排在广东省十大姓氏的榜首,中国姓氏排行位居第五位,其中颍川衍派约5000万;在海外,有五千万的华人,又有“陈林半天下”之称。

陈氏图腾

2、何氏

何姓约占全国汉族何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据记载,黄帝时期就已有何姓,源出归姓,其他姓氏书多认为何姓为韩姓转音而来,出自姬姓。

3、许氏

许氏约占中国汉族许氏人口的55%,许姓的鼻祖是中国古代著名隐士许由。许氏族人一直都活跃在中国舞台上,对中国近代的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梁氏

梁氏宗祠它是广州现存的,坐落旧城区,三间三进规模较大的宗祠。2002年被广州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5、李氏

世界第一大姓,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中国大陆李姓人口多达9500余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

6、金氏

金姓,最早的一支源于上古时的少昊帝,金姓在中原和皖苏浙地区有一定的影响,金姓至今仍然存在“活金死刘”的传统。

7、黎氏

黎氏宗祠又名黎永思堂,是是一处建于明末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黎氏家族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 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板桥村,是爱国诗人、抗清名将黎遂球的专祠,原建于广州城东仁厚里,因兵燹毁废。

为纪念黎遂球而修建,黎遂球明末抗清官员,有粤中屈原之称,传 画作有《送区启图北上山水图》。

8、徐氏

夏朝徐若木为徐姓始祖,徐姓在中国大陆列第十一位。大陆人口近2000万人。徐氏宗祠在鳌峙塘乡,建于明万历三十年现仍有徐氏宗祠木匾一块,是巡按广东监察御史李时华题。其第一进屋脊则以石湾大型堆塑釉陶装饰,造型生动,工艺精湛,保存完好,是一组稀有的陶瓷艺术品。

9、凌氏

凌姓始祖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凌氏宗祠始建于明末,清道光二十六年重建,同治元年修葺,是深井村凌氏始祖庙。

10、崔氏

崔氏大宗祠又称山南祠、崔氏始祖祠,是一处建于明代中期的家族祠堂建筑。位于佛山市南海区沙头镇城区内。宗祠坐北向南,面阔五间、纵深五进,有108个门口,现存有牌楼式的头进、牌坊及厢房。宗祠代表着家族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3. 现存最大的一座宗祠

1名:罗东舒祠,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原属歙县)呈坎镇呈坎村内,是黄山罗氏其中一支的祠堂,属于宗族祠堂的一类,纪念的是罗氏第十三世祖罗东舒,被认为是现存祠堂中规模最大、设计及雕刻均出色的建筑。

第2名:陈家祠堂,坐落于广州市中山七路,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光绪二十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联合建造的,是广东省著名的宗祠建筑。陈家书院的建筑以装饰精巧、堂皇富丽而著称于世。木雕、石雕、砖雕、泥塑、陶塑、铁铸工艺等各种各样的装饰,遍布在祠堂内外。现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第3名: 胡氏宗祠,坐落于安徽省绩溪县城东12公里的大坑口村。祠堂占地1146平方米,坐北朝南,共三进、七间建筑,砖木结构。祠堂的建筑十分壮观雄伟,祠堂的前进是重檐歇山式的高大门楼,门楼后为以12根方石柱围成的回廊。祠堂里的梁托、灯托、额枋、云板和正门4米高的落地槅扇上面布满了雕刻,线条粗犷,作风淳厚古朴,是徽派古建筑艺术砖木石雕的宝贵遗产,有“木雕艺术厅堂”的美誉。

第4名: 舒氏宗祠,位于贵州省天柱县新舟村。新舟舒姓,明万历元年(1573年)由湖南溆浦迁湖南洪江,后迁贵州省天柱县远口,1578年由远口移居天柱县白市新舟村。现新舟舒氏宗祠始建于前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座北朝南,占地382平方米,建筑面积365平方米。由于历史的变迁新舟舒氏宗祠历经五次维修。

第5名:德远堂,是张姓族人于明朝后期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塔下村东面山坡台地上建造的“张氏家庙”。德远堂坐北朝南,门前有一个半圆形的水池,形成了一个背山面水的风水格局。 德远堂门前的池塘前,石坪上耸立有23支,高过10米的石龙旗杆。杆柱浮雕蟠龙,是国内现存最多的石龙旗。

第6名:陈埭丁氏宗祠坐落于泉州晋江陈埭镇岸兜村,始建于明代初年,历经修葺、重建、扩筑,是福建省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

第7名:俞氏宗祠,位于婺源县东北28公里的汪口村,建于清乾隆年间。中轴歇山式,坐西北朝东南,平面呈长方形,宽15.6米,纵深42.6米,周环高10米的砖墙,占地面积665平方米。祠堂为三进院落,门首为木结构五凤楼,青瓦覆盖,俄角高翘,檐下斗拱密布,横枋刻双龙戏珠图案,横枋下面明枋深雕双凤朝阳。

第8名:杨氏宗祠,位于湖南新化县水车镇上溪村。该祠坐东朝西,砖木结构,为“四合院式”。占地面积1368平方米,依次为戏楼、正殿、两侧厢房、中间为长方形天井。正门牌楼八柱三门斗拱重檐歇山顶。宗祠梁、枋、门窗及墙壁上的飞禽 走兽、奇花异草等雕塑和壁画图案十分丰富,建筑与装饰风格古朴、简约而大气,达到较高的工艺水准。

第9名: 雷祖祠,位于广东省雷州城西南五里之英榜山。祠始建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是纪念唐代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雷祖〕的祠堂。雷祖祠历史悠久,洞内文物十分丰富,有乾隆御赐匾额及历代碑刻30余通。寇准诗,东坡赋,丁谓记等诗赋碑刻历尽人世沧桑至今尚珍藏于洞内,堪称祖国文物之瑰宝。

第10名:洪氏家庙,坐落在潮州庵埠镇梅溪管理区,建于明朝天启间。洪氏家庙为二进建筑,距门5米处立一座三间牌坊,并以围墙与祠相连,两旁再配以火巷,因而主座形成二天井。这座祠堂得到当时四位名宦的题额,从而显示其文物价值。

4. 最古老的宗祠

人老了进祠堂,是一种身份认定。古时族人对孽子的处罚就是从宗谱除名、死后不准进祠堂

5. 中国十大宗祠

1、新宁刘氏宗祠

2、洞口宗祠建筑群

3、城步蓝氏宗祠

4、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曲塘分部旧址-杨氏宗祠

5、宛氏宗祠

6、易氏宗祠

7、洞口金塘杨氏宗祠

8、茶山袁氏宗祠

9、杨氏官厅(杨氏宗祠)

10、水口李氏宗祠

这些宗祠多依山傍水而建,讲究风水,外形雄伟气魄,古朴庄重,内饰雕梁画栋,精美大气,既具有明清江南建筑的典型风格,更凸显洞口地域的自然特色与文化神韵。宗祠的建筑园林、诗词书法、楹联匾额、雕刻雕塑等,具有很高的审美、文化、历史、艺术、科考价值。

6. 最大的宗祠

孟氏宗祠位于蒋垛镇东侧,为本镇孟氏兄弟筹资所建,总投资约2000万元,占地面积约四亩。宗祠为仿清建筑,三进二院落。从大门、享堂到寝堂,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给人神圣庄严的感觉。宗祠内有古井、古树名木、奇石假山。三进建筑两旁有走廊,将整个祠堂连接起来,人行在祠堂中,下雨不湿鞋、天晴不晒日。

7. 有名的宗祠

潮汕名人祠堂西门蔡氏

西门蔡氏尊北宋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蔡襄为先祖,以其第六代孙蔡规甫为开基始祖,繁衍至今,贤人辈出。蔡氏后裔建设名贤家庙,传承弘扬先祖报国惠民思想。

西门蔡氏分布于澄海县城东南西北有祠堂十四座。东门:驸马祖祠、周祖祠、惠庵祖祠。南门:西畴祖祠、三房祖祠,西门:名贤家庙,堂号“思敬堂”又称忠惠公家庙;祀北宋名臣忠惠公蔡襄,谦祖祠、二房祖祠、乐善祖祠、石祖祠、睦祖祠、获祖祠,北门:徳祖祠、修祖祠,

8. 中国最大的宗祠群在哪里

中华丘(邱)氏总祠位于玄奘故里和唐恭陵之间的邱河村,这是世界上单个姓氏最大的祠堂。

邱姓与丘姓同属一姓,最早一支丘姓源出姜姓,姜子牙封于齐而都营丘,其支庶(支孙)居于营丘者,遂以丘为氏,世居扶风。

汉平帝时有扶风人丘俊,持节安抚江淮,居吴兴,在南北朝时形成了吴兴丘姓望族,丘姓主体已经由中原和北方移入江南。

9. 全国最大最豪华宗祠

北宋端拱年间(公元988~989年),王家村开基祖王经信(字诚敬)由庐陵七十六都甲村迁入富田,繁衍至今已有1200余户、近8000人,并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大家族之一。后人为纪念开基祖开基祖王经信(字诚敬),也称这祠堂为诚敬堂。祠堂建成于明嘉靖六年丁亥(公元1527年),历时12年完工,占地面积6500余平方米,祠堂建筑面积:长82.3米,宽44.3米,总面积为3645.89平米。江南第一祠王家大祠堂—诚敬堂(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是江西省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古祠堂,有“江南第一祠”的美誉 在全国范围内极为罕见。

10. 中国最好的宗祠

一 富田古村王家祠

  指的是王家诚敬堂,位于吉安富田镇王家村,始建于明朝中期,是江西省发现的最大的古祠堂。

  这座祠堂木料衔接都用木榫。2006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 官溪胡氏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位于上饶市玉山县仙岩镇官溪社区,气势宏伟、雕梁画栋。

  这座祠堂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光绪年间虽然有过重修,但主体风格仍然是明式,距今已有400余年。

  1987年12月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它是玉山的记忆,是中国建筑历史的见证者。宗祠第二进门楼上高悬着“清华一脉”。

  三德安江州义门陈

  南朝陈灭后,部分陈宗室迁居关中地带。这支陈氏中,陈叔明的六世孙——陈京,过继侄陈褒为子嗣,陈褒之孙陈环,第六子伯宣之孙陈旺,后来迁居到今德安义门,成为江州义门陈氏开山之祖。

  匾额上书“义门陈氏”,为唐僖宗御笔亲赠。

  四 赣州夏府戚氏家族总祠

  戚氏总祠追远堂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湖江乡夏府行政村。

  此祠堂为明代抗倭名将,杰出的民族英雄戚继光之祖祠。该祠堂在赣南众多客家宗祠类建筑中最具代表性,2006年公布为省级保护单位。

  五 婺源萧江宗祠

  萧江宗祠又名永思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六年。萧江宗祠曾被誉为江南七十座著名宗祠中“最好的一座宗祠”为婺源古代四大古建之首。

  萧江宗祠以其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广,雕刻精美,建筑材料考究为内所罕见

11. 宗祠里有什么

三苏祠的堂廊之间、亭殿之间,隔不多远就有一道装饰精美的间墙。

法云寺在山岚深浓的山顶上,气魄恢宏的庙宇盖得古色古香,庄严肃穆。

远眺五祖寺,它高踞于险峻突起的孤峰之上,与庐山隔江对峙,近看五祖寺犹如一只展翅的凤凰。

这座古老的寺庙掩映在几棵苍劲的银杏树下。

进人草堂,只见游人寥寥,一派幽静、肃穆气氛:古木参天,松柏森森,秀竹郁郁,芳草青青。

寺庙周围,那九座富有色彩的山峦,像正在开屏的孔雀那艳丽迷人的尾巴环抱着潭拓寺。

即新都城北200米左右,就可以看见长长的一道红墙,墙内翠竹绿树中隐现出闪闪发光的塔尖,这就是因拥有五百罗汉而驰名中外的宝光寺。

花寺的院子比较小,更显得院中的几棵菩提树硕大无比。虽然已是深秋了,但它们还是那么挺拔苍翠。

离杭州西湖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听不到念经诵佛之声,也听不到悠扬钟声的寺庙,它,就是岳王庙。

张飞庙是长江上游的一颗明珠,它位于云阳县城南岸,号称巴蜀第一胜景。

登上石阶,只见屈子祠就坐落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周围的树木花草为这座雄伟壮丽的祠庙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俯瞰南完寺全景,庙廓绿树环抱,花草簇拥,还有那栩栩如生的摩崖雕像,使我感到如坐云端,遨游于仙境,无限快活。

黄氏宗祠为什么会叫黄氏大宗祠

加一个大字 一般是区别于一村或一地之祠 想来应该都会是几村或几地的

甚至有可能是几县乃至一省内的一支或多支同源同姓家族所共有的 宗祠

何氏宗祠是怎样建造的?

何氏宗祠位于浙江省武义郭下村,占地 106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祠堂 分为头门、正厅和后厅三进。头门(前厅)三大 间东西厢房各两间;正厅五大间及东西回廊, 厢房左右各三间;后厅五间与左右回廊及东西 厢房各三间。正厅前的天井中建有宇台(俗称 戏台)一座,戏台正面宽58米,侧面宽62 米,面积36平方米。祠堂门廊大门边一对直径 90厘米的抱鼓石(俗称户对)连同石雕底座共 高176米。门口上方一块白色匾额上书“源泓派浩”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这是明朝崇祯癸未年( 1643年)明 朝世袭靖南王、浙江抚台耿精忠题赠的。两扇大门各绘彩色 门神像,大门两边木刻对联是:“入堂思起敬,绳武乐明伦。” 门口上方墙上凸雕楷书“何氏宗祠”四个庄重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