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土家十三寨

黔江土家十三寨

AAAA级旅游景区

黔江土家十三寨,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北部地区的板夹溪流域,距黔江城区41公里,距重庆约320公里。建有中国第一座土家族生态博物馆,由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心和十三个依山布建的自然村寨组成。山势依山就势、竹树掩映、溪水相拥,终年四季有锦鸡、白鹤、山羊、猴群栖息出入其间。

在黔江的深山明珠小南海旁,板夹溪蜿蜒潺潺,溪水流经之处,间错分布着13个土家山寨,多为吊脚木楼聚合而成。山寨依山就势、竹树掩映、溪水相拥,终年四季有锦鸡、白鹤、山羊、猴群栖息出入其间。

板夹溪土家十三寨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最美的土家原生态集居带,集土家建筑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沉淀深厚,集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峡谷景观于一体。

这里世居着一支既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土家族。他们常年居住在深山坡谷之中,与外界联系甚少。

至今,这里仍然延续着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风俗习惯、独具风格的民间文学、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珍奇的工艺。既独具特色、又浑然天成融入一体。

阿蓬江畔的帅氏莽号,流传至今约220年。莽号由黄铜铸成,由吹盘、号杆、出音盘三个主要部件组成。最初用于-、催工、发令等信号传递,现主要用于红白喜事、礼仪、庆贺等。如今,龙田帅氏莽号已成功入选重庆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家族内不通婚,多与周边的汉族和苗族通婚。婚嫁程序较为复杂,男女双方确定恋爱关系后,需双方父母反复思量,征得双方父母同意。

结婚时,新娘哭得呼天喊地,依次对至亲细细哭叙养育之恩、离别之情,有专门的哭嫁歌。

土家人把修新屋作为繁衍子孙的根基,因而看得十分神圣。无论谁家起新屋,远亲近邻都来帮工,只吃饭不拿工钱,叫“打白工”。喜庆日是在堂屋上梁的时候,亲戚朋友都来送礼祝贺,叫“斟上梁酒”。上粱时,请两名歌师或掌墨师赞梁。待梁木在屋顶上架好后,赞梁者便攀梯而上,一人提酒壶,一人端茶盘,茶盘内放着筷子、酒杯、腊肉、糯米糍粑。

土家十三寨民节日繁多,节庆活动隆重而特别。通过这些节庆活动,祭祀牛王、祖先、山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驱除疾病、亲人平安。

【黔东游记】德江焕河:网络带火的土家山寨

  车行山间,蜿蜒数十道拐后,一群古树、一片瓦房便映入眼帘。路边,“打卡”游玩的小车一辆接着一辆,停的很密集。

  这里是德江县共和镇涣河传统古村落,一个因网络而走红的边僻村寨。

  “微信收款20元、微信收款8元、微信收款13元......”小车还未完全进入寨子,远远地便能听见从音响里传来顾客扰码付款的声音。

  长长的廊道从路边的古树下一直延伸到对面,连接着另个一群古树群。亭子里、廊道边、古井旁,游客们品甘甜井水,尝土家美食,拍照留念,宛如赶集。

  算上这次采访,我们已是三进涣河村。第一次是两年前受邀采风,那时的村子还很落寞。第二次,是前不久陪央视栏目组进村拍摄一个名叫丁浪的年轻人,因为他在村里拍抖音带货,为地方群众增收带来了积极效应。

  网络的传播力让人意外,丁浪等人通过“黔东农仓”“古村乐乐”等抖音号拍摄乡村美食类短视频和直播宣传,让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传统村落很快摇身变成了备受亲耐的乡村旅游“打卡地”。

  游客来了,当然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生财之道。

  23岁的本村小伙赵霜以前在外务工,如今也回来了。“古村乐乐”的抖音号火起来后,他便看准时机第一个回到村里,利用自家的小木屋开起了副食店。

  店里的商品不算齐全,但生意很不错。“包括冰柜在内,我投入了一万多元本钱,不到一个月就回本了。”闲聊间,小伙表现得很知足,他说:“现在每天进村的玩耍的小车都有数百辆,光顾小店生意的人也多。”

  赵霜利用自家的老屋开店,其他人则在廊道的两侧摆起了小摊。行走廊中,可闻美食飘香,一字排开的摊位有豆花洋芋饭油粑粑等土家美食,也有火腿肠、凉米线冰粉,还有农家种植的各种蔬菜

  张喜秀的摊位最为特别,她卖的是从山里采摘的斑鸠叶制成的斑鸠豆腐,碧绿剔透,入口清凉。她说:“嫁到这里31年,从来没敢想过在家门口赚钱,斑鸠豆腐几乎零成本,每天能有百多元的收入完全知足了。”

  73岁的张金秀老人卖的是农家菜。她从地里采摘拿到廊道里的蔬菜还未摆下,便被两位游客全部买走。老人欣慰地说:“全靠几个年轻人拍抖音短视频宣传,我们村的好多东西现在都能换钱了。”

  丁浪等人来到村里租房住下后,便聘请张金秀老人为他们煮饭,每个月2000多元固定工资。偶尔也请她出境参与拍摄,很快张金秀便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网红奶奶”。

  “这里山清水秀、古树参天,有贵州传统村落的古韵和乡愁。”与丁浪促膝而谈,年轻人意气风发。他说:“现在人们大多是冲着这里环境而来的,古井、石阶、木房,满满的乡愁。”

  而村民按传统方式种植、加工的农产品也成为城里人青睐的“香饽饽”,游客多愿意自己去农家的菜园里采摘,感受那份田园劳作的乐趣。

  在村寨里,记者还看到返乡中年人赵江正在打理旧木屋准备开农家乐、农家民宿,积极参与到这日渐红火的乡村旅游中来。而共和镇党委政府则因势利导,请来贵大设计院的专家团队,就涣河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作进一步方案规划。

  古树下,老井清泉哗哗流淌,人群涌动,他们都在等着网红姐姐“古村乐乐”回来一起拍一段短视频,让自己也火上一把。

通讯员 冯胜彦 覃冠中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勇

编辑 江佳佳

编审 朱邪

不如你随我偏居黔江,归隐在小南海十三寨

黔江,这个渝东南的小城,在我心中有着极其深沉的份量。离开象牙塔后,我在这个峡谷峡江之城度过了我人生很重要的三年,这里的山水,这里的花草,这里的人事,都是心中放不下的眷念。有时候迷住人的不是什么情怀与回忆,而是一缕忘不掉的香,比如五月大街小巷的洋槐,八月拂面而来的桂香。不管你们信不信,每段记忆总得有一段味道才能鲜活地留存在脑海。黔江于我,就是五月的洋槐,八月的桂花.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五一小长假的黔江行。

黔江素有“渝鄂咽喉”之称,虽离重庆主城较远,但交通网络发达,选择汽车飞机火车出行都很便利。

交通

汽车:四公里汽车枢纽站/龙头寺汽车站

火车:重庆北——黔江,班次很多,从早到晚任君选

飞机:武陵山机场规模不大,航线不太多,具体可在去哪儿、携程网查

自驾游:从重庆巴南收费站到黔江主城约248公里,沿包茂高速3个半小时车程即到,隧道较多,平原地区来的朋友可能不太习惯。不过也算是重庆特色了, 喀斯特地貌下的杰作,这边隧道群很多,隧道深长,也算是见识!

51小长假我安排得即为合理,30号晚上连夜赶回我的老家——郁山古镇,老家也是个很美的地方,与世无争,山清水秀,空气飘香。等我静下心来的时候会专门腾时间拍照写文,记录郁山这座千年古镇的点滴美好。

重点还是要说黔江,实话说黔江可以驻足玩耍的地方很多,情侣山上晒晒太阳打打牌,就能悠闲地过一个下午;跑马山上吃个农家饭,院里的太阳坝上搓个小麻将,又或是在石会的中元山上钓钓鱼赏花,日子便是细碎的美好。

濯水古镇 风雨廊桥

濯水古镇位于黔江区东南角,地处乌江主要支流“塘岩河”(阿蓬江)畔,主要居民为土家族苗族。濯水古镇距黔江主城26公里,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319国道公路都从这里交汇穿过,交通极为便利。

据了解,濯水古镇初称“白鹤坝”,元明时期属酉阳土司辖地,重要的商业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驿站和商埠。清代后期起便成为川东南驿道、商道、盐道的必经之路。民国二十四年,人称濯水为“濯河坝”,已是商贾云集、店铺鳞次栉比的重要集镇。商贸的日益发达,迅速促进了当地与外界的物资交流,创造了最为繁荣昌盛的历史,甚至已居于同时期的黔江县城之上,与酉阳龙潭、龚滩合称“酉阳三大名镇”。 PS:濯水是黔江的,黔江的,黔江的

(日常的风雨廊桥)

(白雪覆盖下的风雨廊桥)

濯水古镇是黔江旅游着重打造的地方,在黔江的三年,濯水也是我常去的地方。这里最大的景是风雨廊桥,长303m,宽5m,现已更名为沧浪桥。风雨廊桥声名鹊起其实归咎于2013年11月2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气势雄伟的廊桥一夜之间烧为乌有,新闻出来后霸屏新浪网易百度搜狐,网上一片惋惜遗憾之声。

现在的沧浪桥就是修复重建后的廊桥,虽然同样的巧夺天空气势宏伟,但有的东西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再好的它也不是过去的它了。所以,有想看的风景就要趁现在去旅游,有喜欢的人就要勇敢地告诉他,时光真的好不经用。

濯水古镇风雨廊桥桥身为纯木制结构,建筑材料之间以榫头卯眼互相穿插衔接,直套斜穿,结构牢固精密。桥建有三层塔亭,两侧有约百扇可自由开合的雕花木窗,桥内摆放有红漆长凳。

濯水古镇四面环山,是武陵山区少有的土家水乡,是一个集土家吊脚楼群落、水运码头、商贸集镇于一体的千年古镇。历史为濯水古镇留下了众多的文化古迹和乡土文化遗产,巴楚文化、土家文化、大溪文化和华夏文明在这里相互交织,形成了濯水古镇独特的民俗、民族文化风情,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当地的绿豆粉

马打滚

说到美食的话,当地最出名的就是绿豆粉和马打滚了,价格都不贵,去了敞开吃就行!反正你也吃不了多少,濯水的青椒小鱼也是不错的,记得试试~

黔江小南海 最美堰塞湖

黔江小南海原名小瀛海 ,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境内,与湖北恩施接壤,是国家AAAA级景区。小南海是一个融山、水、岛、峡等风光于一体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景区。人称“深山明珠”、“人间仙境”。小南海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

黔江到南海班车很多,基本45分钟一趟,交通还是非常便利的~黔江到南海约32公里,大概1个小时车程,路况很好,全部都是硬化的柏油路;也可以选择高速路,建议走二级路,沿途风景秀丽,美不胜收。

咸丰六年(1856)大地震中,谷口被湮塞而为大泽。大垮岩、小垮岩、断碉绝壁及岩石垒成的大坝等地震遗迹,于今仍清晰可见。小南海四周秀峰环列,湖口奇石竖立,溪水萦回,湖内港汊纵横,岛上茂林修竹朝阳寺、老鹳坪、牛背三个岛屿,古松蔽日、茶花连云、茅舍竹楼、鸡鸣犬吠,一派田园风光

在南海三岛中,最大、最美的是牛背岛。这不仅因为它产生了许多优美如歌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神秘隽永,滋味绵长,更因为它恬淡自然,深藏不露。它也是一岛松风,杂花生树,四时不绝。岛上有猴群、麝香园,还有鸡狗猪羊,茅舍竹楼。牛背岛后的倒牵溪虽不宽, 却很深,隔断了岛与陆地的联系。彼岸是龇牙咧嘴的断壁残岩,虎视眈眈地盯着这头入水的巨牛。

岛上有很多小吃,南海湖中的螃蟹都很是肥美,鱼儿亦同。烤鱼炸螃蟹还有烤虾子,都味道不错。南海是黔江人民的饮用水源之一,这里水质极好,鱼虾成群。泛舟湖上,也是特别惬意。

几年前我初去之时,小南海还非常的原生态,今年再去发现人行步道已然修好,安全性极大提升,如此不仅避免了游人的恣意踩踏,还让景区变得更为和谐~

五一天气很好,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一路上都是满满的槐花香,吸一口感觉会醉!这里的野花也很多,如果你是乡里娃,这儿的原生态会唤醒你很多关于童年的记忆~

岛上也有很多恐龙模型,小孩来了也不会觉得无聊~翼龙霸王龙做得神气活现的,煞是逼真!还有恐龙蛋,可以供你拍照嬉戏~

因为时间的缘故,我没有登山观全景,小南海也是我在黔江经常去的地方,拍照野炊露营,这里都是绝佳选择。不管是夕阳西下的晚霞满天,还是日出之时的薄云雾霭,还是下雨之时的烟雾朦胧,小南海都是仙境般的存在。爱美景的你,不可错过!

土家十三寨 安心之所在

小南海的美,人尽皆知。但在小南海的深处,还有一方世外桃源般的净土,它就是重庆黔江土家十三寨景区。这个鲜为人知的地方,有它难以言喻的魅力。十三寨女儿谷,一个适合修生养息的地方。在小南海有客车直达十三寨,7元车费。

门口停车场挨着的就是民族博物馆,对土家族苗族感兴趣的可以进去逛逛,能看到很多的土家民俗展示,逼真的蜡像以及苗族土家族服饰,苗族的银饰相当精美,制作也很考究!门票就是小南海的套票,68元。所以来了小南海,怎么遭也要去一趟十三寨啊,毕竟买了票的,不看白不看~

博物馆的对面是岩湾花海,现在数映山红开得火热,再过一阵子等所有的花都种好,那就别是一般景观了。

远远望去,还是美得很有层次。上面有很多纳凉的亭子,夏天入夜后坐在亭子里,嗅着不时飘来的阵阵花香,看着夜空中萤火虫的点点亮光,再有调皮的夜风轻拂长发,满满的心安,好像回到了幼时一家人在坝上纳凉仰望星空的光景~

花海和博物馆之间有条小河沟,搬螃蟹捉鱼虾,烧烤露营,你想怎么玩都可以。

忘了说,在这里你还可以租民族服装,更贴近这里的民风民俗。我这套还蛮好,艳丽的色彩和这大自然清新之绿形成了较强烈的对比,所以拍照比较惹眼,主体很是突出,你们也可以这么玩~

我拍了几张相对来说还比较满意的照片,分享给你们~民族服装真的可以尝试,没准异族风情会让你耳目一新,让人眼前一亮呢!

我去的第一个寨子是龙须寨,寨子门口有棵古树深得我师傅欢心,所以他执意要来拍古树,我对树子无感,更喜欢放眼四周看山水花草。

有小姑娘在地里摘豌豆,这里的农家饭菜都是自产自销,纯天然无公害的。所以来了十三寨,你要放宽心地吃农家菜,这里的粉子饭、腊肉、还有各种素菜,都是土家人自己种出来的。你尽管吃,不新鲜找我!

每个寨子都是一个清新氧吧,群山围绕绿树成荫,这便是我最直观的感觉。

离开龙须寨的下一站是大王坪,挂牌古树是这里吸引我们的原因,几百年的树子依然枝繁叶茂~据说一方古树养一方人,有这种百年老树,寨子也才更祥和平安~

人家不是很多,典型的土家吊脚楼,请注意:这些都是原始风貌,并非后期翻修的面子工程。这里大多是土家族的原住民,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的村户搬到了黔江城里或者是南海镇上,留下的大多数安土重迁~

这边自己养鸡鸭养牛羊,这里有斑鸠有竹鸡,来了有家禽也有野味,尝尝乡间野味也挺好。

坝上人家自己采摘茶叶,晾晒茶叶。来了记得喝老鹰茶,我很是喜欢!

每天的农耕生活,放牛锄地,生活虽然琐碎却又别有悠闲。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乐趣~很多脱离了农村小镇的人,多年后也会怀念以前夏天栽秧、放牛挖土的日子。那种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也是一种幸福。

回来的路上还看到了杀猪,我不知道是不是全国各处都有吃泡汤的习俗。春节前后,酉秀黔彭一带经常干这事,以杀猪吃泡汤为周末主要的休闲娱乐。农家养的土猪,肉质更为细嫩,味道也跟养殖场出来的有所不同,来十三寨,你可以吃到土生土长的农家猪,吃货的心情你们应该懂。

随后又在何家寨停了一阵子,这里也蛮出名的,是侯天明的家。有一部电视剧叫《侯天明的梦》这里也是主要取景地。

这个励志轻喜剧,有时间你们也可以看看,还不错!

这里是山歌发源地,土家族善歌,苗族善舞,基本寨子里的人都能歌善舞,不管是须臾老人还是妙龄男女,都能唱上几首。六碗茶和送郎调,随口都能来上一首~我以前还玩驴行的时候也爱跟着大家唱!这边还流行山头对歌,你来我和,饶有趣味。

寨子里这位张奶奶是个土家山歌达人,你肯定想不到她已经七十好几了。不怕生也毫不怯场,喊唱就唱,淋漓响亮。若是客官有兴致,还可以跟她对歌,不过外地人一般都听不太懂这边的客家话,我也只能听懂大部分。

看这一口好牙,不知道秒杀了多少年青人。环境好,水好,才能养出一方人。

张奶奶是在这里卖零食的,油炸洋芋,我必须隆重推荐你们尝尝,调料做得特别好,吃起来洋芋喷喷香。

摆手寨的彩焕龙门 人口文化大院也是你来十三寨必须去的一个地方,这里有点像北方四合院,说起来也是个土家四合院~古色古香的土家建筑风格,也是民俗的具体展示,里面住着土家人,看看他们的日常生活也是稀奇!

中间的坝子就是这里的土家摆手舞舞台。每逢有重大节日土家人就会在这跳起摆手舞,场面颇为壮观,可惜我来的时候没有遇到这个盛况!这是我在网上找的之前的图片,大家凑合看~

十三寨的人都还过着比较传统的生活方式,柴火饭做得很香,大簸箕用来晾晒茶叶、萝卜干、苞谷等农作物,还有石磨用来磨豆子打豆腐……

这院子风水很好,据说很多人家都是生的双胞胎,图中就是一对弟弟。如果你也想有这个大幸运,不如来十三寨安安心心地住上一阵子,没准受益一地风水,也能怀上双胞胎呢,哈哈哈~

(自己炕的腊肉

十三寨是非典型农家乐形式,你能在每个寨子找到吃饭的地方,都是农家饭菜,自己炕的腊肉;自己种植的新鲜蔬菜;南海里捕来的野生小鱼。

反正都是你在大城市里享受不到的味道。味蕾舌尖,偶尔也需要一点别的滋味,你说对么!

如果可以,我希望可以停下自己的脚步

如果可以,我希望你可以随我偏居黔江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们能归隐在十三寨

袅袅炊烟里,我在吊脚楼上盼你归来;夕阳西下,与子携手林间漫步;入夜时分,花谷里背靠背看流萤星光。这辈子,我怀揣的所有浪漫,我都想在这里与你共享。

到了这,你可以找我在当地的朋友

土家小伙小舒 Tel:13212488881

衣食住行交给他,历史人文跟他问

给你圆满的十三寨之旅

家风家训连载(三十七)浙江徐侨:以实心行实政 以清简传家风

浙江义乌徐侨:以实心行实政 以清简传家风

徐侨

徐侨(1160-1237),字崇甫,婺州义乌县靖安里龙陂(今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王宅片)人,南宋名臣、理学家。

徐侨少时聪敏好学,弱冠入太学,师从吕祖谦门人叶邽。淳熙十四年(1187年)登进士,历任信州上饶主簿、绍兴府司法参军、秘书省正字、安庆知府、提举江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等职。后辞官回乡创办“东岩书舍”,潜研理学,教书育人,十多年间孜孜矻矻为学,讲学授徒,享誉东南。绍定六年(1233年)应召再起,任国史院编修、经筵侍讲、国子监祭酒诸职。嘉熙元年(1237年)以宝谟阁待制致仕,十一月病逝家中,享年七十八岁,谥号文清。《宋史》评价:“若其守官居家,清贫刻厉之操,人所难能也。”

《徐氏家范》

徐侨在世时为自己和子孙后代立下严格的家规--《徐氏家范》,涵盖了孝义、礼仪、修身、处事、兴教、耕读、诚信、清廉、婚丧、嫁娶、治家、报国等。明嘉靖年间后人徐兴又精选《郑氏家规》收入其中。千百年来,徐侨精忠报国、廉洁自律、嫉恶如仇、勤政爱民的精神品质,以及他流传于世的《徐氏家范》,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世子孙。

讲经论学 真践实履

公元1219年,徐侨因耿直敢言得罪奸臣,遭劾归乡,创办东岩书舍,聚徒讲学,传播理学文化

徐侨早年从学于吕祖谦门人叶邽,后又登朱熹之门,当时的“东南三贤”,他兼承其二,涵养久长,形成了其重“践履”的思想。向内“修身克己”,化为人格品行,向外“入世济时”,在政治与生活的实践中发挥作用。

“嗟嗟我辈人,志不在名利。所趋必踏正,所论必根义。” 徐侨认为,“理义悦我心,名利害乎道”,他以对儒家义理的切实遵行,抵制了名利妄欲。

徐侨一生忧国忧民,内心也有建功立业的欲望。“安得人仁公且刚,一扫虿螫完民疮”,字里行间我们不难感受到其欲施展所学、有补于时世之心。

浙江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孙敏强:

《宋史·徐侨传》评说徐侨之学“以真践实履为尚”, 正是求真务实的文化性格,使徐侨为学持论呈现兼收并蓄的气象,成为推动南宋浙江理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家。

十余年间,徐侨教授了大批生徒,不少人后来成为杰出的官员、学者,如朱元龙、康植、王世杰等,皆操行清正,卓有成就,一时享誉东南。

浙江省义乌市市志办主编 吴潮海:

他的精神,对义乌乃至周边的影响十分深远。从宋代的朱元龙、康植等,到元代“儒林四杰”之一的黄溍,再到明初“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数百年间流风余脉不绝,受其影响的学者、文人、清官数量众多。

守官居家 清贫刻厉

徐侨为官期间吏畏民怀、清廉刚正,非规定的俸禄不受,别人馈送皆谢而拒收。解印归里后,朝中参政知事葛洪、丞相乔行简都主动为他请求祠禄(离休俸禄),徐侨坚辞不受,甘于清贫,晚年又一再坚辞祠禄。在家乡他兴修水利桥梁,古月桥、回龙桥、龙马二堰的故事至今留传民间。

徐侨有《即事》诗一首,表其心迹:“在家贫亦好,居官贫更宜。布被不妨温,菜羹有余滋。宾至草具杯,事闲遣兴诗。外此了无挠,澹然心地夷。”《宋史》赞曰:“若其守官居家,清贫刻厉之操,人所难能也。”南宋后期理学家真德秀也以徐侨自勉:“居贫未若义乌之安。”

公元1237年,徐侨以宝谟阁待制致仕,十一月病逝于家,享年78岁。朝廷评价其“资禀清劲,气节委特”,谥号“文清”。

家规流传 德被后世

徐侨在世时为自己和子孙后代立下严格的家规——《徐氏家范》,涵盖了孝义、礼仪、修身、处事、治家等方方面面,堪称修身处世典范。可以说,《徐氏家范》既是他个人修为的生动体现,也是对家族后人的殷切希望。

治家如治国。徐侨在家范中首先就要求家长要公正无私,“为家长者,必秉公执直、谨守礼法以御族众,一言不可妄发,一事不可妄为,至于剖决是非、分其曲直,务宜和解,毋得徇私偏见以至与讼”。

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过勇:

徐侨“君心正则朝廷正,以至百官万民莫敢不正”,讲的就是作为领导者,必须要带头约束自己,然后可以对下属形成一种感召力。通过这种感召力的放大,产生对整个社会的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带动,使见贤思齐成为风气。

在《徐氏家范》中,特别注重勤俭节约,如第三条“通族庆吊之礼,悉遵文公家礼而行,须称家之有无,禁止奢华,裁减滥费”。

敬宗守孝,是家范的必备内容。家范第八条写道,“父母舅姑有疾,子妇无故不离亲侧,寝不解衣,色不满容,专以迎医检方、汤药先尝为务,疾愈方可理家务”。

“为子弟者,不可以富贵势利,加于父兄宗族及乡党。”这一条,就是要求家族人员不管走得多远、成就有多大,都要不忘初心,和睦亲族乡亲。

历史的车轮,可以湮灭物质的痕迹,但是思想的光芒总是能够透过历史的迷雾,照耀着人们前进的行程。直到今天,徐侨的后人依然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着良好的家风。

徐侨后裔、义乌市桥西村党支部书记 徐福星:

先人徐侨是我们徐氏后人的骄傲,我们要在村庄建设治理中,把他的家规家训传承好,发扬好。

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义乌设立了徐侨纪念馆,创作了廉政婺剧《徐文清公》,将徐侨的廉政思想和生平事迹全面展示,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感受徐侨清白为人的崇高品格。

在义乌这片土地上,像骆宾王、宗泽、徐侨、陈望道等忠直刚毅、风骨凛凛的往哲先贤,他们的风怀,他们的浩气,从古到今,延绵不绝,为后世敬仰和铭记,并将继续激励着后人,谱写出崭新篇章。

●《徐氏家范》摘编

秉公持和

为家长者,必秉公执直、谨守礼法以御①族众,一言不可妄发,一事不可妄为,至于剖决②是非、分其曲直,务宜和解,毋得徇私偏见以至与讼。

——摘自《徐氏家范》

【注释】

①御:治理,管理。

②剖决:分析、解决。

【译文】

当家长的,一定要秉公做事、遵守礼法来管理家族众人,话不可以随便乱说,事不可以随便乱做,对于需要分析判断裁决是非曲直的事情,一定要注意调和解决,不能徇私带偏见以至于闹出官司。

敬宗睦族

祠堂以奉先世神主、春祀秋尝①,所以报本也,为子孙者当知自一本而分,尊祖敬宗不忘先德,则后日子孙亦尊敬尔辈为祖宗矣,勉之思之。

——摘自《徐氏家范》

【注释】

①春祀秋尝:春季的祭祀叫祀,秋季的祭祀叫尝。

【译文】

祠堂里供奉祖先魂灵、春秋祭祀,这是报答祖宗的做法。作为子孙应当知道自己是哪一个祖先的后代(明白自己从何而来),要尊敬祖先,不忘先人德行,那么以后子孙也会把你们当祖先来尊崇敬重,(所以)要好好勉励、好好思考。

为子弟者,不可以①富贵势利,加于父兄宗族及乡党②。

——摘自《徐氏家范》

【注释】

①以:用,拿,凭借。

②乡党:同乡之人。

【译文】

做子弟的,不可以凭借富贵权势,凌驾于父兄宗族及同乡之上。

孝亲悌长

父母舅姑①有疾,子妇无故不离亲侧,寝不解衣,色不满容②,专以迎医检方、汤药先尝为务,疾愈方可理家务。

——摘自《徐氏家范》

【注释】

①舅姑:指公婆,丈夫的父母。

②色不满容:自己脸上没有欢喜,只有忧愁,但是在父母面前又不可以过于表现出来,免得父母担忧。

【译文】

父母公婆生病了,儿子媳妇无故不能离开亲人旁边,睡觉不脱衣服(随时准备起床伺候),表情要恰当(既不要喜笑颜开也不要愁容满面),专心做好请医生检查诊断开药方、熬好药先尝尝等事情,等他们病好了才可以处理其他家务。

子孙当恂恂①孝友,见兄长坐必以起,行必以序,应对必以名,毋以尔我,进退言动,务在循理。

——摘自《徐氏家范》

【注释】

①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

【译文】

子孙应当恭顺孝敬友爱,见到兄长来了,坐着的要起立,举止要得体有序,应答一定要报自己的名字,不要用“你我”,言行举止都必须遵循理数。

守礼务俭

通族庆吊之礼,悉遵《文公家礼》而行,须称①家之有无,禁止奢华,裁减滥费。

——摘自《徐氏家范》

【注释】

①称:相当,符合

【译文】

整个家族的红白喜事,全部按照朱熹的《文公家礼》来办,必须合乎自家的经济状况,禁止奢侈、铺张浪费。

凡宴会,不许沉酣杯酌、喧哗鼓舞以谑①宾客、以慢②尊长,不当强人以酒,亦不得引进娼优取乐以失礼统,违者家长面叱之。

——摘自《徐氏家范》

【注释】

①谑:戏谑,开玩笑。

②慢:怠慢,没礼貌。

【译文】

凡是宴请聚会,不许酗酒,或以喧哗嬉闹的方式戏谑宾客、怠慢长辈,不应当强迫别人喝酒,也不能叫歌妓来取乐从而失掉礼节和体统,违背的人家长要当面呵斥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