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兰斋——中共耒阳县委机关旧址

培兰斋——中共耒阳县委机关旧址

培兰斋——中共耒阳县委机关旧址位于衡阳市耒阳市群英中路一侧、聂州居委会10组。始建于清朝雍正三年,原为聂州谢氏宗祠与私塾。

土地革命初期,培兰斋为中共耒阳县委秘密办公地点,湘南起义时期仍为耒阳县委机关所在地,并在此设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招兵处。朱德、王尔琢等湘南起义主要领导和耒阳县委主要领导都在这里办公,组织开展一系列革命活动,从而成为当时全县乃至湘南地区的革命指挥中心。他们在这里运筹帷幄,领导耒阳人民开展了一场改天换地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斗争,在耒阳乃至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耒阳共产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和损失。8月中旬,中共湖南省委派邓宗海潜回耒阳,于9月份在南岭背文家村重建耒阳县委,不久即将县委机关秘密迁至培兰斋办公。在此创办了县委机关报《耒潮》,由县委秘书长伍云甫负责油印发行。10月份,县委在《耒潮》发表《拿起刀枪,为烈士报仇》的文章,号召全县人民和各级党组织向敌人发起针锋相对的武装斗争。通过秘密广泛开展游击战,组织年关暴-动,杀掉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挨户团头子和叛徒,震慑了敌人,鼓舞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和勇气,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再度高涨。

全国解放后,培兰斋先后被用作办化工厂、屠宰场使用。1963年,根据中央有关领导指示,培兰斋作为土地革命时期耒阳县委机关旧址,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耒阳县委决定并报省委批准,修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耒阳县委机关旧址,筹建永久性耒阳党史陈列馆。经过一年努力,在培兰斋建馆布展竣工,并于1986年11月5日正式开馆。这是全国第一个县级永久性党史陈列馆。北京军区原副政委王紫峰中将亲笔题写了馆名。山西省军区原政委郑效峰少将,省政协副主席谷子元等1000余名省市县领导和群众参加了开馆典礼。2006年8月,耒阳市委对党史馆进行了改造扩建,当年11月竣工。建筑面积从原来的1000平方米增加到4000多平方米,展馆从一馆扩大为两馆一园,即耒阳党史资料图片展览馆、革命实物展览馆和朱德、伍若兰夫妇塑像园。展览的内容更加丰富翔实,图片文字更加亮丽醒目。

培兰斋——中共耒阳县委机关旧址于1966年被耒阳县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12月被耒阳县革委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4月被耒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5月被衡阳市委宣传部公布为衡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耒阳党建网

中共福建省委军委机关旧址

厦门

建筑

的党史故事

中共福建省委军委机关旧址

今天党史故事的“主角”是

中共福建省委军委机关旧址

一起来了解下今天的“主角”

建筑简介

●中共福建省委军委机关旧址位于鼓浪屿福州路127号。

●该建筑于1930年福州路一带填海造地后依岩壁而建,总共有五层楼。第一层以花岗岩石材建筑。二楼就是中共福建省委军委机关所在地,共有3间相互连通的房子,中间是厅,左右各1个房间,每间12平方米左右,花砖地板,阳台朝海,外围覆有红色雨披。三楼有一个木门,可以到达近旁福州路125号的屋顶。四楼和五楼靠近鼓新路斜坡,有两个门楼出口通向海边。

●2012年,该建筑被评定为厦门鼓浪屿第二批历史风貌建筑。

福州路127号2楼新老照片对比

一二楼出入口

二楼的小客厅

4楼及5楼连通鼓新路通往海边的出口

党史故事

01

革命伉俪赴厦履新 领导全省军事工作

▲中共福建省委一大、二大在鼓浪屿召开后,厦门逐渐成为福建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1930年6月,蔡协民和曾志从中共闽西特委调来厦门不久,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所在的那座房子附近,发现了一位可疑的人。为了机关的安全,省委书记罗明决定立即搬家并把选址的任务交给曾志。曾志到鼓浪屿找了几个地方,把可容纳较多人的虎巷8号给省委机关。经罗明同意,军委机关另设一处。就这样,军委书记蔡协民和军委秘书曾志二人,住到福州路127号。

▲蔡协民,1901年12月出生于湖南华容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华容特委书记,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4月他与朱德陈毅等人转战湘南,时任红七师党代表,后又跟随朱德上井冈山,同毛泽东会师。1929年1月,他随同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建立闽西革命根据地,曾任中共闽西特委组织科长。1930年6月调厦门任中共福建省委军委书记。

▲同蔡协民一起住进福州路127号的曾志,1911年出生于湖南省宜章县。1926年10月,15岁的她就在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4月,曾志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师党委办公室秘书。后与党代表蔡协民结婚,并一起上井冈山古田会议后,任共青团闽西特委书记,广大青少年在她的发动下,成立了“少年师”,拿起梭镖保卫红色政权。1930年6月从闽西调来厦门,任中共福建省委军委秘书,同军委书记蔡协民一起,领导全省军事工作。

▲蔡协民与曾志二人,是以夫妻名义来租用福州路127号的。房东见到他们夫妇就有好感,还称赞他俩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所以,他们同房东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从未受到怀疑。蔡协民夫妇租住的127号2楼就是当时省委军委机关所在地,除了楼上楼下可以相通外,还有一个边门,位置既隐蔽又方便撤离。

02

伪装身份交换情报 矢志不渝忠心为党

▲一切党内工作都是秘密进行的,军委有什么指示要发到各地去,都交给秘书曾志去办。曾志与住在虎巷8号的省委交通员黄若章有约,每天上午曾志像个到市场买菜的家庭主妇,把文件带到黄家渡边一棵树下与黄若章交换;黄若章也在此时把各地送给军委的报告交给曾志。双方交接时间不到一分钟,谁也发现不了他俩在干什么。曾志是一个胆大心细的人。她作为福建军委机关的秘书,每天要及时处理各类文件,然后把无需保留的文件,放在一个铁桶内烧成灰后,倒进阴沟里冲走,不留一点痕迹。

▲省委与军委属于上下级关系,军委重要事项都必须向省委请示汇报。为此,蔡协民与罗明相约,每星期定时在黄家渡一带的海边会晤。他俩像一对朋友,一边散步,一边交谈,事情谈完了,各自回“家”。

▲蔡协民为书记的省委军委在福州路127号指挥全省的武装斗争和兵运工作,直到1931年3月25日设在虎巷8号的省委机关遭到破坏。随后,军委机关从鼓浪屿搬到厦门市区。1934年4月蔡协民离开厦门前往根据地途中,因叛徒出卖被捕。经受多次审讯依然坚贞不屈,当年7月在漳州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3岁。曾志则辗转全国各地继续革命直至新中国成立。

End

▍稿件来源:厦门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编辑:厦门市建设局办公室

▍制作:郑媛虹/ 欢迎转载 请注明信息来源

建于厦门

设在人心

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开馆

央广网上海5月10日消息(记者周洪)今天(10日),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开馆活动在静安区新闸路613弄举行。

纪念馆外景(央广网发 静安区供图)

作为上海市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重点推进工程之一,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筹建工作历时三年,期间展陈大纲、展陈布置经权威专家多次审核指导,目前已经达到了正式开馆,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基本要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围绕“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这一主基调,作为全市“一馆五址”第一个正式开馆的场馆,举办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开馆活动有着更为重大意义,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军史上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波澜壮阔的伟大征程,是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体现了静安深入开展红色文化保护传承,讲好红色故事的决心。

根据上海市委要求,在静安区委领导下,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筹建工作,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区委党史党史研究室作为建设主体,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负责运营管理。2020年8月,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筹建工作获中央批复后,静安区广泛汇总多方专家意见,对展陈大纲进行修改完善和对布展设计进行优化提升。场馆展览面积192平方米,主题为“风雨经远里,军史丰碑地”。通过图文、实物、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讲述中央军委自成立至1933年1月离开上海向苏区转移,这将近8年间的历史变迁。

烈士浮雕(央广网发 静安区供图)

纪念馆的展陈内容,对史实把握力求客观、精准,陈列大纲经中共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以及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等专业部门多次审核,并且将50%的文献资料以文物复制件的形式陈列展出,增强历史还原度;布展形式上,进行了全面优化、提升,展览版面更加简洁,清晰。运用电子触摸屏展示烈士家书与手稿,增强展览互动性。通过“动态影像窗”再现上世纪20年代石库门里弄场景,增强历史代入感;动线设计上,力求流畅,提升参观空间舒适度。在有限空间内设置弧形屏幕,增加展厅纵深感;整体配色素雅清新,提升展厅明亮度。

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所在的石库门里弄建筑始建于1919年,原属新闸路经远里。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共中央军事部(也称军委)和相应机构于上海诞生(其间在武汉工作短暂时间)后,对武装工农、举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指导红军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中共中央军委机关也见证了周恩来、杨殷、彭湃等革命元勋的光辉事迹。中国共产党对军事斗争的早期实践与探索,淬砺了人民军队的忠勇品格,根植了人民武装的红色基因,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奠定了坚定基础。

今后,中共中央军委旧址纪念馆将依托“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进一步加强与驻沪部队等单位共建,携手打造一支“军人讲军史”的特色志愿者服务队,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的常态化、持续性开展。通过讲好军史故事,擦亮“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名片

厦门革命遗址:鼓浪屿中共福建省委军委机关旧址

厦门革命遗址

沿着福建厦门鼓浪屿笔山路向前走,到了八卦楼,再从右边一条小路往下走,或是从福州路朝内厝澳方向走,都可到达福州路127号这座傍着山坡建的楼房。1930年6月至1931年5月,中共福建省委军委机关就设在这里,军委书记蔡协民和秘书曾志在此办公、居住。

厦门革命遗址

蔡协民,湖南华容县人,1901年12月出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华容特委书记,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4月他与朱德陈毅等人转战湘南,时任红七师党代表,后又跟随朱德上井冈山,同毛泽东会师。1929年1月,他随同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建立闽西革命根据地,曾任中共闽西特委组织科科长。1930年6月调厦门任中共福建省委军委书记。

同蔡协民一起住进福州路127号的曾志,党内职务是军委秘书,同时也是蔡协民的革命伴侣。曾志1911年出生于湖南省宜章县。1926年10月,15岁的她就在湖南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她参与策动湘南暴动,跟随红七师党代表蔡协民一起上了井冈山。后来又跟随“朱毛红军”转战赣南、闽西,建立闽西革命根据地。在闽西时,广大青少年在她的发动下,成立了“少年师”,拿起梭镖保卫红色政权。1930年6月,曾志与蔡协民双双来到厦门。

蔡协民和曾志从中共闽西特委调来厦门不久,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所在的那座房子附近,发现了一位可疑的人。为了机关的安全,福建省委书记罗明决定立即搬家,并把选址搬家的任务交给曾志。曾志到鼓浪屿找了好几个地方,把可容纳较多人的虎巷8号给福建省委机关。经罗明同意,军委机关另设一处。就这样,军委书记蔡协民和军委秘书曾志二人,住到福州路127号。

虎巷8号

蔡协民与曾志二人,是以夫妻名义来租用福州路127号的。房东见到他们夫妇就有好感,还称赞他俩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所以,他们同房东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从未受到怀疑。蔡协民夫妇住在127号二楼,除了楼上楼下可以相通外,还有一个边门。二楼有3间房子,中间是厅,左右各1个房间,可以相通,每间12平方米左右,花砖地板,窗户朝海。站在窗口,可以看到蔚蓝的大海和海面上翱翔的海鸥,还可以看到厦门鹭江道

虎巷8号 大门上的门环曾是地下党联络工具

二楼的两间寝室,就是福建省武装斗争的指挥部。一切工作都是秘密进行的,军委有什么指示要发到各地去,都交给秘书曾志去办。曾志与住在虎巷8号的福建省委交通员黄业章有约,每天上午,曾志像个到市场买菜的家庭主妇,把文件带到黄家渡边一棵树下与黄业章交接;黄业章也在此时把各地送给军委的报告交给曾志。两方交接时间不到一分钟,谁也发现不了他俩在干什么。曾志是一位胆大心细的人,她作为军委秘书,要及时处理各类文件。她每天都要把无需保留的文件,放在一个铁桶内烧成灰后,倒进阴沟里冲走,不留一点痕迹。福建省委与军委属于上下级领导关系,军委有什么事都必须向福建省委请示汇报。为此,蔡协民与罗明相约,每星期定时在黄家渡一带的海边会晤。这时,他俩像一对朋友,一边散步,一边交谈,话讲完了,各自回“家”。蔡协民为书记的福建省委军委在这里指挥福建省的武装斗争和兵运工作,直到次年3月25日设在虎巷8号的福建省委机关遭到破坏。随后,两人也从鼓浪屿搬到厦门市区。

来源:中共厦门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