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二千石牌坊

良二千石牌坊

“良二千石”牌坊在南海九江镇下西村西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修。牌坊柱上抬梁,大青砖饰砌斗拱模样构筑,歇山顶,琉璃瓦滴水,四柱为西樵山粗面岩石打制,牌坊柱下镶嵌石雕抱鼓石,石板上有精致的龙凤浮雕,牌坊正面刻有“善应诸方”四字,字上石板饰人物砖雕,并有梅花、喜鹊、松竹、飞凤、,良二千石牌坊,良二千石牌坊简介,良二千石牌坊-佛山市南海区良二千石牌坊旅游指南

济南千佛山石牌坊雕刻赏析

佛山石牌坊的建造背景:千佛山山东济南市著名的游览胜地古称历山、舜耕山因隋开皇年间在山岩上雕凿了众多佛像所以又称千佛山

山寺名千佛寺唐贞观年间改名为兴国禅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于寺内修建了“洞天福地”石牌坊今天我们有制作了弥勒佛前面的佛光普照石牌坊。

洞天福地为二柱一间一楼歇山顶结构脊饰龙吻檐上雕有瓦垅,飞檐四角下原挂有风铃、清风稍吹、铃声远扬檐下由云头斗拱承托、设双层额坊,上层额仿浮雕二龙戏珠、下层额杨两端浮雕龙头,中间为狮子绣球、其大字板题刻“洞天福地”、款署“乾隆千子仲夏”、古敦江江兰、字芳国、安徽歙县江村人时任山东巡抚。江兰最初由贡生捐兵部主事、清乾隆年间升云南按察使、后因功授兵部左侍郎。“洞天福地”本为道教用语、指地上的仙山、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及七十二福地、从而构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体部分、后来亦用于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兴国禅寺虽为佛教圣地、但其东庙即历山院却是一个集佛、道、儒各教混杂的院落建有舜祠、财神庙、鲁班祠、文昌殿等。另外、千佛山极乐洞龙泉洞、黔娄洞均在洞天洞、福地石坊附近的岩壁上。其中极乐洞内凿有大小佛像87尊、龙泉洞内的一尊弥勒佛像、则是千佛山最早的佛教造像、为隋开皇七年(587)敬造。黔娄洞、相传是周代齐国人黔娄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当年黔娄修身清节、不事王隐、隐居于此、凿石开洞、著书四部。齐国、鲁国的国君听说他才华出众、先后派出使节请他出仕、都被一一拒绝了。其他人阅读了、黔娄死后家人给他盖了一块白布、由于这块白布短小、盖上头就露出了脚.盖卜脚又露出了头。此时、孔子的弟子曾参之孙曾西前来吊唁、见状不禁为之心寒、随即说道:“把布斜着盖不就盖严了吗“黔姿的妻子却回答说:“斜之有余、不若正之不足、先生生而不斜、死而斜之、这会违背先生生前意愿的。”明代刘救游过兴国禅寺后、曾赋诗句云绕山僧室、苔侵石佛头、洞中多法水、为客洗烦愁:云径禅关牌坊位于兴国禅寺山门之外、亦建于清乾隆年间、为四柱三间木牌坊、立柱前后置抱鼓石、当心间大字板题刻隶书“云径禅关”、“峰回路转”。相传原字为清道光年间王观成所题。1972年维修该坊时、“云径禅关”、“峰回路转”分别改由济南书法家黄立孙.姜守迁书写。

黄立孙擅长书法、尤精隶书、兼工水墨山水。姜守迁曾任济南市博物馆馆长、精于文物鉴赏、善收藏工诗词、亦以隶书为人称道。

齐烟九点牌坊则是千佛山上的第三座老牌坊。该牌坊位于干佛山半山腰、建于道光二一一五年、为二柱一间一楼悬山顶木牌坊、斗拱额仿饰以彩绘、立柱前后置抱鼓石、大字板题刻“齐烟九点”、其字秀润为时任历城知县叶主书所题。

“齐烟九点”源于唐代诗人李贺《梦天》“遥望齐州九点烟”句。中国古代分为九州、诗中的“齐州”代指中国、诗人梦游月宫回头下望、感觉大地上的九州犹如九点“烟尘”一样.恰好济南古称历州、而城北牛山华山、而城北卧牛山、华山、凤凰山、标山、鹊山、匡山、北马鞍山、药山、历山等九峰峭拔、云烟缘绕、正合诗句意境、故称“齐烟九点”。1959年、郭沫若在登《历山》诗中写道:齐州烟九点路寻崖佛多算。半轮新月天心生,一片东方扫雪痕。

齐烟九点石牌楼大字板另一面题刻“仰观俯察”、其字集东晋书法家工羲之《兰亭序》句;“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杨、仰观宁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千佛山上的这三座老石牌楼均位于现在的盘山中路上、当时因景建坊锦上添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老牌坊又承载了一定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从而派生出新的境界来、或许这就是建坊者的初衷。

本文链接地址()

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千年府城 |第二章府城寻踪之牌坊

琼山

第六节 牌坊

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称呼,老百姓俗称它为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

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是中华特色建筑文化之一。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

据清宣统《琼山县志》记载,当时的琼山县共有牌坊339座(含已废的16座),包括功名坊191座,贞节坊126座,名胜地名坊22座,其中,府城地区有将近100座牌坊,占全县牌坊的三分之一。

府城的牌坊众多,这与它是府治之地及文化教育蓬勃发展相关。在封建社会,为了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大多会在衙署、祠堂等地奉旨立坊。府城是琼州府所在地,当时除了祖籍琼山的有名望的官宦外,岛内其他地方的名贤也会在此立坊,例如为定安明朝礼部尚书王弘诲所立的大宗伯坊、学士尚书坊;为陵水籍的明朝兵部尚书廖纪立的冢宰坊;为原籍崖州(今三亚)的明朝兵部侍郎钟芳立的少司徒坊、文宗坊等。此外,还有如南溟奇甸坊、琼台福地坊等名胜坊,都立在府衙、寺庙等显眼的地方。

牌坊作为一道人文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个地区的文化风气和文化特色。府城作为当时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发展文教事业一马当先。明清两代,琼山考中进士56人,是海南这段时期中进士最多的县。为了表彰这些考取功名者,官方和民间都不惜财力为他们建立牌坊。例如,在府城地区仅为丘濬一人就立过7座牌坊:少师坊、少傅坊、少宗伯坊、大司成坊、学士坊、廷魁坊和解元坊;南渡江边的攀丹村,因唐胄世家入仕者众多,英才辈出,村中曾立过科甲联芳坊、青云坊、天衢坊、联桂坊、联壁坊、省魁坊、会魁坊、进士第坊、进士坊青云桥坊等10座牌坊。除此之外,府城的古牌坊中,贞节坊也占有较大的分量,包含有贞节、节孝、节烈、节行、贞寿、孝友等类别,多为恪守“三从四德”的典型妇女竖碑。

历经岁月沧桑,府城古牌坊已大量损毁。海南建省后,府城许多标志性的牌坊得到了修复,一座是位于文庄路旁关帝巷口的“琼台福地”坊,它初建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1998年,原琼山市政府依明代风格复建;另一座是2002年秋重建海瑞故居时,建立了“南海青天”坊,其建筑风格、模式与“琼台福地”坊大致相同,造型庄严雄伟。

《海南历史文化名镇——千年府城》出版以来,备受读者欢迎,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琼山,读懂府城,为了方便阅读,琼山区委宣传部与出版方商定,通过琼台福地微信公众号连载刊发,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注:为宣传琼山区历史文化名城,已通过档案画册《千年府城》主办方海南省档案馆及承办方海南威思营销传播有限公司授权转载。本图文仅用于琼台福地微信公众号发布,如有转载须注明出处】

本期编辑:王 伦

遵义:龙坑石牌坊,文物透视出一百二十多年前的传神石雕匠心

2017年6月9日在贵州遵义播州区龙坑镇拍摄的清朝光绪年间的石牌坊

位于遵义市播州区郊龙坑镇的石牌坊,建立于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至今120余年。

在旧社会,立牌坊纯粹是为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不过,牌坊上面的石刻艺术却非常精彩。 龙坑牌坊,它完全是由白砂岩砌成的。抬头仰望,完全可以想像当年的建造规模。

牌坊为4柱3门5楼的结构,面南背北。让人称奇的是牌坊完全采用了仿木工技法的效果,并且仿得非常逼真,初看会认为是座木牌坊。

其实不然,因为牌坊中包括了木建筑常用的梁、坊、门、楼、脊等构件。更令人称奇的是石头雕花大量的模仿了木雕上常用的镂空雕效果。

雕刻的技法上看,其熟练的运用了高浮雕、浅浮雕、透雕、圆雕、阴刻等技法。

雕刻的内容上看,牌坊雕刻包含了植物动物、山水、神兽、图案、书法等等。充分展示了丰富、完整、和谐的艺术美

龙坑石牌坊。艺术来源于生活,如果您要对龙坑牌坊称奇时,倒不如说它给你的感觉是妙趣横生。

石柱上依靠的石鼓甚似隆隆有声,仔细瞧瞧鼓中似乎也有戏。亭台楼阁中演绎着千百年来耳熟能详的人生大戏,呼之欲出。或裙带凌风飘卷,或眉目传神,或舞蹈戏狮。

梁上浮雕"祝寿图"入木三分的刻画了人生百态。官场现形、阿谀奉承被演绎得活灵活现。

牌坊的雕刻中甚至还有武士顶盔贯甲、按箭引弓;或刻西游记或刻西厢记,内容丰富多彩。

主题的背景上香烟袅袅、花草摇曳、亭榭浮影、流云拂瓦,真是刚柔皆备,细腻传神。

随着城市的发展,龙坑石牌坊,在高速公路一旁,被附近的破旧民房和杂草淹没。

牌坊的雕刻,匠心独道细腻传神。

牌坊的雕刻,一百多年仍然细腻传神。

1982年列入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龙坑石牌坊,在缺失保护的状态下,一些原住老百姓还是对它有一份亲切的淡淡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