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梅斋墓

翁梅斋墓

翁梅斋墓位于揭东县地都镇桑浦铁场山南坡。墓始建于嘉靖三十年(1551年)。坐东北向西南,破坏严重,除神道碑、牌坊保存较好,其余墓地建筑所存无几。墓区入口处为神道碑,碑亭为四柱翘檐尖顶,穹顶阴刻太极八卦图。碑高3米、宽1.5米。碑由吏部尚书严嵩撰文,礼部尚书徐阶书丹,礼部尚书盛端明篆额,碑文千余字,记述墓主及其儿子的有关情况(见第五章第一节)。碑亭至兜池为300米神道,其间依次有两座石碑坊,第一座位于碑东50米,其上刻赐葬祭文,第二个牌坊在祭文坊北100米,其上雕刻着麒麟和飞凤。神道用规格花岗岩石板铺砌,两旁置石虎,石羊各一对。神道尽头的兜池周围环以石栏杆。过兜池为“御葬”坊,三重三开间,上刻“御葬”二字。“御葬”坊至“玄城”坊间为墓地通道,通道两旁依次置列石马、石翁仲、望柱各一对。过望柱,是墓地的祭祀建筑,为七开间的方形建筑物。中为享祠,左为宰牲亭,右为具服殿,石砌的殿基呈须弥座式,上有石栏围绕,现仅存几十个柱础。通道尽头为“玄城”坊。正面刻着“玄城”,背侧横刻“梅丘”,是墓丘的所在。

翁梅斋即翁玉,字文璜,号梅斋,系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之父。《揭阳县志·人物》载“翁玉,鮀江人,以经述著声。……封兵部尚书。”死后赐御葬,且以万达功高,而“特超常典”。

1988年揭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大余梅岭斋坑景点 大余梅岭风景区

1. 大余梅岭风景区

大庾岭,五岭之一。古名塞上、台岭,又名东峤山、梅岭、凉热山。在今江西大余、广东南雄二县交界处。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000米左右。《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引《舆地志》云:五岭“一曰台岭,亦名塞上,今名大庾;二曰骑田;三曰都庞;四曰萌诸;五曰越岭”。《水经·溱水注》:连水“出南康县凉热山连溪,山即大庾岭也,五岭之最东矣,故曰东峤山”。《元和志》卷34韶州始兴县:大庾岭“一名东峤山,即汉塞上也,在县东北一百七十二里。……本名塞上,汉伐南越,有监军姓庾,城于此地,众军皆受节度,故名大庾”。岭向为岭南、岭北交通要冲。旧时岭路险阻,唐开元初,张九龄开凿新径,驿路始畅。五代后又荒废。宋嘉祐中,江西提刑蔡挺与弟广东转运使蔡抗重加修筑,遂成坦途。蔡挺且夹道植松,立关岭上,名曰横关。清海禁未开之前,江、广往来者,皆取道于此。

又称东峤山。南岭组成部分。在江西省大余县、广东省南雄市交界处。传汉武帝时有庾姓将军筑城于此,因有大庾之名。因岭上多梅,也称梅岭。宋置梅关。岭上有石如台,又称台岭。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000米左右。东部高峰油山,海拔1072米;最高峰观音岽,海拔1428米。为花岗岩构成的断块山。赣江和北江流域的分水岭。梅岭山口海拔仅430米,历为赣、粤陆路交通孔道。近代随海运和铁路发展逐渐衰落。富钨矿。

2. 大余梅岭风景区梅花地址

扬州梅岭很好玩。扬州梅岭,又叫梅花岭,位于国庆路与盐阜路交叉路口,亦为明末兵部尚书、大学士、抗清英雄史可法衣冠冢所在地。梅花岭广植各种梅花,有红梅、腊梅,在冬季香溢四邻。园内有假山亭台、水池斑竹相映,门厅口有两棵千年银杏,一到秋冬一派满城黄金甲的气势,很值得游人欣赏。

3. 大余梅岭风景区梅花

1.苏东坡曾两过梅关。

2.第一次过梅岭。1094年,苏轼流放过大庾岭,遇一老翁卖水酒,老人安慰苏轼说:“苏大人,您老吉人有天像,会遇赦北归的。”苏东坡听后很感激,写下了《赠岭上老人》:“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十丈手亲栽。问翁大庾岭上住,曾见南迁几个回?”。

3.第二次过梅岭。公元1100年,宋徽宗赵即位,苏东坡儋州遇赦,又到了梅岭,又赋诗一首《赠岭上梅》:“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4.梅关档案。梅关古道位于江西省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交界处,又叫梅岭古驿道,始建于秦汉,相传是用南迁越人首领梅绢的姓氏命名。

4. 大余梅岭风景区梅花简介

花期2月下旬至3月中旬,花径2.4-3CM,花蕾暗粉红色,花重瓣,17-22枚,有芳香,花型工整,花瓣较厚,花期也比一般梅花略长,长势旺盛,适应性强,为优良品种,适应温度在42°至零下20°。骨红朱砂梅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原产我国江西,后来引种到韩国与日本,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及药用价值。观赏价值  在园林、绿地、庭园、风景区,可孤植、丛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际、路边自然配植。若用常绿乔木或深色建筑作背景,更可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清之美。如松、竹、梅相搭配,苍松是背景,修竹是客景,梅花是主景。古代强调“梅花绕屋”、“登楼观梅”等,均是为了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  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岭、梅峰、梅园、梅溪、梅径、梅坞等。梅花冰清玉洁,纯贞高雅,是冬春之季观赏的重要花卉。它可成片丛植也可作盆景和切花,以美化庭院等环境。梅子 食,可生津止渴,也可制成话梅、梅干等各式蜜饯和梅酱、梅膏等物。果子入药,具有解热镇咳、驱虫止痢的功效;花、根人药,能活血解毒,利肺化痰。另外,果及树皮还可制作染料;树干材质优良,纹理细腻,是用于手工艺雕刻的重要材料

5. 大余梅岭风景区营业时间

大余梅岭风景区的门票价格为60元每人,1.1米以下儿童及65周岁以上老人门票半价。大余梅岭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最高点海拔841米(洗药湖),主要景观有:洗药湖避暑度假区、江南最大尼姑庵之一的天宁古寺、中国音乐鼻祖伶伦修炼地、古南昌十景之一的洪崖丹井、江西省最大的皇室墓葬皇姑墓以及狮子峰、脚鱼潭瀑布区、翟岩寺、紫阳官、邓仙洞、真君墓、方志敏烈士墓等。

6. 大余梅岭风景区门票

大余县景点: 梅关和古驿道(国家文物):明/古建筑; 梅关和古驿道(省级文物):明/古建筑; 水城古城墙:明、清/古建筑,南安镇; 灵岩古寺:清/古建筑; 峰山水口塔:清/古建筑,新城区镇; 南安东山古码头(含奉巡宪示禁碑和牌坊):清/古建筑,南安镇; 嘉寺塔(省级文物):宋/古建筑; 寨上古遗址:汉/古遗址,池江镇; 三口窑:唐/古遗址,梅关镇; 窑下古窑:唐/古遗址,池江镇; 刘伯坚烈士墓:1935年/近现代重要史迹及建筑,南安镇; 陈毅旧居:1936年/近现代重要史迹及建筑,池江镇;

7. 大余梅岭风景区一日游攻略

陈毅《梅岭三章》里的梅岭,根本就不是南昌县的梅岭,而是江西和广东交界处的梅关。梅关坐落在江西赣州市大余县梅关镇(并入南安镇)——广东南雄市梅岭镇(并入珠玑镇)之间的梅岭顶部,顶部距南雄市区约30公里,两峰夹峙,虎踞梅岭,如同一道城门将广东、江西隔开。

8. 大余梅岭风景区有哪些景点

长征是从赣州的瑞金市出发的,途经于都县-小溪圩-新村-龙布圩-新田圩-古阪圩-坪石圩-大塘埠-信丰县-油山圩-池江圩-大余县-梅关(梅关一丫山景区)-吉村圩-谢屋。

因为长征始于瑞金市,瑞金被称为革命老区,同时大余县也是被称为了革命老区!

大余梅岭斋坑景点 大余梅岭风景区一日游攻略

1. 大余梅岭风景区一日游攻略

大余丫山风景区,位于江西省大余县城东10公里处,占地面积3万余亩,因最高峰双秀峰呈“丫”形而得名,地处北纬25度世界公认的黄金生态带,森林覆盖率高达92.6%,空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江西首个5A级乡村旅游点、中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景区集山、林、泉、湖、瀑、洞等灵秀的自然奇观于一体,风光怡人,宛如仙境。儒、释、道、心学等历史文化深厚,从古至今闻名遐迩。

梅岭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东临鄱阳湖,北与庐山对峙,方圆150平方公里左右,为避暑胜地、中国古典音律和道教净明宗的发源地。

西华山位于云南省文山市,与贵州的施秉县相隔。它横列36峰,迄崖峭壁,由于长期的雨水侵蚀,峰腰那群石攒簇,是不是像那叠萼莲葩的出水芙蓉,花瓣清晰可见,西华山因此而得名。

天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的宽甸满族自治县灌水镇北部,为长白山脉西南麓,海拔1100多米,景区总面积83平方公里。“白龙涧”、“青龙涧”、“玉龙涧”、“天华峰”、“西谷顶”、“灵光顶”六大景区浑然一体,这里的奇峰、怪石、森林、古木、洞峡、幽涧、瀑布、溪水的自然之美,相映生辉,它的奇妙、清幽、雄险和润秀,以及密集型、高品位的自然景观资源,被专家们誉为“旷世佳境,万景奇山”。

2. 大余梅关风景区门票

丫山风景门票是全票。

丫山森林公园距县城9.5公里,占地面积3000余亩,森林覆盖率80%以上,公园内珍贵树植诸多,有罗汉松、银杏、竹柏等数十种,有草鹿、穿山甲等几十种珍稀野生动物。公园内有丫山灵岩古寺、丫山龙山瀑布群等景点。景区景色秀丽,如诗如画,是一个山、林、泉、寺等自然景观和诸多人文景观荟萃的综合性游览地,属省级风景名胜区。丫山龙山瀑布群,地处丫山腹地,景区长约4公里,呈阶梯状分布,有大小瀑布20余处,沟壑纵横、悬崖峭壁,飞瀑悬挂,林幽泉清、气候宜人。在大余县梅关—丫山国家森林公园灵岩古寺内,生长着两棵树形酷似“丫”字和“山”字的千年铁树,令众多游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不已。

3. 大余梅岭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大余梅岭风景区的门票价格为60元每人,1.1米以下儿童及65周岁以上老人门票半价。大余梅岭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最高点海拔841米(洗药湖),主要景观有:洗药湖避暑度假区、江南最大尼姑庵之一的天宁古寺、中国音乐鼻祖伶伦修炼地、古南昌十景之一的洪崖丹井、江西省最大的皇室墓葬皇姑墓以及狮子峰、脚鱼潭瀑布区、翟岩寺、紫阳官、邓仙洞、真君墓、方志敏烈士墓等。

4. 大余梅园还在吗?大余风景区

韶关,地处粤北,位于东经112°50′-114°45′、北纬23°5′-25°31′之间。西北面、北面和东北面与湖南郴州市、江西赣州市交界,东接河源市,西连清远市,南邻广州市、惠州市。被称为广东的北大门,是中国北方及长江流域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路通道,战略地位重要。韶关市是粤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广东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岭南有名重镇,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辖浈江区、武江区、曲江区、仁化县、始兴县、翁源县、新丰县和乳源瑶族自治县,代管乐昌市、南雄市两个县级市。面积1.86万平方公里,人口279.14万。说到韶关,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历史名城、山清水秀、民族风情”,它的历史可上 溯至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元鼎六年设曲江县时,便以韶关为县治。 这里原先被称为韶州,是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底”形城市,在军事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势;在商贸上则是“一吏当关,万物难出”,各种商品货物,均有东、西、北三关把守,后来商贾们就将这里称为韶关。   由于韶关地处山区,因而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加之韶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因而当地的旅游景观十分多姿多彩,是粤北的旅游中心。韶关有国家级风景区丹霞山,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祥地南华寺,著名的“马坝人”出土处、“石峡文化”遗址狮子岩,有“地下宫殿”之称的古佛岩,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梅岭古道,珠江三角洲居民的发祥地珠矶巷,南方第一家天然狩猎场乳源南水狩猎场,乳源的必背瑶寨等等。 丹霞山风景丹霞山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和浈江区交界地带。东经113°36′25″至113°47′53″,北纬24°51′48″至25°04′12″之间。总面积292平方千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是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自然风景区。2004年2月1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同年7月5日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正式揭碑开园。2010年成功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   “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地貌是指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作为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山的丹霞地貌发育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多样性和不可替代性。   丹霞山古称曲红冈、韶石山、烧木佛旧地。由680多座顶平(顶斜)、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最高峰巴寨海拔619.2米。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中国已经发现800多处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景色最优美、研究最充分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丹霞山由丹霞、巴寨、韶石、矮寨、锦江画廊五大景区组成。以赤壁丹崖之雄、阴阳元石之奇、巴寨之险、锦江之秀、翔龙湖之幽、韶石之韵、夏富之旷闻名。南华禅寺  南华寺坐落在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6公里的曹溪之畔,距韶关市中心城区22公里,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古刹,广东六大寺庙之一,也是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宏扬“南禅宗法”的发祥地。   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八十多年历史。建成后,梁武帝赐额为“宝林寺”。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赐改“中兴寺”,神龙三年又赐改“法泉寺”,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元年(公元968年)赐改“南华禅寺”沿称至今。据史载,梁武帝元年,印度高僧智药三藏航海至粤,北上途经曹溪,“掬水饮之,香味异常,四顾群山,峰峦奇秀,宛如西天宝林山也”,遂建议在此建寺。   南华禅寺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位置,一千多年来,南华寺与六祖名字连在一起而著称于世。六祖慧能在此传授禅法37年,得法弟子43人,传播全国各地,后来形成河北临济、湖南泻仰、江西曹洞、广东云门、南京法眼等五宗,即所谓一花五叶。法眼宗远传泰国、朝鲜;曹洞、临济盛行于日本;云门、及临济更远播欧美。故南华禅寺有“祖庭”之称。乳源云门寺  云门寺即门山大觉禅寺,公元923年由云门宗始祖六祖慧能九传弟子文偃禅师所建,位于乳源县城北面6公里的慈云峰下,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大支派之一云门宗的发祥地,也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   云门寺源于云门文偃。文偃(864-949),俗姓张,嘉兴(今浙江)人。出家后到各地参学。初参 睦州道,后参义存,获得印可。禅宗六祖慧能圆寂后,嗣法 弟子有湖南南岳怀让和江西青原行思两个法系。到唐末五代间,南岳一系形成沩仰和临济二宗,青原一系分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合称禅宗五家。云门宗的传承 是:青原山行思--道悟--崇信--宣鉴--义存--文偃。文偃在福州象骨山雪峰广福院得义存印可后,就来到韶州云门山,修复残破的光泰禅院,开创了自成 一系的云门宗禅风。其说教方式独特,被称作"云门三句"。据《五灯会元》曰:"我有三句话,示汝诸人。一句函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悟此 三句便可入道。   云门寺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整座建筑物庄严雅静,风格独特,寺庙香火鼎盛,除放生池外,殿厅堂楼等共180余处连成一体。寺内保留着一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较为著名的有距今1000多年的《大汉韶州云门光泰禅寺院故匡真大师实性碑铭并序》。 云门寺前有观音山,后有桂花潭,每到金秋时节,这里桂花遍地,一派灿烂景象。乳源大峡谷  广东乳源大峡谷位于距乳源县西南68公里的大布镇。大峡谷贯穿于韶关的大布镇和英德的波罗镇,全长15公里,最高深切度是400多米,沿途风景优美。原来大峡谷所在地只是山沟中的小盆地,由于受到燕山造山运动的影响,令地壳承受地块抬升的扩张力,而使部分地块张裂下陷形成裂谷,距今已有1000万年的历史。也因为乳源属于石灰岩地貌,所以大峡谷内有许多溶洞,而石灰岩与红色沙砾岩的成因非常相似,所以大峡谷的地貌与丹霞山的地貌非常相似。   大峡谷有黄山之奇--下雨时山间涌出的云雾,漂流在峦中,就如置身仙境中;有华山之险--千步云梯1386级;有张家界之秀--谷中幽深,峰峦层叠,翠映生晖。   大峡谷的两侧是高角度的绝壁峡谷,十分险峻,谷内出露的岩石为距今3亿多万年以前形成的沉积岩,以致密坚硬的石英岩为主。大峡谷的顶端状似一只大埕,谷面宽约600米,平静的大布河流从东南向西北蜿蜒流过,流到这里突然腾空冲下,形成瀑布,其气势之磅礴,撼人心魄!瀑布下有一深潭,潭水一直沿着大峡谷流出英德波罗镇,汇入北江河。在离大峡谷约二十公里处,有一个国内罕见的石英砂岩洞--景峰洞,洞内奇石千姿百态,与石灰岩溶洞相比,风格迥异,独具特色。南岭国家森林公园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73平方公里。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与湖南交界处。其主峰石坑崆海拔1902米,是广东省的最高峰,广东第二、第三高峰均坐落在此,有“广东屋脊”之称。公园内有小黄山、亲水谷、瀑布群等知名景区。南岭山脉逶迤连绵,保留广东省最完整、最大片的原始森林,保存着最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岭南天然生态保护屏障。目前,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已发现的植物种类2000多种,野生动物200多种,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的有82种之多,且为华南虎最后栖息地。活跃于此的珍稀物种构建了“广东物种宝库”、“南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之地”,也展示给生态旅游、探险爱好者四季流动之美——春有樱花含笑、杜鹃满山红;夏天浓阴蔽日、清溪长流;秋日红叶斑斓、漫山遍野;冬季雾淞冰凌、恍若北国风光!马坝人遗址  马坝人遗址——狮子岩位于曲江区城区西南2公里处,1958年,闻名中外的“马坝人”头盖骨在此被发现。“马坝人”是介于中国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古人类,为1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它为完善我国原始人类发展的序列提供了相当重要的资料,是迄今为止广东省唯一的一处古人类化石遗址。1977年在狮子岩两石 之间出土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晚器的文物,被命名为“石峡文化”,更使狮子岩名声大震。   1960年,马坝人遗址被韶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10月,马坝人遗址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马坝人遗址和石峡遗址被评为“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2001年6月,马坝人遗址和石峡遗址合并,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坝人遗址风景区是一个山、水、洞、石兼收并蓄,集考古与旅游、知识性与娱乐性融为一体的广东省著名的大型考古旅游胜地。该景区分为前山和后山,前山主洞是“马坝人”化石出土地点,在银岩和桂花岩等洞中塑造了“马坝人”时代原始人类生活塑像群和“石峡文化”时期先民们生活情形。后山有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曾居住过的招隐寺和大型的石灰岩溶洞,洞内有千姿百态的石钟乳令人惊叹大自然的艺术创造力。景区内还设有建筑面积达2096平主米的马坝人博物馆,陈列有许多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和新石器时代的文物。九泷十八滩漂流  巍巍南岭山脉南麓,著名的大瑶山下,有一条秀丽的武江,武江源于湖南临武,出宜章自北向南流入广东最北边的县级市乐昌,经韶关注入北江。   武江自进入坪石镇至乐昌市区的60多公里河段,属峡谷江流地貌。河水沿大瑶山奔腾而下,江岸陡峭,谷深林密,河道蜿蜒曲折,共有九个泷{指落差大,水深流急,河道较窄处},十八滩(指落差小,水浅流急,多石处),古称乐昌峡、泷峡,又称虎溪九泷十八滩自然风光绚丽多彩,姿态万千,河道蜿蜒,水清流急,银雾飞烟。“韩泷”最窄之处,是老泷和新泷间,河道仿佛被大山挤压,仅容得下一条船而过。最险要的要数垂泷。水流似箭,水下礁石丛生,离泷尾十多米处有峥嵘崔嵬的泷壁,蔚为壮观。最奇的要算百鸡滩。江心有千万只大小形似鸡的卵石,如百鸡群戏。涨水之时,发出阵阵声响,似百鸡齐鸣。最美之处要算梅泷至惊泷之间,此处山峪耸险,石纹各异,自然洒脱,杂木丛生,盘根错节,藤缕丝连。一年四季色彩各奇,加上河水清清、涛声悠悠,真可谓山水相映。   九泷十八滩穿行在大瑶山下的崇山峻岭之间,由于受大山的挤压,河道仅宽几米至几十米,景区风光以奇峰、秀水、怪石、丛林等自然景色为主,没有人为的堆砌、没有刻意的雕琢,两岸叠峦重重,峡谷幽深,谷坡多达60度以上,有的近似直立,江心怪石嶙峋;犬牙交错,岸边古木参天,梅林片片,沿途风景如诗如画,秀色可餐,具有水美、峡奇、滩险的独特风韵。   九泷十八滩漂流旅游,既不同于长江、黄河的考察探险性漂流,也不同于如漓江的乘船观赏性旅游,而是集游乐、观赏于一体的漂流项目,游客乘动力橡皮舟穿行于水流湍急的泷滩之中,既新鲜刺激,好玩,有惊无险又安全。经开发以后,很快就成为游客喜爱的游乐项目,成为广东省旅游热线景点。1988年列为省四大旅游拳头产品之一,1993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并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线景点。新丰云髻山  云髻山旅游区属省级自然保护区,主峰海拔1438.8米,是珠江三角洲最高峰。她既有南方山水的钟灵毓秀,又有北国山岳的雄伟峻拔。二00六年荣获“广东最美丽乡村示范区”称号,“2006年度最受欢迎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大型读者票选活动中,云髻山旅游区今天又被评为“最佳自驾游目的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云髻山,以雄伟原始的山和神圣洁净的水,令天下游客悠然陶醉,如入梦乡。   云髻山奇峰林 、怪石纷呈。狮子峰雄伟峻拔,玉女峰洒脱秀美,酒壶耳峰惟妙惟肖,五指山直插云霄……满山异姿纷呈的象形山石,似人、似兽,或仰或立、或蹲或倚,千姿百态、美不胜收。雄师回眸,憨象施礼,金龟朝圣,猿人石,子母象等,个个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而最为独特神奇的天狗望月,则横空出世,俯瞰万象,令人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造化。   云髻山是新丰江的源头,滚滚东流的新丰江水蓄于新丰江水库,润泽下游的惠州、东莞、深圳、香港等地万千民众。区内新丰江源头三叠瀑布,落差128米,洁净的源头水从天而降,落在岩石上跳跃的窜泉飞珠,好似阿婆的云发,终日飘洒,奔飘而下,蔚为壮观;岩之景的剑龙瀑,水顺狭窄的沟槽倾斜而下,如连天接地的一束银线,堪称奇景;诗情画意的蕉风雨韵,飘洒飞扬的青龙瀑布、窜越飞天的飞龙瀑布等瀑布群,可谓三步一景,五步一观,异姿纷呈。   云髻山一年四季风光如画。春赏山花,春天是彩色的海洋,满山盛放着一簇簇没有名字的山花、野花,五彩缤纷,斑斓多姿,展示着大自然生命的绽放与延续;夏弄清风,夏天是郁郁葱葱的天地,阵阵山风吹过,夹着飞瀑,给人清凉爽快的感觉;秋观红叶,秋天是火红的日子,金红的枫叶成行成片,大山以最朴实的方式,用火一样地热情欢迎八方游客的到来;冬踏冰雪,冬天是玉色的世界,冰花、冰串、冰天雪地,晶莹剔透,白雪皑皑。   云髻山的森林、云海、湖水、温泉又是一大特色。这里的林海无边,植被茂密,有寄生树、石上竹、禾雀花等奇观,可谓争怪斗异,千姿百态;这里的云海翻腾,如棉絮,如地毯,人在其中,心旷神怡,犹如飘入仙境;在海拔八百米处的鸳鸯湖,宛如镶嵌在山中的璀璨明珠;这里的温泉,水色清透,含氟、钾、钠等多种微量元素,有良好的疗养和保健作用。珠玑古巷  南雄珠玑巷,位于县城北部偏东,在323国道南雄至江西大余公路9公里处的沙水村。该巷南起驷马桥,北至凤凰桥,全长1.5公里,是古代五岭南北梅关古道的必经之路,其古朴风貌犹存。珠玑巷有三街四巷,即珠玑街、棋盘街、马仔街;洙泗巷、黄茅巷、铁炉巷、腊巷。今住居民38l户,1742人。现有姓氏为何、谢、曾、黄、钟、赖、刘、陈、郭、周、董、雷、戴、张、杨、欧阳、李、王、熊等19姓,其中雷姓是畲族,其余诸姓均为汉族。   关于珠玑巷得名,据清·道光四年(1824年),戴锡纶编纂的《直隶南雄州志》载:“珠玑巷得名,始于唐张昌。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堂。敬宗宝历元年,朝闻其孝义,赐兴珠玑绦环以旌之;避敬宗庙讳,改所居为珠玑巷。”明屈大均著《广东新语》、民国时期中山黄慈博遗稿《珠玑巷民族南迁记·粤北简氏大同谱》所述,有珠玑巷得名之议,与上说一致。   近年来,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筹委会,派员到珠江三角洲各市、县调查和收集诸姓族谱、家谱。据顺德、番禺、南海、东莞、中山等市、县诸姓族谱、家谱.记述有关珠玑巷得名由来,亦与《直隶南雄州志》说法相同。(摘自《珠玑巷古今》)车八岭自然保护区   车八岭自然保护区名闻遐迩的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境内,占地7545公顷,是南岭南缘保存较完整、面积较大、分布较集中、原生性较强,具有世界性典型代表意义的中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精华所在地,是镶嵌在华南地区的一颗绿色翡翠。   莽莽苍苍的车八岭原始大森林里,栖息着华南虎、云豹、苏门羚、 南千干鸟、水鹿等1550种珍禽异兽,其中珍稀濒危动物44种。野生植物1928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8种,主要有伯乐树、伞花木、野大豆等。在这绿色的海洋中蕴藏着无数生物种类,这里一年四季常青,鸟语花香,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仍怒放,果熟四季,姹紫嫣红。每当秋季,那“红叶胜似二月花”的林区景色,更是迷人,严冬偶尔也可欣赏到银装素裹的景象,呈现一派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车八岭自然保护区风光秀丽,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独具特色。区内目前已开辟自然博物馆、原始森林漂游、原始森林探险、瑶寨风情、野生植物园、茶果园、梅园、野外观鸟等10多个旅游活动项目,各具特色。信步景区,一览大自然的风采,山、水、石、林、古;雄、幽、险、奇、秀,使游人品味到回归大自然的山野情趣,千种风味,万般惬意,乐趣无穷,流连忘返。   返扑归真,回归自然。车八岭自然保护区以其幽谷深壑,参天古木独有的魄力吸引着四方游客。这里不仅是科研考察、教学实习、环境教育的理想场所,也是旅游度假、避署疗养、写诗作画,领略大自然情趣的胜地。百丈崖峡谷漂流   百丈崖峡谷漂流百丈崖峡谷漂流位于全国著名的大宝山,紧临京珠高速,从沙溪出口到漂流起点15分钟,北依佛教圣地南华寺,车程也只需10分钟,地理位置极为方便。被誉为“京珠第一漂”。大宝山这里植被茂盛,树木参天,古藤缠绕,翠竹成林,彩蝶成群,溪流清澈,山幽鸟鸣,百雀飞舞,是一个难得的漂流探险.享受大自然,反朴归真,重拾童趣的首选之地。漂流河道全长约3公里,落差达百米,沿漂流河道有十多个回旋处,可在60分钟的漂流过程中,尽情享受原始森林峡谷漂流之刺激,更可欣赏融山之雄,水之秀,林之幽,花之美,石之奇,潭之壮,鸟之鸣,鱼之乐于一身的原始森林山谷风光。满堂客家大围   满堂客家大围满堂客家大围坐落于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内,北至始兴县城、西往韶关市区均约65公里,地处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小坑国家森林公园之间。   满堂客家大围建于清道光五年,如今虽170多年过去了,但高大的墙体竟无一处有下沉开裂现象,实在是民间建筑之一绝。据说从道光五年起直至咸丰九年,用了28年时间才全部完工。素称"广东第一大围"、"岭南民居之最",占地1.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具"三大功能,九大奇观"这特点,是民居建筑中"方围"系列的杰出代表。乳源必背瑶寨  必背瑶寨是乳源民俗风情观光的好去处。必背,原叫“鳖背”,是乳源瑶族自治县瑶族聚居的一个镇,位于乳源县城东北约50公里的大瑶山腹地。必背瑶族属过山族,是瑶族的一个分支,是旅居美国,泰国,法国,缅甸,老挝等地的瑶族发祥地。   游览必背瑶寨,可以欣赏迷人的瑶山风光,观看欢快热闹的瑶族歌舞,领略古老的民族风俗,品尝独具风味的瑶家美食。必背瑶寨依山而建,有别致的树皮房、竹房,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别具一格。瑶区除瑶语外,客家话也通用。瑶胞穿戴自己刺绣的彩色图案服饰,男女能歌善舞,以山 乳源必背瑶寨歌传情示爱。他们的热情好客,用甘甜的瑶山茶、清香味美的竹筒饭和自制的瑶家水酒待客。   歌谣是瑶族人民口头文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瑶族音乐、舞蹈与民间歌谣一样,起源于劳动与宗教。现在,瑶族的长鼓舞、铜鼓舞已搬上舞台,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民间保留的传统体育项目有扳手腕、摔跤、气功、上刀山、武术等。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至十五日为乳源过山瑶的“十月朝”节,又称 “十月社”,是乳源过山瑶庆丰收的传统节日。

5. 大余梅岭古驿道风景区门票

风景名胜区(9处) 国家级1处:安远三百山 省级8处:宁都翠微峰、会昌汉仙岩、崇义聂都溶洞、赣州通天岩、 大余梅关古驿道、瑞金罗汉岩、上犹陡水湖、龙南小武当山 自然保护区(4处)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龙南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崇义阳岭、崇义齐云山、石城赣江源 国家森林公园(7处) 1、宁都翠微峰 2、崇义阳岭 3、安远三百山 4、上犹五指峰 5、大余梅关 6、龙南九连山 7、上犹陡水湖。 国家A级景区(2处) 4A级1处:通天岩风景名胜区 3A级1处:崇义阳岭风景名胜区

6. 大余梅关古道游玩需多长时间

  赣州市本市:  宝葫芦农庄(过山车、摩天轮、激流勇进、丛林野战、摘杨梅等等);通天岩("北有敦煌莫高窟,南有赣州通天岩"知道是什么了吧);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山水、美不胜收);水东马祖岩(赣州市政府斥巨资打造的佛教旅游胜地,现马祖岩已被开辟为森林公园,园内林木郁郁葱葱,鸟语花香,气候宜人);和谐钟塔(拥有世界最大的钟塔,以观光钟塔为核心,包括城市景观绿地、历史文化陈列区、欧式风情街区和接待中心区,是集文化性、开放性于一体的综合主题公园);杨梅渡公园(高塔、青山、江水;休闲、锻炼好去处);五龙客家风情园(自然加人工合力打造的旅游胜地,可顺便到隔壁玩下哦(赣州动物园));赣州市城市中央生态公园(赣州最新、最大的公园,很美);八镜台片区(领略千年宋城的真实魅力所在);  赣州区县:  【国家AAAA级风景区】:崇义阳岭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苏维埃革命遗址群、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通天岩石窟、赣州古城墙、龙南客家围屋;  【国家森林公园8个】:章贡区峰山、宁都翠微峰、安远三百山、大余梅关——丫山、崇义阳岭、上犹五指峰、上犹陡水湖、龙南九连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南九连山;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安远三百山;  【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崇义阳岭、崇义齐云山、石城赣江源、东江源头寻乌桠髻钵山;【省级风景名胜区8处】:赣州通天岩、宁都翠微峰、瑞金罗汉岩、大余梅关古驿道、上犹陡水湖、崇义聂都溶洞、会昌汉仙岩、龙南小武当山;

7. 大余梅山红色旅游

主要山脉多分布于省境边陲,构成天然省界和分水岭。山地走向多呈东北¡¡西南方向,脉络清晰。南部山地走向则较为凌乱。山体多由变质岩和花岗岩组成。一般海拔 1000 米左右,少数山峰达 2000 余米。全省主要山脉有怀玉山脉、武夷山脉.

怀玉山脉: 在省境东北,呈东北¡西南走向,经赣、浙、皖 3 省边陲至余江县境,长 150 余公里。 低山地貌,海拔一般 500 米左右,但主峰玉京峰却高达 1817 米。盛产铜、铅、锌、金、银、铀等矿,又以铜为最,有中国重要的铜矿生产基地¡德兴铜矿。森林广布、植物资源丰富,著名的三清山风景区就在这里。

武夷山脉: 沿赣闽省界延伸,由北而南呈北北东走向,长达500 余公里,是全省最长的山脉。 海拔多在 1000 米到 1500 米,主峰黄岗山海拔高达 2158 米,号称“华东屋脊”,不仅是全省最高峰,也是整个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其它有名山峰有:独竖尖(海拔2129米)、五虎岗(海拔1891米)、过风坳(海拔1887米)、军峰山(海拔1761米)、鸡公栋(海拔1390米)等。鹰厦铁路从这里的铁牛关穿过。

大庾岭和九连山脉: 则属南岭山脉的分支,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盘 于赣粤之间,海拔多在 600 米到 1000 米。九连山主峰黄牛石海拔 1430 米。 由于大量花岗岩岩浆的侵入,盛产钨、钼、锡、铋等有色金属,特别是大余县西华山的钨矿闻名中外,有“钨都”之誉。扼江西、广东两省交界的梅关,自古就是南北通道和军事要隘。

  罗霄山脉: 系万洋、诸广和武功山的统称,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蜿蜒于赣湘边境。海拔多在 1000 米以上, 少数山峰在2000 米以上,其中南风面高达 2120 米,号赣西屋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闻名中外的革命圣地井冈山就在这一带。其它山峰:齐云山(海拔2061米)、金顶(海拔1918米)、太平山(海拔1736米)、明月山(海拔1648米)、五指峰(海拔1586米)、范水山(海拔1559米)等。罗霄山脉除山姿峻秀、竹木葱郁、矿产丰富外,还有中国水温最高的温泉之一汤湖温泉。

  幕阜山脉和九岭山脉: 在赣西北。幕阜山脉向西绵延入湘,其东延余脉一山飞峙,是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景观¡匡庐秀峰。

  九岭山脉与幕阜山脉: 南北平行向望,呈东北¡西南走向,海拔千米左右,为修水和锦江的分水岭,其中有五梅山等 1500 米以上的山峰。 其它有名山峰:九岭头(海拔1794米)、太阳山(海拔1657米)、武宁岩(海拔1547米)、五梅山(海拔1517米)、 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 )、五老峰(海拔1358米)等。

另有延于安徽南部的黄山支脉插入江西境内,多海拔 800 米以下低山;盛产瓷土,景德镇就在其间。有名山峰:擂鼓峰(海拔1630米)、五股尖(海拔1618米)、莲花山(海拔1145米)等。

8. 大余梅岭风景区门票

油山一般是指油山镇,隶属于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位于南雄市北部,东邻乌迳镇,南连黄坑镇,西接邓坊镇,北与江西省大余、信丰两县交界;

梅岭一般指位于南昌市湾里区的梅岭镇,也就是梅岭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古典音律和道教净明宗的发源地,夏季平均气温仅22.6摄氏度,是很好的避暑胜地。

二者并不一样,所处地域不同。

9. 大余梅岭图片

《梅岭三章》是1936年冬天中国共产党人陈毅在梅岭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时写下的三首诗。陈毅虽然处在危难之际,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矢志不移。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后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艰苦创业,勇往直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梅岭三章》诗碑现建于大余县梅关乡梅山村黄坑北侧山坡上。广东南雄梅关古驿道的中段旁也立有一块《梅岭三章》手迹诗碑。

10. 大余丫山风景区

丫山龙鼎湖全长4公里。

龙鼎湖位于山顶贤达广场侧,依偎山涧腹地,由丫山深处渗出的清泉涌入汇聚而成,虽面积不大,却别有情致。湖边杨柳轻轻摇曳,湖上滑索水幕飞扬,动静皆宜。除了湖上滑索,还有射击游戏也受到了许多游客的喜爱.湖边有几家古风的餐馆,还有茶馆.当游客累了可以坐在湖边的馆子里面吹着湖风喝着丫山的双秀春眉(绿茶).水碧碧、茶清香、人陶醉。

11. 大余梅关古道旅游攻略

梅关古道从江西省大余县起,至广东省南雄市止。若从赣州出发,需乘到大余县城到班车,再换乘发往梅关古道的车次,车费3元。班车离开交通干道徐徐上山,路过一座祠堂样建筑,周围均是仿古铜像。车在景区门口停下,门票20元;每人再加2元可直达驿道。

梅关古道一路穿越大庾岭,全长17公里,现存驿道可徒步长度约4公里,预计所需时间为2小时。在这段为古长度四分之一的驿 道上,能见识梅关古道最为称道的景象。

翁牛特旗——张应瑞家族墓地

张应瑞家族墓地:又称元代蒙古弘吉刺部王傅张氏家族墓地,位于内蒙古赤峰翁牛特旗梧桐花镇国公府村北1.5公里的山脚下,于1970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葬有元代蓟国公张应瑞及两代先人和后人。墓地地处偏僻山野中,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为较开阔的丘陵地,西侧有两道较深的冲沟,东北面地形呈深浅不一的二、三道洪沟。墓地形成北高南低,南北宽,东西窄的地貌。墓地北侧的国公山及西山头,东坡地现有原墓地围墙基础遗迹,由此可确定墓地范围为东西500米,南北300米,占地十五万平方米。青冢入口墓地中现存的“张氏先茔碑”及“住童先德碑”和“蓟国夫人刚氏之墓碑”记载了从元世祖忽必烈直至顺帝托欢貼木儿时期,张应瑞家族为元朝及蒙古弘吉刺部(其驻地在内蒙东部)尽忠之事,许多内容可补《元史》之阙。碑文的丹书者是元代著名的大书法家,西域人康里巙巙,这是他传世字数最多的正楷作品。同时,张氏先茔碑的背面为阴刻蒙古文字3000多字,是碑前汉文的译文,也是我国元代碑刻中蒙文字数最多的,是蒙汉文字合璧碑中的珍品。墓地神道上,南北方向排列文官石雕两尊、武士石雕两尊、石虎两尊、石麒麟两尊、石羊四尊。石雕线条流畅,纹饰细腻,反映了元代高超的雕塑水平。2006年5月,张应瑞家族墓地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