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渡炮台

河渡炮台

河渡炮台位于汕头市达濠镇南,河渡村西侧的门嘴山上。河渡,也名河渡口,河渡门,为达濠出海口,为商船停泊之地。也为海防要地。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两广总督杨琳奏准在此筑建炮台。炮台方向南偏东南。全部用贝灰夯筑,建筑结构尚完好。

辽河口北岸炮台之谜(上)

河口北岸炮台之谜(上)

作者 王继鹏

营口西炮台是一座近代海防军事遗址,它是清政府兴办的北洋水师在东北沿海建筑的重要海防要塞,也是清末东北地区最早、最重要的海防工程。196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辽海丛书·沈故·卷三·营口炮台》记载:“大辽河入海埠头初设于牛庄,继乃迁于没沟营,至今外省商贩仍名曰牛庄海口。光绪八年建炮台于东岸,当海船入口处,台墙周二百六十余丈。前面随河湾转作扇面形,中间筑大炮台一座,两傍平炮台二座,以取迎头环击之势。墙下有暗炮洞八处,以备伺便平击之用,军械库火药库即在台下。后面中间营门二,两傍营门二,水洞二。内筑兵房库房二百余间,水塘两处台前有长壕一道,围墙两傍又筑墙十余里,翼蔽左右其大略也。”但有学者根据史料叙述在西炮台对岸有两个小炮台,甲午战争史专家戚其章所著《甲午战争史》中叙述:“营口炮台在市街西南方,西临辽河口,为五边形,周围绕以土垒。此炮台从1882开始修建.历时3年而成,用银共15万6千两。1891年,又在河对岸修建小炮台两座,各费银7万两。”(戚其章著,甲午战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04,第282页)

先不说戚其章对西炮台建设记载的准确程度如何,然而辽河口的河北事实上真如戚其章所记载修建有炮台吗?根据戚其章的记载在辽河北岸应该有两座小炮台,参考西炮台建筑耗费的白银数量,以及考虑到辽河两岸地质结构来看,河北每个炮台的大小规模应该是营口西炮台的一半左右。可是,笔者寻遍所掌握的关于晚清营口地方史典籍史料,却不曾发现对河北炮台有只言片语的记载。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笔者发现一条记载河北炮台的有关史料,这条史料内容非常丰富。从建设缘由、选址、计划建筑规模、参加考察选址人员等记载得非常详细,给我们近乎展现了河北炮台的雏形。目前,由于受史料缺乏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我们非常遗憾至今仍然无法确定河北炮台计划选址具体位置,以及是否真正修建等情况,只能通过我们非常熟悉现存营口西炮台同史料进行对比,大致勾勒出未建成的辽河北岸炮台模样。

营口西炮台筹建始

目前关于营口西炮台筹建情况,最权威的史料是李鸿章的一篇奏折,据李鸿章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初四日(1886年11月29日,星期一)《营口炮台工费片》奏折记载:再,营口为奉天沿海紧要门户,前因口岸甚属空虚,海防毫无凭借,必须择要修筑炮台,以资扼守,所需经费即就山海关常税加增盈余按年截留应用,经臣奏奉谕旨允准,钦遵在案。当由升任山海关道续昌勘定东岸第二道标杆处所,先行拦筑土坝,培垫叠道,以作底盘。旋即购备料物,雇募匠夫,陆续兴造。计修筑炮城一道,长二百二十六丈二尺。大小炮台五座、炮房八间,兵房连房一百四十六间,官厅五间、厢房十间,营官住房十三间,军械药库十间。大营门一座、角门二座,照壁一座。挑挖护城濠、引濠各一道,护城二处,凑长一千六百十三丈二尺。土圩一道,长四百十九丈八尺。闸门一座、木吊桥三座,并平垫地面长一千二百丈。土山一道,长七百八十丈。于光绪七年八月二十五日动工,至十二年七月初六日一律修竣。据报升任关道续昌经营最久,用银十万五千五百余两,接署关道博多宏武、奎训任内用银三万三百余两,现任关道广荫任内用银二万六百余两,统共实用库平银十五万六千五百两,其减平银两已遵例扣除。经臣派委提督吴殿元前往验收,工坚料实,丈尺、间数相符,并经将军庆裕查看,亦称一律坚实,可资守御。查此项工程因营口滨临海滩,土松水急,非排钉桩木加以三合灰土层层夯筑不能经久,且系仿照洋式,与内地工程不同,该道以无案可循,因依临榆县做法,例价核实支给。至于常年岁修,应俟筹定款项再行办理。据该关道广荫造具细数清册,绘图取结详请奏咨声明,尚有地营工程销册,另行造齐送咨。等情。前来,臣复核并无浮滥,除清册图结咨送工部外,理合附片具陈,伏乞圣鉴,敕部核销。谨奏。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初七日,军机大臣奉旨:该部知道。钦此。(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11奏议十一,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01,第559页)

(未完待续……)

本文选自《营口春秋》2017年第2期

河南老子升仙台遭日军炮轰13发 炮弹竟无一爆炸至今成谜!

河南鹿邑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道教创始人老子的故里,地处县城东北隅的明道宫始建于汉代,是为纪念老子传道讲学而建,建筑规模宏大,构筑严谨,历史上曾有多位皇帝来此朝拜祭祀,山门上的“明道宫”匾额为宋真宗御笔亲书,寓意“彰显道理、真理的地方”。

明道宫由“升仙桥”、“迎禧殿”、“升仙台”等建筑组成,核心景点升仙台是唯一现存的古建筑,相传老子修道成仙后在此白日飞升,故而得名。因宋真宗于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追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又名“老君台”。

升仙台高约8米,为古代大砖构筑,山门外的32级青石台阶,加上正殿前的一级共33级,正好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山门内由正殿,偏殿等建筑组成,主奉老子,院内13棵桧柏青翠葱郁,百鸟飞鸣。台下湖水萦洄,波光烟霭,景色宜人。

升仙台上一根高八尺的铁柱被民间相传为老子的“赶山鞭”,其实这是铸于唐代的“柱下史”之柱。老子曾任周朝的史官,在朝堂上做大事记录,为了书写方便,皇帝允许老子倚在殿内柱子上记事,后人于是在建庙时都会立一铁柱以示纪念。

有着1200余年历史的升仙台能完好保留至今实属不易,1938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四),侵华日军攻打鹿邑县城,高耸的老君台被日军认为是一处军事据点,于是对老君台进行炮击想要把它炸平,结果共发射了13发炮弹,竟无一发爆炸。

日军感到很奇怪,爬上去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只见有两发炮弹穿透山墙,一发卡到了大殿内西边的梁架上,一发落到了老君神龛上,但所有炮弹一发未爆。日军进城打听后方知这里是老君升仙台,吓得匍匐在老君象前连连叩头,求老君饶恕。

升仙台东山墙和古柏树上的弹痕至今仍清晰可见,13颗炮弹无一炸响,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可说是史无前例的奇迹,这些当年未爆炸的哑弹如今已成为日本侵略军的罪证,也成为这段真实传奇的物证。

1983年,当年炮轰升仙台的炮手梅川太郎怀着忏悔的心再次来到鹿邑,并在升仙台右侧立下“谢罪碑”,向中国人民忏悔请罪并请求原谅,此碑后改称“和平碑”。正如老子的许多传说一样,13颗炮弹无一炸响已成历史之谜,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

正月初一,铅山人喜欢打卡河口明清古街、浮桥、炮台山

摄影师,本地资讯创作者,旅游领域创作者

2021年2月12日,正月初一,在江西上饶铅山县河口明清古街,市民正在逛古街。正月里,铅山河口明清古街、浮桥、炮台山成了市民好去处。

年前的几天都是下雨,大家过年出去购物都是很不方便。雨天,也降低了大家过年的热情。

还好,正月初一,老天爷把雨收了回去,让过年的大家心情大好,大家都纷纷走出家门,去走走散散。对于铅山人来说,正月里,河口明清古街、浮桥、炮台山是必去的打卡地,今年也不例外。

在明清古街,很多从外地回铅山过年的人,来古街感受那特有的铅山味道。在这里,有带着外地媳妇(丈夫)的,有带着小孩的……大家走走停停,看看古建,感受河口浓浓的特有文化,让他们知晓铅山;来到浮桥,可谓人满为患,大家依次从浮桥通行,边走边拍,记录下九狮江特有的风景;拾阶而上,很多人爬上久违的炮台山,放眼望去,就是铅山的全貌,那种感觉,只有爬上炮台山的人才能感受到。

河口镇是江西古代四大名镇之一,与景德镇樟树镇、吴城镇齐名。明清时期,河口镇是销售本地的纸、茶、铜、铁等产品的重要市镇,同时也是赣闽浙等地的商品集散地。目前,河口明清古街基本上保留了古商业街的格局,是一座明清商业建筑博物馆。(丁铭华 摄)

市民在古街拍照

市民在古街游玩

市民在明清古街游玩

市民一家三口在明清古街自拍

航拍浮桥人来人往

浮桥上人来人往

登顶炮台山,看铅山全貌

古街柴火清汤

市民在排队购买柴火灶清汤

千层糕也是市民喜欢的铅山美食

市民在购买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