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岩古民居

百丈岩古民居

百丈岩古民居建筑群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团风县东北部,龙王山脚下,距团风县城50公里。古宅建筑群为典型明清古建筑,依山而建,山青水秀,和谐宁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是创意写生、协会研讨、-休闲的好地方。

中湾林祝堂旧居:三米宽的青石板,拾级而上百余步,进入中湾古民居。林祝堂旧居主建筑一进三幢九大间,室内有天井六个,为悬山顶式砖木结构建筑,青砖布瓦,全部是青条石叠起的台基。门厅与前厅间,前厅与正厅间均设有天井,上可采光,下可排水。正厅梁架采用穿头式与抬梁式的混合结构,室内天花板构成各种形式的“轩”,室内横梁,梁架上有精致的雕刻,托垫木柱的石墩上雕刻的飞禽走兽栩栩如生。

“春秋万古”牌坊: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林氏家族歌颂其先祖百岁而建。牌坊高5.2米,宽8.5米,仿木结构,由四根高大的大理石柱支起四方柱承两层阑额,重檐歇山顶式,下层阑额有楷书阴刻“建坊修祠序”,两旁阑额对称刻有“苍松”“翠柏”,上层阑额楷书阴刻四字“春秋万古”。阑额托梁,正面均刻有“双龙戏珠”、“麒麟绣球”、凤、鸟、鹿、花草等浮雕图案。现整个牌坊保存完好,气势弘大,古朴庄重而不失精致。

龙岩古楼景点 龙岩古民居

1. 龙岩古民居

龙岩,位于福建省闽西位置,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

1.连城冠豸山

冠豸山风景区,位于龙岩市连城县城东1.5公里处,景区以旖旎多姿的丹霞景观闻名于世;既有群峰峥嵘的丹霞群山、宏伟壮观的丹霞石墙群、粗犷阳刚的丹霞赤壁,也有深邃幽长的丹霞峡谷、千姿百态的丹霞洞穴。

景区内不止有丹霞奇观,还有秀丽水景,石门湖、九龙湖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冠豸山的险峰奇谷中,碧水环山,构成一幅幅绝美的山水画作。

冠豸山还是一座散发着浓厚文化气息的山,山上有众多古书院、有古代名家的精品石刻,观赏性很高。

2.永定土楼

永定是龙岩市内的纯客家县,这里是闽地客家人重要的聚集地之一,被称为“客家故里”。因此这里的民居都颇具有客家特色,最特别的就是“客家土楼”。

永定客家土楼,位于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洪坑村,这里的传统民居建筑因为都是用土夯筑而成的,因此被称为土楼。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

永定土楼以圆形土楼最为壮观,也最为漂亮,土楼与山水呼应,宛如一幅美妙的画卷。这里还有方形土楼,吊脚楼等各式各样风格土楼23000多座。

3.培田古民居

培田古民居,位于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是南方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民居群落,古代大宅、祠堂、书院、古街、牌坊,庵庙,道观,在这里都被保存的很好;走近古村,会让你感受到原生态古村落的美,整个村庄宛如一幅长篇古画。

除了可以欣赏古民居建筑,培田古村周边的景色也很好。培田村属于中国村落选址标准的经典,村子依山傍水而建,背靠葱郁青山,周边小溪如玉带缠绕;有树木、有草地、有溪流、有田野,呈现出一幅十分恬静优美、清新喜人的田园风光,很适合周末休闲旅游。

4.长汀古城

长汀古城,又称汀州古城,位于龙岩市长汀县。长汀古城,自古就是闽粤赣三省的古道枢纽和边陲要冲,被称为“福建西大门”。

长汀古城从卧龙山顶金沙寺两翼沿山势逶迤而下,把半座卧龙山都圈进城内,形成了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的汀州古城独具的特色。新西兰女作家路易·艾黎曾说过,中国最美丽的两个古城:一个是湖南的凤凰,另外一个就是福建的长汀。

2. 龙岩 古镇

1

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

培田位于福建省闽西山区连城县,这是一座拥有800年历是的村落,是目前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

2

永定区湖坑镇洪坑村

如果说永定是一个没有大门的中国土楼民居博物馆,那么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俨然就是浓缩永定客家土楼的博物馆。

3

永定区下洋镇初溪村

初溪村委员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与漳州平和芦溪镇交界,距离下洋镇15公里,初溪村位于初溪上游,故名麤溪村。

4

新罗区万安镇竹贯村

竹贯村坐落在龙岩的山间丘陵盆地,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今年又被住建部、文化部等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5

上杭县太拔镇院田村

院田村位于上杭县太拔镇,村落自然环境优越,属丘陵地貌,四面环山,古民居沿儒溪两岸,错落有致。

6

长汀县古城镇丁屋岭

“没有蚊子、不见水泥的村庄”,这是长汀古城镇丁屋岭人引以为自豪的!

7

连城县曲溪乡白石村

位于世界4A级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将军山麓的龙岩连城县曲溪乡白石村,被誉为“客家苗寨”。

8

长汀三洲镇三洲村

长汀三洲镇三洲村是国 公布的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地处汀江江畔,在宋朝时已成为汀江河流域的重要商铺码头。

9

新罗区岩山镇玉宝村

龙岩的“小九寨”岩山镇玉宝村是闽西著名的老区革命基点村。

10

漳平市溪南镇东湖村

东湖村位于漳平溪南镇中部东边,村部与镇驻地溪南圩直距2公里。

3. 龙岩古民居饭店

晚上不要门票。

素有“民间故宫”之誉的龙岩培田古民居位于福建龙岩连城县,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古村建筑规模宏大、精巧华丽,文化底蕴深厚,是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齐名的客家建筑经典之作,并被中国百家地方媒体评选为“中国十大最美村镇”之一,非常值得前往参观。

4. 龙岗古民居

门票信息:免费开放,园内小景点需另外购票,不需要提前预约。

甘坑客家小镇位于龙岗区布吉街道甘坑社区。甘坑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村庄,早在三百五十多年前就有客家人来此定居,现在由北大研究院总体规划,打造成了以客家文化为特色,集农耕体验和水乡风情的古村落。2014年的文博会,这里还是主会场,全方面的展示了客家文化。

景区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客家小镇和生态公园。客家小镇上有古建筑、炮楼,民居改造的商铺和餐厅,湖边还有颇具特色的吊脚楼。值得看的是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状元府还有雕梁画柱、非常精致的南香楼。

生态公园里种植了各种无公害的瓜果蔬菜,还养殖了很多家禽。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原生态的田园风光,还能亲手采摘,很有乐趣。

吃客家菜和各地小吃也是景区的一大亮点,盐焗鸡、客家盆菜都是客家菜的代表,用新鲜的食材制作更为美味,一定要尝试下。

5. 龙岩古民居美食坊

长汀县,是闽、粤、赣三省的边陲要冲,是福建的边远山区,是客家首府。长汀是福建新石器文化发祥地之一,全县有200多处新石器遗址。汉代置县,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建汀州,成为福建五大州之一。自盛唐到清末,长汀均为州、郡、路、府的治所。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湖南凤凰一起被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山城之一”,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 长汀物产资源丰富,世界五大名鸡之一的河田鸡肥嫩鲜美,善斗称雄,唐代 河田鸡曾选送长安,列为斗鸡之一;“汀州八干”之首的豆腐干,加工精细,代代相传;圆金柑甘甜可口,被列为优质水果;玉扣纸闻名遐迩,远销海内外;具有500多年历史,被誉为“济世圣品”的“惊风化痰丸”远销东南亚;红娘酒、毛边纸、红菇、香菇、笋干、板栗、咸梅、柿饼、蚊香等特产,更是名不虚传。 长汀的客家美食,种类繁多,制作技艺精湛,独具地方特色:咸鲜辛辣,原汁原味;主题新颖,构思严谨;造型脱俗,色调和谐;雕工精细,图案清晰。

长期以来,长汀人把传统方法与现代科学结合,继承与发扬相辅相成,烹调出风味独特的“地方菜”、“客家菜”,并自成一种系列。“食在长汀”的赞语已被越来越多前来观光旅游的海内外来宾所公认。

三角豆腐饺 三角豆腐饺是明清以来长汀筵席中的佳肴。此菜制作颇为考究,是用豆腐做 三角豆腐饺 皮,瘦肉、香菇、冬笋、葱白等做馅,精工制作而成。汀州厨师制成的三角豆腐饺,皮白肉香,鲜嫩甜美,在豆腐菜肴中独具一格,别有风味。

(特色)白色棱形,皮嫩馅香,汤鲜味美,营养丰富。 白斩河田鸡 长汀民间烹鸡的方法多式多样,以白斩河田鸡最为著名。

它以其香、 脆、 白斩河田鸡 爽、嫩、滑和易脱骨而深受赞誉,为汀州自古以来之名特优佳肴,向来被列为闽西客家菜之首。其鸡头、鸡爪、鸡翅尖更是下酒好料,俗有“一个鸡头七杯酒,一对鸡爪喝一壶”之说。1986年省闽菜评比中,“白斩河田鸡”荣获地方特殊风味菜点称号。

(特色)干蒸精制,金黄油亮,肉香扑鼻,十分诱人。原汁原味,鲜香脆爽,滑嫩不腻。

麒麟脱胎 又名“麒麟钻象肚”,为长汀清代官席中之上乘珍品。相传很早以前长汀司前街有个郑姓富户,其家妇女为求多子,常在猪肚内逐层填入小狗和乌鸡媛、白鸽、麻雀、野山参等清蒸服用。此后做为一种饮食疗法,一直在富户中流传。清朝末年汀郡总镇肖芝美兴办庆寿筵宴时,曾把“麒麟脱胎”列为首菜。1985年麒麟脱胎在福建省闽菜评比中获得“优质菜点”称号,《福建日报》于1986年5月2日曾予报道。

(特色)狗头外露者为麒麟脱胎状,全包者为小象卧产状。味香肉嫩,另有风味;壮阳补肾,祛风湿,健脾胃。

皱纱肉 俗称“烧大块”,是长汀传统菜肴,历史悠久,早在清朝就已列入官席菜谱 皱纱肉 。

皱纱肉皮似皱纱,综红晶亮,色香味俱佳。 皱纱肉的制作工艺如下: (特色)皮似皱纱,肉香扑鼻,爽口不腻。

荔枝肉 荔枝肉是盘菜,据说它来源于“糖醋炸松丸”和“杨梅肉”。

早在清朝时,宴席中就已有“糖醋炸松丸”的盘菜,至民国初,几乎每席必备。

后来,经过厨师不断改进刀工等烹调技巧,入盘菜型宛如岭南荔枝,即造型美观,香脆酸甜,风味独特。食之,不免使人想到“,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古诗名句。 (特色)色泽金黄,香嫩酸甜。 凤凰醉酒 据载:“河田鸡起源于福建长汀县河田镇”。据民间传说,唐开元年间河田鸡选送到长安,每每取胜,列为斗鸡之雄。 长汀米酒娘,素以民间精工酿制,纯天然原料,含有20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酒娘、鸡是长汀食文化园地的两朵奇葩。融鸡酒于一体烹制菜肴,深为来宾青睐。[特色]鸡似醉卧缸中,鸡皮金黄油亮,酒香扑鼻,令人谗涎欲滴。 烧肝花 烧肝花盘菜是长汀传统菜肴。因其味道香脆,为下酒妙品,故流传久远。 (特色)色泽金黄,外酥内软,食而不腻。 生焖草鱼 长汀城乡池溏、水库大多放养鲩(草鱼)、鳙(大头鲢)、鲢、鲤等,每日都有鲜鱼上市。而人们最爱吃草鱼,因其汤鲜肉嫩,老少皆宜。 记载:鲩,即草鱼,似鳟而大,形长身圆,肉厚而松,其种来自九江,邑人蓄之池塘,以草饲之,故俗称草鱼。 生焖草鱼自清末以来为婚喜贺庆、华厦落成等宴席的主菜。 (特色)汤呈乳白色,清甜可口,肉嫩而鲜。 温水鱼 河田温水鱼以肥、鲜、嫩著名。相传温水鱼起自明代,里人发现温泉下游有一种鱼,圆扁无鳞,肥大色美。钓上岸来在地上蹦跳片刻,全身即显出丝丝血痕,在锅中稍煮即熟,鲜嫩无比。于是人们便在温泉下游挖池,试放鱼苗养殖。细心观察,多数幼苗适应环境,发育正常,半年中竟长成肥美大鱼。后又养殖鲩(草鱼)、鲤、鲢等,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长汀豆腐干 是闽西“八大干”之首,始于唐开元年间,采用传统工艺科学方法加工制作,配以肉桂、公丁、大小回香等十余种中草药材,卤制而成。是一种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的绿色食品。它有3个品种:五香豆腐干、酱油豆腐干、黄色豆腐干。 (特色)甜、香、咸、鲜四味俱全,回味无穷。 糍粑 相传宋朝长汀满岚岭宝珠峰有座龙庙,天旱求雨时,城乡群众多以糍粑供 糍粑 奉。后来庙内住持也制作糍 粑出售。因糍粑柔韧甜美、价廉耐饱,来往旅客至此多争相品尝,致使满岚岭的糍粑子无人不晓。糍粑成为宴席上的点心首菜,也是人们馈赠亲友的食品,市场上常有出售。 (特色)形圆质白,柔韧甜美。 灯盏糕 即油炸糕,是用大米、黄豆磨成稠浆经油炸而成,形扁圆,中空而隆起,形似两个旧式灯盏吻合一起,故称“灯盏糕”。民国初年,基督教英籍传教士詹嘉德牧师来汀传教,在教徒周某家中吃“灯盏糕”时,反复幼稚地询问:“面底两块是怎样粘合的?”成为一时笑谈。长汀农村每逢年节,家家都要炸灯盏糕食用或送人,城里则为日常小吃,大街小巷都有出售,精美者内加精肉、香菇、冬笋或葱蒜等馅心。有一首儿歌:“灯盏糕,膨膨起,没铜钱,}J得死。”道出了人们对这种传统食品的喜爱。 (特色)松嫩香酥,色泽金黄,兼有豆香。 笼床糈 又名“簸箕糈”,为长汀城乡传统食品。笼床饧蒸好后,切成片条晒干,加佐料煮食者称“米粉条”,蒸好后整张包入炒熟的瘦猪肉丝、韭菜段、豆芽等卷成筒状,淋上花生油、酱油者称“笼床卷”。 (特色)质地细嫩,色泽洁白,清香可口,多食不腻。 卷饼 卷饼(春饼):在长汀历史悠久,是客家人保持中原风俗的名点。每逢元宵佳节,家家 卷饼 户户都炰制。 (特色)卷筒状,色泽金黄,皮酥馅香。 烧麦 自明代以来,烧麦即为长汀著名的风味小吃。烧麦状似石榴,以皮薄馅爽,芳香扑鼻,令人垂涎而得名为:“三特石榴果”、“三里香”。后人因烧麦皮为面粉制成,吃时又要“赶烧”(趁热吃),便叫“烧麦”。“烧麦”有荤素两种。 (特色)清香可口,皮薄馅香。 板栗糕 明在记述汀州府的贡品中曾有“栗”的记载。汀江两岸沙滩多种栗树。板栗、毛栗为长汀特产。清代畅销沿海商埠,民国初年产品已远销海外,深受欢迎。板栗糕为秋令食品,因系全部采用熟果鲜制(外地风干板栗不能使用),故其味特佳,被列为筵席中的时令美点。 (特色)色黄似桂花,味香、甜、松。 兜汤哩 兜汤哩是长汀的热汤类传统小吃,有猪肉兜汤、鱼肉兜汤、鸡肉兜汤等。长汀方言“兜汤哩”是“端肉汤”的意思。 (特色)汤热肉嫩,清香可口。 扁食 扁食(馄饨),有史记载在2000年前就已成为中国通食,长汀通称为“扁食”。长汀的“扁食”是以极薄的面皮包馅制成,馅如小指头大,薄皮围边,馅心多种多样,可用猪、牛、鸡、鱼各种肉类或虾仁等分别制茸成馅,但以精猪肉为多。 (特色)滑溜适口,汤味清鲜。 炸雪薯 炸雪薯(炰薯包):又名“炰薯包”,在清末民初就已上了筵席。1941年,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来长汀时,工业合作社百余人,曾在霹雳岩公园“中南旅运社”举行盛大欢迎酒会。席间,炰薯包一菜受到艾黎赞美。1984年,幼年离家的美籍汀人陈鼓应教授返回家乡,吃了炰薯包,也觉得酥香味美,赞不绝口。 旅游景点 唐代古城墙 古城墙已有1200多年历史,始建于唐大历四年。保留下来的城墙将古城门朝天门、 唐代古城墙 五通门、惠吉门、宝珠门联结在一起,全长一千五百多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元阁 广储门又名三元阁,建于唐代,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墙基础由花岗石所砌筑,青砖斗拱,三重递进,总长8.55米,拱门高3.4米,遗有唐代八角复盆式础柱。 云骧阁 双阴塔是唐代古井“八卦龙泉”和宋代古井“学府阴塔”的合称。与地面的塔正好相反,倒置于地底,故称“阴塔”,是我国罕见的古井。1984年12月16日和12月19日,两次发出新华社记者专稿,报道长汀文物工作者发现“双阴塔”。1989年公 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云骧阁建于唐大历年间,是座典型的南方古代楼阁建筑。它集奇山、碧水、古木、桥梁、楼阁于一体,具有我国园林建筑的鲜明特征,是著名的汀州八景之一“云骧风月”。1929年3月,毛泽东亲手缔造的中央苏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机关设在这里。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龙山风景区 卧龙山位于城区,座落城北,所以又叫北山。因“四面平田,一山突起,不与群峰相属,如龙盘屈而卧,中分九支,故名卧龙”。是著名的汀州八景之一“龙山白云”。卧龙山巅的北极楼、金沙寺建于宋代,楼内还保存“雄镇闽西”四字大匾额。1989年公布北极楼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孔庙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汀州府文庙建于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占地1550平方米。大成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明间为龙凤藻井,次间为井口天花,屋顶为桔黄琉璃瓦封盖,地面铺方形青砖。 汀州天后宫 汀州天后宫始建于宋代,供奉护海女神妈祖神像。前后殿檐两侧为石雕龙柱。前殿明间三间,进深三间,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5580平方米。后殿明间正厅为方形藻井,使用双层如意斗拱承托,四角有垂球雕饰。1989年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朝斗岩风景区 朝斗岩风景区位于县城南郊,与卧龙山遥遥相对。山上大雄宝殿内塑有罕见的反坐面壁菩萨,两边对联为:“问菩萨为何反坐,笑世人不肯回头”。朝斗岩草木葱笼,清泉飞瀑,奇石异洞,景色迷人,是长汀著名的古迹名胜,也是汀州八景之一“朝斗烟霞”。1933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大雄宝殿召开第四次反“围剿”紧急会议。1961年该址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汀州试院 汀州试院始建于宋代,庭院式结构,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由门楼、空坪 长汀县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大堂、后厅、厢房和数幢平房相接组成。该址宋代为汀州禁军署地,元代为汀州卫署址,明、清两代辟为试院,是汀属八县八邑科举应试秀才的场所。清代著名大学者、总纂纪晓岚曾来汀主考下榻于此。院内两棵珍稀罕见的唐代双柏,参天繁茂,蔚为奇观。汀州试院,设有、《福建苏区首府—长汀革命历史陈列》、《瞿秋白光辉业绩陈列》等固定陈列,还适时举办各种专题展览。 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大会通过了一系列重要决议和宣言,宣告成立“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张鼎丞任主席,政府机关设于此。省苏的成立,标志着福建苏区建设进入了全盛时期。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国民党部队36师师部驻扎这里。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瞿秋白不幸被捕后,于1935年5月9日囚禁于此,6月18日,在罗汉岭英勇就义。 苏旧址庄严宏伟、绿草如茵、花团锦簇、景色宜人,是福建西部旅游观光胜景,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周恩来旧居)1932年春,中共闽粤赣省委(福建省委)机关设在这里,内设组织、宣传、妇女等部。罗明、刘晓、陈潭秋、刘少奇等先后任省委书记。周恩来同志来到长汀后居住在这里。4月初,毛泽东、周恩来等在这里召开攻打漳州军事会议。该址原为中华基督教会,由礼拜堂、后楼房组成,砖木结构,座西向东,建筑面积644平方米。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音医院 中央红色医院前身——福音医院旧址 福音医院原为英国教会医院。由门房、礼拜堂、病房、医疗室、手术室等六幢平房组成,土木结构,占地面积1655平方米。“八一”南昌起义后,福音医院院长傅连暲为南昌起义军和红军医治伤病员。毛泽东、陈赓、徐特立、周以粟、伍修权、贺子珍等曾在福音医院休养所治病疗养。1933年医院迁往瑞金,正式命名为中央红色医院。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辛耕别墅 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辛耕别墅(毛泽东、朱德旧居)1929年3月 辛耕别墅 14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首次入闽,解放长汀城,司令部、政治部驻在这里。毛泽东、朱德同志也居住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在大厅主持召开了调查会和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在扩大会议上确立了开创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战略计划。该址为庭院式的民居建筑,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占地面积523平方米。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旧址 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旧址——张家祠(刘少奇旧居)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福建省总工会在此设立。刘少奇同志到长汀视察工作时住在这里,陈云同志在此召开过工人大会。该址由前厅、后厅及后楼组成,土木结构,建筑面积537平方米。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瞿秋白烈士纪念碑 瞿秋白烈士纪念碑位于县城罗汉岭。1935年春,秋白同志在转移中经长汀 瞿秋白烈士纪念碑 水口小迳村遭敌包围不幸被捕,被囚于汀州试院。同年6月18日秋白同志在中山公园凉亭(秋白亭)里饮酒后,从容走向刑场,英勇就义于罗汉岭。1953年在罗汉岭立瞿秋白纪念碑。1985年修碑时,陆定一同志为纪念碑题字:“瞿秋白烈士纪念碑”;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为纪念碑立碑文。碑为混凝土结构,高30.59米,宽4.24米。1985年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公布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长汀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勇敢,朴实聪慧,在历史文化的沃壤中崛起的文化、经济建设如众星闪烁,历历在目。历尽沧桑的汀州古城,在改革开放下焕发出现代文明的勃勃生机。 [

6. 龙岩民居特点

  “福建土楼”包括福建省永定县的高北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初溪土楼群和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和贵楼、怀远楼,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岭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不单是最常见的圆形土楼,还包括了方形土楼、交椅形土楼等,覆盖了完整的土楼群建筑样式。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参见董斌《现代风水精鉴》),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20世纪80年代,福建漳州市南靖县、龙岩市永定县的土楼被美国人误以为是蘑菇状的核武设备,殊不知这独一无二、从宋元时期就已经产出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早在第一枚原子弹蘑菇云腾云驾雾之前,就已经在闽西南一块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矗立了数个世纪了。  中国“福建土楼”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 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岳西村民自筹38.5万,拯救百年古民居

连日来,岳西县前镇前河村殷家老屋一派繁忙景象,建筑工人们有的砌墙换瓦,有的安装木门窗,正在对整个老屋进行“大修”。记者了解到,殷家老屋目前正在申报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不使老屋因失修而倒塌,村民们自筹资金对老屋进行修复。

殷家老屋坐落于前河村排形组,始建于清朝康熙60年(公元1721年),因远看像艘竹筏,又称筏形屋。整座老屋规模宏大,布局科学。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分东、中、西三部分,每部分三进三重且相互连通,共有正房、厢房110多间,大小天井26个,屋内四通八达,通风、采光、排水功能齐全。

殷家老屋每重都是三间四廊一天井架构,均采用青砖瓦木和条石作屋料,屋基为双重青砖墙,外墙砌有大条石,以防止盗贼挖墙偷窃,里外墙体均为青砖砌成。门框、窗户以及檐梁普遍雕花,大门石柱和石磴上还雕刻鲤鱼跳龙门、鹿鹤同春等吉祥图案,还保存有清代状元赵文楷赠送的“上可拜命”贺匾和清代太和县令赠送的“著绩凌烟”贺匾及“长发其祥”石匾等牌匾21块,隐约还可以看出当年的华丽和气派。

据当地族谱记载,殷家老屋为清朝当地绅士殷维道始建,后由其官至大学士的次子士辛续建。据传,当时士辛还分别从徽州江西调来砌匠与木雕巧匠,历时2年,方才建成这座有着徽派建筑风貌,气势恢宏的民居。

200多年过去了,这座昔日显赫一方的殷家大屋如今风光不再,随着岁月的流逝,因遭受风雨的侵袭,木雕损毁,院墙倒塌,破壁残垣到处可见,老屋已是风采渐衰。

为了不使老屋因失修而倒塌,今年6月,当地筏形组村民决定自筹资金对老屋进行修复,村民殷艳林牵头成立了理事会,动员当地村民共同为修复老屋作贡献。仅仅几天时间,19户村民自筹资金38.5万元,调集木料,采购了古砖古瓦,用于修复老屋。在县、镇文化部门的指导下,理事会请来了民间工匠艺人,尽量按历史原貌进行恢复。

历时3个多月,如今老屋院墙危险已全部排除,老屋檐柱、门窗正在修缮当中,预计11月底即可完工。

来 源 | 安庆新闻网

五百年古民居——王家大屋

王家大屋隶属潜山县五庙乡新建村,是一个地处于潜山岳西太湖三县交界处的美丽村庄。

据《潜阳太原王氏族谱》记载,宋神宗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先祖王罕公携子王琪、侄王圭由四川成都华阳徙居于舒州(舒州即今潜山县,三公在宋史中均有专传记载),传七代至华正公,潜阳王氏共尊华正公为迁潜始祖,又传六代有兰亭、兰轩、兰溪、兰牖、兰芳、兰秀、兰茂兄弟七人在潜岳等地开枝散叶、繁衍子孙。

(网络配图)

一、开基立业

明朝弘治、正德年间,兰亭公曾孙克峭公(十世祖,公元1491——1559)及其子化渚公(十一世组,公元1519——卒缺)即在今地开基立业,因人丁兴旺、贤人辈出,故称王家大屋,至今已繁衍二十多代、五百余年历史。在清代鼎盛时期,这里建有厅堂七进,外加偏屋、厢房共有近百间屋宇,三百余人口,当时有小南京之称。

(网络配图)

古居因战乱和火灾造成大部分被毁,现今仅存三进厅堂,房屋四十余间,于清代前期重建修复,老屋为砖木硬山顶结构,卯榫木架、立柱穿枋、青砖板壁、雕花木屏,虽已老旧,但那古朴幽深的厅堂、雕嵌花草的窗棂、黧黑粗大的梁柱、青石铺砌的台阶,以及照壁上栩栩如生的人物绘画等等,仍依稀可见往昔的辉煌和风采。

二、革命历史

在革命战争年代,王家大屋也作出了很大贡献和牺牲。

1930年3月由中共潜山县委书记王效亭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三十四师在五庙组建了“红军第二团”,乘五庙大王会之机发动了“八斗暴动”,王家大屋有多名青年参加红军并参与战斗。

1947年5元由皖西军区基干团组建的“五庙游击队”发动了五庙感冲战斗,王家大屋有多名青年参加游击队并参与战斗。

1948年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王家大屋青年王学祝积极参军,任西南军区90团二营5连战士,在1950年2月12日的四川青木川底保乡战斗中英勇牺牲(刘伯承部队曾颁发有烈士证书)。

1947年11月,鄂豫皖边区第一专员公署成立后,军队被服厂就设在王家大屋,当时厅堂里摆满了缝纫机,日夜不停地加工军服及各种军用物资,同时还设立了后方医院(也称休养所)。王家大屋男女老幼帮助军队割草喂马、挑水做饭、缝衣做鞋、护理伤病员,并将自己种的粮食和各种蔬菜送去支援军队。

(网络配图)

三、文化传承

王家大屋历来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清代从乾隆、嘉庆到道光、咸丰近百年时间内先后有王芳楫、王远孝、王远夏、王运来、王炳南、王远吉、王远昌、王远从、王德培等9人获授登士郎;王培端、王松严、王连珠等3人获赐监生;王培彪获敕封知二道;清末光绪年间,有王嘘云、王日暄父子秀才;

民国早期有王学基、王醒华、王学洪、王兴等毕业于安庆六邑中学,民国后期有王学鼎、王申、王学吟等毕业于安庆华正中学,其中王学基任国民党潜山县党部书记、棋盘乡乡长等职;王醒华任国民党滁县政府襄办;王兴在新中国建立后又继续就读于华东水利专科学院,毕业后任淮南市水利局治淮指挥部工程师,为淮河治理作出了较大贡献;王学吟任横中公社社长、乡长、乡党委副书记等职。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大家更是铆足了一股劲,节衣缩食、竭尽全力供子女读书,王家大屋现近200人口中(另有族亲迁居陕西安徽祁门县,还保持联系),取得博士学位的有王智贤、王东风2人,取得硕士学位的有王志良(秦皇岛燕山大学硕士,现任美国达索系统公司高级工程师)、王振安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现任职英莱新能(上海)有限公司)、王超先(广东中山大学在校读博)、王晓曦4人,本科及大专以上学历的有30多人(名册附后),他(她)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及国内各条战线,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王智贤1994年取得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获得该年度中科院院长特别奖(《中国科技报》1995年5月12日有专版介绍),其研究成果曾获上海市科协三等奖(《上海科技报》1995年9月27日有专版介绍),1996年4月受美国科罗拉多州立丹佛大学邀请作学术交流两年,现定居加拿大,是北美化学家协会成员,在国际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现任美国吉利得科技公司总监。

王东风于2001年取得华北电力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该校教授、硕士生导师,受该校派遣到澳大利亚作学术交流一年,在国内有关一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

四、风水宝地

王家大屋宅基被誉为潜阳王姓四大风水宝地之一,这里两山环抱、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其北面山峦高耸,如梁上飞燕、拱卫于左;南面山丘起伏,似出水莲花、映衬于右;前有小河、玉带环绕;正前方山岗横卧,上有楼台望月,下有青龙衔珠。站在大屋正门前东向远眺,天柱山在群山之中一峰兀立,直插云霄天柱峰飞来峰清晰可见,更为奇妙的是夏日晴朗的清晨,一轮红日从天柱峰旁冉冉升起,七彩霞光如同佛光照顶,蔚为壮观。

在正门前山嘴旁有一棵近30米高、500余年的古银杏树,夏天枝叶繁茂、深秋则满树金黄,数百年来她忠实地守卫着这方热土,见证了王家大屋五百年来的风雨变迁。

(村口银杏树,王新华摄)

五、再展辉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建设新农村、富农惠农强农等一系列新政的有效实施,让王家大屋也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享受了党的好政策,方方面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昔日泥泞狭窄小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直接通达各家各户;家家都盖起来宽敞明亮的二三层别墅式楼房;以往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等环境污染也得到彻底整治;进入夜晚,家家户户红灯高照、道路旁路灯整齐开放一直通达到村部,村前广场人头攒动、笑语暄暄、舞曲悠扬,一派祥和吉庆的新农村景象。

王老屋新貌全景图(王新华摄)

目前乡村政府又对王家大屋重新编制了长远发展规划,相信在不久将来,王家大屋这个有着500多年的古落村居将会以更新更美的面貌迎接八方宾朋。

感慨系之,而赋诗云:

古落沧桑五百年,如今随处有新鲜。

民情顺达家家喜,国泽常蒙事事圆。

祖训谆谆明大义,天威赫赫肃邪贪。

更期后辈抒豪志,富国兴乡绘巨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