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刘氏宗祠

新宁刘氏宗祠

刘氏宗祠 时代为清末。位于湖南省新宁县崀山镇石田村。此为颇具江南风格的古代建筑,对于研究建筑史具有一定价值。 刘坤一所建刘氏宗祠前后三进呈纵向排列,依次为门廊、前堂和神主堂。首进两侧为厢房。门廊面阔3间,进深1间,与西侧厢房的前廊构成“凹”字形通道连接前堂两侧,以丹霞石筑成天井。天井左上方有光绪皇帝御赐,新宁刘氏宗祠,新宁刘氏宗祠简介,新宁刘氏宗祠-邵阳市新宁刘氏宗祠旅游指南

新化县奉家镇百茶源村刘氏宗祠古祠,曾是红色足迹报木分会据点。

新化县奉家镇百茶源村有座保存完好的古祠,叫刘氏宗祠。经笔者考证,刘氏宗祠为中国大革命时期湖南农民运动新化协会报木分会据点。

刘氏宗祠(图片源自网络)

奉家镇秦人社区七十六岁的奉建山老人回忆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下团村的奉恒州任奉家人民公社文化站站长,我任公社文工团团长,有十六位团员。我们编演话剧《红旗》。这个戏,取材于地下共产党员刘文淡以报木古祠为据点从事农民运动。在此之前,奉恒州收到了报木农民送来的一面党旗和一份‘报木农民运动协会’会员名单。这两件文物是在刘氏宗祠神龛的甲板后发现的。《红旗》是话剧,演出时间过两小时。主题是农民协会会员誓死保护党旗。剧情为:共产党的地下活动转入农村后,国民党反动派把魔爪也伸向了农村。刘文淡正在召开秘密会议,闻讯敌人来了,忙收拾文件和党旗转移。转移途中遭遇敌人伏击,大家奋勇杀敌,终于保住了文件和党旗。记得参加演出的人员有朱求云、奉求山、陈海泉、奉孝彩、奉美云、奉茂芝和我,我演保卫党旗的角色。这个话剧,在县里得了一等奖,被县文工团采用,改编为《奉家山上红旗飘》,在全县巡回演出。”

刘氏宗祠(图片源自网络)

刘文淡,报木人,一八九七年出生,一九七六年去世。享年七十九岁。报木农民刘继清介绍:“我听祖父讲过刘文淡的故事。刘文淡年轻时在溆浦教书,因结交新化农民运动领袖邹序龙而被辞退,后在奉家山教书,又因从事革命活动被开除。在奉家山被开除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受邹序龙派遣,成立了‘报木农民运动协会’,以刘氏宗祠为据点,从事革命活动。”

报木古村落坐东朝西,枕山面水,四面森林天然成挡风屏障。相传,因凤凰筑巢栖息,最先取名凤鸣寨。后因县衙差役下乡登记田亩,畏难而没有进村,让凤鸣寨来人自报田亩,来人便报了一亩田,差役忘了记凤鸣寨地名,便胡乱以“报亩田”作地名。后来,在官员的笔下,“报亩田”又成了“报木田”,全国解放后建制报木村。邹序龙走亲戚,发现报亩田边远偏僻,远离白色恐怖,就让刘文淡在这里建立了“报木农民运动协会”。退休老人刘用俊介绍:“农民协会有会员七人,我父亲就是其中的一位。”

川月峡谷红军谷、红军桥(图片源自网络)

刘益南家的老房子与报木古祠相连,他祖父是刘文淡从事农民运动的见证人。他介绍:“我爷爷叫刘学贵。爷爷留下了刘文淡以刘氏宗祠为据点从事革命活动的故事。刘文淡任‘报木农民运动协会’会长,接邹序龙进刘氏宗祠开过会。邹序龙遇害后,刘文淡来不及拿走党旗和文件而潜逃溆浦。大跃进时,我爷爷从刘氏宗祠神龛甲板后取出党旗和会员名单,送给村干部,村干部再送给奉家人民公社文化站。正因为如此,刘氏宗祠在文化大革命中,也得以完整保存。”

深山中的报木古祠,留下了共产党员从事地下活动的足迹,这是今日报木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来源:娄底党史

1、紧急通知:炉观至紫鹊界云溪加油站前2KM处因...

2、首部在国外播放的紫鹊界宣传片美景民俗全在这!

八大刘氏“宗祠陵园”!刘氏宗亲必看、必转!

八大刘氏宗祠陵园

弘扬刘氏文化

在中华刘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刘氏精英奋发进取,在各朝各代人才比肩接踵,历史上刘姓居然出过70多位皇帝,刘氏一族发展到21世纪人口已达到8000多万人,人口排名第四大姓。

传承先祖精神

刘湘墓园

刘湘墓园在四川成都市南郊,东与武侯祠相连。墓园1938年动工,1940年竣工。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大门系石结构牌坊式建筑,面阔18米,四柱三开间,通高10米,雕饰精美,雄伟壮观。殿内宽敞宏大,雄伟壮观。殿前有小广场,两侧有厢房。平台即刘湘墓在荐馨殿后,高1.5米,宽45米,深18米,正中有黄土一坯,台前立墓碑一通,高3米。平台前端东侧有小门,由此进入墓道,通往墓室。

刘邦长陵

长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东约20公里的窑店镇三义村北,是汉高祖刘邦与吕后合葬墓。史书记载,刘邦称帝后第二年开始营建长陵,仿照西汉帝都长安建造,与长安城隔渭河遥相对峙。晴天丽日,站在未央宫前殿遗址的高台上,巍峨的“长陵山”清晰可见。陵园内还建有豪华的寝殿、便殿。

刘秀汉陵

原陵位于河南孟津县白鹤镇铁榭村。当地亦称“汉陵”,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光武帝陵南倚邙山,北临黄河,近山傍水,蓊蔚肃穆。阙门巍峨,气势壮观,神道宽阔,直达陵前,两侧石刻林立、碑碣参差。陵园呈长方形,占地6.6万平方米,墓冢位于陵园正中,为夯土丘状,高17.83米,周长487米。

刘半农墓

墓地位于香山东北方向的玉皇顶上,玉皇顶以山腰有一座玉皇庙而得名。墓基是一个石砌方台,墓盖在方台之上;北端石砌基座上有一座方形大理石柱,南向立面镶嵌着刘先生的巨幅遗像。

天下刘氏人

刘彻茂陵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兴平市。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金字塔”。茂陵于建元二年(前139年)至后元二年(前0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陪葬墓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

刘累墓

葬于河南省平顶山鲁山县城西十公里处昭平湖风景区,地名招兵台山,墓茔位于鲁山境内的昭平湖畔。刘累铜像高2.1米,重1.5吨,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全国著名雕塑家张得蒂、张润恺创作设计,大连造船厂铸造。由于刘累祠尚未完工,铜像暂时安放在昭平湖一万平方米广场刘陵园牌坊前。铜像坐南朝北,刘累公右手扶龙,俯瞰昭平湖畔。

刘道一墓

刘道一墓位于湖南长沙岳麓青枫峡上,为刘道一与夫人曹庄合葬墓。1912年3月,自湘潭迁葬于此,其夫人曹庄与之合墓,占地面积约110平方米。墓呈半圆形,底径3米,高0.5米,茔地及坟堆皆以花岗石铺砌。墓后立碑三通,主碑刻谭延闿书"烈士刘道一曹庄墓"八字,高1.41米,宽0.52米;左右附碑刻刘道一胞兄刘揆一所撰碑记,高1.3米,宽0.45米。墓前有石凳、拜台、香炉、石方柱置于左右两侧,四周阴刻小楷,书刘道一生平事略。登山石径由墓左斜穿而过。

诚意伯墓

诚意伯墓,位于浙江文成县南田区西湖西陵村夏山。墓为简朴之土茔,用鹅卵石依山筑为扶椅式,墓前立有民国时期竖的石碑1方,上刻"明敕开国太师刘文成公墓"!

走进贵州百年刘氏宗祠,了解刘氏支系脉络,刘家宗亲不可错过!

三门塘刘氏宗祠位于贵州天柱县,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走进这个雄伟高大,美轮美奂的建筑,迎面而来的是厚重的历史感,浓烈的刘氏文化氛围,它不仅承载着刘家世世代代的文化精神,更是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代表建筑,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