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三雄故居

邓三雄故居

南衙村:南衙村……

学党史 | 邓培故居:映照三水红色精神的火炬

开栏语

近日,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15处第一批佛山市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进一步把红色资源转化为党史学习教育资源,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即日起,文明佛山推出“学党史”栏目,每日推送一处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激励引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干部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以史鉴今,资政育人。

三水石湖洲邓关村一处仿古青砖砌就的高墙大院内,一株近十米高木棉树,安静地迎接每一位前来参观的党员、群众。

这座院子是三水革命烈士邓培的故居,邓培是中共创建时期最早的党员之一,早期铁路工人运动的先驱。124年前,14岁的邓培走出邓关村“北漂”天津唐山等地。30年间,他从爱打抱不平的少年,成长为百炼成钢的革命家、工人运动的领袖,最后为他所忠于的革命事业献出生命。

邓培故居成为三水红色精神的起点,这是一把映照家乡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火炬。

“共产党员是不怕死的!”

邓培原名邓配安,1883年4月8日,在三水县西南镇石湖洲邓关村出生。14岁时,因生活所迫,邓培随其舅父到天津德泰机器厂当学徒,不久改名邓配。1900年冬,考入北洋官办铁路局唐山修理厂,改名为邓培。

在唐山修理厂,邓培及工友们遭受了残酷的剥削。不甘受剥削的邓培勇于发动工友进行抗争。同时,他争取机会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马克思主义,逐渐种下革命火种。

在党组织的帮助下,邓培的共产主义觉悟迅速提高。1921年春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秋,经中共北京区委批准,邓培由社会主义青年团员转为中共党员,成为唐山地区及河北省第一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工人。1922年1月,邓培作为中国工人代表之一,赴苏联出席第三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会议,受到革命领袖列宁的接见。

随后,邓培积极参与唐山党组织的建设,并担任主要领导人,组织工人们开展罢工运动,将唐山工人运动推向高潮。

1923年6月、1925年1月,邓培先后出席中共“三大”“四大”,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兼任中共唐山地委书记。

1926年3月,邓培根据中共北方区委和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李大钊的决定,回到广东开展工人运动,传播革命火种。

1927年4月15日,国民党反动派在广州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同日,邓培在广州被捕。狱中,邓培遭到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但他坚定信念,坚决不叛党。4月22日,邓培在广州英勇就义,年仅44岁。

“你们听着,共产党员是不怕死的!你们用尽所有酷刑,我都不怕。我宁死也不投降,这就是我最后的回答!”

至今,这段邓培在英勇就义前的慷慨陈词依然令人肃然起敬。

斯人已逝,红棉长红

“邓培信念坚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赤诚报国,英勇献身。”现年84岁的王士立是唐山师范学院原副院长、历史系教授,他穷尽半生心血研究邓培。

2003年前后,三水区档案局找到王士立,双方共同编撰了《邓培烈士传》一书,以纪念这位早期的共产党人和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

为了更好地纪念邓培、传承红色精神,自1993年以来,三水人民政府多次对邓培故居进行修缮、保护。去年10月底,三水完成了对邓培故居的第四次修缮工作,并将其旁边的废弃居民房修改成邓培纪念馆,以“展板+实物+情景再现”的形式,生动还原邓培烈士生平。

走进邓培故居,这是一座岭南传统的“四爪大屋”,也是邓氏族人的祖屋。

邓培故居设有四个展厅,以时间为轴,以重大纪事为线索,还原了邓培参加革命以来波澜壮阔的一生。展馆还藏有一批跟邓培革命事迹有关的珍贵展品。有一顶用高粱秆皮编织的凉帽,上书“勿忘国耻”四个大字,这是邓培在领导工人罢工运动中使用过。此外,还有一面开滦五矿大罢工期间使用过的旗帜。

1926年到1927年春天,邓培3次返回三水考察农民运动,帮助乡亲组织农协社并起草乡规12条等。在村里,他总是满怀信心地说,“家乡太穷了,但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在其感召下,几个同乡决意跟随他参加革命。

在一代又一代三水人的传颂中,邓培的事迹深入人心,成为三水人引以为豪的红色精神象征。

屋内的红棉据说是邓培祖父亲手种植的,今已亭亭如盖。

斯人已逝,红棉长红,纪录烈士事迹的邓培故居已成为映照三水红色精神的火炬,映照前事,照亮后人。

邓培故居

地址: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石湖洲村委会邓关村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五8:30-12:00 14:00-17:30

参观时长:40分钟

来源:三水镇街党校、佛山日报、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编辑:钟俊莹

佛山红色地标 | 邓熙农烈士故居:见证这位三水革命烈士,毕生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2021年,中国开启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

佛山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中共佛山市委宣传部、中共佛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佛山市委网信办、市文明办、市创建办、佛山电台FM94.6推出《佛山红色地标》系列融媒报道,融合运用短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带大家到佛山的红色地标“打卡”,共同探寻历史肌理,解读精神密码,赓续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三水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革命战争年代,这里走出了邓培、邓熙农、陆伟昌等一批仁人志士。正是他们的红色精神滋养着这片土地,勉励后人不断前行。本期节目,我们就带您走进邓熙农烈士故居及其烈士墓,回顾邓熙农的红色一生。

邓熙农故居

坚定信仰 全身心投入工农运动

邓熙农原名邓遂安,1901年出生于今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五顶岗村委会云塘村。少年时期,邓熙农就聪慧好学、能言善辩。1917年,他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新办三水县立中学,两年后考入广州政法学堂。求学期间,邓熙农受“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开始接触进步人士并接受新思想,逐步确立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信念。1922年,他离开政法学堂前往上海参加革命活动。次年,邓熙农返回广州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春,邓熙农受中共广东区委派遣,回到家乡三水活动。他深入到理发、碾谷、烟丝等行业的工人中,宣传“工人组织工会”“团结起来才有力量”等革命道理。邓熙农还时常到码头公园、学校等人群密集处发表演说,广泛宣传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号召大家参与革命。

1925年,邓熙农到三水西区青岐乡阁尾村,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工作。1926年2月,国民党三水县党部改组,邓熙农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5月,他被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委任为三水县党部筹备员。此后,邓熙农利用此身份全力投入到工农运动中。

同年五六月间,邓熙农参与建立中共三水县支部,与梁应坤、程鸿博等先后发动和帮助建立行业工会、革命工人联合会及工人纠察队、南(海)三(水)工人研究社。7月,米业工人向资本家提出增加工资、减少工时的要求遭到拒绝,邓熙农等通过工会组织发动当时的三水全县米业工人举行大罢工。罢工斗争得到广东碾谷总工会和三水工会联合会的援助,持续了一个多月。最后,国民党省党部责令资方接受工人的全部条件,罢工斗争取得胜利。

在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邓熙农也努力开展农民运动。1926年6月,邓熙农与陆伟昌、程鸿博发动和组织成立阁尾村农会,吸纳会员30多人。农会接管了公产公物,实行禁烟禁赌,减租减息,组织农军,实行武装自卫。此后,三水农民运动迅猛发展。三水全县有40多个乡村建立了农会,会员达3000多人。

视死如归 献身共产主义事业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1927年秋,中共三水县委成立,邓熙农为县委委员。他和共产党员们又投入到新的战斗中,恢复了一批工会农会组织,领导群众开展斗争。同年11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在广州举行武装暴动夺取政权。邓熙农与陆伟昌以西南榨油、理发等工会的会员组成的工人赤卫队,以及阁尾村农会会员组成的农民自卫军为队伍,与集结在三水的西江农军等候策应起义。12月11日广州起义打响。邓熙农与陆伟昌组织的工人赤卫队和农民自卫军,一度占领了广三铁路走马营路段一带,封锁了广州至西江地区的陆上要冲。

广州起义失败后,三水反动当局加紧缉捕共产党员。三水党组织的成员被迫转移,邓熙农辗转隐蔽于家乡西区、高明明城、南海西樵、鹤山沙坪一带。不久,避往香港的陆伟昌返回三水,向邓熙农传达“组织武装力量反抗国民党大屠杀,不可离开家乡民众”的指示,邓熙农开始在家乡西区开展秘密活动。

1928年8月下旬,邓熙农返回云塘村活动后不幸被捕。在被押解到当时的三水县城河口时,恰逢广三列车到站,下车旅客众多。邓熙农向行人高呼口号,宣讲要实行共产主义的道理。

在此后的刑讯中,邓熙农公开承认自己共产党员身份,直言共产党人是为劳苦大众谋福利的,揭露国民党右派的可耻行径,每次受审时都理直气壮地痛斥敌人。得知此事后,邓熙农的父亲十分焦急,想方设法营救,他远在海外的亲戚也出资救助。反动当局允诺:“只要他表悔改轻狂之意,就可以释放。”但遭到邓熙农的断然拒绝。邓熙农表示,绝不变志,决不屈膝求生。他还传出家信,嘱咐妻子不要忧伤,要教育好后代,鼓励家人相信正义的事业一定会取得胜利。

经过两年多的狱中折磨,无数次的刑审逼供,邓熙农始终不曾屈服变节。1930年12月23日,邓熙农被解押回三水。次日,在被押赴刑场途中,邓熙农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对派”,场面悲壮,感动无数群众。牺牲时,邓熙农年仅29岁。

弘扬英烈精神 汲取前行力量

时光荏苒,坐落于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五顶岗村委会云塘村的邓熙农烈士故居,成为了人们缅怀邓熙农烈士光荣革命事迹,承载红色历史的一座丰碑。

“我要向邓熙农烈士学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为国之栋梁。”今年清明期间,佛山市三水区金本小学组织部分师生前往邓熙农故居及烈士墓举行祭扫革命先烈活动。在烈士墓前,金本小学学生黄敏乐表达了向革命烈士学习的决心。

金本小学学生 黄敏乐

在邓熙农故居的不远处,坐落着邓熙农烈士墓。清明时节,已有71岁高龄的邓熙农的侄孙邓英耀像往年一样来到这里,庄严地三鞠躬后献上鲜花,以寄哀思。“我们要继续弘扬邓熙农烈士的精神。青年一代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

邓英耀

参观指南

邓熙农故居: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五顶岗村委会云塘村

邓熙农烈士墓: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五顶岗村委会云塘村后山

来源:民生直通车

邓承修故居和邓仲元旧居展示馆免费开放

邓承修故居也就是壶园,建于清光绪初年,建筑为仿北京四合院布局,整体呈长方形,由两栋房屋、回廊和庭院组成。而屋内装饰、木雕、彩画都采用客家民居传统工艺,是惠州市保留最为完整的一座历史名人故居。

在大门口用手机扫码,便可以跟随手机语音导航,一边参观一边回顾壶园主人荡气回肠的一生,故居内的厨房、饭厅和卧室等场景都进行了复原,同时展览选取了邓承修生平的典型事迹,图文并茂地讲述了有“铁面御史”之称的清末名臣邓承修的主要生平事迹。这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铁面御史”称号的来历。

讲解员 叶婉妍:

邓承修12年间 上书奏本多达78本, 其中75本与弹劾贪官污吏有关, 如弹劾湖广总督李汉章 ,两广总督刘坤一, 广州知府冯端本 ,对李鸿章这样的朝廷重臣也不留情面。

另外一件让惠阳人津津乐道的事儿,是邓承修回乡后非常关心家乡教育事业,他在1889年创办崇雅书院,迄今130年历史,培养的人才数以万计,遍布世界各地。

讲解员 叶婉妍:

中国近代史上 叱咤风云的著名人物 ,如邓镜人 、杨受昌、 欧渠甲 、邓演达、 邓仲元等 ,都曾在崇雅书院读书和教书, 直接或间接受到邓承修道德文章的影响 人格精神的熏陶 ,他把生命最后的时光 ,奉献给了家乡人民 ,邓承修1892年在惠州六度庵病逝 ,同年邓承修归葬家乡淡水新桥村板子坪养公坑。

与壶园一墙之隔的是邓仲元旧居,2015年成为省级文保单位。展览内容分为客家子弟,崇雅精英;辛亥元勋,护法干将;驰聘闽桂,粤军灵魂;一代英烈,千古流芳四大部分,很好地重现了功绩卓著的辛亥元勋、民国名将邓仲元的短暂但光辉夺目的一生。

讲解员 叶婉妍:

他治军极严, 讲政治讲作风、 讲意志, 仅用短短的一年时间就打造了一支训练有素的粤军第一师 ,第一师成为全军楷模 ,离不开邓仲元的强军政策和人格魅力 ,许多叱咤风云的著名将领 ,都出自第一师, 如叶剑英 、李济深 、叶挺 、陈诚、 薛岳等 ,都出自粤军第一师, 这支战斗力极强的粤军 ,打败过所有能见到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