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建县官涌乡农会旧址

开建县官涌乡农会旧址

1926年10月,开建县官埇乡农会成立,主要领导人是侯日宏。开建县官埇乡农会旧址是开建县大革命时期开展轰轰烈烈农-动的见证,对于了解开建县官涌乡农会的历史以及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

中共苏州县工作委员会旧址开馆

国际商报讯 6月30日,位于苏州相城区太平街道的苏州(吴县)第一个县级党组织“中共苏州县工作委员会”旧址经修缮布置,开辟为“太平街道红色教育基地”并对外开放。

据介绍,1938年秋,中共党员翁迪民(化名宫岳)奉中共中央特科之命,以上海抗日救亡知识青年身份来到当时的太平镇,争取整编阳澄湖地区地方武装抗日。1939年9月,驻吴县太平镇的中共江南特委决定成立“中共苏州县工作委员会”,书记翁迪民,驻地太平桥。这是全面抗战时期苏州(吴县)第一个县级党组织。苏州县(工)委下设太平、湘城、南桥、渭塘、悬珠5个区工委,共有党员14名。“中共苏州县工作委员会”旧址原是当地沈一林宅(裕元米行和三景苑茶馆),1939年春节前后,翁迪民(化名宫岳)等中共党员租住在此,开展党的工作。

位于太平街道的这处“红色场馆”,是苏州人民打击日寇,捍卫国家主权尊严的见证。为深挖当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献礼建党100周年,太平街道专门成立旧址翻建小组,多次召开协调会,对“中共苏州县工作委员会”这处历经风霜雨雪的老宅进行翻建修缮,在建党100年周年前夕对外开放,供民众参观、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

据悉,修建后的“中共苏州县工委”旧址总建筑面积262平方米,分设三进,对应“初心回眸”“星火燃起”“太平传承”3个多功能主题展示馆。展馆场景还原翁迪民使用过的书桌,书桌上陈列着《我在东路的一段经历:翁迪民回忆录》《吴县烈士传》等书籍;毛泽东《关于新四军进行游击战的指示》等资料复印件;江南特委在此编辑、刻印、发行的综合性刊物《江南》、苏州吴县各界“抗日联合会”刊印的《农民》小报等,同时展示从民间收集到的有关“江抗”大量原始资料,实物、老照片等。并通过场景复原米行的叫卖声、茶馆的迎客声,带领观众重温过去的历史风云,峥嵘岁月。(孙宝平 朱丽亚)

连平大湖老区五果农会旧址修缮完工并对外开放

广州日报记者今日从河源连平县政府获悉,该县大湖镇五禾村五果农会旧址在“八一”建军节前夕修缮完工,并免费对外开放。据悉,修缮后位于大湖镇五禾村骆形屋的五果农会旧址,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其中农会旧址展馆占地面积350平方米,共投入修缮资金近150万元。

据《连平人民革命斗争史》记载,大湖革命老区的农民运动早在1938年以前就已爆发过多起自发斗争,此后一直连续不断,螺旋式地发展。1947年12月,大湖老区五果村(五禾五果村由骆形屋、老屋、新屋坪、下门等四个村小组组成,是九连山河西的红色革命通道之一)在连和区工委负责人邓基的指导下,大湖五果村成立了农民协会,当年推选当地村民曾玉泉任农会长。其时,邓基带领一批骨干在部队的配合下,五果村农会首先清算了反动地主曾雁初,破了五果村、高陂屋的几个大粮仓,没收了地主在五禾的田地和贵重物资(包括金银首饰等),五果村农会利用这些斗争果实,支援部队和分给贫苦农民,并留下一部分,创办了一间合作社。

此后,五果村农民协会开展的斗争活动一直颇具声色,特别是在“小搞”武装斗争中配合地下党和部队开展的斗争尤为出色,在大湖老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五果村也由此成为连平县第一个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村庄。

大湖镇五禾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曾毅平告诉记者,五果村也是连平县大湖老区早期成立的地下交通站之一,该村今后还将继续完善地方革命史料的收集,进一步挖掘红色故事,让当地村民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曾焕阳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严云辉、何志培、黄志青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王其琪

长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民国·浏阳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

民国·浏阳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

地址长沙浏阳市永和狮子山村小水组

浏阳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狮山庙)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永和镇狮子山村小水组,为一座典型的清代寺庙建筑,是浏阳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地。据考证:该旧址由真人宫、杨孝子庙组成,南侧的杨孝子庙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东侧的真人宫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930年4月12日至27日,浏阳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召开,到会代表180人。大会由张启龙、李贞、黄仁、杨天一、徐洪等九人组成主席团,湖南省委、湘鄂赣边特委派蒋长卿、潘心源出席指导。决议决定,浏阳县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下设军事、土地、裁判、粮食等九部,并推举张启龙、黄仁为正副主席。旧址坐西朝东,门向110度,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两建筑前墙均为牌楼式,西庙紧挨相连,内置大小天井10余处,墙壁上存多条红军标语。杨孝子庙内存光绪年间青石碑三通,后厅设神台,内供奉杨孝子神像。1962年,旧址被公布为浏阳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由文体广电局组织专人对旧址进行全面修缮并对外开放。2014年3月旧址被公布为长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旧址是土地革命时期浏阳人民历尽艰难,开展革命斗争、建立红色政权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革命纪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