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暨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馆

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暨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馆

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暨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馆位于株洲市攸县城关镇珍珠港。

旧址坐东北朝西南,由三部分组成。中为文昌庙,始建于1803年;左为仓圣庙,始建于1831年;右为兴贤堂,始建于1833年。清为攸江公署所在地,民国时期为国民党县党部和会议处所。

1925年,中共湘区委员会派潘鹏举来攸县发展党员,是年冬和小学教师余来、谭志道等成为攸县第一批中共党员。1926年攸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

同年6月14日,在叶挺独立团中共党组织的帮助下,成立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地址设在文昌庙,下辖7个基层党支部,发展党员60余名,由余来任总书记。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以后,为发展壮大党的地方组织,建立革命武装,开展农民运动,推进攸县革命运动深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攸县革命斗争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大革命失败后,湘东保安司令部罗定率部杀回攸县,疯狂地-中共党员和革命群众。1927年6月22日,中共攸县地方执委3位领导人余来、谭志道、刘谭豪等牺牲,攸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中共党员蔡会文、谭震林、蔡南阶等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其他党员转入地下活动。

该址土改时期收归公有;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城区盐仓;80年代收归县房产局,并安居了城市居民;90年代初,成立县博物馆并划归其使用管理。2002年4月24日,为纪念谭震林诞生100周年,国家、省、市、县拨专款,收回该处房屋产权,搬迁内部数户居民,进行全面大修,建成了“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室”。

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暨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馆于1996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5月被株洲市委宣传部公布为株洲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共苏州县工作委员会旧址开馆

国际商报讯 6月30日,位于苏州相城区太平街道的苏州(吴县)第一个县级党组织“中共苏州县工作委员会”旧址经修缮布置,开辟为“太平街道红色教育基地”并对外开放。

据介绍,1938年秋,中共党员翁迪民(化名宫岳)奉中共中央特科之命,以上海抗日救亡知识青年身份来到当时的太平镇,争取整编阳澄湖地区地方武装抗日。1939年9月,驻吴县太平镇的中共江南特委决定成立“中共苏州县工作委员会”,书记翁迪民,驻地太平桥。这是全面抗战时期苏州(吴县)第一个县级党组织。苏州县(工)委下设太平、湘城、南桥、渭塘、悬珠5个区工委,共有党员14名。“中共苏州县工作委员会”旧址原是当地沈一林宅(裕元米行和三景苑茶馆),1939年春节前后,翁迪民(化名宫岳)等中共党员租住在此,开展党的工作。

位于太平街道的这处“红色场馆”,是苏州人民打击日寇,捍卫国家主权尊严的见证。为深挖当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献礼建党100周年,太平街道专门成立旧址翻建小组,多次召开协调会,对“中共苏州县工作委员会”这处历经风霜雨雪的老宅进行翻建修缮,在建党100年周年前夕对外开放,供民众参观、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

据悉,修建后的“中共苏州县工委”旧址总建筑面积262平方米,分设三进,对应“初心回眸”“星火燃起”“太平传承”3个多功能主题展示馆。展馆场景还原翁迪民使用过的书桌,书桌上陈列着《我在东路的一段经历:翁迪民回忆录》《吴县烈士传》等书籍;毛泽东《关于新四军进行游击战的指示》等资料复印件;江南特委在此编辑、刻印、发行的综合性刊物《江南》、苏州吴县各界“抗日联合会”刊印的《农民》小报等,同时展示从民间收集到的有关“江抗”大量原始资料,实物、老照片等。并通过场景复原米行的叫卖声、茶馆的迎客声,带领观众重温过去的历史风云,峥嵘岁月。(孙宝平 朱丽亚)

那一年,中共四邑地方执行委员会建立

江门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侨乡,有风光迤逦的海滩、美轮美奂的碉楼、如诗如画的山水、令人赞叹的人文气息,更有值得浓墨重彩的一个个红色印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深入挖掘五邑大地红色文化,活化推广红色资源,讲好江门红色故事,市委网信办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市互联网行业党委组织开展“红色侨乡 百年百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网信江门”结合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相关史料,选取江门党史重大事件、红色革命遗址、英雄人物等100个红色印记,3月12日起,陆续推出“红色侨乡 百年百印”系列微信,敬请关注。

印记22

中共四邑地方执行委员会的建立

随着工农运动的发展,至1926年底,共产党员的活动已遍及新会开平台山等地,党的力量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加强。为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1927年1月,根据中共广东区委的决定,在江门正式建立了中共四邑地方执行委员会(下简称中共四邑地委),书记叶季壮,委员:李安、王坚淮、王士烈。中共四邑地委直属中共广东区委管辖,统一领导新会、开平、台山、恩平4县范围内的中共地方组织和共产党员的活动。与此同时,为重点加强对新会县工农运动的领导,又决定在中共四邑地委属下,成立中共新会县委,书记由叶季壮兼任。

王坚淮

中共四邑地委是江门五邑地区诞生的第一个地区级的中共地方组织领导机构,标志着四邑各县党的力量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并在全地区初步形成了一个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的格局。

印记23

中共四邑地委、中共五邑地委驻地旧址

——顺天里144号

中共四邑地委、中共五邑地委驻地旧址——顺天里144号(现貌)

1927年

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4月16日,江门发生了四一六事变,国民党当局进行反共“清党”行动,江、会一带顿时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党组织只能转入地下开展秘密工作。时任中共四邑地委书记兼中共新会县委书记的叶季壮,将中共四邑地委和新会县委机关转移到江门滘头乡顺天里144号赵廷献、赵廷谦、赵廷耀等赵家兄弟家里,冒着被国民党反动派悬红通缉的危险,继续领导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1927年5月初

中共广东区委决定:将一度划归西江地区管辖的鹤山县,重新划回五邑地区;同时将中共四邑地委改称中共五邑地委,管辖新会、开平、台山、恩平、鹤山5县,地委领导成员不变,地委书记叶季壮兼任新会县委书记。接着,叶季壮在新会大泽田金乡主持召开新会、江门两个支部联席(扩大)会议,针对江、会两地部分党员疏散隐蔽后失去联系的状况,决定将新会、江门两个支部合并为中共江会支部,加强统一领导,由李本华任支部书记。同时,调整了中共开平支部领导成员,由谢启荣任支部书记。此时,中共五邑地委属下的党组织有:中共新会县委、中共江会支部、中共开平支部。

1927年6月

五邑地区的国民党反动派实行第二次反共“清党”行动,中共五邑地方组织及共产党人的处境变得更加险恶。为了保存革命的力量,避免更大的损失,六七月间,叶季壮在赵氏兄弟的协助下,将中共五邑地委和新会县委的领导机关,转移到澳门新桥

印记24

叶季壮

叶季壮(1893-1967),原名叶毓年,曾用名叶郁年、叶兢天,广东云浮新兴县船岗人。1917年前来江门工作,宣传革命道理。192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叶季壮长期从事我军的后勤供应和财经工作,被赞誉为我党我军卓越的“红管家”。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任贸易部部长,兼对外贸易部部长,在后勤、外贸、援外等方面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14年

叶季壮从广东省立法政学堂毕业。在教育救国思潮的推动下,叶季壮致力于教育和新闻事业。

1917年

应同班同学、江门滘头乡的赵廷谦极力邀请,叶季壮前来江门工作,在《四邑平报》担任记者、编辑,协助赵家兄弟办报;1923年,担任社长兼总编辑。叶季壮充分利用《四邑平报》这块舆论阵地,跟随革命潮流,宣传革命的道理,反映劳苦大众的心声和要求,深受社会大众的欢迎。

1925年

6月,省港大罢工爆发。8月,叶季壮领导工人、群众进行反苛捐杂税的斗争,并受省港大罢工委员会指派,以新会县总工会秘书的身份,负责江、会工人纠察队的工作。11月,经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刘尔崧,中共党员、原《四邑平报》编辑、校对陈功武介绍,叶季壮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叶季壮主办的《四邑平报》日渐成为中共四邑地方组织的喉舌。

1926年

8月底,经中共广东区委批准,中共江门支部正式成立,叶季壮担任支部书记,1927年1月任中共四邑地委书记,5月任中共五邑地委书记。

1927年

4月15日,国民党反动派在广东发动反革命事变,在全省范围对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进行大屠杀。为贯彻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9月和12月,叶季壮分别布置、策划了五邑秋收抗租暴动、五邑暴动,但两次暴动都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面临严峻形势而被迫流产。

1928年

1月,中共广东省委鉴于叶季壮在江会地区已暴露身份,处境危险,决定将其调离,安排到别地工作。至此,叶季壮结束了在江门的革命活动。

来源:网信江门

江门广播电视台综合整理

编辑:媛媛

这些文章大家都在看

√10支战队角逐“最强”!@江门人:有你家乡吗?

√ 台风! 又一波降温+降水要来!

√即将停用!对江门人的影响是...最新官方回应来了!

√最新!江门实名曝光一批“老赖”,你认识吗?

快来打卡吧!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完成提升改造

为了更好地展现梧州红色文化与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提升服务接待水平,前段时间,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进行了闭馆提升改造,经过紧锣密锣的工作筹备,如今闭馆改造工程已经完成,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对外开放。

走进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展馆以红色为主色调,室内灯光明亮柔和。由于梧州是中国共产党广西地方组织的发源地,而建设路兴仁巷4号,也就是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广西最早建立的中共党组织机关所在地。因此,提升改造后的陈列馆,其展览主题为“起点——中国共产党广西早期组织在梧州”,分为前言、第一单元“红色起点 八桂曙光”、第二单元“蓬勃发展 燎原八桂”、丰碑墙、结束语五个部分,从中共梧州支部、中共梧州地委诞生,广西地委、临时省委、中共梧州市委成立的史实,以及梧州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四大运动和英烈们感人肺腑的生平事迹等,展现中共党组织以梧州为起点领导广西各地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壮丽篇章。

时隔百年,广西革命的原点依然闪耀着指引未来的光芒,而提升改造后的陈列馆更是每天预约不断。

市民 莫婉明

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很激动,特别是听完讲解员讲解当时共产党员为革命目标牺牲的感人故事后。我们能够在现在这个和谐平安的环境里生活,是相当幸福的。通过组织大家来学习,让大家不要忘本,不忘党恩。

贵港市总工会副主席 李辉

藉着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贵港市总工会专门组织一众党员干部过来的。看到这些图片、资料,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广西的党史,从而达到提高自己政治素养,激励着我们以后为党的事业更加努力地做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如今,像这样的红色革命遗迹,在梧州还有很多。据统计,梧州目前有红色革命文物旧址、遗址以及纪念碑共22处,都是珍贵的红色传承历史文物。

记者丨霍斯婷 黄伟

通讯员 丨陈睿

编辑丨林嘉旋

审核丨周春波 覃蛟龙

监制丨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