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三庙

唐家三庙

唐家三庙(含圣堂庙、文武帝殿、金花庙)位于唐家湾镇唐家村大同路西北面,由圣堂庙、文武帝殿、金花庙并列组成,故称“唐家三庙”。它是珠海地区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庙宇建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是研究珠海地方史和民俗史等方面的珍贵实体资料,也是承载唐家湾地区海内外乡亲乡情乡思的标志物,并在2010年,唐家三庙,唐家三庙简介,唐家三庙-珠海市香洲区唐家三庙旅游指南[组图]

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庙宇之孔庙

文庙是国内很常见的建筑,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文庙又被称为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但以“文庙”之名最为普遍。历代封建王朝对孔子尊崇备至,把修庙祀孔作为国家大事来办,到了明、清时期,每一州、府、县治所所在都有孔庙或文庙。北京孔庙位于北京东城国子监街,为中国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场所,与南京夫子庙吉林孔庙和曲阜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此外孔庙还与历代帝王庙、太庙合称为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庙宇。

历史上的孔庙有两千多所,根据其性质或类别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孔氏家庙,二是国庙,三是学庙。中国有两座孔氏家庙,最早的孔氏家庙,就是现在称之为“国庙”的曲阜孔庙,第二座孔氏家庙就是宋室南渡后,在浙江衢州建立的孔氏南宗家庙,所以孔氏家庙分南宗和北宗,南庙和北庙。作为国庙性质的孔庙,全国只有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是专为封建帝王、地方官员祭祀孔子的专用庙宇。除作为国庙的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和现曲阜孔府内家庙、衢州家庙这四座孔庙外,中国其他的孔庙都属学庙性质,包括历朝历代的京师太学或国子监

孔庙正门称为先师门,孔庙大门外东西约十几米处,成贤街北侧各立下马石碑一座。下马碑刻满、汉、蒙、回、藏、托忒等六种文字“官员人等至此下马”。为了表达对先祖的崇敬之情,祭祀人员都要在此下马、下轿,步入庙内祭祀,由此可见,自古以来祭祀礼仪之无与伦比的隆重、庄严。先师门明清两代虽多次修葺,仍保留元代风格。

大门院内东侧设有神厨、井亭、宰牲亭;西侧有神库、致斋所等,孔庙环境神秘而典雅。在先师门内,大成门前东西两侧陈列有进士碑林,共198通,气势自殊。其中有元代3通、明代77通、清代118通。碑上刻有进士姓名、次第与籍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中的进士及第者计51624人(含状元、榜眼、探花)。进士题名始于唐代,后人纷纷效仿,进士题名于碑上,借以显宗耀祖。

北京孔庙又称为“先师庙”、“宣圣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建成于大德十年,明清两代均有增减和修葺。北京孔庙占地22000多平方米,有三进院落,中轴线的建筑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它西与国子监相邻,构成左庙右学之制。大成门前有一座孔子雕像。

孔庙内有御制记功碑计14座,分别竖于大成门院内外东西两侧的碑亭内。大成门外3座,东一西二,大成门内有碑11座,东六西五,碑文内容除了修葺孔庙、祭礼活动的纪事碑外,主要是明清两朝,特别是康、雍、乾三代盛世,帝王南征北伐,统一中国的记功碑。

大成殿为孔庙主体建筑也是祭祀主殿,大成殿为一座下有月台,"九五"开间,红墙黄瓦,重檐庑殿顶,最高等级的雄伟建筑。殿内主座设置有孔子画像及其神牌位。主位两侧分立有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大弟子的配享牌位。大殿正中悬挂康熙二十三年(1684)御笔“万世师表”匾,殿内檐周围悬挂九位清朝皇帝和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金字匾额。

大成殿前御道西侧有一口古井,有青石板组成的花瓣形井台,石质井圈,因坐落在德胜门至安定门内一带的水线上,井水常溢到井口,水清浅而甘冽,称为满井。相传,进京科考的举子们在孔庙拜谒孔子后,如饮井中“圣水”,便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花。以井水磨墨,便会浓墨喷香,落笔如神。清乾隆帝特赐名“砚水湖”。

大成殿前有一棵被称为锄奸柏的古柏,触奸柏是孔庙内最大的一棵柏树,相传是元代国子监祭酒--许衡所植,已近七百年的历史,至今繁枝盘错,挺拔苍翠。传说明朝奸相严嵩代嘉靖皇帝祭孔时,行至树下,树枝揭掉了他的乌纱帽。后人说此树有知,能够辨别忠奸,因此称之为“触奸柏”或“辨奸柏”。

崇圣祠位于大成殿之后,原名启圣祠,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用以祭祀孔子的父母以及先代,清雍正元年(1723)改名崇圣祠,由南而北有崇圣门和享殿。现在这里每天都有大成礼乐展演,展演时间是二十分钟。

崇圣祠西侧有乾隆石经,又叫十三经,位于国子监与孔庙的夹道之间。乾隆石经是乾隆年间镌刻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刻石的统称,经文628000余字,皆为楷书,全部为雍正年间江苏贡生蒋衡手书,历时十二年完成,乾隆五十六年钦命动工刻石,历时三年完成,石碑共189通,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官刻儒家石经。

北京三大皇家庙宇

历代帝王庙

历代帝王庙俗称帝王庙,位于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路北。明嘉靖十年(1531年)始建,其原址为保安寺。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建,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是明清两代皇帝崇祀历代开业帝王和历代开国功臣的场所。

历代帝王庙的政治地位与太庙和孔庙相齐,合称为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庙宇。封建统治者自古以来就有祭祀祖先的习惯,三皇一直被视为中国人的祖先,为历代帝王所景仰;而先代帝王,则是后代借鉴和效法的榜样,所以也要祭祀。最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确定祭祀的帝王是18位,清朝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后定为25位。康、雍、乾三代皇帝对历代帝王庙都非常重视。康熙曾经留下谕旨:除了因无道被杀和亡国之君外,所有曾经在位的历代皇帝,庙中均应为其立牌位。乾隆皇帝更是提出了“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把庙中没有涉及的朝代,也选出皇帝入祀。乾隆几经调整,最后才将祭祀的帝王确定为188位。从明嘉靖十一年至清末的380年间,在历代帝王庙共举行过662次祭祀大典。

历代帝王庙占地1800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唯一的祭祀中华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明清皇家庙宇,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一脉相承、连绵不断的历史见证。民国后祭祀停止,改由教育部门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北京市第三女子中学使用,后改名为北京一五九中学。1979年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庙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汉时起称为“太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共有三重围墙,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三层封闭式庭园。大殿耸立于整个太庙建筑群的中心,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达2240平方米;重檐庑殿顶,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殿内的主要梁栋外包沉香木,别的建筑构件均为名贵的金丝楠木

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天花板及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装饰豪华。太庙是皇帝举行祭祖典礼的地方,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神位。大殿之后的中殿和后殿都是黄琉璃瓦庑殿顶的九间大殿,中殿称寝殿,后殿称祧庙。此外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治牲房等建筑。太庙以古柏著称,树龄多高达数百年,千姿百态,苍劲古拙。辛亥革命以后,太庙一度仍归清室所有,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1950年改为现名“劳动人民文化宫”。1988年1月太庙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跨河有7座单孔石桥.金水河北为太庙主体建筑,有内围墙环绕.它的南门称戟门,以门外原列戟120杆作为仪仗而得名.戟门的屋顶曲线平缓,出檐较多,与一般清代建筑相比,具有明显的明代特点.戟门内在中轴线上布置的前殿、中殿、后殿3座大殿,前殿和中殿建在一个3层的土字形汉白玉石台基座上.,前殿是皇帝祭祀时行礼的地方,原为9间,后改为11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殿前有月台和宽广的庭院,东西两侧各建配殿15间,分别配飨有功的皇族和功臣.中殿供奉历代帝后神位,面阔九间,是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中殿东西两侧各建配殿五间,用以储存祭器.后殿供奉世代久远而从中殿迁出的帝后神位,面阔九间,黄琉璃瓦庑殿顶,形式和中殿基本相同.中殿和后殿之间有墙相融.在太庙总体设计中,以大面积林木包围主建筑群,并在较短的距离安排多重门、殿、桥、河来增加入口部分的深度感,以造成肃穆、深邃的气氛.大殿体积巨大,坐于三层台基之上,庭院广阔,周围用廊庑环绕,以取得雄伟气氛.此外,大殿内檐彩绘以香黄色为底色,配简单的旋子图案,加强了建筑物的庄重严肃气氛。

孔庙

孔庙位于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街,是仅次于山曲阜孔庙的中国第二大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大德十年建成,是元明清三代中央政府官方祭祀孔子的场所,除了三代皇帝,袁世凯在自封为中华帝国皇帝之后也曾前往北京孔庙祭孔。宣德、嘉靖、万历年间分别修缮大殿,添建崇圣祠,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建崇圣祠,用于供奉孔子五代先人。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扩建大成殿,孔庙始成今日的规模。清顺治、雍正、 乾隆时又重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升祭祀孔子为大祀,将正殿扩建。孔庙虽然经过历代重修,但其结构基本上仍然保存元代风格。门内院落共有三进,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向北依次为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及崇圣祠。有元、明、清三代的进士题名碑198 块,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文献资料。孔庙从1928年起对外开放,供人游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为首都博物馆

北京孔庙占地2.2万平方米。分布于中轴线上的建筑从自南向北顺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孔庙内收藏有自元以来各代科举进士题名碑、乾隆年间仿制的西周石鼓以及由江苏金坛贡生蒋衡手书的十三经碑林189块。两组建筑群都采取沿中轴线而建、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方式,组成了一套完整、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群。

先师门前有琉璃壁及下马碑,进门东西有碑亭、神厨、神库等,并立有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118 方,题刻历代进士5万多名。进大成门至第二进院,正殿名大成殿,为孔庙主体建筑,面阔9间,进深5间,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殿前月台三出陛,殿内供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殿前有600余年树龄的古柏一株,名"除奸柏",亦名"触奸柏"。有古井一口,清高宗赐名"砚水湖"。大成殿后有崇圣祠,自成院落,为祭祀孔子先祖之地。

文章来源于旅游日志官方网站:www.lvyourizhi.com

旅游日志,您身边的景点百科!

旅游日志-1群: 466764812

三峡人家有没有寺庙?

三峡人家没有寺庙.三峡人家风景区位于长江三峡中最为奇幻壮丽的西陵峡境内,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湖北省首批文明风景旅游区,湖北省十佳景区,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湖北省对外开放先进单位。

三峡人家依山傍水,风情如画:传统的三峡吊脚楼点缀于山水之间,久违的古帆船、乌篷船安静地泊在三峡人家门前,溪边少女挥着棒槌在清洗衣服,江面上悠然的渔家在撒网打鱼……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各种习俗风情体现着峡江人民的质朴好客。

有的,都已经沉到三峡水底下去了

没有,寺庙是修行地不是居住地

没有,都是移过来的住户

三峡人家景区演出时间表?

【三峡人家】

节目表演时间安排如下:

【女书】(9点半、10点半)

【巫术、上刀山】(11点半)

【大型广场舞】(下午1点半)

【明月阁表演厅】:编钟古乐(整点表演)

【龙进溪码头】:拉纤(根据渡船到岸时间表演)

【婚嫁楼】:土家婚嫁(整点表演)

2021年三峡人家免费门票怎么预约?

1、在预约界面点击“进入预约”按钮,选择“三峡人家景区”,点击“立即预约”按钮,在景区详情页面选择预约日期和时间段,点击“可预约”按钮,填写姓名、手机号、个人证件类型、个人证件信息并点击“提交预约信息”,完成预约。

2、如需带小孩或老人同行,则选择“是”,并录入小孩或老人的个人信息后,完成预约。

3、预约完成后,可进入“我的”页面查看预约详情,在入园前向售票处出示预约码,办理入园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