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多部落民俗风情村

安多部落民俗风情村

AAA级旅游景区

红原县虎头山安多部落名族风情村位于毕棚沟,紧邻有游客服务中心,位置优越,出行便利。这是一家集住宿、餐饮,休闲为一体的乡村主题酒店,拥有各式房型客房四十余间,提供无线wifi,24小时热水供应,装修风格时尚典雅,旨在为客人营业温馨舒适的感觉,是观光游览、旅游度假的理想居所。同时可提供中餐,烧烤,藏式火锅等美食,满,安多部落民俗风情村,安多部落民俗风情村简介,安多部落民俗风情村-阿坝州红原县安多部落民俗风情村旅游指南

民俗风情型乡村旅游 民俗文化型乡村旅游

1. 民俗文化型乡村旅游

乡村民俗物态旅游包括(1)生产民俗,包括采集民俗、狩猎民俗、畜牧民俗、农耕民俗、手工业民俗等。(2)消费民俗,包括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3)礼仪民俗.包括生育礼俗、成年礼俗、婚嫁礼俗、寿诞礼俗、丧葬礼俗等。

2. 民族文化 乡村旅游

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所在。

现在,乡村价值还远远没有被揭示出来,有些重要的乡村价值也许只有在丧失之后才能被人们认识到,而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几乎不可能再恢复。

这提醒我们一定要注重乡村价值的深入挖掘。

3. 农村民俗型旅游

过春节是临沂的民风民俗也是中国的民风民俗,是中国每年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也叫“过大年”。中国农历的12月23日,叫做“腊月二十三”,算是春节的“预备演习”,称作“过小年”。这一天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祭灶”,就是祭祀“灶王爷”。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间的钦差大臣,得罪不起,需要恭而敬之的送他“上天言好事”。

小年过后,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宰猪杀羊,蒸馍馍,做豆腐,赶制新衣,剪窗花,写对联,买年货,请门神,离家在外的人要千里迢迢赶回家……

除夕之夜饺子香

饺子,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美食。但春节期间的饺子却别有寓意,象征着团圆、祥和。

中国农历每年的最后一天,叫做“腊月三十”。这天下午,家庭主妇便开始准备包饺子。饺子的馅有猪肉、羊肉、海鲜、鸡蛋和素菜馅等几十个品种。腊月三十晚上,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以吃最好的菜、喝最好的酒的吃喝形式辞旧迎新。

传统的除夕夜饺子,必须等到午夜时分才吃,也就是新的一年的零点钟声敲响之后。人们燃放过爆竹、礼花,高高兴兴吃饺子。除夕夜的饺子有很多名堂,比如在几个饺子里包进消过毒的硬币,有幸吃到的人,被认为在新的一年中财运好;新婚夫妻如果能吃到包有大枣、花生、栗子的饺子,寓意新的一年中会早生贵子……

4. 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

乡村文化是乡村居民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乡村文化又分为乡村物质文化和乡村非物质文化。

乡村文化产业要发展的方向是立足市场、走进消费。总结多年的实践有多样化的模式选择。

1. 特色乡村文化旅游带动乡村文化产业项目发展,让外地和城市游客感受到淳朴的文化生活气息;

2.开发乡村工艺品,组织大家参与到特殊文化创意产品的加工和经营中来,比如石器、木器、竹器、藤器、草编、剪纸、泥塑、砖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

3.将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通过体验经济来展现乡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

4.开展乡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乡村生活等活动,为城市老年人、为国外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

5.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乡村风情、乡村婚俗、乡村观光、乡村耕织、乡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

5. 乡村民俗旅游资源

1、乡村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载体。广袤的乡村不仅承载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

传统乡土所留下的建筑形态、形成的社会风尚、蕴含的人文精神在乡村旅游中得以延续,借助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 力。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民房变客房、农事变体验、农园变景园、农产品变旅游纪念品;通过挖掘乡村田园风光、古建筑文化、地方风俗、特色美食,乡村文化以旅游为载体重焕勃勃生机。

2、旅游开发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正效应

(1)旅游开发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复兴。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各乡镇也结合实际,纷纷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旅游”的资源配置。比如有的地区通过把某一特色主题和传统文化遗迹串联在一起,巧妙结合传统的文化活动,借力传统文化来设计乡村游旅游路线。这样的活动就像一个传统文化的“压缩包”,它浓缩了巨大的信息量和感情能量,促使人们去寻味、去重新热爱那些先辈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如此一来,活动效应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当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汇聚到传统文化上时,也就实现了一次跨时空的“文化接力”,一场传统文化的复兴。

(2)旅游开发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增强了旅游地当地居民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6. 历史文化依托型乡村旅游

农村旅游开发,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整合农村资源,提高乡村建设程度。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一种加速农村发展的手段。

农村资源丰富,空气清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但是农村潜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很多绿水青山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只有开发乡村旅游,才能更好的完善农村生态系统。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7. 民俗文化型乡村旅游调研报告

春节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 研究目 1. 熟悉调查过程,掌握学习,解独有国传统文化(最具文化涵、传统魅力凝聚力春节),有利于提自身文化素养爱国主义精神。

2. 成果广而告,以此强调华民族传统文化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民族文化。

(二) 调查 主采网调查、个别采访。

(三)调查报告   国传统春节给人们份浓得难以化开情,种经年酿造淳厚味。

这就生养们"文化根"。

传统春节,融入种文化意境、文化象征,并担起种文化功能:、辞旧迎新,打个人生结,分开过去未;二、祭祀,缅怀祖宗德,承继先人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三、宗亲礼仪往,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个人定位,担社责任;四、民间娱乐,扩社交往,播撒传统文化,渲泄感情波,体味生活乐。

春节成国传统文化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含金矿藏。

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新桃换旧符。

"传统文化积淀历千年而不变,春节固定风俗习惯,有许还相传至今。

※腊月开始办年货: 据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买腊味、糖果,生果亦少不,其苹果吉代表平安吉,橘子代表团圆。

※年廿四谢灶: 灶头放齐供品,便焚香敬拜,心祈求来年衣食丰足及身体健康,烧衣及撒酒,最好些汤丸放灶,或麦芽糖涂放灶君碑金漆字,效果更佳。

※年廿八洗邋遢: 年廿八清理家居好时机,国传统说,这天家人都扫除,祈求往年霉气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洁净,据说这样做便以消灾去病。

※年三十晚送年: 年三十晚年最日,这天具有感恩团圆意义。

晚,家人聚首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得丰富年夜饭特色。

吃菜时,由头吃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故意吃剩些,代表年年有余。

吃过年夜饭,长辈发压岁钱,根据古时民间 习俗,红线穿好百个铜钱,具有长命百岁意思,而现就货币代替(钱定偶数,以求吉利)。

除夕夜人们守岁天亮,祈求双亲长寿。

子夜十二点,开始放爆竹,庆祝新年临。

※月宜祭祖:   年祭祖重习俗。

祖先神位放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着家人烧香诚心祭拜及烧衣。

祭祖完,晚辈向长辈互相拜年,拱手互相恭贺。

此,年不扫地或倒垃圾,相传这样送走财气,些不吉利话亦不能说,否则这年不好运,亦尽量不打碎碗碟或盆具,如真不心打碎,就说例如「碎碎(岁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等好兆头话。

※年二妇女返娘家拜年:   年二出嫁女而回娘家时候,相传年回娘家,令娘家变穷,所以年二才返回。

此,返娘家拜年亦不能空手,必须准备些贺礼,如糖果或生果等。

※年三赤口:   各人留家,不出团拜,恐防招口舌非。

※年四接财神:   话说年廿四送神返天庭,年四则诸神由天界重返人间时。

送神清早就开始,而接神则四午才接。

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齐备,并焚香点烛烧金衣,以欢迎诸神重临人间。

※年五开市日: 年五供奉神位供品收起。

做生意人以拜神开铺,发红包,以求家工作顺利,而些过年禁忌都以解封,过回平时日子。

另还有,§扫尘:“除陈布新”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愿望辞旧迎新祈求。

§贴春联:春联贴门口,贴够八张,代表由头「发」尾。

§贴窗花:窗户贴各种剪纸——窗花。

烘托喜庆节日气氛,集装饰性、欣赏性实性于体。

§挂年画:寄托人们喜庆祈年美好愿望。

春天临,万象更新,新轮播种收获季节又开始。

人们有足够理由载歌载舞迎接这个节日。

念遍寄托新年美好愿望句子,这时“福倒”,真“福”!希望城市生活久人们加快生活节奏还能记得这宝贵传统文化,并传承去。

8. 乡村民俗文化与开发

开发乡村旅游要因地制宜,有风景名胜的重点打造风景名胜,有民俗文化的重点打造民俗文化,有古村落老传统的要保持,有乡村美食特产的要保质保量,不要千篇一律搞统一标准的美丽乡村,让人走到每个村庄都似曾相识。我曾在我老家的一个美丽乡村投票公众号里留言:“美丽乡村不能制定统一标准,道路百分百硬化的要求就不适合,古老的石板路覆盖了厚厚的水泥,古朴的美没有了,悠久的历史也掩埋了”。这段留言引起很多人的共鸣,现代人看腻了钢筋水泥,你让原本充满乡土气息的农村也硬生生的变了味,我就在搞山村旅游项目,很多被水泥钢筋等现代化建材修建的道路房屋我们又重新按照古老的方式恢复回去。打造好村庄的卖点以后就是如何吸引客流,要熟练运用现代网络媒体,比如今日头条,抖音等热门平台,要学会讲故事讲有创意的故事吸粉然后转化为客户。

9. 农村旅游文化

①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

②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增加价值。同时,也使农村生产的农副产品就地消费,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市场价格,促进农民增收。

③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农村自力更生,靠自身力量得到发展,进而减少国家对农村的扶持资金。同时,当地农民参与投资、经营旅游业,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实现 “生活宽裕”的目标。

④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

⑤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以农村文化为吸引物,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旅游。同时,通过旅游可以吸收现代文化,形成新的文明乡风。

⑥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旅游对于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将大大推动农村村容的改变,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推动环境治理,推动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旅游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唯一性等等,形成了旅游村庄的独特面貌和村容,是打破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可以说,发展农村旅游,有利于农村乃至全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农村科学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

⑦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旅游业在当地社区的参与度,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农村建设,提高当地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

10. 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

我们国家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形成的乡村文化,以农耕文化为主。乡村文化有物质和非物质之分。非物质文化在一年四季当中都有体现。比喻我们的节日,正月十五闹花灯,二月二祭土地爷,三月三庙会,清明节踏青,五月端午吃棕子,六月六祭天,七月七牛郎会织女,八月十五中秋赏月吃月饼,九九重阳老人节,喝腊八粥,过小年祭灶,过春节,都是乡村文化的一部分,随着历史的流淌,传播到所有中国人。物质的当然也很多,乡村当中的一些古院落和古建筑,比喻古庙,牌坊等。还有一些乡村即定习俗,农村家常菜谱,古老的劳作方式,劳作中的古龙农具等等,还有一些乡村中的古老手艺,这都是乡村文化的一部分。乡村文化其实是一个很广阔的概念,它包括的范围是很广的。

水峪民俗旅游村的游玩攻略(民俗风情独特的水峪民俗旅游村)

水峪民俗旅游村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县,是一个以民俗风情为特色的旅游景点。水峪民俗旅游村拥有独特的民俗风情,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传统的民俗文化,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参加当地的民俗活动,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本文将为您介绍水峪民俗旅游村的游玩攻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水峪民俗旅游村,并为您提供一次难忘的旅行体验。

一、水峪民俗旅游村的景点介绍

1、水峪民俗文化园:水峪民俗文化园是水峪民俗旅游村的核心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传统的民俗文化,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

2、水峪民俗文化博物馆:水峪民俗文化博物馆是水峪民俗旅游村的另一个重要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欣赏精美的民俗文物,深入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

3、水峪民俗文化表演:水峪民俗文化表演是水峪民俗旅游村的另一个重要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观看当地的民俗文化表演,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

二、水峪民俗旅游村的游玩攻略

1、游览水峪民俗文化园:水峪民俗文化园是水峪民俗旅游村的核心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传统的民俗文化,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

2、参观水峪民俗文化博物馆:水峪民俗文化博物馆是水峪民俗旅游村的另一个重要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欣赏精美的民俗文物,深入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

3、参加水峪民俗文化表演:水峪民俗文化表演是水峪民俗旅游村的另一个重要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观看当地的民俗文化表演,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

4、参加水峪民俗活动:水峪民俗旅游村还有一些民俗活动,游客可以参加当地的民俗活动,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深入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

三、水峪民俗旅游村的注意事项

1、游客在游览水峪民俗旅游村时,应该注意安全,不要乱跑乱闯,以免发生意外。

2、游客在游览水峪民俗旅游村时,应该尊重当地的文化,不要破坏当地的文化遗产,以免影响当地的文化传承。

3、游客在游览水峪民俗旅游村时,应该注意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以免影响当地的环境。

结论:水峪民俗旅游村是一个以民俗风情为特色的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传统的民俗文化,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参加当地的民俗活动,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游客在游览水峪民俗旅游村时,应该注意安全,尊重当地的文化,保护环境,以便更好地享受旅行的乐趣。总之,水峪民俗旅游村是一个值得游客去游览的好地方,可以为游客带来一次难忘的旅行体验。

风情民俗园•鲁家村

乡村旅游巡礼

鲁家村,地处安康汉滨区大同镇核心地段,南依巴山,北望秦岭,美丽的月河蜿蜒经过。据村史记载,清朝康熙年间,鲁氏先祖从浙江绍兴迁徙至此,经过350余年的繁衍生息,如今枝繁叶茂,人丁兴旺,各类文士武官、能工巧匠层出不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依然印记在鲁家古宅的青砖石瓦里,农耕火种和机械化生产相互映衬,体现了古村落几百年发展的历史脉络。如今,一个以安康火龙文化为主题的民俗园,在这个古老的村落里,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汉滨区大同镇鲁家村党支部书记鲁宗奇的女儿鲁维告诉我们,当初父亲就是因为这句话萌生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想法。人活一辈子图个啥?赚钱再多也是身外之物,如果能为家乡做点有意义的事情那就再好不过了。

于是,一个富有地方鲜明特色的火龙小镇——鲁家村民俗园诞生了。短短一年时间,已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一期工程已经处于收尾阶段。还没有正式开张,就已是游人如织。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汉滨区大同镇鲁家村党支部书记鲁宗奇的女儿鲁维告诉我们,当初父亲就是因为这句话萌生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想法。人活一辈子图个啥?赚钱再多也是身外之物,如果能为家乡做点有意义的事情那就再好不过了。

于是,一个富有地方鲜明特色的火龙小镇——鲁家村民俗园诞生了。短短一年时间,已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一期工程已经处于收尾阶段。还没有正式开张,就已是游人如织。

6月24日,周六,记者一行来到了鲁家村。鲁家村位于安康西北方向316国道路边,距安康市区不过十余里路程,不到半小时抵达。乘车进入鲁家村民俗园,眼前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整个园区,被一大片竹海和人工湖包围着,绝大多数建筑都是竹木结构,这种原生态材料,加上能工巧匠巧夺天工的手艺,让那些竹木制成的亭台楼阁,配上湖光山色的倒影,呈现一种朴素的奢华。

接待我们的是安康市源丰民俗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鲁维,这个在2010年就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旅游专业的她,毕业后原本打算出国深造,但当时家里的野鸭大雁养殖基地需要人手,她放弃了出国的机会,选择回乡创业,和父亲一起打拼出了一份不菲的家业。父亲鲁宗奇是老党员,在父亲的带动下,鲁维也于201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通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资本,鲁宗奇一心想给乡亲们做点事情,得到女儿鲁维的大力支持。于是,鲁维带领村上的党员干部先后去江苏华西村西安袁家村平利龙头村进行了考察,最后决定,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突破口。既能改善村里乡居环境,又能让产业联动,带动村民创收、增收。

2015年6月,村里组建成立了安康源丰民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并向市上递交了建设民俗园的项目建设申请和规划,该项目得到市政府各部门的大力重视,被列入到安康市2016重点项目名录里。项目总投资2.5亿元,一期占地400余亩,以陕南民俗文化和安康火龙文化为主要背景,建设有陕南美食一条街、民俗特产一条街、民俗大舞台、火龙表演广场、流水席大厅、百姓农家宴会厅、特色茶艺区、水上竹楼区、历史文化名人纪念馆、火龙文化展示馆、农耕文化体验园、淘金体验区、野鸭大雁狩猎体验基地、垂钓园、儿童游乐区等。二期项目总占地900余亩,计划对300余户村民住房进行整体改造,建成特色民俗客栈及手工作坊,对鲁家村的历史名人鲁秦侠故居、陈树藩故居进行修复。三期项目总占地500余亩,将建设特色养生养老基地,为老年人提供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休闲养老胜地。公司以“文化+商业+旅游”三结合的模式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促进城乡经济互动,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与周边千亩花卉观赏基地、瓜果采摘基地、香菇种植基地等产业联合发展,共同打造具有安康特色的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可持续一体化的乡村旅游产业。

鲁维告诉记者,现在工程还在进行之中,还没有专门进行推广宣传,还没有正式营业。但已经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也促使他们加快了建设步伐。随着以后建设的完善,游客的增加,美食的种类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全。游客来到这里,有看的,有玩的,有吃的。

现在餐饮区,主要是和“金州饮食”合作的项目,主推流水席,最有特色的就是“蒸笼宴”。在现场,记者看到,一个直径为四米的大蒸笼,里面有蒸菜师傅精心制作的108道菜肴,食客们可以通过签筒来选择所需要的美食。全竹宴是他们主推的一种特色菜肴,这些来自蜀山竹海的原材料到底能做出怎样新奇的美食呢?这里先保密,有机会自己去哪里品尝去。

建在水上的竹楼,吸引了许多游客在这里驻足,水中鱼群争食,每每有鱼食落下,水面就变得格外拥挤。圆形的竹楼颇有几分福建土楼的味道,只不过,这是竹子建成的水上楼阁,另有一番韵味。

还有一个地方值得推荐,那就是独家小院,共有11座,以安康十县区加上恒口镇命名,坐落在在水岸幽静之所,穿过廊桥,湖水穿行其间,正好有脚踏游船从这里经过,恍若间以为误入江南水乡。小院内有菜地,可以认种。每座独家小院自成一体,有厨房、会客厅、还有休息阁楼。每栋独家小院,分别有888元和1188两种价位。

园区有长长的竹廊,逛累了,可以在这里休息纳凉。还有美食一条街,各种地方美食汇集在这里供游客们自由选择。鲁维说,先后已有70多家商户进入了园区,大多是本村和周边村子过来的,实行一店一品,这些来自周边村组的店主们享受着两年免租的待遇,而且公司还给他们进行技术培训、管理。园区还吸收本地村民员工200余人,还收购周边村民的农副产品原材料为园区所用,让村民们得到更多的实惠。

来到了休闲娱乐区,鲁维告诉我们,当初规划的时候,本来没有设置麻将室和棋牌室,后来发现,这种需求在陕南尤为不可少,于是项目规划中增加这些娱乐休闲项目。

在园区南侧,有一个高大的巨型门状象征物,一问才知,这是由两条已经淘汰的采金船拼接而成。安康,古称金州,尤其沙金最为出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地兴起了淘金热,鲁宗奇就是在那个时候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如今,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这些物件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记忆,它们被安放在这里,作为一个淘金体验区,让游客们领略古金州的魅力。

鲁维说,旅游项目投资庞大,没有办法一次性到位,只能一步一步来打造,目前还是处于一期工程的建设中,在过一段时间,水上乐园和儿童游乐园就会开张,会给这个夏天带来更多欢乐和清凉。

鲁家村民俗文化园不收门票,鲁维深知,门票经济的做法已经过时,打造好内容,吸引到更多的游客,来了能玩得好、吃得美、住的安心,这样就能留下来,消费更多的项目。

鲁维指着南边月河方向告诉记者,村子旁边就有葡萄采摘基地、千亩花卉基地、香菇种植基地。这个区域的上方有恒口古镇和未来水世界。所以我们现在地处一个月河观光旅游带内,不久后,将有一条月河川道干线将从这边经过。这样可以上下所有产业联动起来,拉长这一带的旅游线路

短短一年时间,鲁家村民俗文化园已经初具规模。鲁维表示,他们很有信心把这个项目做好,力争打造成安康人的会客厅、西安人的后花园。但是,她也谈到了她的困惑,园区周边的环境和配套措施还很薄弱,鲁家村所处的位置也比较尴尬,在汉滨和恒口的交叉区域,在管理主体上存在着模糊,希望政府能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让这个利民项目能够更好的发展。

此时,已是晚上19:30分左右,上千游客汇集在园区广场,在观看了传统戏剧表演后,热闹的火龙表演就要开始了,鲁家村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

当然,鲁家村绝不是仅仅只有民俗园的魅力风情,更有当地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存等待着您去探秘!

安康日报《秦巴文旅》

电话:13991516658

邮箱:79886145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