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仙洞摩崖石刻

竹仙洞摩崖石刻

竹仙洞摩崖石刻 位于珠海市湾仔镇竹仙洞水库。镌刻在岩石上的有“鸿翔鹤聚”、“登高望远”、“洞天福地”等14题题诗、题字、题记。“鸿翔鹤聚”4字,阴刻楷书,每字约1.60×1.30米,杨兰皋刊、张之翰书。“登高望远”4字,阴刻楷书,横写,每字0.95×0.74米,无款。“洞天福地”4字,两行直书,阴刻楷体,每字1.50平方米,杨兰皋刊,张之翰书。还有乩文:“观音大士乩示,到此游玩,均勿食猫犬鱼龟蛇鼠各污秽之物,至禁、至嘱!”这些题刻大都是杨云骧及其子杨镇海(1828~1903年,字祖泰,官至副将)、杨镇波,侄杨兰皋等人在竹仙洞修桥补路,邀请文人前来相聚,泼墨挥毫的遗迹。杨云骧(1801~1872年),字贻騋,号楚田,今珠海市北山村人,参加过鸦片战争,官至江苏和平营都司。清同治三年(1864年)解甲归田,隐居竹仙洞。在竹仙洞留下的题字、题诗、题记等石刻。1994年《珠海市文物志》收录该处石刻14题。

1986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仙字岩摩崖石刻

仙字岩位于三溪柏山燕岭,仙字岩又称钓鳌石,为上下两块巨岩重叠而成,上面一块勒“钓鳌”两大字楷书,每字约80厘米;下面一块勒“庆历丁亥,飓风起,余涉是山巅,观海波也,才翁题”,篆书,20分4行,字径约40厘米。

才翁姓苏名舜元,字子美,梓州铜山(今江苏省)人,宋代文学家、书法家,官至尚书度支员外郎、三司度支判官,时为福建观察使。其刻于庆历丁亥(1047年),距今950多年。巨岩右方还有一方篆书诗刻,诗题为《游参村山》,下刻五律诗二首,其一为宋熙宁间福州知府兼转运使张徽(字伯常)题;其二为宋代福建转运判官蒋之奇(字颖叔)所题。

该石刻字迹结体端整,气势浑雄,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特别是为研究宋代书法篆书风格提供了珍贵材料。这一组石刻记述了宋时当地“飓风掀涨海,漂卤灌低原”的海啸灾情,是研究长乐历史地理变迁的可靠资料。

1986年,该石刻被长乐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文/林秉杰

编辑/林倩

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的赞是我们用心运营的最大动力!

磨石仙井岩摩崖题刻

觅古意•寻史迹

‍‍

位于福清市镜洋镇磨石村北,山上石林立,古松参天,岩壁上有名人叶向高、黄梦麒、林汝翥、施起元等摩崖题刻多处。在笏石上有林汝翥的行书诗刻,字幅高2.2米,宽0.83米,全文:“仙人遗玉佩,亭立碧山墟。曾辱红日驭,每挂白云倨。雨雪集还散,天风疾仍徐。谁云石作笏,不向帝王居。”

翌年,叶向高再次登石竹山时题行书,字幅高3.95米,宽3.34米,诗文11行共189字:“春暮同陈泰始柱史、洪海含中舍登石竹崖,时二君祈灵无梦,且愈促归。半岭仙宫一径微,紫云长日护崖扉。凌云翠壁形如削,桂树苍藤势如飞。夜静尘缘难入梦,春深游客易思归。相逢好共寻丹诀,回首人间万事非”;“同王康圃司理、陈来献孝廉登石竹,下观无患溪。来献粤人,过吾邑,将北上。丹灶重寻事渺茫,青山晚眺郁苍苍。千盘蹬道迷游履,一路林光近客床。人世有情尘梦短,溪流无水患声长。应知聚散从难定,共向壶中醉不妨。万历四十六年戊午,邑人台山叶向高书。”1981年2月公布为福清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在石竹山上,还保存有多处明清时期的摩崖题刻,其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是明代“赐进士出身王锡侯”的题刻,该题刻位于道院附近的巨岩之上,长2.5米、宽约1.4米、字径约0.12米,共8行,每行约15个字;这些摩崖题刻保存较好,为石竹山风景区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增添不少色彩。

END

来源:《史迹福清》

编辑:马鑫

走 带你上九仙山赏摩崖石刻

核心提示

摩崖石刻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指在山崖石壁上镌刻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是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德化九仙山主峰海拔1658米,为闽南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活动重要场所之一,该景区风光旖旎,气象万千,内藏丰富文物,特别是宋、元、明、清时期的50余处摩崖字刻、诗刻,更为此山增添了厚重的人文内涵。

通讯员郑那君连江水徐艺星

本报记者吴拏云文/图

摩崖石刻遍布山崖

九仙山,位于德化县西北赤水镇,素有“中土蓬莱”美称。早在南北朝,就有求道的隐士慕其秀美在山中炼丹修行,到了唐代开元年间,有僧邹无比与徒弟普惠在此创建灵鹫岩,九仙山遂成释道同住的山岳。灵鹫岩附近尚存“甘泉”“说法台”“回照池”等胜境。由于宗教兴盛,游人香客纷至沓来,千百年来,这里的岩、石、洞有不少被先人们一一“点化”,造就了我们现在所见的摩崖石刻。这些摩崖石刻大多以九仙山气象站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于四周的岩石和山崖上,其中以西南区弥勒洞周围最为密集,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禅思”体系。

传说之中的“只有天”

一行人驱车直达灵鹫主峰,入眼的是高插云霄的绝顶奇岩和依岩而建的灰褐大屋——九仙山气象站。气象站建于1955年,一度为古老的仙山带来时尚的鲜活气息,只是如今历经数十年的风雨沧桑,墙皮也已斑驳不堪,整幢建筑有了岁月流淌的痕迹。

于山巅,视野开阔,只见北侧有一傲踞的绝顶岩石,上刻“只有天”三字,远远望去,与天相接,直指苍穹。周遭的峭壁上还有“极于天”、“直上云霄”、“峻极于天”等形容山势挺拔、高插云际的景物题刻,只言片句里,九仙山高峻巍峨的气势已喷薄而出。只是大家的心里都明白,无论谁伫立于“尺五天”之上,都无法“极于天”。

据说山巅上原来还有一块巨石,人称“仙棋盘”,棋盘上留有“将、仕、卒”三枚棋子,传为“九仙弈棋”的遗迹,可惜今已湮灭。

关于摩崖石刻“只有天”的来历,在当地流传着一个传说。相传,当年有一位樵夫沉湎观棋忘了回家,待回家时已儿孙满堂,方晓得是遇到神仙了。遂返,只是仙人已去,唯余苍天,樵夫懊悔不迭,连连哀叹“只有天,只有天……”明末年间,九仙山下琼溪村有个叫赖垓的年轻人,在山中“摩云洞”面壁苦读圣贤书,不久中了进士。明末朝廷昏庸,赖垓一生崇尚名节,为了不致受辱,弃官归乡结庐,寄情山水。赖垓听说了樵夫观棋一事,也为其感慨,遂在石上刻下了“只有天”以做纪念。后人为纪念赖垓,在崖壁上刻下“面壁”两字留念,又称“摩云洞”为“赖垓洞”。这是后话。

不事雕琢的“天然室”

灵鹫山顶沿着西南方向的山脊前行,一伙人来到“大千世界”。这是个千石堆叠的地方,有的状若巨人,有的形同草芥,有凌风而立者,也有隐匿而藏者,俯仰之间,伫立成山尖的巍巍奇观。

再往前,斜在路旁的岩石上,有一个宽近一尺、深六七寸的小坑,坑底有水,浅浅的,据说久旱不竭,当地人称它为“仙井”。再往前不远的岩壁间,有一个看似由几块岩石随意堆砌而成的石洞,远观又似一间石室,洞顶上刻有“天然室”三字。只是外形虽似一间石室,里面却不大,大小只能容下一张石床,据说这里就是唐开元年间的名僧邹无比修真坐禅之地。经这么一解释,愈发觉得“天然室”的名字取得好,有着不事雕饰的朴实自然,也有佛家推崇简约素居的禅意。

千古绝对亦有故事

走出“天然室”,穿过狭窄的“云路”,就是有名的“弥勒洞”。

传说,“弥勒洞”原为“九仙洞”,八仙常在此聚会,严重打扰了在“天然室”里修禅的邹无比。邹厌其聒噪,一气之下,施法将洞内一形似张果老的巨石变成弥勒像。众仙慑于邹的法力,遂从洞顶上的“飞仙台”飞遁海外,仙乐遂绝,只留下“蓬莱第一”的题刻。“九仙洞”也就此改称“弥勒洞”。相传九仙洞,也就是现在的弥勒洞,是由仙人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垛迭而成的,石与石之间只留少许的缝隙。其中一块巨石仅由一小块岩石支撑着,路过时总让人不免担心一阵风儿就会将它吹落。

移步洞中,一股清凉伴着幽幽檀香扑面而来,恍惚间,一组五行竖写的红色诗刻跃入眼眸——“直入琀砑洞,摩云迥接天,漫言勾漏隐,烈处可探玄”,这是明万历卅二年(1604年)进士郭维翰题刻的。旁侧还有无名氏题刻的“洞里乾坤别,山中日月长”对联,同样意味悠长。据传这副对联的上联是早年一个姓周的秀才所出,而下联直到周秀才去世很久了也没人能够对出,周秀才心有不甘,阴魂不散,化作一只小鸟,天天在弥勒洞前啼唱:“洞里乾坤别……”明末,有一天,在摩云洞里苦读经书的赖垓,一日来此参禅,惊闻小鸟的啼唱,又见夕阳西下,已近黄昏,心有所感,随口应道:“山中日月长。”小鸟闻后即回应唱道:“感谢翰林赖大人知遇之恩。”从此,“洞里乾坤别,山中日月长”成了九仙山的千古绝对。

当然,最令我们感兴趣的还是静坐洞中的弥勒石刻造像。此造像高2.7米、座宽3米,是闽南地区最早的弥勒石造像之一,虽经千年风化,线条依旧清晰,保存异常完好。弥勒袒胸露腹、慈眉善目,与平常所见的大开笑口模样不同的是,此弥勒的神态异常平静,双目微阖,自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安详感。

据说九仙山上,还有一尊可与眼前弥勒造像相媲美的造像,那是一尊高近1.7米的“戴冠观音”石刻造像,就伫立在山的另一边的“普陀岩”洞前。那观音造像分头和身躯两段雕刻,整体造型简练流畅,服饰纹理清晰,可惜面部风化较为严重,为德化罕见的元代石刻造像。

探究人文的好线索

弥勒洞内外的摩崖为九仙山石刻最为集中的地方。

这不,刚走到洞外,一抬头,洞门上又有明代进士、刑部侍郎詹仰庇留下的“兜率陀天”横写题刻,左右各有竖刻“侍郎詹咫亭”与“温陵张文奎”,字体不大,但遒劲飘洒。再往前,两旁巨石堆叠,状如大门,这便是步入弥勒洞必经的“圣门”。“圣门”正中有两行竖写的“丹鼎何年鹤驭,白云此处仙家”诗刻。西侧顶端有一巨石如鼓,名为“天鼓”,当地群众视“天鼓”为陀兜率天洞内的“法宝”,与之相对的是一块凝视苍天的“天狗”岩石。据称,“天鼓”与“天狗”一并镇守于圣门,有保护净土之意……

有人说,大凡释道同住的山岳,必然藏着大彻深悟的东西。九仙山历史悠久,每一寸山头几乎都遗有先人履过的足迹,千余年来,多少物事已湮没无闻,但时至今日,那些藏于深山皱褶里的摩崖石刻,却依旧遒劲开张,华采不减,不仅颇具审美情趣,更不失为探究九仙山人文内涵的好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