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摩崖石刻

水西摩崖石刻

水西摩崖石刻在连平县田源乡肖屋村东南向约2公里处道旁石壁。系明嘉靖四十五年(1658米)总兵都督俞大猷等镇压李亚元等农民起义之后,班师回朝的纪功石刻。全文面积6平方米,镌60字,每字径0.20米,镌深0.05米。字体凌乱,深浅不一,疑为剑镌。全文为“明嘉靖丙寅岁二月初七日,总兵都督俞大猷、副使张子弦、参议诸公高、游击魏寇治统督汉土官兵,剿戳叛贼李亚元等二万余众,四月尽竣事,班师谨识。”

1985年连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石刻丨西狭颂摩崖石刻

西狭颂摩崖石刻位于陇南成县天井山麓鱼窍峡中,包括现存《西狭颂》(又名《惠安西表摩崖》)、《耿勋表摩崖》和已经消失的《天井山记》摩崖 3 处。

鱼窍峡

《西狭颂》正文拓本

《西狭颂》刻于东汉建宁四年(171 年),与陕西汉中市的《石门颂》、略阳县的《郙阁颂》同列为汉代书法“三颂”,是三大颂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汉代隶书典范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摩崖位于西狭峡谷中段庄子山岗至青龙头北侧崖壁上,距峡谷底部约 10 米,崖面宽约 5 米,高3.15 米,由摩崖正文、《五瑞图》、题名题记三部分组成,文字幅面高220 厘米,宽340 厘米,汉隶,阴刻12 行,385字,每字9 ~10 厘米见方,颂文主要记载了东汉武都郡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的历史政绩。正文之后有题名,刻写当时参与修治栈道、建造摩崖的郡、县、乡各级官员 12人姓名,共 12 行,144 字;其中大字 2 个,小字 142 字,撰文、书丹者仇靖。《五瑞图》位于摩崖右侧,高 110 厘米,横宽 210 厘米,有6 幅图画、6 处题榜,分上下两层排列,刻黄龙、白鹿、木连理、甘露、嘉禾图。图左侧有两行题记“君昔在黾池,治崤嵚之道,德治精通,致黄龙、白鹿之瑞,故图画其像”。

《耿勋表摩崖》仿刻本

《耿勋表摩崖》位于西狭东段峡谷,西距《惠安西表摩崖》1 千米,刻于东汉灵帝熹平三年(174 年)四月二十日。高 230 厘米,宽 230 厘米,共 22行,满行 31 字,计 454 字,隶书阴刻,额题隶书“汉武都太守耿勋表”,尾题“熹平三年四月廿日”。由于漫漶严重,清代时重刻,改写了几处文字,后世产生诸多歧义。今不可辩者有 4 字。

《天井山记摩崖》已亡佚,最早著录者为(宋)曾巩《金石录跋尾》,记载立碑时间为“建宁五年四月廿五日己酉”。录文最早见于(宋)洪适《隶释·隶续》。

北宋以降,来到西狭峡谷的游人多刻写题记,现存22 处,刻立时间自北宋元祐八年(1093 年)至1982 年。计有北宋 3 处、南宋 5 处、明代 2 处、清代 7 处,民国时期的题记 2 处,当代朱之昌、杨士勤、李可染等人的题记 3 处。张维《陇右金石录》载录了宋、明时期的题名题记 7 处。历代载录和研究西狭颂摩崖石刻者有:曾巩《金石录跋尾》、赵明诚《金石录》、陈思《宝刻丛编》、王象之《舆地碑目记》、洪适《隶释•隶续》、叶奕苞《金石录补》、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翁方纲《两汉金石记》、毕沅《关中金石记》、武億《授堂金石跋》、洪颐煊《平津读碑记》、王懿荣《汉石存目》、叶昌炽《语石》、方若《校碑随笔》、王昶《金石萃编》、张维《陇右金石录》、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孙星衍、邢澍《寰宇访碑录》、吴鹏翱《武阶备志》、叶恩沛《阶州直隶州续志》以及宣统《甘肃新通志》、民国《甘肃通志稿》等。今人专门研究西狭颂摩崖石刻的著作有高天佑《西狭摩崖石刻群研究》等。

1962年,西狭颂摩崖石刻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文物局)

行走醉美山西:昔阳石马寺摩崖石刻

中视之窗讯(新闻观察员楚予) 石马寺于山西省昔阳县西南15公里处的石马村,距大寨旅游区只有8公里在大山的臂膀里一路前行,清泉绕流,青山翠岗,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处便是传说中的石马寺。

石马寺坐东向西,依山借势、层层砌殿而成,重楼玉宇,亭榭台阁,显得非常地藏风得水,清雅秀静。一座古色斑斓的石桥跨河而过,桥头有石牌楼一座,气宇轩昂,我们由此步入景区,一级一级的阔大台阶,可以从容拾级而上,顿觉尘念一扫,禅意渐生。

石马寺早叫落鹰寺,北魏石窟建成后,取名石佛寺,到唐朝传说李世民在此遇难由神马营救。赐石马一对,易名石马寺。寺山门不远处果然有两匹石马,太阳底下静静地站着,让人对石马寺的传说深信不疑。北宋熙宁年间,围像建廊筑寺,后经元、明、清历代多次扩建,规模日渐扩大,香火旺盛。

寺内所有石刻造像均分布于三块巨石的七个崖面上,共有3个石窟、178个佛龛、1300多尊造像,佛像最大的5米,最小的5厘米,造型优美,刻工洗炼,与云岗、龙门石窟造像有异曲同工之精妙。

一处处石窟造像间,除了从北魏隋唐的佛像,寺庙内最具有价值的便是悬蜗卧顶的建筑构造了。我们来到大殿后面的石窟廊屋间,只见迎崖的一面,是满壁的石刻造像,另一面则是留了门窗般孔洞的土壁。土壁上,一幅幅明代的壁画精美绝伦,有怀抱琵琶的乐者,有细观表演的佛教人物。土壁与磨崖间的顶部,便是举世无双的悬蜗卧顶。

石马寺起源于北魏时期的摩崖石刻,之后才渐成现在的规模。古人之所以选择在此虔诚不懈地凿刻,一方面是看中了这一方的风水宝地,另一方面,这里独特的砂岩也很适宜开凿石窟.巨石如壁,蜂峦耸拢,也是石马寺的一道雄浑的风景。石马寺最早叫落鹰寺,这只是传说,无可查考.北魏石窟落成后,被取名为石佛寺。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由僧人岳海主持即像造殿、环石筑廊,兴建殿宇30间。后经元、明、清历代扩建,寺庙规模逐渐扩展,香火日渐鼎盛,寺内僧侣最多时达100多人。先后经历了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宋等朝代的开凿,荟萃了长达600年的佛教雕刻艺术精华,划过了漫长的历史痕迹。

整座石马寺红石铺院,白砂石砌墙,摩崖石刻造像,石马、石桥、石碑、石牌坊,还有护佛石龟、试斧石、补天石……都源自石马山的石头。石马寺身后的半山腰,一排高约9米,长约40米的天然砂岩石垂直悬挂,有如瀑布。石崖脚下,一块巨石撑40度角斜卧,与其相衔,俨然“瀑布垂帘,飞流成溪”之势,非常壮观!

2005年,石马寺石窟正式选入《中国名窟》,被中外石窟专家称为“我国石窟艺术的小家碧玉”,石窟的悬空蜗牛式悬顶造型更被建筑专家称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瑰宝,这座以石刻造像与寺庙建筑相结合的宗教建筑群,距今已有1470余年历史,是不折不扣的千年古寺。石马寺摩崖石刻造像,艺术价值极高,其雕刻之精细,着色之艳丽,造型之逼真,是其他石窟无法与之媲美的,只是规模小了一点,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

《行走醉美山西》原创专栏 总策划:秦前松

特约联办单位:太原欧美莲整形美容医院(源自韩国,国际连锁,是山西首家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成立,以韩国技术、韩国专家、韩国服务为一体的韩式高端定制整形美容医院。)

中视之窗——权威精准的中视官方联播平台。诚征各地特约新闻观察员!

西峰寺怀古之四-摩崖石刻

西峰寺里有古树和地宫,西峰寺外的山谷里还有几处摩崖石刻

石刻在院外的山谷中,今年雨水大,很多乱石杂木被冲了下来,还真担心这石刻是不是有损坏。

很多年没见到过水的谷底,溪水潺潺,甚至还存留了不少清澈见底的水洼。往年只能看到掉落的橡树籽,如今居然很多都发了芽,仿佛头上绑了一个垂下的发辫,但却已经深深扎入泥土。想来明年京郊当会更绿,但上野山也会更不容易。

踩着碎石,来到一处小跌水。跌水旁现出第一处石刻“飛雲岩”,左边隐约可见题名“心畲”。这个心畲就是地宫里那位载滢的儿子,爱新觉罗·溥儒,字心畲。这“畲”字念yú,有开垦了两三年的熟田的意思。并不是畲族的(shē)。

溥心畲出生在晚清1896年,是恭亲王奕䜣的孙子。1911年辛亥革命,随家人避居戒台寺,在此期间长到西峰寺登山游玩,于是在这溪水潺潺的山谷里题刻了不少名词佳句。

溥心畬与张大千号称“南张北溥”,诗、书、画皆有所成,他反对溥仪投靠日本建立伪政权,但他也在刚解放时偷渡到了台湾

据说在这飞云岩不远的巨石下方还有一首他的刻诗,可惜这里电力施工,不知是不是埋起来了,幸亏有前人记录,但每个人记录的不同。未见原有石刻,感觉有的字不太对,对照着自己认为题诗应该是“长空无片云,皎皎一轮月,清晖满西山,千峰尽成雪。丙辰秋月心畬。”意思应该说的是夜空无云,明月高挂,月光洒向大地,整个西山群峰宛如雪后银白。

再沿着沟谷向上不远,在另一处跌水处藏着五处题刻。最先看到就是“倚雲”,因为它正好对着前方,还正好被阳光照耀。

在倚雲刻石的上面,还有一首诗,字体飘逸自如。“云静石梁悬,花疏竹篱短。秋雨一夜寒,山中红叶满。又题”想来也是秋日观山景有感。

在这块石头再北几步,又一处摩崖诗。“跌坐岩树间,松下云来往。不闻人语喧,但听钟声响。丙辰秋月题石。心畬”

两处题诗的东南不远,一石横卧于地。立刻能看到横刻"翛然",其左竖刻“心畬”均行书。《庄子·大宗师》:“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翛(xiāo )然,无拘无束超脱的样子。此时溥心畬才二十岁,何以就超然物外了?感觉诗人有点怀才不遇,更多是自嘲的味道。

而在同一石块另一侧面还有两字“滾雪”,这两字可能更符合他的内心。滾雪最早见于三国时的枭雄曹操,他曾在西征汉中时,看到褒河水流湍急,水流击石,喷沫飞溅如雪团之状,便题写了“衮雪”二字。衮字没有三点水,他跟群臣讲,“这里就靠着河,难道还缺水吗?”他是老大,自然众人唯唯称是。我想这个字真是他写,衮难道不是衮服,是他觊觎帝王之位的野心展现吗?

看来这个位置当年也是溪水湍急之地,断崖跌落,碎成一团雪雾。这“滾雪”多了三点水,少了些霸气,但也表现了他报效国家的志向。

这山谷中能看到的就这六处溥心畲的石刻了,还有一处不知埋没在哪里。留存的也有很多字体模糊,不知还能保存多久。京郊田野石刻众多,有太多毁坏。文保部门很难都照顾到,希望大家多保护吧。

在西峰寺院里东北山坡上还有一处石刻,正面“佛”字,背后有模糊的“迎客松”,应该是现代的吧。

达成心愿,西峰寺访古结束。

图文转载自@京郊王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吃喝玩乐大搜索 -

ID:chwl876

周一至周五17:00-19:00 北京文艺广播FM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