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号兵训练所旧址

红军号兵训练所旧址

红军号兵训练所旧址位于苏区镇炮子村老寨岗。

训练所成立于1929年8月,负责人是麦胜标同志(原红二师司号官),第一期训练班有学员7人,训练时间为2个多月,结业后分配到各连队当司号员,同年底,训练所迁至海丰开办第二期。

训练所是一座民房,始建于清代,2011年重建,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

2009年3月,被紫金县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1月,被河源市委、市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6月,被广东省宣传部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浏阳红军会师旧址来了900新“红军”——浏阳三中军训拉练纪实

重走红军路

有梦不怕山高路远

敢拼无畏赤日炎炎

敢拼不惧风雨绵绵

2018年8月26日,浏阳三中举行了2018级新生军训拉练,900新生在老师、教官、家长志愿者和学校教导队教官的陪伴下,“重走红军路,寻根铸军魂”踏上了寻根红一方面军成立旧址的拉练之路。

早上6:20,浏阳三中高2018级全体同学准时集结到位。副校长沈琦发表动员讲话,宣布拉练开始。同学们以连为单位,呈两路纵队,从学校升旗广场出发,向目的地——红一方面军成立旧址挺进。

拉练,是秋游?散步?还是一段痛苦之旅?NO,NO,NO!

急行军交通疏导

在城镇内线路拉练过程中,同学们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有序等待红绿灯,急行军快速通过路口,避免了交通拥堵,执勤的交警不停地竖起大拇指。

蜿蜒的乡间马路

大雨淅沥都不能阻止我们奋勇向前

面对行军途中的突降大雨,一路跋涉的同学们竟然没有半点畏惧和埋怨,保持队形,互相照顾,相互鼓劲,一路高歌,朝目的地迈进!

一路上,同学们嘹亮的歌声、整齐的步伐吸引了大批群众的围观,他们对狮山学子朝气蓬发的风姿称赞不已。

头顶风和雨,脚踏水泥路,与昆虫为友,以小草为伴,我们狮山的萌新们出去拉练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拉练途中,每前行一小步,都代表一个新的高度。漫漫长路,小腿酸疼,疲倦不堪,全身湿透,但沿途的自然风光和绵绵风雨给拉练增添了别样的趣味。同学间的相互鼓励,老师们的全程陪伴,家长志愿者们的强力保障,教官们满满的斗志,无不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

一只燕子无论如何飞不过疾风骤雨的大海,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遮天蔽日,才能飞过风暴的海洋。如果让一个人去完成这次拉练任务,那么会艰难痛苦的多。但是大家凝聚到一起后,相同的任务实施起来便会容易得多,这就是集体的力量。

男儿路,只一步,

勇往直前无退路。

高歌猛进势若虎,

历尽艰险笑回顾。

朝阳不明,风雨不轻

任何时候的困难

都像是一场完美的穿行。

哪怕再多的艰难险阻,

最后还是会看见崭新的光明

绿水青山百余里,

条条大道任我行。

今朝若问谁英雄?

唯我狮山好儿女!

“孩子们,来来来,喝点姜汤,吃点东西,暖暖身子,来,吃个包子,不够还有!”上午10点,当经历了跋涉和风雨洗礼的同学们,成功抵达红一方面军成立旧址——永和镇李家大屋的时候,热情的欸毑和几个周边群众早已准备好了姜汤和鸡蛋,零食,炒面,包子等食物,一边招呼着同学们,一边把一个个包子往同学们手里塞。一直跟随护航的家长志愿者们,也将早已准备好的水和各种食物,塞到同学们的手中。“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当年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红军的场景,在时隔88年后,再一次重现。

国防教育基地挂牌仪式上,张小宝校长带领大家重温了红军会师和红一方面军成立的历史,希望同学们扣好进入高中的第一粒“扣子”,将红色精神红色基因根植心中,去体验、去感受、去磨练,为今后的三年,乃至三十年埋下成功的种子。永和镇人大副主席黎浩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句话: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少年强、青年强,则国强,勉励同学们要通过爱国教育基地学习,深刻了解我国、我党、我军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认真学习,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20公里,近四个小时,两万多步,这无疑是一个自我挑战的历程;学生、老师、教官、家长,义务车队、爱心伞、鸡蛋、零食、炒面、包子,这无疑是师生同心、家校联动、军民情深的生动体现。

路途虽然远、天气固然差,但只要我们心中有信仰,我们的脚下便有力量。以后的日子中还会有30公里,50公里,甚至更多……一路走来,或迷茫,或失落,或彷徨,或无助,但都需谨记那最初的20公里,那颗最初的拳拳报国心。

主 编 | 瞿 皓

审 核 | 田振华

重要机构旧址之中央红军兵工厂旧址

位于陕西延安子长县栾家坪乡十里铺村。

1935年11月,中央机关进驻瓦窑堡后,在原西北红军兵工厂的基础上组建中央红军兵工厂。厂长郝希英,政委周鉴祥,党支部书记赵俊。厂址设在瓦窑堡城西十里铺(今属子长县栾家坪乡)。兵工厂下设翻砂、烘炉、机械、木工、制图、子弹、完成等生产部门。生产项目有枪械修理、复装子弹、制造手榴弹等。

1936年1月,为配合红军东征,兵工厂迁至永坪镇(今属延川)。5月下旬,以配合红军西征,兵工厂又迁至刘河湾(今吴旗县)。1937年1月,迁至延安城东柳树店。

中央红军兵工厂旧址位于子长县栾家坪乡十里铺村,坐北向南,四合院布局,院内有南北相向2排旧石窑,每排窑洞各6孔。窑洞均进深8米,宽3.2米,高4米。院子南北宽22米,东西长36米,整个院落占地面积420平方米。

中国红军第四军士兵委员会旧址

三湾改编时,工农革命军曾在连队成立了士兵委员会组织。1928年5月4日红四军在龙市成立后,又在此设立红四军士兵委员会,由陈毅同志任士兵委员会主任。

士兵委员会是由广大官兵民主推选代表组成的一种组织,有五至七人组成士兵委员会的执行委员,士兵委员会的任务是:参加军队管理,维护军队纪律,监督军队的经济,做群众工作,做新兵的政治教育工作。

士兵委员会,既是红军中的民主组织,又是群众中的监查机关,它对于在军队内实行民主主义,破坏封建雇佣军制度,提高广大干部战士的革命积极性起了重要的作用。

1961年3月,国务院将此旧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34

来源: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团中央井冈山教育基地

编辑:中共井冈山市委宣传部

投稿邮箱:jgsfabu@163.com

声明:分享而不忘尊重原创,转载“井冈山发布”文章,请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和原文链接

喜欢就请多一次点赞,多一次分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