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桥夜月

仙桥夜月

仙桥夜月在东海镇,横跨东海,是陆丰县城连贯新旧墟的交通要道。始建于南宋宝佑二年(1524),其时为十三洞木桥。据《陆丰县志》载:"邑南门外当新旧墟间,长一十三洞,宋宝佑甲寅知县肖泰夫建。"民间相传桥建后桥神肆虐,为祈求神明点化,迎接仙人常临人间驱邪造福而得名。清唐熙初年因战事毁重修。雍正四年(1726)又被洪水冲断,重建为石砌九孔墩柱式平桥,长68米,桥身置石栏杆。乾隆八年(1743),石栏板折断,随以木板修复。乾隆九年(1744)端阳节,人看龙舟,争先拥挤,木栏损坏,溺死17人。后重用石栏修复。1934桥面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宽4.9米,桥墩保留。1969年桥面扩大补强加固,面宽加至8米,两端各填去一孔,成为六墩七孔平桥。1990年全桥拆除,重建为三孔大型石拱桥,面宽20米,两边设人行道置石栏杆。"仙桥夜月"为古代陆丰八景之一。

景点位置

广东省汕尾市东海镇陆丰县城

二十四桥明月夜扬州著名景点 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在哪

1. 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在哪

“二十四桥明月夜”,因为此景最能集中体现扬州风光繁华独绝、浪漫美丽。

扬州明月夜,突出扬州的“江南”水乡特点,杜牧在扬州作幕的两年中,经常于夜间到十里长街一带征歌逐舞,过着诗酒流连风流放纵的生活。

诗人设问:此时此刻,你在二十四桥中的哪一桥上教歌女们吹箫作乐、流连忘返呢?

这幅用回忆想像织成的月明桥上教吹箫的生活图景,不仅透露了诗人对扬州繁华景象,令风流才子们醉心不已的生活的怀恋,而且借此寄托了对往日旧游之地的思念,重温了彼此同游的情谊;既含蓄地表现了对友人的善意调侃,又对友人现在的处境表示了无限欣慕。

2. 二十四桥明月夜是扬州著名景点哪里

二十四桥,在江苏省扬州市。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3. 扬州 二十四桥明月夜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4. 二十四桥明月夜扬州景点

瘦西湖二十四桥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调。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留给我们的千古绝句,千百年来,二十四桥以其清丽俊爽的画面,迷蒙空幻的意境,浪漫悠扬的情调拨动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心弦。

整座桥是用汉白玉砌成的单孔拱形石桥。它全长24米,宽2。4米,两端各12级台阶,两边各24根汉白玉雕柱,高、宽各2。4米,台级24层,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桥上雕饰明月图案,秀丽典雅。桥东有贴壁黄石假山,西有熙春台,再现了唐诗中的诗情画意。景区占地约7公顷,为一组古典园林建筑群,整个景区在体现“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意境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站在二十四桥处,可以看见熙春台,绿色琉璃瓦覆顶,朱红色的门窗,颜色出挑又不失古雅。除了熙春台,望春楼、玲珑花界也是二十四桥附近的景点。

地址:扬州市邗江区大虹桥路28号瘦西湖风景区内

5. 二十四桥明月夜是扬州哪里的景点

二十四桥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旱颓圮于荒烟衰草。扬州市经过规划,在瘦西湖西修长桥,筑亭台,重修了二十四桥景点,为古城扬州增添了新的风韵。廿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似乎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頭條萊垍

6. 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图片

24桥明月夜24桥是指如今扬州著名地点瘦西湖景区中的一个地标景点。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等,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江苏省中部,东与盐城市、泰州市毗邻;南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西北部与安徽省滁州市,淮安市金湖县交界;西北部与淮安市接壤,是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

7. 二十四桥明月夜 牵挂在扬州

歌名:烟花三月下扬州 歌手:老街乐队 后期:月饼煎鱼 歌手: 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 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 真情伴你走春色为 留,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8. 二十四桥明月夜是扬州哪里

“二十四桥明月夜 ”的意思是:扬州的二十四桥,在月色中显得格外的妖娆。

下一句是:玉人何处教吹箫

出处:

唐朝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全文: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9. 二十四桥明月夜带你下扬州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认为,“扬州在唐时最为富盛,旧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东西七里十三步,可纪者有二十四桥。”

(见《补笔谈》卷三)祝穆《方舆胜览》则认为:“隋代便有二十四桥,各以城门坊市为名。后来韩令坤筑州城”,“分布阡陌,别之桥梁”,“所谓二十四桥或存或废”,已“不可得而考”。

但是,清人则认为所谓二十四桥,那原是一坐桥的名称。

吴绮《扬州鼓吹词序》说:“出西郭二里许有小桥,朱栏碧秋,题曰‘烟花夜月’,相传为二十四桥旧址。盖本一桥,会集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10. 二十四桥明月夜在扬州哪里

一、诗作原文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杜佑之孙。唐代文学家[27]、大和进士。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以及黄、池、睦、湖等州刺史。晚年尝居樊川别业,世称杜樊川。

三、全文释义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四、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牧被任为监察御史,由淮南节度使幕府回长安供职后所作,具体写作时间约在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或开成元年(836年)秋。当时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与韩绰是同僚。

唐代的扬州,是长江中下游繁荣的都会,店肆林立,商贾如云,酒楼舞榭,比比皆是,“性疏野放荡”的杜牧,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出没于青楼倡家,有不少风流韵事,韩绰在这方面是他同道,所以回到长安后写诗寄赠。

六、指导意义

这首诗着意刻画深秋的扬州,绿水青山、草木葱茏,二十四桥月夜仍然乐声悠扬,调侃友人生活的闲逸,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全诗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

11. 24桥明月夜是扬州什么地方

现在的二十四桥在扬州的瘦西湖西的湖面上。

二十四桥,又称为廿四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早已颓圮于荒烟衰草。现今扬州市经过规划,在瘦西湖西修长桥,筑亭台,重修了二十四桥景点,为古城扬州增添了新的风韵。

二十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

二十四桥明月夜扬州著名景点 24桥明月夜24桥是扬州哪个景点

1. 24桥明月夜24桥是扬州哪个景点

“二十四桥明月夜”出自唐代诗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

这首诗是当时杜牧被任为监察御史,由淮南节度使幕府回长安供职后所作。

其中的二十四桥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为二十四座桥。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

另一种说法是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又名红药桥。

不过二十四桥应该不是特指某座桥。

2. 24桥明月夜是扬州著名景点

杜牧的诗二十四桥明月夜在扬州瘦西湖。二十四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据说二十四桥原为吴家砖桥。唐代时有二十四歌女,曾于月明之夜来此吹箫弄笛,巧遇杜牧,请杜牧赋诗。

1二十四桥究竟在什么地方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诗已流传了一千多年,可谓妇孺皆知。诗因桥而咏出,桥因诗而闻名。单项式桥名就引动多少文人学者打了一千多年的笔墨官司。

《扬州鼓吹词》说:“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据说二十四桥原为吴家砖桥,周围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本是文人欢聚,歌妓吟唱之地。唐代时有二十四歌女,一个个姿容媚艳,体态轻盈,曾于月明之夜来此吹箫弄笛,巧遇杜牧,其中一名歌女特地折素花献上,请杜牧赋诗。

2寄扬州韩绰判官全诗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注释:

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白话译文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作品鉴赏

扬州之盛,唐世艳称,历代诗人为它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风调悠扬,意境优美,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韩绰不知何人,杜牧集中赠他的诗共有两首,另一首是《哭韩绰》,看来两人友情甚笃。

首句从大处落墨,化出远景:青山逶迤,隐于天际,绿水如带,迢递不断。“隐隐”和“迢迢”这一对叠字,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而且隐约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那抑扬的声调中仿佛还荡漾着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

欧阳修的《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平芜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正道出了杜牧这句诗的言外之意。此时虽然时令已过了深秋,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风光依旧旖旎秀媚。正由于诗人不堪晚秋的萧条冷落,因而格外眷恋江南的青山绿水,越发怀念远在热闹繁花之乡的故人了。

江南佳景无数,诗人记忆中最美的印象则是在扬州“月明桥上看神仙”(张祜《纵游淮南》)的景致。岂不闻“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更何况当地名胜二十四桥上还有神仙般的美人可看呢?二十四桥,一说扬州城里原有二十四座桥,一说即吴家砖桥,因古时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桥上而得名。

“玉人”,既可借以形容美丽洁白的女子,又可比喻风流俊美的才郎。从寄赠诗的作法及末句中的“教”字看来,此处玉人当指韩 。元稹《莺莺传》“疑是玉人来”句可证中晚唐有以玉人喻才子的用法。诗人本是问候友人近况,却故意用玩笑的口吻与韩绰调侃,问他当此秋尽之时,每夜在何处教妓女歌吹取乐。这样,不但韩绰风流倜傥的才貌依稀可见,两人亲昵深厚的友情得以重温,而且调笑之中还微微流露了诗人对自己“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感喟,从而使此诗平添了许多风韵。

杜牧又长于将这类调笑寄寓在风调悠扬、清丽俊爽的画面之中,所以虽写艳情却并不流于轻薄。这首诗巧妙地把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桥上的美丽传说与“月明桥上看神仙”的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因而在客观上造成了“玉人”又是指歌妓舞女的恍惚印象,读之令人如见月光笼罩的二十四桥上,吹箫的美人披着银辉,宛若洁白光润的玉人,仿佛听到呜咽悠扬的箫声飘散在已凉未寒的江南秋夜,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

3. 24桥明月夜中的24桥是扬州著名景点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景点名称是二十四桥。二十四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早已颓圮于荒烟衰草。现今扬州市经过规划,在瘦西湖西修长桥,筑亭台,重修了二十四桥景点,为古城扬州增添了新的风韵。二十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

4. 24桥明月夜是扬州的哪个著名景点

扬州的二十四桥

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其自然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有国家级的风景区,有“国”字号的园林,有帝王的陵苑,有“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的街道和小巷,有富可敌国的盐商们的私家花园……而其中被搬上国家邮票的惟有“二十四桥”,足见其名气和魅力。 说到二十四桥,不得不提及唐代诗人杜牧,不得不提及他那首脍炙人口、名扬千古的诗篇。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说到二十四桥,就无法回避一个千古之谜:它究竟是一座桥,还是二十四座桥?这个古老的“哥德巴赫猜想”,至今未能解得开。

5. 24桥明月夜24桥是扬州的哪个景点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景点名称是二十四桥。二十四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早已颓圮于荒烟衰草。现今扬州市经过规划,在瘦西湖西修长桥,筑亭台,重修了二十四桥景点,为古城扬州增添了新的风韵。二十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

6. 24桥明月夜其中24桥是如今扬州著名景点

瘦西湖二十四桥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调。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留给我们的千古绝句,千百年来,二十四桥以其清丽俊爽的画面,迷蒙空幻的意境,浪漫悠扬的情调拨动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心弦。

整座桥是用汉白玉砌成的单孔拱形石桥。它全长24米,宽2。4米,两端各12级台阶,两边各24根汉白玉雕柱,高、宽各2。4米,台级24层,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桥上雕饰明月图案,秀丽典雅。桥东有贴壁黄石假山,西有熙春台,再现了唐诗中的诗情画意。景区占地约7公顷,为一组古典园林建筑群,整个景区在体现“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意境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站在二十四桥处,可以看见熙春台,绿色琉璃瓦覆顶,朱红色的门窗,颜色出挑又不失古雅。除了 春台,望春楼、玲珑花界也是二十四桥附近的景点。

7. 24桥明月夜24桥是指扬州的哪个景点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8. 24桥明月夜是扬州什么地方的景点

“二十四桥明月夜 ”的意思是:扬州的二十四桥,在月色中显得格外的妖娆。

二十四桥明月夜景点 杜牧的诗作二十四桥明月夜二十四桥是如今扬州著名景点

古诗二十四桥明月夜描写的是哪里的美景

1、二十四桥明月夜是扬州的美景。二十四桥明月夜出自《寄扬州韩绰判官》是唐代诗人杜牧离开扬州以后怀念昔日同僚韩绰判官而作。

2、此诗着意刻画深秋的扬州依然绿水青山、草木葱茏,二十四桥月夜仍然乐声悠扬,调侃友人生活的闲逸,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全诗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

杜牧的诗作二十四桥明月夜二十四桥是如今扬州著名景点

二十四桥是如今扬州著名景点瘦西湖。

北宋沈括认为杜牧诗中的二十四座桥,散落在扬州城中,他在《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二十四座桥中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

这二十四桥分别是:茶园桥、大明桥、九曲桥、下马桥、作坊桥、洗马桥、南桥、阿师桥、周家桥、小市桥、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顾家桥、通泗桥、太平桥、利园桥、万岁桥、青园桥、参佐桥、山光桥等。

新二十四桥是在瘦西湖上面修建的一个长桥,整个大桥长为24米,宽度也为2.4米,有着栏柱24根,从设计到名称,均有和24相互对应。

二十四桥名字来源于

二十四桥是有一个相当不错的传说的,相传在唐朝的时候,有人在一个月明水亮的夜晚,看到了24位身姿绰约的仙女,这群仙女在一座小石桥上面玩耍,而且从身子上掏出了二十四根笛子,所以这个桥就被取名为二十四桥,有着二十四桥明月夜之称!

二十四桥,在当地又被称之为是廿四桥,这座桥也是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这座桥位于江苏省的扬州市,现如今扬州市也逐渐注意起来了这些旅游景点的开发,所以在瘦西湖上面修建长桥,从新修建了亭台楼阁,作为整个二十四桥这个景点,也是为了古城扬州增加了不一样的气息。

二十四桥明月夜是扬州著名景点

二十四桥是扬州著名景点瘦西湖中的一个地标景观。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早已颓圮于荒烟衰草。现今扬州市经过规划,在瘦西湖西修长桥,筑亭台,重修了二十四桥景点,为古城扬州增添了新的风韵。

二十四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二十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处处都与1二十四对应。

桥与水衔接处巧云状湖石堆叠,周围遍植馥郁丹桂,使人随时体会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的妙境,湖光绿柳,汉服加身,更有一番古色古香。

二十四桥明月夜是哪里 二十四桥的简介

1、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二十四桥”在江苏省扬州市,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早已颓圮于荒烟衰草。现今扬州市经过规划,在瘦西湖西修长桥,筑亭台,重修了二十四桥景点,为古城扬州增添了新的风韵。

2、二十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阶24级,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

3、二十四桥开放时间。6:30-18:00,售票时间:7:00-17:30,18:30-22:00(3月20日后开放夜游,票价约80-100元,全程坐船)。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笛是哪个湖?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笛是扬州廋西湖。二十四桥位于今扬州瘦西湖,是上世纪80年代末重建的,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毁于明朝,故明代程文德有“二十四桥都不见”的诗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的确是桥如其名,其桥长24米,宽为2.4米,而桥上的汉白玉栏柱为24根,桥上的台阶也恰为24级,无处不与其名字形成呼应。看似宁静平和的瘦西湖也有其活力四射、 *** 扬的一面。

赏析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意思是,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玉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玉人”,既可形容美丽洁白的女子,又可比喻风流俊美的才郎。从寄赠诗的作法及末句中的“教”字看来,此处玉人当指韩绰。

诗人本是问候友人近况,却故意用玩笑的口吻与韩绰调侃,问他在如此秋夜时,每晚在何处教歌女吹箫。这样调侃打趣的口吻,不但写出了韩绰的风流倜傥,两人亲昵深厚的友情也在字里行间中流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