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夫宅第

秀夫宅第

秀夫宅第位于澄海市区港口管理区。南宋末年,陈宜中、陆秀夫、张世杰、文天样等在福州拥立宋帝昺为王,与元军对抗。

陆秀夫因与陈宜中政见不同,于景炎元年5月被贬来潮,携家眷住于辟望港口(即今澄海市区)原潮州知州蔡磐溪的宅第。陆还在郭厝巷杨厝大院内设馆课徒,宣传民众,培植抗元力量。该地历来被称为“陆厝围”。

该宅第遗址原为澄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汀大夫第 闽西第一士大夫宅邸 堪称建筑艺术品

古老的长汀留存着不少大夫第、进士第等古建筑。其中长汀四大历史古街区之一的东大街大夫第最有名气。它离长汀古街:店头街不远,而最顺畅的观景线路推荐为:店头街——城墙——大夫第。

“大夫第”,顾名思义是士大夫的宅第,主人不是“平民百姓”。清代的“大夫第”,一般是指从五品 “奉直大夫”以上的官员的宅第。闽西一带,有很多的“大夫第”。而长汀的这座,可以堪称建筑上的艺术品。

长汀的大夫第坐西朝东,门前是的客家母亲河汀江,向北可见太平廊桥长廊锁江之姿,向南可观泰安古桥飞架东西之状。建筑上属两层砖木结构的客家厅堂式建筑,也称客家四合院建筑,建筑布局通风,采光充足,疏密得当,可以说是客家府第式建筑的经典精美之作。

身份证登记免费申领参观票据,进入之后,除了观察这栋气派的宅院布局外,还需要仔细看看各处的精巧木雕

大夫第是以大门依次进入为中轴的对称式建筑。中间是雕花石板构筑的大门,大门进入是宅院正厅堂部分,这也是宅院的精华部分,正厅堂之后还有一排横屋。两边的小拱门内是宅院的左右厢房部分。

四根大柱托举的楼台,造型古朴、雕镂图案精美的木构件组合出的是一件何其雅致的艺术品,翘角飞檐,展现了一种欲飞云天的祈望。墙面上的窗户,每个窗户都各具特色,木质的,石质的,雕刻图案或圆或方,体现着设计者别具一格的匠心。

大夫第正大厅由前厅、天井、上大厅及左右房间组成。桌椅、屏风、壁面、梁檩、瓜柱、斗拱、栏杆,所雕图案或人物,或花鸟、或戏曲,栩栩如生、形态万千,组成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世界。

文氏宗祠 | 浅析香港清朝官宅“大夫第”的发展史

中华文氏宗亲网

www.wxzqw.cn

全球最大的文姓交流平台

新闻 | 族谱 | 文化 | 寻根 | 联谊

The Network of Wen Clan of China

在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进城和出国务工的大量人口导致许多古村遭到废弃,仅剩老人和儿童留守村中。过去由邓、侯、彭、廖、文五大氏族在这里建立的社会经济体系不断遭到瓦解:住屋被废弃,高墙环绕的村落鲜有人烟,从各处散落的民居、祠堂寺庙、神龛、书斋、城垛以及唯一一座砖石小塔等传统建筑中,仅能约略感受到一丝传统生活的气息。至此,很多香港传统古迹被废弃,面对这一困境,进城和出国务工的大部分香港人士有感于传统村落破坏之迅速,付出大量心血以保护不断减少香港古代建筑遗产,试图培养当地人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官府"大夫第"就是其中一处保护工作开展较早的成功案例。这座位于元朗区新田永平村的传统民居于1987年被颁定为香港法定古迹,使得这一清朝古迹“大夫第”得以重获生机。

香港,清朝时期的官府“大夫第

文氏作为五大族中最后一个抵达深圳河南岸的氏族,15世纪定居于香港新界西北角,成为当地最早的居民。在这里,文氏祖先将一大片低洼湿地开垦成农田,在半盐碱的贫瘠土地上种植一种耐受性较强的红米。他们将这个由文姓单一氏族组成的村落命名为"新田",虽然这里后来逐渐发展成八个聚落,但"新田"这一名称却沿用至今。

新田的大多数聚落由一两排砖房与几口水井组成。砖房紧密排列,以砖墙相隔,水井则为妇女们提供了白天聚会的场所。砖砌的围墙与门卡重重的甬道为文氏抵御外族提供了安全防卫。经过不断发展,聚落中先后建成了五座寺庙形制的华丽祠堂与十五座书斋,以满足文氏不同支系祭祀祖先的礼仪需求。

大夫第

清朝同治年间古建筑:香港大夫第在文氏建造的传统民居中,有一座"官府"在新田简陋的农舍中鹤立鸡群。这座独立式民居被称为"大夫第",高贵简约的风格与精致优雅的装饰使其成为19世纪多院落官员宅邸的一个杰出代表。

大夫第由文氏的第二十一代传人文颂銮在清朝同治4年(公元1865年)建造。通常,"大夫第"这一名称专指清朝五品以上官员的宅邸。在清朝,只有官阶达到五品以上的官员才能受封"大夫"。

大夫第祖堂入口上方悬挂的两块红色牌匾,铭刻着清代光绪皇帝1875年册封文氏为"大夫"的汉满双语册文。然而,这一册文仅能证明文颂銮在经商和慈善方面的成就,因为文氏从未科举及第,而是通过纳捐的方式购买了"大夫"这一头衔,据传购买头衔所需的大笔黄金是他在海盗金洞中意外发现的。"大夫第"的"第"字意指"宅第"。在中国的其他地区,进士宅邸有时也称为"进士第",题刻在入口上方的小块匾额上。由此可见,香港大夫第就是清朝的一大官宅。

甬道进入后勤区的入口

大夫第壮观的入口立面由三开间的中心建筑与两侧的附属建筑组成,附属建筑低于中心建筑且略向后退。整组建筑的花岗岩台基和墙面的灰砖花纹完全对称,位于正中的主入口与通向附属建筑的一对侧入口又进一步加强了对称性。此外,正脊和檐口的装饰带也采用相似的对称构图。与广东省各地的民居、祠堂、寺庙中使用的陶塑一样,这些透雕装饰物全部产自著名的佛山石湾窑。它们与彩色装饰带配合,为整座建筑渲染上艳丽的色彩与丰富的寓意。

虽然大夫第中心部分平面对称且有一条中轴线贯穿门廊与祖堂,但其总平面布局却不像中国大部分民居那样严格对称。进入位于正中的主入口后首先来到门廊,一面屏门在这里遮挡住人们的视线。绕过或者穿过打开的屏门就来到一座宽敞的院落,院落两侧是厢房。用人的服务空间位于紧靠门廊两侧的一对小屋之内。在宽敞院落的对面,一座宏伟的祖堂伸展在厢房的卧室之间。

U型木雕

祖堂入口处最引人注意的元素当属一组装饰繁复的"U"形木雕花格,花格上方悬挂着清朝政府御赐的一对水平牌匾和一块垂直匾额。祖堂后墙上悬挂着文颂銮、文夫人及其他文氏亲属的画像。

从堂内仅存的几件红木家具中,可以想象这座厅堂在19世纪的晚清时期是多么的奢华。祖堂两侧是卧室卧室楼上隐蔽的二层空间既是储藏室,也是年轻女性窥视访客的私密空间。

一层平面图

一座幽静狭长的花厅紧邻祖堂,外侧围绕以独立院落,成为宅主沉思自省的隐逸之所。这个空间内的大量装饰都具有励志的寓意,如溯流而上的鲤鱼浮雕与镂空花窗两侧的书法对联。奋游的鲤鱼象征成功必备的坚韧意志和金榜题名的美好愿望。一座装饰华丽的砖砌影壁位于这座封闭院落的端头,影壁上方题刻的"玩月"二字提示这个空间最适合于玩赏月色。

玩月影壁

一条直通室外的通长甬道通向独立的附属建筑。这个区域是大夫第的后勤空间,厕所即位于这里的后侧角落。这座狭长的建筑以一扇精美的月亮门与甬道连通,由一间厨房、一间侧室与一座后勤杂院组成。与其他中国传统厨房一样,这里的宽大砖砌灶台也足以容纳火灶上的大铁锅以及铁锅旁的各种陶制炊具。沿侧墙设置的空心圆木专门用于榨制花生油

大夫第的装饰大夫第最与众不同的特色之在于其丰富华丽的装饰,其中一些西方风格的装饰物反映出晚清19世纪后半叶香港越发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在中国传统的木雕和陶塑之间,彩色玻璃窗、洛可可式的石膏线脚等风格混杂的装饰元素渗透着来自西方文化的影响。

与此同时,传统装饰物如象征平安的双狮戏瓶图案以及种类繁多的花、果、叶等吉祥饰物,在大夫第中也随处可见。

大夫第内的文氏宗祠

当香港古物咨询委员会于1978年评定大夫第具有历史文物保护价值时,这座由两户家庭占据的传统民居已经显示出种种构件腐坏与结构塌落的迹象。清朝古迹大夫第最终于1987年开始了全面的保护工作。修复工作花费了近一年时间,包括替换腐坏的木材和破损的砖石、清理墙面涂料和其他装饰物、修复木构架、重铺破旧的屋面瓦等。如今,经过全面修复后的清朝古建筑大夫第,香港人可以很方便地观看这座建于同治年间的官府的奢华景象。

参考文献:《图解中国古代建筑》

图文作者:公子寻,欢迎阅读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疑问,立即处理。

往期精选

投稿:加微信wen0737

传承文天祥爱国精神的香港文氏 【文氏族谱】香港泰亨文氏族谱 【文氏文化】香港文氏总会文富稳为《文天祥》一书所撰前言 香港文氏宗祠:清朝古迹大夫弟 亲,725个文姓村庄,有没有你的家乡? 大家好,我是“文姓”,这是我的简历!文家人顶起! 细说28个文氏堂号的来历,文家人你属哪个堂号?

中华文氏宗亲网

天下文姓一家亲

官方微信公众号ID:wxzqw8

欢迎加入200万文姓大家庭

距离龙岩城区仅45公里,探访清代高官豪宅“大夫第”

航拍下的苏康村可以看到还有不少古民居 ▲

“大夫第”是士大夫的门第,如同“进士第”、“翰林第”一样,是古代高官的豪宅。我市目前在连城培田古民居、汀州古城等地有大夫第古建筑,近年来在距离龙岩仅45公里的上杭县蛟洋镇苏康村也发现了一座古代高级官员住宅“大夫第”。

近日,稻穗金黄秋阳灿烂时节,笔者再一次前往探访,并进行抢救性航拍,深感这座古建筑亟待保护。

从空中鸟瞰大夫第发现右边厢房已倒塌拆除 ▲

苏康村大夫第,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历时6年建成,距今120年。这座保存完好的清末汀州风格徽派古建筑,面积达1500平方米,是全镇少数清代古建筑之一。

古宅建造者张永元,由贡生而被选拔入仕,光绪年间在云南做官,任从四品知府、军功六品,诰封昭武都尉、通奉大夫,大夫第即由此而来。民国成立后,张永元先后在云南和贵州任职,其后人据说仍在贵州。

苏康大夫第正面拍摄 ▲

大夫第有6个厅、30多间房,保存基本完好。该建筑采用徽派建筑形制,同时结合客家传统建筑布局、技法等特点融汇而成。古宅青砖黑瓦,马头墙,三堂四厅,以天井和厅堂为中轴线,两边对称各建横屋,四周高墙围护,前后两面高墙从正面和后面堵住其两侧山墙构成两坡面,不得由屋前脊池泄雨水,使雨水泄入天井明堂,形成风水学中所说的“四水归堂”,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和天降洪福等。在布局上每个厅堂层层递高,寓意“步步高升”。

“四水归堂”的天井明堂 ▲

斑驳陆离的马头墙和翘角,诉说着百年风霜岁月 ▲

古建筑内部以木结构为主,雕梁画栋,分隔主要通过木板壁、木屏门、隔扇等。大夫第工艺精美,天井、地板上用三合土绘就麒麟、仙鹤,门楣上的“万”字纹石刻以及屋檐下灰雕的蝙蝠、彩绘的八仙过海、喜鹊报喜等图案,使用了圆雕、浮雕、透雕等多种技法,颇有艺术价值。在20世纪30年代,闽西土地革命期间,大夫第曾作为乡苏维埃政府的办公处。

大夫第精美的小门楼 ▲

木雕精美的大夫第后厅 ▲

大夫第侧面 ▲

目前,这座古建筑右边厢房已经被拆除,由于管护维修缺乏,国宝岌岌可危。苏康村地处上杭连城交界处,全村不到800人,全部姓张,古代曾经是龙岩县、上杭县通往连城、长汀古道必经之地,张氏先祖凭借地利优势,曾经商聚集财富,因而村里至今还有一批古民居。目前全村群众大部分种植种植高山蔬菜,是镇里有名的专业蔬菜村。(闽西日报记者 傅长盛 文/图)

转自:闽西日报

编辑:傅松英 编审:李平 监制:李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