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洞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炎陵县(原名酃县,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的东北隅,地处东经113о56'30"~114о06'20",北纬26о18'00"~26о35'30",南北长32.25千米,东西宽13.50千米,东与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南与湖南省炎陵县下村乡相连,西与炎陵县的十都镇、策源乡相接,北抵江西宁冈县武功山。
桃源洞自然保护区是湖南省建立最早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自1982年经省人民政府湘政发(1982)29号文件批准成立以来,区内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一直受到严格的保护和管理,基本上实现了保护“保存较完好、区系成分复杂、华南、华东、华中区系交汇的原始森林,我国目前分布东缘的资源冷杉(大院冷杉)、银杉、大型猫科动物、林麂、兰科植物等珍稀濒危物种资源”的建区宗旨。2002年7月经国务院国办发[2002]34号文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华南虎、黄腹角雉、云豹、金钱豹、资源冷杉(大院冷杉)、银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兰科植物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物种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原始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面积23786公顷,占炎陵县土地总面积的11%,其中核心区6357.6公顷,缓冲区面6369.3公顷,实验区10115.1公顷,保护区内活立木蓄积161.4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8.75%。
桃源洞自然保护区位于南岭山地向湘中丘陵过渡的边缘地带,属中山地貌。由南岭山脉的万洋山为主体组成,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3座,山体呈南北走向,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地势高耸但地形开阔、属高山台地。西北地势较低,但山峦重叠,地势险峻,沟谷纵横。区内最高峰――神农峰(酃峰)海拔2122.35米,为湖南省第一高峰,最低海拔420米,相对高差1700米。
区内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海拔1000米以下,年平均气温14.4OC,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3.9OC,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3.8OC,极端最高气温34.5OC,极端最低气温-9OC,年降雨量1967.9毫米,相对湿度86%,无霜期220天,年雾日170.7天。海拔1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2.3OC,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2.9oC,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0.7OC,极端最高所温38.5OC,极端最低气温-9.3OC,年降雨量2292毫米,相对湿度88%以上,无霜期195天,年雾日200天以上。保护区日照少,气温低,云雾降水多,空气湿度大,风速小,气候垂直变化大,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区内使人感觉舒适的的时间全年达114天,舒适旅游期长达196天,最宜避暑度假。
2000年,湖南省农林勘察设计规划院对区内开展了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查明了自然保护区的“家底”:维管束植物共有215科,896属,2019种(其中种植物176科808属1804种)。植物资源为湖南省各自然保护区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根据《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7)和1999年8月4日国务院批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本区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4种,其中I级6种,即资源冷杉(Abiesbeshanzuensis)、银杏(Ginkgobiloba)、银杉(Cathayaargyrophylla)、南方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钟萼木(Bretschneiderasinensis)、莼菜(Braseniaschreberi);II级68种,即福建柏(Fokieniahodginsii)、樟树(Cinnamomumcamphora)、闽楠(Phoebebournei)、花榈木(Ormosiahenryi)、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凹叶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subsp.biloba)、毛红椿(Toonaciliatavar.pubescens)、红椿(Toonaciliata)、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香果树(Emmenopteryshenryi)、黄皮树(Phellodendronchinense)、榉树(Zelkovaschneideriana)、南方铁杉( Tsugachinensis)、穗花杉(Amentotaxusargotaenia)、黄连(Coptischinensis)、八角莲(Dysosmaversipellis)、杜仲(Eucommiaulmoides)、华榛(Coryluschinensis)、青檀(Pteroceltistatarinowii)、银鹊树(Tapisciasinensis)、银钟花(Halesiamacgregorii)、兰科(Orchidaceaespp.)所有45种、野大豆(Glycinesoja)、金荞麦(Fagopyrumdibotrys)。
区内植物区系表现为复杂、过渡与交汇的基本特征。桃源洞位于华东、华中、华南的交汇及过渡地带,与华南植物区系有着共同的渊源历史,尤其是受南岭区系植物的影响深刻,但华南植物区系成分亦占有相当比重,同时也受华东、华中和黔桂等植物区系成分的渗透、繁衍。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单型属和少型属丰富,保存有残遗种。由于保护区优越的地史条件和古地理背景,有利于第三纪古老植物的保存和繁衍,所以,区内植物古老、并在分类上孤立、形态上特殊的植物颇为丰富。如单型科中有银杏科、大血藤科、钟萼木科等;单型属和少型属(2-3种)植物更多,裸子植物中有银杉属、穗花杉属等,被子植物中青钱柳属、青檀属等。另外有资源冷杉(大院冷杉)、南方红豆杉、南方铁杉等残遗种,尤其是大院冷杉,它是以保护区的当地地名命名的树种,属于极度濒危物种,分布在保护区的香茹棚等地,总株数仅有1170株,最大的一株胸围350cm,树高26m,冠幅18.1m,树龄约200年。
保护区内脊椎动物种陆生脊椎动物共有212种,隶属4纲25目70科,其中两栖动物24种,爬行纲40种、鸟纲106种,哺乳动物42种,东洋界种类占了71.7%,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区。区内动物区系具有典型性和过渡性特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类多、价值大。据调查,保护区现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9种,其中I级4种,II级25种。I级有云豹(Neofelisnebulosa)、金钱豹(Pantherapardus)、华南虎(Pantheratigrisamoyensis)、黄腹角雉(Tragopancaboti);II级有藏酋猴(Macacathibetana)、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水獭(Lutralutra)、大灵猫(Biverrazibetha)、青鼬(Martesflavigula)、小灵猫(Viverriculaindica)、金猫(Felistemmincki)、豺(Cuonalpinus)、獐(Hydropotesinermis)、水鹿(Cervusunicolor)、林麝(Moschusberezovskii)、苏门羚(Capricornissumatraensis)、凤头鹃隼(Auicedaleuphotes)、鸢(Milvuskorshun)、松雀鹰(Accipitervirgatus)、白鹇(Lophuranyctemera)、勺鸡(Pucrasiamacrolopha)、红腹锦鸡(Chrgsolophuspictus)、褐翅鸦鹃(Centropussinensis)等。保护区内还有19种野生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保护贸易公约》,其中I级有8种:水獭(Lutralutra)、金猫(Felistemmincki)、云豹(Neofelisnebulosa)、金钱豹(Pantherapardus)、华南虎(Pantheratigrisamoyensis)、苏门羚(Capricornissumatraensis)、黄腹角雉(Tragopancaboti)、大鲵(Andriasdavidianus);II级有11种: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豺(Cuonalpinus)、豹猫(Felisbengalenis)、凤头鹃隼(Auicedakeyogites)、鸢(Milvuskorshun)、松雀鹰(Accipitervirgatus)等。
桃源洞自然保护区同时风景资源丰富,规划为甲水、田心里、九曲水、平坑、横泥山、桃花溪等六大景区,有一级景点6个,二级景点12个,三级景点28个。整个桃源洞群峰漫舞,谷岭交错,且多为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远望罗霄山脉,峰峦重叠,延绵起伏,空间层次异常丰富,轮廓优美的山体,姿态各异的水体,幽静的森林环区,神奇迷人的气象景观,奇险的深涧峡谷,恬静的田园风光相互渗透,紧密相连融合为一个完整的景观系统。
区内山高林密,峡谷幽深景物密集多变,常有山穷水尽之感,由于山势高峻 日照时数短,加之溪边森林植被丰富密集,光影多变,而“鸟鸣山更幽”则更加强了对神秘环区气候的渲染。在茫茫云海中,重叠起伏的山峦更加显得变幻莫测,似海浪中漂浮的仙山琼阁,更平添无限的神秘感。由于人烟稀少,境内的原始森林及其环境极少破坏,一切都保持着古朴原始的风味,满山的野花野果,春华秋实,花开花落,林木季相更迭,仪态万千,林下落叶枯枝,藤蔓缠绕。飞禽走兽出没其中,这一切都为天然不饰雕琢。且境内万阳河溪流两侧空气负离子含量均在1.3万个/立方厘米以上,比闹市区高125—1200倍以上,有利于身心健康。
桃源洞自然保护区的山坡度大,多深涧峡谷。有多处裸岩,石纹奇旎,斜皱有致,直如斧劈,千姿百态。山间小则往往一边岩石突,一边绝壁深漳,涧流咆哮奔腾,白浪飞溅,其声如雷。俯瞰令人头晕目眩,而那颤颤悠悠凌空深涧之上的独木桥,则更是奇险无比,行走其上,心惊胆战。只有走进群山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桃源洞景观之丰富,变幻之神秘,“有凸有凹,有曲有深,有峻有悬,有平有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功。”就是她的真实写照。而群峰之中那幽深险峻的峡谷,则更是最令人神往的所在,两边均为险峰峭壁,谷底怪石险滩,往往峰回路转,景象异常,人置身于内,极生空间无限之感,令你流连忘返。
桃源洞的溪流纵横交错,水之出神入化,往往水湾急转,又是一番景象,多姿的水流则给之以生命和活力。“山得水而活,水因山更幽”,发源于区内的一百多条溪流山泉,在各种不同地形环境的约束之下,水流时而激越狂奔,时而平静娇羞;或从宽阔的河床缓缓流过,或由石隙中夺腔而出,在空间上对比变化丰富,节奏明显。
原始美丽的净土,幽深无垠的原始森林,流光溢彩的迷人山水在这里应有尽有,显现出大自然无穷魅力,原始神秘的神农谷是越野、登山、溯溪、露营、烧烤、等户外游戏活动为一体的体育活动理想场所,在这里能够满足人们返朴归真的渴求,不愧为休闲旅游,野外探险、避暑疗养的胜地。
桃源洞于1984年正式设立桃源洞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全面负责保护区内的原始森林及其生态系统,拯救濒于灭绝的物种。2002年7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湖南炎陵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10月9日,经县编委批准,桃源洞管理局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现内设综合股、森保股、旅游开发中心,下辖桃源洞林场与桃源洞山庄。桃源洞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现有办公楼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宿舍面积3300平方米,招待所1700平方米。保护区已开通程控电话、安装了-接收器,从炎陵县城到保护区45KM公路全部为柏油路面,并开发了甲水景区与田心里景区,区内建有宾馆两家,可同时容纳300人食宿。
桃源洞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每年都要接待各级领导、科学家、专家、大中专学校学生1万人左右来区考察、实习,接待游客5万余人。如1999年8月著名书画家杨振宇、2000年3月著名书画家李立、2000年4月著名诗、歌、影评论家李元洛、2001年8月中央-部副部长胡德平、2002年4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2002年5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副部长周远清、广州军区副司令员谭冬生分别到桃源洞参观考察与指导工作。与此同时,保护区还开展了一些基础性的简单研究与科技应用推广工作,如大院冷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气象观测等等,促进了保护区科研能力的提高。桃源洞已逐步形成以“保护为主、旅游为辅”的多功能、多效益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