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石峰

乌石峰

乌石峰位于湘潭县乌石镇,距湘潭市47公里,海拔373米。

乌石峰宛如一幅峻峭挺拔、直插云天的山水巨画,也像一座高耸的丰碑,永远树立在英雄的乌石大地上。远看乌石峰,极像一只下山的猛虎,乌石庙就是高高翘起的尾巴,头部就在德怀亭,嘴巴就在彭德怀之墓。它的对面是彭德怀纪念园,传说所在山头也酷似一只老虎,叫做卧虎山。

据清代《湘潭县志》载:乌石峰是古代一军事要地。元末,南方红巾军领袖陈友谅的参政易华(湘乡人)曾屯兵于峰顶,并在此与周围建立乌石、白石、青山、营盘、珍珠等48寨,以抵抗明军,拒不降服。故乌石峰又名乌石寨。易华在乌石一带劫富济贫,群众关系很好,朱元璋派杨璟进攻,久攻不克,加害百姓。易华遂讹言投水而死,焚寨而去。但最终仍被明常遇春部将蔡迁杀害。传说红株寨是易华被杀时滴血的地方,珍珠寨是易华被杀后头颅飞落所变。歇脚岭的传说更为神奇,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奇人彭事通,在乌石峰立了山寨,收了100个徒弟,在黄泥坪习武,100个徒弟都能一个筋头打上乌石峰。彭事通又高兴又担心,假如自己离开人世,无人统领,必为后患。于是心生一计,叫100个徒弟一个筋头打上乌石峰,谁成功谁出师。徒弟们根据法号一个个打上乌石峰,全被师父杀了。只有满徒弟两个筋头才上乌石峰,当见99个师兄全部被杀,立马跪地求饶。师父心生慈悲,便留下他镇守乌石峰,他就是易华。易华第一个筋头歇脚的地方叫做歇脚岭,如今建成了观景台。

易华死后,乡人便在乌石、珍珠等寨建庙供奉他。以乌石峰庙最为壮观,远数十里可见。庙始建年代不明,重修于1924年,坐西北朝东南,屋高7米,尖顶重檐,分上下两层,有庙房4间。原为青砖小瓦,重修后全部改用花岗石墙,瓦为铁铸。四周围七铁柱,门前二石柱支撑。门联曰:“保障一方,有功德于民则祀;巍峨万仞,想英灵劂濯如生。”门之上方刻有“乌石峰”三字。楼门联曰:“鸟飞将近月;石乱欲撑天。”楼门上方刻有“文昌阁”三字。上述二联均为清光绪四川提学使、书法家赵启霖(1859—1935年)题写。庙进探6.2米,宽5米。内供易华像。上层立有文昌帝君牌位。低于庙基5米的东南台地上有一横四间的碑亭和两间僧人住房。庙前有化纸炉,炉前有孟公庙。半山有土地、灵官两座小庙及茶亭。彭德怀同志青少年时,常上山牧牛、砍柴、拾野果、摘野菜。遇雨则避于乌石峰庙内。庙内和尚也经常向彭德怀同志讲述易华英勇抵抗明军和劫富济贫的故事。这对彭德怀同志的早年思想产生过一定影响。自1951年起,庙内无人看守,1955年前檐遭雷击,后又屡遭破坏,整座庙宇全无瓦盖,仅剩四周石墙。1994年,由当地群众自愿捐资,重新修复,并铸易华像一尊,重500余公斤,于9月27日安放于庙内,让人们供奉。乌石峰庙为湘潭县文物保护单位。乌石峰,干霄叠翠,萦嶂环青。山上,除乌石峰庙外,还有老虎岩、水池、流泉等自然景观。老虎岩,传洞内宽阔,陈有石桌、石凳。出口在5公里的隐山桃花洞。峰下有黄泥、王家、苏家、赵家4坪,传说为易华各部练兵场所。以黄泥坪最大,面积达百余亩。

1961年,据彭德怀同志建议并带头参加劳动,将黄泥坪全部开垦成旱涝保收农田。坪内有一蜈蚣塘,传说晚上开莲花。塘四周有土丘九处,群众誉为“九船采莲”。蜈蚣塘与胡家冲、乌石学校、赵家弄子幼儿园、许安塘敬老院、原乌石炼铁厂等,都是1958年12月彭德怀同志回乡调查之处,蜈蚣塘也是彭德怀同志深夜打着手电, 亲自在田间数禾蔸,落实水稻产量,用事实批驳浮夸风的地方。乌石峰腰有一座水库,高高的大坝,四周青山环抱,湖水清澈如玉,翠峰白云倒映其中,这就是楠木冲水库,是1958年彭德怀同志视察时倡议修建的。彭德怀回到北京后不久,将自己的积蓄500元人民币寄回家乡,捐献给乌石人民修建楠木冲水库。1961年11月,彭德怀再次回乡时,察看了这座水库,建议把水库堤坝加高加宽。如今,楠木冲水库不仅灌溉着一大片农田,还供给彭德怀故居一带的生活用水。

峰西有景泉,过去叫滚泉,潭水皎洁,水涌珠翻。泉底好像有小莲花,金色熠熠。东北有留君庵、双庙等景观。留君庵建于明代,相传明正德皇帝南巡时,在此住宿一晚。庵后来被毁,现在已由当地群众集资重建。峰东麓,建有墨溪桥。相传竣工之日,泉喷如墨,故名。清文人陈士毅曾写《墨溪桥记》。旁边建有墨泉精舍,即陈士毅故居。陈在此曾完成其著作《墨泉精舍诗草》。东麓之彭家围子,即彭德怀同志故居。此外,乌石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刘先胜(1901—1977年)故居。

清康熙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陈鹏年(1662—1723年)题诗《乌石寨》曰:“崛起自南服,诸峰非尔俦。平扪朱鸟影,倒挂沧江流。拾镞悲残垒,栽桃想故丘。梦魂应恋此,麋鹿与同游。”如今,乌石峰已被规划为公园,每天远近游客络绎不绝。(叶舟

陈北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