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进士第

兴宁进士第

进士第,位于坭陂镇汤一村,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历经两代人50年建成。为三堂八横二围围龙屋,外加一横屋书院6间,分布面积近22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阔150米,进深108.9米,建筑占地面积14835平方米。全屋为二层建筑,一层300间房。2009年被列为兴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宁进士第,兴宁进士第简介,兴宁进士第-梅州市兴宁市兴宁进士第旅游指南

哪些旅游景点有进士牌匾「进士及第牌匾图片」

在我国台湾新竹市北门街拥有“进士第”匾额的住宅有多久的历史了?

在我国,著名的“进士第”匾额在台湾新竹市的北门街。这是一座闽南式的官宅,大门上方书有“进士第”3个大字,是开台第一进士郑用锡的住宅,距今已140多年历史,是新竹著名古迹之一。

九江都昌有哪些风景区

都昌自古以来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人杰地灵,名胜古迹甚多。

阳城址:位于周溪泗山大屋场村以南60米湖洲上。城址西北有王家山、鹞嘴山、狮子山、座山、石虎头作天然屏障;南有城头山,山下有横港河;城北面临鄱阳湖。地势开阔平坦,面积约1平方公里。因地理变迁地势下沉,涨水季节淹没在湖中。城址文化层堆积有的达1至2米,地表暴露有大量绳纹板瓦筒瓦,并发现有万岁瓦当、长乐未央瓦当、陶网坠和陶片等。城址南端城头山上有残存人工修筑的土城垣。城内东侧有手工业作坊遗址。城址以北山边高地有汉墓群,墓室内用对角纹、网线纹砖砌成,并发现“永元七年三月十四日”的记年砖。墓内出土文物有五铢钱、四乳蟠螭铜镜、铜剑、铜簇、铁簇等。该城址邻近鄱阳湖中心陆地,是古代交通要道,水运便利,位置重要,具有良好的城建条件。据史书记载、枭阳建县于汉高祖六年,系豫章郡18县之一,南朝宋刘裕永初二年废。历时600余年,因彭蠡湖水淹蚀,枭阳城遂沉迹湖中。该城址对研究江西省历史及鄱阳湖地理变迁均有重要意义。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老爷庙:位于多宝乡龙头山首,与星子县隔河相望。旧为龙王庙,建庙久远。该庙基以花岗石条堆砌7米高,右侧有阶梯曲折而上,庙群总面积为600多平方米,分主庙、龙王殿、同仁堂、大小客厅、厨房6部分,附属建筑分布主庙两侧。主庙面积为300多平方米,高9米,面宽14.2米,进深26.8米,系穿斗与架梁式混合结构,共52个立柱。庙内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为正殿,中部为游楼,下部为万年台.庙内门窗梁坊雕刻花纹并涂以丹漆。殿内有“定江王”塑像。庙的两侧墙壁嵌有石碑2块,右为“鼎建左蠡元将军庙记”,左为“加封显应元将军庙记”。正殿前有方形花岗岩石立柱,上阴刻对联,上联是“数百年庙貌重修偏颂吾王功德”,下联为“九万里威灵丕显顿平蠡水风波”。庙门平台两侧有石狮1对。庙后有朱元璋点将台”和“插剑池”遗址。庙左岩上有“水面天心”摩岩石刻,相传为明太祖朱元璋题。据旧县志记载,清康熙二十二年,嘉庆十五年和光绪辛已年,对此庙进行过三次维修和扩建。光绪辛 年改称“定江王庙”,群众把王爷称老爷,故后人一直称此庙为老爷庙。民国27年遭日寇炸毁,民国35年由僧人在来往船商捐助下,按光绪时模样重修。1983年县政府又进行了修缮。为省级保护文物。

南山寺:位于县城南山山顶部西南侧。北距城区1 公里,坐东向西,面积170平方米,系穿斗式结构。寺内分3大间,中部为正殿,两侧为僧人用房,寺后东北有山岩。寺前为100平方米场地,场地前为峭壁,地势险要。寺周围被青松翠竹环抱,冬暖夏凉,景色宜人。该寺始建于唐,初名“清隐寺”,宋扩修后更名“清隐禅院”,几经兴废,1987年县政府重新进行修缮。宋代著名文人黄庭坚曾撰写《清隐禅院记》(本文石刻藏南山碑廊内)。民国15年春,在这里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都昌县第一个党小组。该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万里墓:位于土塘镇港东(白石山西麓,原名石沙湾)。墓址座东北向西南,周围成椅背形,直径约8米。墓前有半圆形平坦地坪,视野开阔。墓原用紫砖石砌成,早年被破坏,墓内石廓尚存。该墓为县级保护文物。

马涧桥:在鸣山乡马涧村西南200米处,横跨马涧港上,纵贯南北大路,为古时通往饶州要道。系元代县人李善庆所建。该桥为石质单孔拱桥。桥上原建有歇山顶,重檐亭屋。飞檐翘角,画栋雕梁,作寺庙使用,具有古代建筑艺术价值,抗日战争时被日军烧毁,战争胜利后重修成一层梁式结构亭屋,共5间,全长18米,宽5.3 米,高4.3米。为县内唯一保存的桥亭合造古代建筑。建国后民政部门多次拨款维修。该桥为县级保护文物。

马鞍岛: 马鞍岛与鄱阳湖畔的青山相邻,不过7公里水程,在青山老码头前就可远观马鞍岛。鄱阳湖中的岛屿大多以山为名,马鞍岛又名马鞍山,因形似马鞍而得名,山最高处海拔123米。鄱阳湖有40多座岛屿,大多位于南湖—松门山以南,北湖仅有鞋山岛,马鞍岛等少数岛屿,而马鞍岛是北鄱阳湖最大的岛屿并设有行政村。

马鞍岛位于都昌县苏山乡境内鄱阳湖中,与星子火焰山湖口县屏峰,庐山长岭,青山相邻,面积4.8平方公里,岛上设有行政村—马鞍村委会,有居民1300多人,以打渔和水产养殖为主。马鞍岛孤悬鄱湖中,风景秀丽,宁静悠远,是旅游休闲上佳之地。

马鞍岛虽然是鄱阳湖中一小小孤岛,但清代乾隆嘉靖年间先后出过举人(戴高)和进士(戴凤祥),而且两人为父子,现岛上尚存进士第石匾石柱石狮等遗迹,书香遗韵犹存。近代庐山有名的海会寺住持普超和尚也是马鞍岛戴姓人,岛上有普超出家的寺庙—青云寺,寺前有千年古樟,另湖滨有定江王庙遗址,岛上最有名还要算大片的沙山了,香港海粤集团公司计划投巨资开发马鞍岛旅游度假区,景区规划面积达1平方公里,欲将马鞍岛建设成为鄱阳湖中的度假岛。岛上景点还有青云寺,马鞍古樟,沙山,定江王庙遗址,进士第牌匾等古迹,鄱湖风光,渔家风情,鄱湖日出,鄱湖夕照等。

广东深山有座云中古村,其中有什么吸引人的小故事?

古村游是很多游客喜欢的旅游线路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等地的古村非常多,曾被称为“南蛮之地”的广东有没有古村呢?答案是有的,尤其是客都梅州市。

梅州有座桥溪村,距离广州市中心大约410公里,距离梅州市中心大约38公里,具体位置是梅县区雁洋镇的阴那山脚下。

由于地处山谷,且周围植被茂盛,古村经常烟雾缭绕,时隐时现。晴天的时候,繁花映衬,像世外桃源,起雾的时候像悬于半空的“蓬莱仙境”。

桥溪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基本保留创村之始的格局,现存建筑大多数始建于清代到民初,村里光列入保护的建筑和遗址就多达十六处。

桥溪村初时为多姓共居村,后来徐、赖、杜三姓陆续搬离,留下陈姓和朱姓在这里繁衍生息,传承客家文明。

关于桥溪村的朱氏人家,流传着一段故事。

古代律法甚严,要员犯了大事会有株连九族之险,历史上无幸陪葬者甚多,也有心存不甘者举家外逃,虽有半路被捉回或就地正法者,但在交通和科技不发达的年代,逃至深山里的幸存者还是不少,桥溪村朱姓先祖就是逃避九族被诛之难的幸存者,他们最先躲在梅州的五指峰深山里,后来辗转梅州东洲坝、长教村等地,最后落户桥溪村。

桥溪村先祖为何会选择在深山老林里建造村寨呢?这和客家人躲避灾祸、战乱,求一方安宁、稳定有关。桥溪村四面环山,五指峰起伏连绵、林木茂盛,易守难攻,在这个曾经近乎与世隔绝的地方生活,能够保障一定程度的安全,心理上相对踏实。

客家先人大多数为士大夫阶层,向来崇尚文学考仕,历史上贤才辈出,近代还涌现出很多商海名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902年的继善楼就是印尼华侨朱琪源兄弟创建的,这座花了十二年时间才建成的深山大宅共有70间房间,被称为“客家的小故宫”。继善楼坐北朝南,依山傍水的格局符合中国人的风水理念和传统建筑美学,在对流、通风、雕刻等方面也非常讲究。

继善楼一楼上厅的“友恭堂”牌匾是清末进士恽毓鼎所写,意指朱氏兄弟五人互爱互敬。客家人这种团结理念古来有之,它几乎渗入每一个客家人的血液里,是客家人纵横四海,开创一番事业的基础。

从外观上看,继善楼有点像潮汕传统民居,不过里面的构造是客家式的,专业的叫法是“列杠式客家围屋”,由五个大门联结七排横屋,总体为砖木结构,所用的建筑材料都是当时最好的,它们分别采购自国内和海外各地。

时日匆匆,和桥溪村有关的一切都演绎出传奇,独留下斑驳的老墙、雄伟的门楼、独特的建筑格局成为深山里一道独特风景线。

如今的桥溪村,在旅游团进村之前,比以前更加安静,如 不是发展旅游业,一年到头都很少有外地人踏足于此。

看繁花随风媚笑,看云雾在村前、村后弥漫,心中感叹-我这是在画里吗?

琼州进士第一人---符确

符确是宋代海南第一位进士。“符确的中进,填补了自隋朝海南无进士的空白,这种零的突破既是海南的骄傲,也是儋州的荣耀。”

明代万历四十年(1618)修订的《儋州志》记载:“符确高麻都人。”又据民国《儋县志》记载:“符确高麻都人。”高麻都,即原儋州市三都镇湳源村,后来并入洋浦开发区。琼州知州张子弘撰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的《广东琼州府重修儋州儒学记》云:“而儋之士,如王霄、符确辈,已抗声宋室。”明代琼山进士唐胄在《重修建儋州儒学记》也云:“王霞举、符确辈继出,儋遂为名州矣。”清代进士王云清在《儋耳赋》中指出:“符确赵荆,榜开龙虎,琼海科名,于斯焉取。”在文末注释:“符确,高麻都人。”这些史料记载都明确说符确是儋州人。

符确铜像

符确祖籍何处引争议

乾隆三十九年(1764)修订的《琼州府志》称“符确昌化人”引起后人对符确故里的纷争。双方争论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对“昌化”一词的理解。

众所周知,儋州,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设儋耳郡,北宋熙宁六年(1073)改称昌化军。宋代昌化军的领属曾有多次变化。《琼州府志》说的“昌化”,即昌化军,今儋州市,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改儋州为昌化军,“省昌化、感恩为藤桥镇,隶琼州”,以及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复县为昌化军,以宜伦、昌化、感恩三县还隶”的“昌化”(县),显然是不同的概念。陈烺《儋耳咏》“符贤科甲开琼海,黎士修藏继惠夷。”诗句末注释:“符确登进士,琼志甲榜如此,注‘昌化人’者,漏‘军’字也。”清人已看出说符确是“昌化人”,会给后人造成误解。明代张子弘和唐胄早已说清楚符确是儋州人,而清代撰写《琼州府志》的人不可能无知到把符确说成“昌化县籍人”。

其实,记某人的籍贯,省去行政区划单位,如“军”、“市”、“镇”等,与说某地也省去行政区划单位“军”、“市”、“镇”一样,司空见惯。譬如,人们常直呼“北京”“广州”“儋州”,都没有加“市”,道理是一样的。拿“昌化”来说事,有钻牛角尖之嫌。

根据海南《符氏族谱》记载:“与臣次男48世安会,字时可,授文林郎,配姜氏,生男符确,迁居昌化军高麻都。”又据洋浦开发区湳源村《符氏族谱》记载,宋太祖符安会——符确——符棒——文育、文恋、文珍。符确从韶化二州卸任后,回到湳源村,后来去昌化县赤坎村(今属东方市)去办学。据说随后家人也迁徙昌化县,只有文恋留在宜伦县(今儋州市)。前几年,文恋之墓在湳源村发现。文恋墓的发现回答了《符确故里辩析》以“文恋之墓址也找不到”为由,对符确是儋州人的质疑。由此说来,符确出生于昌化军高麻都,即儋州(今洋浦开发区三都区湳源村)人的事实,毋庸置疑。

湳源村大门

一鸣惊人,三年登进士

明万历《儋州志》记载:符确“沈静好学,博通经史,平居常以天下事自任。大观二年(1108)发镇州解,三年(1109)登赐同进士。”清乾隆《琼州府志》有关符确的记载与明万历《儋州志》的记载基本相同。

史书对符确的记载较为简略,而民间的传说却丰富多彩。

符确专心读书,民间有一个故事。有一年初一,符确伏案作文,文稿一改再改,沉浸在意境中,忘记吃饭。內人把年糕和糖浆端放在桌上,让他边写边吃。当内人来收拾碗碟时,年糕已吃完,糖浆却照样放着。内人看见符确的嘴巴留着墨迹,就笑起来。符确问:“内人何笑?”内人指着碗里的糖浆和砚上的墨汁,符确恍然大悟,也笑了起来。

由此看来,符确中进士决非偶然。

史书上说,符确“发镇州解”这是怎么回事呢?根据《宋史·徽宗本纪》和《王祖道传》有关记载,王祖道是“镇州”设立的提议者。海南著名的学者周济夫在《镇州的设立与符确的中举》指出:“宋徽宗登基之后,逐渐重用蔡京,蔡京则欲以开边固宠,王祖道也欲乘时邀取富贵,因此极力迎合蔡京……大观元年(1107)又言黎人愿为王民,请于黎母山心立镇州。”大观元年(1107)“镇州”因王祖道的提议而设立,下辖龙门、感恩、四达三县,治所设龙门。据《地理志》记载,镇州在感恩县东北七十里。王祖道死后,被追究在广西时妄言拓地罪,受到追贬处分,他所立的镇州也被废除,镇州实际只存四年。

根据周济夫的考证,宋代举人选拔与明清两代有区别。“明清两代的举人,一定要经过每三年一次至京城和各省会举行的统一考试即乡试(一称秋试)”“但宋代恐怕就有所不同,由乡贡入京应试的通称举人,而选拔乡贡的单位可以是府、州一级,比明清两代分散得多,读书人在何处参加选拔也没有硬性规定。”正因为如此,镇州也是府、州一级建置,有权力单独举行选拔考试。

符确遇上东坡居儋敷扬文教,“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的大好时机。他深受东坡文化的熏陶,胸怀大志,发奋攻书。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史册经书富五车,才如子建腹藏储”,鏖战科场,一鸣惊人。符确“大观二年发镇州解,三年登进士”,笔破天荒,成为海南第一位进士。

有楹联赞道:

幸沐坡风,芸馆潜心攻典籍;

高扬意气,秋闱挥笔破天荒。

古树掩映下的符确纪念堂

教书育人,贡献突出

符确考中进士后,官至承议郎,先后在广东韶州和化州任知州。符确为官数十年,以解决百姓问题为己任,办事公正,清正廉洁,受到百姓的爱戴。

符确卸任后回到湳源设帐施教。根据湳源后裔符骥介绍,符确回乡做的第一件事是在湳源建孔庙。当时这座孔庙有庙堂、横舍、神台、长亭等建筑,规模宏大,蔚为壮观。孔庙除为村民顶礼膜拜孔子外,实际是一所学堂。符确就在此教书育人,培养大批人才。在符确的精心培养下,他的孙子文育、文恋、文珍都先后中举。湳源村人称符确建的孔庙为“大圣堂”,另一处后人建的符确纪念堂为“小圣堂”。

2016年冬,儋州符确后裔经过几年的大兴土木,在湳源村重建符确纪念馆和符氏宗祠(即前“大圣堂”)。两座建筑物富丽堂皇,已昔非今比。岛外符氏子孙赠送符确铜铸塑像,儋州墨客骚人撰写大量歌颂符确的诗词楹联,有的用木刻悬挂堂內。符确纪念堂和符氏宗祠落成典礼那天,数万人聚会,舞龙舞狮,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可见符确后人对先祖的敬仰。

符确晚年到昌化县(今东方市)四更镇赤坎村去传播文明种子。当时赤坎村相比湳源村还算文化落后。当地父老听说符确进士亲临,热烈欢迎,热情接待。符确在此办起学堂,名曰:兴贤堂。附近学子闻讯赶来拜符确为师。在符确的精心培育下,昌化县大批优秀人才涌现。有人说,符确去赤坎办学,用今天的流行语说应属支教边远山区。符确在赤坎培养人才,想尽办法。据史料记载,符确捐资在赤坎买下近八亩盐田,交赤坎符氏管理,将每年收入的钱作为培养学子费用。符确千方百计培养学子的襟怀,九百多年后仍使人肃然起敬。

符确创办的“兴贤堂”,因赤坎村遭水患,村址迁离,随之也成了废墟。乾隆年间,儋州符确后裔符凤纪中举后,提倡儋州符氏子孙捐款在昌化县大赤坎村重建兴贤堂。

2003年8月16日,儋州市隆重举行纪念宋代进士符确中进894周年大会。符氏子孙,以及当地文化人畅谈符确的勤奋好学、办学育人的精神。会后,儋州中华诗联学会编辑出版诗文集《儋耳儒宗》,符确的精神又得到进一步的弘扬与传播。

符确在儋州市与东方市的后裔都确认符确是他们的先祖,血缘相同,亲密往来。符确逝世后葬于今日东方市三家镇居侯村,从古至今,两地符氏子孙为保护符确墓传出的故事,令人感动。

符确已远去九百多年,然而他对当代儋州,乃至海南的影响还在继续……

明代琼山进士唐胄在《重修儋州儒学记》中感叹:“琼之有士始乎儋,琼之有士莫盛乎儋。”2016年11月30日,符确后裔在湳源村修建符确纪念堂暨符氏宗祠落成典礼。

儋州符氏

海南第一位进士---符确

符确雕像

爱国爱民的符确深受后人爱戴,游客慕名前来探访。 南国都市报记者 汪承贤 摄

10月12日的午后,晴空万里。阳光洒向洋浦湳源村“符确纪念堂”,将门前的对联照得鲜亮。推开纪念堂的木质大门,一块“开琼甲第”的四字牌匾高悬堂上,这四个字道出了符确传奇的一生。  符确是宋代儋州高麻都(今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三都镇湳源村)人,他自幼勤读诗书,资质聪颖。曾拜被贬儋州的苏东坡为师,后赴京会试登已丑科进士,成为海南第一位进士。随后,官至承议郎,任广东韶州、化州二郡大守(知州)。任职届满后,返回海南兴办教育。

返乡后的符确热心敷扬文教,对海南文化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明代进士唐胄编撰的《重建儋州学记》中写道:“琼之有士始于儋,琼之士亦莫盛乎儋”,说明海南儋州当时学风鼎盛。

南国都市报记者 张宏波

求学

把墨水当糖浆吃

曾拜苏东坡为师

年近古稀的谢有造从事海南文化研究多年,现在是儋州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符氏是海南大姓,出过海南第一位进士符确。”翻阅诸多典籍,谢有造对于符确的生平,早已烂熟于心。

符确(1068-1140),字坚石,出生于抚黎万户府的官宦世家。符确父亲符安会是符氏渡儋一世祖,洋浦经济开发区三都镇湳源村是符确的故里。据说北宋时,村里办了一间社学,亦称私塾,符确少年时代就在这里读书。他自幼聪慧好学,勤读好问。14岁通过童试,16岁考取功名。

“他曾拜苏东坡为师。”谢有造说,苏东坡被贬儋州期间,大兴办学之风,建“载酒堂”,开辟“儋州学府”为讲学之地。当时,符确也在开馆授徒,但他想拜师苏东坡,于是想办法将所教学生转到别人门下后,便跟随苏东坡学习了。

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符确晚上在家中苦读,家人把糯米糕和糖浆端到他面前,让他边吃边学。当家人回来取碗时,发现糯米糕吃完了,糖浆却没有少。再看符确嘴边,全是黑色的墨迹。原来他低头看书太认真入神,把墨汁当作糖浆沾着吃了。后人评说这个故事,称符确吃了墨水,所以满肚子学问文章。

考学

为学业全家数次迁徙

进京会考中进士

实际上,符确在苏东坡门下仅受业一年。因为,在符确拜师后的第二年,苏东坡便遇赦北返。

为了给儿子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得到名师指点和抓住考学机会,符确的父亲符安会和母亲姜夫人演绎了一个宋代版的“孟母三迁”故事。从文昌琼山,从琼山到儋州,从儋州又到东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在今东方市东河中方村附近设立地区一级的行政管辖机构——镇州。宋代规定,只有州一级行政机构才能组织乡试选拔举人,符确就是在镇州参加乡试考取解元的。

之后,父母为让他走上科举求仕之路,实现抱负,又变卖掉所有家产,筹集路费。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取得举人资格的符确为了参加三年一次的会试,从海南赶赴首都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这段长达2000多公里的跋涉,符确用了三个月。会试类似于现在的高考,中举就相当于考进清华北大,需要“过五关斩六将”,难度自然不易。

但毕竟名师出高徒,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符确登已丑科进士,名列贾安宅榜,成为海南岛历史上第一名进士,填补了自隋朝科考以来海南无进士的空白。“开琼甲第”、“珠联海甸、笔破天荒”,高中进士后的符确成为了海南的骄傲。

考中进士后,符确官至承议郎,任广东韶州、化州二郡大守(知州)。他励精图治,“平居常以天下事自任”,为政清廉,秉公办事,人民拥戴,政绩突出,名声显赫。卸任时,州内大小官员、各界士绅和众多百姓敲锣打鼓、依依不舍地送别他,甚至有百姓送他直到雷州半岛最南端的海安上船才惜别。由此可见,符确为官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办学

返琼后潜心教育

带动南荒之地学风

返回海南后,符确开始兴办教育。他效法恩师苏东坡办“载酒堂”的义举,创办“兴贤堂”供人就读,并亲执教鞭。还用其辞官傣银购置八亩盐田出租,将每年收租所得投入教育,培养人才。在今天的东方和儋州,都流传着他建立孔庙、兴办学堂、教化百姓、造福桑梓的事迹。

对于古代中国的“南荒之地”海南而言,符确无疑是一名传奇人物。卸任后的他热心敷扬文教,使当时昌化地区读书之声蔚然成风,对海南文化的发展也有较大的影响。符确生有四子,均勤学多才、各有出息。他的孙子中,有人考中举人。他的学生中,有人高中进士,使昌化江畔成为远近闻名的“双进士之乡”。

符确谢世后,其墓建于今东方市三家镇居侯村。谢有造说,符确墓曾遭受过破坏。居侯村原属荒坡,因官封万户侯的裔孙葬于此地,一些移民认为是风水宝地,于墓后聚居成村,称居侯村,意为居万户侯之村。清朝初叶、中叶,当地人两次破坏墓地,欲占地建庙建房,儋州湳源村符氏族人600人赶去制止,并上告官府才解决。1972年,当地再次有人盗占墓地建房,政府出面,1980年修复。

旧事新说

符确精神流传千年

儋州地区学风蔚然

符确故里(牌坊)

海南符氏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