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屯文武举人古居

江屯文武举人古居

江屯文举人位于广宁北部的江屯镇大连村,该古居建造于清朝道光十七年(即公元1873年),是一座四合院式布局,规模宏大,建筑工艺精巧,蕴含着岭南古建筑特色的客家大屋。虽然历经了百年的风雨苍桑,仍保存完好。壁画、浮雕仍清晰可见,各种花鸟鱼虫图案栩栩如生。

客家大屋背倚形似蝙蝠的大山,门前有一口1230平方米的形似花篮的半月形池塘,暗合“福鼠吊花篮”的吉祥寓意。大屋四周青山环抱,建筑与自然地形巧妙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

大屋的布局为三进厅的形式,每一进厅中间相隔一个天井,左右各有一个小厅,小厅两边各有十间小屋组成一排楼房。房前是一条石板铺成的宽约两米的行人道,可通往各个大厅,大屋上下有屏封门,每进均是青砖烽火形山墙,金字形瓦顶,船形的屋脊。饰以陶雕、灰塑等彩色绘画,高大的烽火墙形如锅耳,作防火遮阳之用。

整座建筑物分别由厅(殿)、厢房、天井、套房、屏门、外院(广场)组成,屋内的房、柱、门、天花板、屏风板上均饰以壁画、陶塑、石板雕饰和木雕等精美装饰,整个建筑便在青灰的厚重沉郁中透出一份灵巧生动和优雅从容的气度。

浙江省内旅游不得不去的一个古镇盐官古城 文人故居超过乌镇和西塘

二千一百年前的西汉,吴王刘濞在此煮海为盐。这一煮,不仅煮出了一座富庶繁华的小城,更煮出了一段精彩绝伦的历史,一个悠远缠绵的故事,一首轻灵怡人的好诗,这——就是盐官!

抛开世俗的喧嚣,无拘无束地走进它,你会发现:盐官值得细细品味。

钱塘江边的盐官城并不大,但却是厚实的,如同明清散文,短小但耐看。

想一想下面这些史实,就知道盐官在中国经济文化史上的分量了:唐代时盐官城就以发达的经济、盛行的宗教名扬海内外,那时全国有三个繁华县市,盐官即是其中之一;唐朝的宣宗皇帝李忱选择在盐官的安国寺落发为僧三年,从此盐官再也剪不断与皇家千丝万缕的关系;之后一个“海宁陈家”更搅浑了大清的历史,迷惑了全天下;乾隆大帝四次驾临这个小城。显赫的声名、富庶的经济,以至袁世凯的总理大臣唐绍仪一度想把它定为国都。

宣宗皇帝李忱

海宁陈家

乾隆

最让盐官扬名的应该是海宁潮:娴静清澈的钱塘江水,流淌到盐官时,一改温柔模样,变得汹涌澎湃、浊浪滔天,以一日之内涌现两次一线潮而号称“天下奇观”。滔滔江潮,赋予古城以豪情。 因为有江潮相伴,千百年来,盐官在唐诗宋词的浅唱低吟中流淌,李白白居易苏东坡,上千首名人咏潮诗文如江水般绵延不绝。

海宁潮

近代史上,更有两位伟人在这里留下了浓笔重彩。 1916年秋,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及蒋介石等人到盐官观潮,为这座古城写下了“猛进如潮”四字,也为中国革命书写下了一份希冀。

中山偕夫人宋庆龄及蒋介石等人到盐官观潮

1957年秋天,毛泽东同志来到盐官,面对着气势磅礴的海宁潮,诗情勃发,一首《七绝•观潮》伴随着江潮奔腾而来。

千百年来,人们对江潮的歌吟已超越了对一条江吟咏的范畴,都把江潮作为一种生命体、一种背景和符号,在亘古不息的涛声中去寻觅生命的历程,体味人类的情感。海宁潮负载的其实是人生的体验和历史的意义。

粼粼清波,赋予盐官秀丽与灵性。

盐官的水巷、小桥与枕河人家,无不透逸出水的韵秀。江南古城,因为有了水的灵性,变得典雅隽永。粉墙黛瓦,细细地述说着雅得不能再雅的诗意;皮影戏里,舞出多少神仙帝王的故事。江畔宝塔,阅尽古城千年风貌;祭潮石坛,曾受帝皇顶礼膜拜。悠悠然的盐官已经成了历史,剩下了古籍上的诗词,石头上的文章,也为今天的游客找到了一个放慢脚步的理由。

盐官皮影戏

海宁观潮塔

盐官,其实也是很婉约的。

走在盐官的街道上,不经意间,你常常会碰到历史名人。

明代戏曲家陈与郊在这里写出了传奇剧《宝灵刀》《麒麟阁》《鹦鹉洲》《昭君出塞》,也为中国戏剧史写下了一出传奇。

一代“瘟病医圣”王孟英就是在这里写下等医学名著,拯救了无数生灵。训诂学家朱起凤在这里编撰出《辞通》。很难想象,这部和《辞海》《辞源》齐名的大型辞书,竟是他一人之力编著而成。

《温热经纬

受“教育救国论”影响,少年郑晓沧从这扇门跨出,坚持教书育人,成就了一代教育宗师。

郑晓沧

写下《工作着是美丽的》的陈学昭,就是从盐官走出,到巴黎、到延安,走完了一位革命文学家美丽而坎坷的一生。

还有王国维,这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学术大师、被学术界誉为“博大精深、横空出世”。郭沫若的对联“发前人所未能发,言腐儒所不敢言”道出了当今学术界对这位先贤的敬重。他51岁时突然自沉北京昆明湖,不仅打碎了中国学术界的一座九仞高台,也留下了一个深沉的未解之谜。

王国维

“咿呀”在盐官水乡的小木船,在漫不经心中承载了一份厚重的文化礼物。夕阳斜照,钱江唱晚,盐官古城楼上晃动着一抹清谈素雅的光影。此时,正是品味盐官最醇最浓的时候……

广宁江屯有条村出了多位文人武将,还有少见的中西复式围屋

主讲:刘东荣

编辑:蒋雪芳

编审:高祖华

2019/08/18/星期日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原创文章和图片版权均属广宁县广播电视台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王羲之后人聚居地,还能饱览王氏家族文化,浙江一古村,就在嵊州

浙江有一古村,生活着王羲之后代,距今已有800年历史了!

现代人似乎都很怀古,尤其是对于一些诗人,总是会在某一瞬间,想起他们,以及他们所写诗篇,尤其是有着诗圣之称的王羲之,每逢在阅读他抒写的诗篇时,总让人有种想要了解他后人现如今生活得怎样了的独特情怀。在浙江省嵊州市就有一座华堂村,王羲之后人聚居地,在此可饱览王氏家族文化。此地所处位置在四面山东南面,也就是距离县城只有23公里的华堂村,这里就是王羲之大书法家第二十六世孙王弘基跟族人居住的地点,通过历时800年左右的繁衍生息,才呈现出如今的模样。

村子里面有条平溪穿村而过,西北为良田,东南有山地,如此以来恰到好处的把村子分成了桥东桥西两大部分,村落里面保留了数量较多的明清时期建筑格局跟风貌,来到古村的游客,将饱览来自古村里的历史街区跟古建筑。值得一提的是,或许王氏子孙具备王羲之的强大基因,他的后代大多都很喜欢书画,把自己所写书画时常悬挂于厅堂,以此来供他人进行品赏。所以其宅院也被称为画堂,之后因为屋舍山水精美,就将其改名为华堂了。

时间久了也就逐渐改成村名了,到了明正德年间,村子逐渐发展至一定规模,王氏子孙便以华堂为中心,在周边再次增加了济渡、观下、小坑、岩头等等十几个村落,并且全部都是王羲之的后人。古村所处位置在平溪江跟毓秀山环抱之中,华堂村根据山水走向,由东至西增加了前街跟后街,来做为古人最为重要的商业街道。

村子里面现存古建筑类型丰富,期间包括水圳、池塘、桥梁、民宅、庵堂、水井、更楼、牌坊、祠堂等等。现今华堂古村里的建筑物大多以三合院、四合院为主,大多数建筑物以朝南或者朝东之势参建,排列有序,毫无杂乱感。其中保存较好、建筑考究、规模较大的建筑物包括周岩故居、善庆堂跟一清堂等等30余座在内。

华堂村内参建的大祠堂属于王氏宗祠,始建时间需追溯至明正德七年,直到现在已有480多年时间了,属于嵊县历时最久远的建筑之一。祠堂共三进,第一进为慈节坊,第二进则是孝子殿、第三进为大殿。华堂村之行,将让你进入王氏后裔居住地,了解他们生活的环境,以及生平喜好。

地址绍兴嵊州市,

王羲之后人聚居地,还能饱览王氏家族文化,浙江一古村,就在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