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仪故居

秦孝仪故居

吴集镇: 德圳、栗木、莫井3个乡和吴集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吴集镇吴集镇位于洣水河畔的杨山脚下,北面与县城隔河相望,一桥相通。据《衡山县志》载:“吴集市后,广袤五里,为吴三桂集兵之处。”吴集因而得名。相传吴三桂率部来此后,见前后左右有龙、象、猴、鹅、狮形诸山相簇,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拟于此建立行辕,厉兵秣马,作长远计。后因掘井不得水,便率部去衡阳。吴集镇属典型的江……

魏源故居的建造者一一匡孝立与魏孝立的神奇故事

魏源故居的建造者一一匡孝立与魏孝立的神奇故事

文/陈历章

魏源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隆回县司门前镇学堂湾村,始建于清乾隆初年,系魏源祖父孝立公遗留下来的产业,为一座两正两横的木结构四合院。故居坐西南朝东北,院前有木结构槽门,四周有干打垒围墙。整座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尤以木质雕刻古朴精致,巧夺天工。这样规模恢宏的建筑是如何设计营造的,这位能工巧匠又是谁呢?让我慢慢道来……

魏源的祖父魏孝立,为人纯善,经营有方,家资丰厚,可谓是田园广置,银锭满仓。但有一样,不够理想,就是宅舍不太宽敞,仅有祖上遗留下来的几间老房,且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于是,他左盘右算,准备建处新宅。

民间做事有很多讲究,何况像他这样的富有人家,办起大事来,那是更加慎之又慎。首先要请功底深厚的风水先生,选择能使住主兴旺发达子孙昌盛的风水吉地。据说,经过风水先生的反复斟酌,最后将基址定位在沙洲上这块风水宝地上。

基地定好了,还要根据住主命相,与吉地相结合,选择出能催旺丁、财、贵的具体时间。据说看了三年才看出动土兴工、竖柱上梁等吉日良辰来。

时间确定好后,还要找一位技术精深的木工师傅设计掌墨。从事木工职业的人不少,可是要找位资质高的师傅并非易事。经四处打听,得知三都有个姓匡的人与魏孝立同名,曾承揽过多处较为大型的建筑工程,不仅技术好,名望也非常高,有众口称贤的评价。

一日,魏孝立专程来到三都匡孝立的家,正好匡也在家里。二人一番言语接触,觉得还相当投机。时近中午,匡吩咐家人置办酒菜,二人分宾主入座,推杯换盏,一顿小饮,花了个多时辰。

酒酣饭饱,魏向匡说明了来意,要修建蓬舍,特登龙邀请“老华”(民间有称同名者为“老华”)为掌墨师,负责设计与组织木匠施工。匡闻言后客套地谦虚了一番,见魏态度非常诚恳,表示恭敬不如从命,应允了魏的请求,如期携带工具行李至魏府履行职责。

匡带领一班木工,在劳动施工中以身作责,专心专意,诚诚恳恳,任劳任怨,在技术上精艺求精,对其他助手木工要求也很严格,但态度和蔼,说话讲究分寸,能够使别人舒舒畅畅地接受他的意见,并在工作中认认真真地执行。整个劳动队伍显得一团和气,质量标准高,工效显著快。

木工场地,时有小孩拿着银锭当玩物在场地玩耍,将银锭遗落在马凳左右,木屑刨花旁边。匡每将银锭捡至一旁,到了用餐时间,将银锭亲手交与东家,并叫主人不要将贵重物品给小孩玩耍。对匡的言行举止,魏一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屋的架构竖好后,还要进行装修,前后花了好几年时间,魏一直以匡为师。匡对魏的为人一直很钦佩,那数年如一日的待客之道,还有那善解人意、尊重劳动、理解别人的心情,真是无人所及。因而,匡对魏也是打心眼里尊重的。

工程基本告竣,魏设置酒席,酬谢工匠,还另设专席与匡对饮。酒过数巡,魏对匡说:“老华你如此精湛的木匠技艺,又如此忠心诚意,世上确是少有。但这木匠工艺,一天只能挣到一个工的工资,除养家糊口外,剩余不多。凭你的为人,不如另外谋点事做,也许比做这木工要强。”

匡孝立听后,将杯盏送往嘴边,抿了一口酒,本想拿起筷子去夹菜,但送到半途又收了回来,慢慢地将筷子放回桌面上,眼睛注视着对面的东家,心里思忖着:我半生以来,拜师学艺,勤学苦练,好不容易才将手艺学到如今这个样子,虽说精不到雕龙画凤,但也常有人请上门来吃饭,不做木工,难道还有别的好门路可走?遂对魏说:“承蒙东家信任,在府上一做就是几年。我一介木匠,不做木工,还能另外有什么事做么?”

“当然有事做,就看你愿不愿意做了。白芽山,捧掌山,两边山上有的是杉树,将这些杉树买下来,运往汉口,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魏孝立一边说,一边观察着匡孝立的脸色。

这时,匡孝立的脸上表情,虽谈不上惊恐之状,但也流露出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来。心想:你还不知道我匡孝立的家底?就在你这做了几年木工,挣得几块钱,除去一家人的衣食费用,能剩下几块钱?去做这种大生意,你也是站着说话不知腰疼。但与东家说话,不能没有厚薄,于是说:“东家你还不清楚,我哪来的本金嘛!”

“本金我出,你负责打招乎(管理的意思),利润一人一半。”魏说道。

赚了平分,但如果折了呢,怎么办?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这样不吉利的话不能说。

这时,一个挑夫手里拿着根扁担,哭丧着脸撞了进来,结结巴巴说道:“东、东、东家,对、对、对不起,土岭界的路太不好走了,我挑的一担桐油全倒光了。”说完,焦急地等待着主人的责罚。自倒了桐油之后这人悻悻地挑着空油桶回了家,不敢露面。还是那人的妻子贤惠:“要陪就想办法赔嘛!总得对人家有个交代。”这人才战战兢兢地对东家说出了实情。“几十岁的人了,走路也不老成点,快到厨房吃饭,过两天带几个人去把路修一下。”魏本想叫这人坐下一起用餐,但仔细一想,与人谈生意,来个旁人参听有点不妥,所以就打发他与厨房人员吃饭去了。

匡孝立正在考虑,如果万一折了,我拿什么赔。碰巧这倒桐油的人撞进来向东家汇报倒桐油的事,匡孝立心想:这倒桐油的人不全赔也得赔一半。但现在一看,东家没有要他赔的意思,想这东家为人倒很大方

魏一边让匡喝酒吃菜,一边问匡考虑如何?既然东家如此信任于我那我也就感恩不尽了!就这样匡孝立将这一艰巨又难求的美差承领了下来。

匡孝立拿了东家本金, 接着买好树,请工伐木。待树干透,送到河边,扎成木排,顺流而下,浩浩荡荡直达汉口。岂料江河里也有不侧漩涡,一趟木排全部打进漩涡沉入江底。幸好所有人员安然无恙,全部逃脱厄运。

匡只得垂头丧气回来汇报,心想这生意没得做手,天底下哪有木头下沉的道理,这是自己命运使然,欲告辞回家重操旧业。

这魏孝立也觉得奇怪,木头沉入水底也算天下奇闻。我就偏不信邪,要匡继续操办第二批排木。

看到魏态度坚决,匡只得遵命照办。第二批排木到了汉口又重蹈覆辙......

此时的匡孝立真的是欲哭无泪,恨苍天无情,命该如此,无颜再见江东。但仔细一想,这次是你魏孝立一意孤行,怪不得我。怏怏不幸赶回家里说明详情,决意不再从事生意行当。

可这魏孝立生性倔犟:木头成河,我就用木头把河床填满,看你还怎么个沉法。遂命匡继续置办第三批排木。匡孝立见魏孝立如此执着,此时也转变了态度,既然你折得起资金,我就折得起工,狠下心来置办第三批排木运往汉口。

汉口是座历史悠久的大城市,繁华极了。不过过去没有钢筋水泥,房屋都是土木结构。这一天,有个衣衫褴缕,蓬头垢面,而且五官特别丑陋的人,从上街走到下街,又从下街走到上街,上上下下走个不停,口里唠叨着:“一个人有两只眼睛,一个人有两只眼睛。”路过的人都远远的躲开他,看都不想看他一眼,因为看到他实在是感到恶心,讨厌。“疯子真的是疯子,谁不知道,一个人有两只眼睛。”人们在心里暗暗地骂道,谁也没有发出声来,因为他疯,难道你也跟着一起疯?

过了不到一日时间,不知何故,街上着火了。重檐连壁,消防无门,汉口城里整整烧了三天三夜,草木无存。幸喜人员伤亡甚少,贵重物品各自抢了出来。破旧立新,重建在即,木材成了非常紧缺的物资。

此时,由匡孝立押运的第三批排木也赶到了汉口。到了原来沉木的地方,大家又是提心吊胆,魂魄离窍。眼看着最前面的几筏排木,一个旋转沉了下去,匡孝立绝望惊呼:“天亡我也!”众工人也无不惊呼叹息。

正在人人束手无策之时,有几筏排木在那里欲沉不沉,连续打着旋圈。过了一会儿功夫,江面上忽然多了许多木排,大家觉得非常奇怪。瞬间,木排占据了半边江面,高出水面不知几丈,江上排木堆积如山,大家欣喜若狂。原来沉了的木排全部浮了上来。因木头上都有匡孝立的斧记,所以无人敢侵。这次,匡遇上天时地利人和,大发横财。

从此,三都匡孝立与一都魏孝立,两个大财主并驾齐名。

这个神奇的故事在隆回北面流传甚广,老幼皆知!

另,民间有歇后语“土岭界上倒油,孝立满爷背时”。

作者简介:陈历章,隆回县司门前镇旺和村(原红光村)人。

参观仪陇朱德故居

朱德故居 红色经典 名扬天下

朱德元帅

共和国元勋朱德故居

朱德故居始建于清代嘉庆末年(公元1820年),是朱家先辈从广东入川的第二住地,至今己有190多年的历史

这里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土木结构房屋,典型的川北农家小院。朱德从9岁开始在这里住了14年,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屋内按照朱德离家时的原貌陈列着朱德及其家人使用过的物品,堂屋门楣上方的匾额系一代文豪郭沫若亲笔书赠。屋侧的“双柏树”、“琳琅井”是朱德当年劳动和学习的见证物。

▲位于四川南充仪陇县马鞍镇琳琅村朱家大湾的朱德故居。

▲朱德故居琳琅井

朱德故居。朱德故居纪念馆是1982年8月为纪念中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朱德而建立。

朱德故居位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琳琅村朱家大湾。朱德故居为土木结构的三合院瓦房,四周有3300平方米的竹木园林。1980年朱德故居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有建筑面积2560平方米,园林面积13400平方米。

▲由郭沬若亲笔题写的“朱德同志旧居”馆名

▲朱德故居晒坝边的石碾

▲朱德的父亲母亲

▲朱德生父朱世林墓

朱德诞生地

▲朱德故居

▲朱德的住房和读书的地方

▲少年时期的朱德

▲青年时期的朱德

▲朱德故居纪念园

▲朱德回到故乡陇县马鞍镇琳琅村,与乡亲们亲切交谈

▲朱德故居纪念馆

在四川东北部峰峦叠嶂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座天然五角星形的山峰---琳琅山,因为孕育了红军之父、三军总司令朱德而名震天下。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就座落在琳琅山脚下的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马鞍镇朱德故里景区内。

朱德故居纪念馆于1982年8月1日落成开馆。2005年进行了改扩建,总建筑面积达3760平方米。纪念馆坐北朝南,采用川北民居和现代化建筑相结合的格局,配以园林花草点缀,显得古朴典雅、庄严肃穆。

走上百余级台阶,最先跃入眼帘的是位于纪念馆正门广场中央汉白玉朱德雕像,高4.2米,神情庄严、目光坚毅,右手挥向前方,伟人风采扑面而来。纪念馆正门上方“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9个金色大字,由邓小平亲笔题写。

整个纪念馆区分为五个展厅,包括勤劳勇敢的佃农子弟、投笔从戎、护国讨袁、寻求真理、旅欧求学、南昌起义、井冈会师、万里长征、抗战八年、解放战争、国务活动等单元,用丰富的图片、翔实的史料、珍贵的文物,讲述了朱德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朱德故居纪念馆正门前的朱德汉白玉雕

▲鸟瞰朱德故居纪念馆

▲朱德在井冈山

▲朱德的题词

▲朱德的专车

▲陈列在朱德故居纪念馆展厅内的朱德各时期的照片选

▲朱德元帅戎马一生

▲朱德

▲朱德元帅

▲陈列在朱德故居纪念馆正门大厅的朱德铜像,人民的光荣

▲毛泽东、朱德合影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合影

▲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人合影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在延安

▲毛泽东、朱德在延安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在抗日前线

▲朱德在抗日前线

▲朱德在延安

▲朱德、邓小平合影

▲朱德、康克清合影

▲朱德、康克清与子女合影

▲陈列在朱德故居纪念馆展厅内的朱德书法作品选

毛泽东为朱德六十岁生日亲笔题词“人民的光荣”

冉兴富 彭纯伦在朱德故居合影

作者冉兴富

2021年10月于重庆

编辑:严京平

青果巷名人宅邸--恽鸿仪故居

品读

常州

今天的品读常州为您介绍青果巷名人宅邸--恽鸿仪故居。

恽鸿仪,字伯方,江苏常州人,清朝政治人物,是常州画派创始人恽南田的后代。平生尤工书画。祖父秉怡,祖姑恽珠,皆以画知名于世,一门风雅,传南田家学。

恽鸿仪故居位于常州市青果历史文化街区中段的天井巷与雪洞巷之间。故居坐北朝南,东邻天井巷与广敷义塾(原蒋氏宗祠),南临青果巷,西邻雪洞巷与顾氏宅居,北界天井巷11弄,占地11亩左右。 建筑群平面略呈凸字形,相传有房屋108间,砖木结构,均硬山式平房,由东侧、正中、西侧三部分组成,中间分别由夹弄和内走廊相隔,东侧厢房处于广敷义塾建筑后面,前后共3进。这一带的清代建筑群系恽鸿仪在清咸丰、同治年间位于市区后北岸的旧宅被毁后于1865年始建的府邸遗址,而直至清光绪年间才完善。2008年2月26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感谢收听本期的《品读常州》,本节目编辑、制作:林菲,图文编辑:张宁,详情请关注FM105.2 全天半点时段。

Hi

ID:常州经济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