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昭阳侯城遗址

汉昭阳侯城遗址

邵阳侯城遗址时代为西汉。位于湖南省邵东县黄陂桥乡同意村。此为本省保存完较好的汉代城址之一。《宝庆府志·沿革表》载:汉孝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分昭陵县东境置昭阳侯国,封长沙刺王之子,汉景帝六世孙刘赏为昭阳侯。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废侯国。三国时,吴宝鼎元年(226)改为昭阳县,隶昭陵郡。晋武帝司马炎执,汉昭阳侯城遗址,汉昭阳侯城遗址简介,汉昭阳侯城遗址-邵阳市邵东市汉昭阳侯城遗址旅游指南

浦城汉阳城遗址好玩吗

摘要

汉阳城遗址位于福建省浦城北部南浦溪上游的柘溪西岸,西部倚山,其余三面为开阔地及河流。城址包括两个大型连属山丘,范围约20万平方米。城墙遗迹可见,宽约2~5米,有夯打痕迹,建筑不甚规则,一般顺山脊或沟谷底部延伸。南墙的中部边缘,山岗突兀成墩子状,是全城最高点,经考古探洞证实是一处报警的烽火台。汉阳城址为闽越时期遗址,上限可至商代晚期,下限可至西汉,是迄今为止福建地区保存完整、年代最早的城址。[1]

咨询记录 · 回答于

浦城汉阳城遗址好玩吗

汉阳城遗址位于福建省浦城北部南浦溪上游的柘溪西岸,西部倚山,其余三面为开阔地及河流。城址包括两个大型连属山丘,范围约20万平方米。城墙遗迹可见,宽约2~5米,有夯打痕迹,建筑不甚规则,一般顺山脊或沟谷底部延伸。南墙的中部边缘,山岗突兀成墩子状,是全城最高点,经考古探洞证实是一处报警的烽火台。汉阳城址为闽越时期遗址,上限可至商代晚期,下限可至西汉,是迄今为止福建地区保存完整、年代最早的城址。[1]

对于一些景点的话,他是一个非常值得去的一个景点,你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历史的文化的传承。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的呢!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如果您觉得对您有帮助的话,请辛苦动下手指头点一下赞哦!谢谢珞

这个百度上有

那您是想询问他的景点是什么样子的吗?

值得去吗

挺值得去的,就是看您是喜欢风景类的,还是喜欢这种比较年代久远的文物古迹类的景点。

从廿八都回浙江,经过浦城

他可能相比其他的那些景点,风景区可能少了一点绿化或者是其他的那种游玩的东西,但是他还是非常值得很去的地方。

您是自驾游过去吗?

可以的,其实看风景的地方,肯定很多人都去看过了,其实去看一下这种文化遗址的地方,还是挺不错的。

但是您要做好心理准备现在旅游的人肯定很多到时候可能会堵车还有旅游景点可能就没有平时那么人少。

谢谢!

你要在车上准备好一些吃的喝的,避免堵车的时候。或者是在旅游景点的时候。现在正值国庆假期,所以说旅游的人非常的多,您要做好安全的措施。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的呢!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如果您觉得对您有帮助的话,请辛苦动下手指头点一下赞哦!谢谢珞

武汉这座古遗址,商朝诸侯国国都,汉阳诸姬之一

长国活动的大致区域:最晚在祖庚、祖甲时期,“长”国就已经存在了(亚长),其地望无考;西周初年,长国位于豫东地区(长子口);昭王时期,在江汉流域也有一个长国(长子狗);同时另有一支支系分布在宗周地区(长)

“长子狗”鼎出土于黄陂台山M30。这是一座单墓道的甲字形墓,时代在昭王时期。墓葬内出土的铜器铭文可分为2祖。一组包括“长子狗”圆鼎和一件器主不明的铜,两者的受器者均为父乙,故列为一组;另一组为铭“公大史作姬宝尊舞”的4件圆鼎和2件铜簋,是公大史为女儿制作的腰器。因墓主的性别不明,对墓主究竟是长子狗,还是姬难以做出判断。

但作为出嫁之女,应从夫而葬。因此整个鲁台山墓地应为“长子狗”所在部族的墓地,属于“长"国或“长子”国。西周时期,周昭王为南抗荆楚,移迁转封姬姓诸多小国于淮水上游及汉水中游,将长子国随唐、霍、曾、蒋等国向南迁徙。移封长子狗于陂(武汉黄陂),建立长子国。

黄陂区鲁台山墓地也表现出相当的商文化因素,大部为殷周形式融合,是经改造了的商文化的变体。周的文化因素并不多见。如墓地内的铜器组合是以鼎、爵、解(或额)为核心的,腰坑的存在,墓底铺朱砂等。这些现象表明这是一处殷遗民的墓地。其他两件“长子”铭,均发现于殷婊。综观“长子”的使用,均有商人或殷遗民的背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距郭袁咀古文化遗址的西南面临的坡地上,在1977年配合滠水河改道水利工程中,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34座西周、春秋战国葬群。这些墓的大小、方位、形制和随葬品有不同,有的古墓出土的器物多达20多件,而有的一件都没有。这批古墓中共出土了160多件器物,青铜器、玉器和陶器各占一定比例;青铜器有:鼎、爵、鬲、尊和戈、矛、剑、镞等,其中有几件铜器上还有铭文。

黄陂郭袁咀遗址紧依滠水河的东岸,在鲁台山的东北麓与黄陂城中心隔河相望。发现了大量的龙山文化和西周时期的遗物。在遗址的南部暴露的文化层约1米左右,发掘的龙山文化遗物有:夹砂灰陶与红陶,也有少量黑陶。陶面饰纹有:方纹、附加堆纹与凸面旋纹。可辨的器物有:折沿罐、高柄泥质红陶杯、夹砂灰胎黑衣的规矩方格鼓陶片及鼎的残片。发掘的西周早、中期遗物全是鬲足沿,质地为夹砂红褐陶,纹饰以绳纹为主。在此遗址上曾出土了云雷纹陶片,这些大概是仿铜器。在距遗址不远的河里挖砂时,曾取出一件完整圆铜鼎器,另外还出了东周时代的遗物:饰有乳丁纹的半圆形瓦当。从大量的遗物推断,此地生活的先民们不是一般的民众,而是有相当地位的人物。有巨型鬲足和青铜鼎及乳丁纹瓦当,这里曾有城池、殿宅出现。

南阳市汉代宛城遗址在哪里?有什么史书资料可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是诸葛亮亲口说的,不允许被质疑、被否定、被篡改。一、《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南阳郡,秦置,雒阳南七百里”。

二、《汉书—地理志》记载“宛,莽曰南阳”

三、诸葛亮《前出师表》记载“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后出师表》记载“(曹操)困于南阳”。

四、《后汉书—天文志》记载“(地皇)四年(23年)六月,汉兵起南阳,至昆阳”。

五、习凿齿《襄阳记》“南阳城南九十里”

六、《三国志—魏书—武帝记》:“(建安)二年春正月,公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绣奔穰,与刘表合。公之自舞阴还也,南阳、章陵诸县复叛为绣”。张绣驻防宛城,绣亦不是南阳郡守和章陵郡守,这里的南阳当然指宛县和章陵县两地,而不是整个南阳郡与章陵郡二郡及其诸县。

七、张衡《南都赋》记载“夫南阳者,真所谓汉之旧都者也”。

八、总结一下南阳和宛的关系吧:

1、《汉书—地理志》“宛,故申伯国,莽曰南阳”载王莽新朝(8年—23年)时宛县就被命名为“南阳县”,早于诸葛亮(181年—234年)作《前出师表》(227年)“躬耕于南阳”和《后出师表》(228年)“困于南阳”200年;早于习凿齿(325年—413年)之命名“南阳城”300年,早于隋朝(581年—618年)之命名“南阳县”573年。

2、其实,早在战国时,宛就被称为“南阳”。《大元一统志》云:“宛,春秋楚邑。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使司马错攻楚,赦罪人迁之南阳。宛于是始兼南阳之名”。

3、秦汉、三国(前221年—280年),“南阳”一指南阳郡,二指南阳县(南阳城、宛县、宛城),同时宛也可以指南阳郡,如《汉书—高帝记》中南阳郡守被称为“宛守”;《后汉书—志—天文上》有“(地皇)四年(23年)六月,汉军起南阳,至昆阳”;《三国志—张绣传》有“张绣在南阳”;《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有“比至南阳,众数万人”和“前移南阳,而道路不治,军资不具,请收主簿推问意故”。 《后出师表》有“曹操……困于南阳”,这些“南阳”都是指南阳县(南阳城)而非南阳郡。

4、西晋、东晋,宛明确被称为“南阳城”,如习凿齿在《襄阳记》云“乐宅戍,南阳城南九十里”。

5、东汉三国,不仅“南阳”可以指宛,南阳郡也可以指宛。《后汉书—郡国四》“南阳郡,秦置,雒阳城南七百里”就是明证!!

可见,南阳郡、南阳县、南阳城、宛,可以指同一个地方,这地方就是东汉南都帝乡(宛),

“躬耕于南阳”不容被质疑、否定、篡改。

作为立志科普地方史的写手,我来回答。

最近和朋友们讨论问题,提到汉宛城遗城,不过说起细节,似乎很多朋友知之甚少,很多介绍也比较模糊。可能是他们不知道在哪里查资料,索性我自己查一查。

一:史料记载的汉宛城《水经注》卷三十一:(氵育)水又南迳宛城东……,大城西南隅即古宛城也。荆州刺史治,故亦谓之荆州城。今南阳郡治大城 。

《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一:宛城,今郡城周六里有奇,盖元时所更置,其小城、大城之址,湮废久矣。

按这些记载看,南阳城在(氵育)水,也就是白河的旁边,有大小城之分,小城在大城西南角。现存地几个版本的南阳府志里,也提到南阳城,规模很大,后来因为隋唐时期邓州治所在穰,南阳仅为县治,南阳城缩小只有西南一隅,还说有废墟一处,这个记载应该很靠谱,现在 南阳市区确实能找到城墙遗址若干处。

东汉末年,朱俊负责平定宛城一带的黄巾军,讲朱俊自带精兵五千,掩其东北,乘城而入,韩忠退保小城乞降,这是比较明确提到大小城的历史事件,与上述记载吻合。另外感慨下,黄巾之乱,是宛城衰落的最要节点,以后的宛城不复当年风光。

南阳报业传媒发的南阳市不同时代古城墙图,供大家参考。从这里看,后来的南阳城还没有汉代南阳城大。

二:考古发掘宛城范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陆陆续续的发掘,发现了三处城墙遗址:

蔡庄东北一处,向西、向南分别有1000m和800m,高1至4m不等,这应该是宛城的东北角;

尚庄附近一处,残高1.5m左右,这应该是宛城的北墙;

景穆街南侧一处。在琉璃桥西60m处仍可见到城垣遗迹,应该是宛城南墙;

没有发现西墙,但是学者推断,应该跟明清的西墙位置差不多。

考虑到南墙东为温凉河,城市的东南角很可能被水冲毁,所以东南角的具体情况就说不清了。估计大城约4平方公里,小城0.77平方公里。

其实看这些报告,位置仍然很模糊,网上居然也没有具体的图。我到相关的期刊上找来,供大家参考。

此为具体方位图

推测大城的三种可能图

此图为我手绘,具体位置有少量偏差。

二:考古发掘的几个重要点1、手工业作坊遗址

遗址在瓦房庄,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面积达28000平方米。有治铁、制陶、铸铜等,从周代一直延续到东汉,以汉代最为重要。这个发现很重要。因为《史记货殖列传》对南阳郡很是称赞,说南阳“西通武关、郧关,东南受汉江淮,宛亦一都会也”。《盐铁论》说:“宛周齐鲁,商遍天下,富冠海内”。这时期的南阳孔氏家族,很可能是被秦始皇迁过来的有罪之民后裔,世代治铁为业,在南阳为巨富,结交权贵,游走诸侯之间。 你可以类比下七八十年代的武钢、宝钢集团。考古发现算是对这些记载的映证。

2、新莽钱范

钱范,是铸币的模具。王莽曾经在六大都会设立五均官,负责管理商业活动,保证物价稳定,设有交易丞、钱府丞各一人。而钱府丞应该就是管理与钱币相关业务的,这使得我们怀疑,钱府丞也会管理铸币业务。你可以理解成人民银行,在六大都会设立分行,管理金融问题,且南阳设了一个铸币厂(想想大名鼎鼎的沈阳造币厂)。南阳多处发现钱范,自然是对这段历史的最好见证。

3、还有古井,古墓等,就不再赘述。

后记:

目前网络资料不多,讲的不是很清楚,而且缺少地图。想了解的,建议大家到维普、知网上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