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宝光塔

高州宝光塔

高州宝光塔位于高州市区鉴江河西岸,明万历四年(1576年),由知府张邦伊以镇城风水为名集资兴建。为楼阁式砖塔,阶梯为壁内折上式。塔平面八角形,外观九级,高65.8米,是广东现存最高的古塔,底层每边长5.72米。每层均以菱角牙砖和线砖相间叠涩砌出腰檐和平座。塔座八面有花岗岩浮雕24块,每面3块,图案内容有富贵吉祥、双凤朝阳、云鹤双飞、鱼跃龙门等;每块雕刻长1.45米、高0.55米,两块石雕间有竹节形石雕相隔,竹节形石雕高0.55米、宽0.28米。在8个角上镶嵌力士雕像,雕像高0.55米、宽0.38米。塔内每层都设立4个佛像,装饰华丽,粉彩璀璨,故群众又称宝光塔为“粉塔”。1992年进行了维修。

自古以来,下四府之首的高州宝光塔远近闻名,是广东第一高塔,被列为广东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被民间称誉为“南国古城雄风”的高州宝光塔建造于明朝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当时由知府张邦伊倡建,其位置位于高州城郊西岸村之尾端,耸立于鉴江拐弯湍流之处。清朝《光绪重修茂名县志》有载:“宝光塔在鉴江西河岸,明万历四年知府张邦伊建,高九层,伟壮异常,以镇郡城水口,旧存工费薄记云:耗费白金十三万有奇,邑人李鎧捐金八万。咸丰六年大水齧其趾九年,郡人重修培其根植草,以杀水势,塔基永固。”

宝光塔高62米,共九层半,呈八角状,塔身轮廓清晰,塔底座直径11米,高2.3米,其材料均用青砖、糖灰砌成。塔的四周镶嵌花岗石,刻有“鲤跃龙门、梅花奔鹿、双凤朝阳、飞鸟禽兽”等精致漂亮的浮雕图案,每幅浮雕长145厘米,高55厘米,全塔基座共镶有23幅浮雕图案。东南北角每固装一尊大力士的石雕像,力士双手托塔状,呈稳固塔基之势。塔之建筑材料全部用青砖糖灰迭砌,坚固非常。塔每层分别开有东、南、西、北四个高于人头的窗口,塔内楼梯呈螺旋形,每层四角内设佛像神盦一座,逐级而上,可达到塔之顶端。该塔气势恢宏,古朴庄严,攀塔于顶层之上,秀丽的高州城区风光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在宝光塔脚下,还保存着一座当年建造宝光塔时的民工所住的房屋,这座房屋名为“周家大屋”。据说,当年建塔时,周家上下男女老少都充当民工,由于家贫,周家将其中一男孩卖作托塔力士,于是感动官府,官府拨钱救济周家并为其修善房屋,说来这间屋正与宝光塔同时同龄,成为明代民居建筑之最。

有关宝光塔的建造,在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传奇的故事。相传,建造宝光塔时,有一百人干活,但每天至开饭之时,总是发现多出一份饭菜,众人觉得奇怪,一百人干活,为什么只有九十九人吃饭呢?这岂不是其中有“仙人”相助?有人说是潘茂名化身前来帮助建塔,也有人说这庞大而艰苦的建塔工程感动了天神,于是天神派了一位天将下凡来助工云云,总之,历代民间中有关此塔的传说甚多,真是不胜枚举。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与游人攀登宝光塔时,皆触发灵感,或咏或赋,留下了千年绝唱的好诗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有明朝高州知县张晓的《秋日登宝光塔诗》:“浮图九级府江流,乘兴抠衣豁倦眸。万里雄蚬吹短袖,四山疏雨澹高秋。星晨半身晴空落,云气低联远岫浮,回首尘环烟树隔,犹如飞鸟傍云游。”清朝同治年间某年也有当朝宦官朝元周朝勋与太史杨颐从京城回家省亲时,相约于秋日登宝光塔,两人登塔正兴时,朝元周朝勋即抢先脱口吟出《秋登宝光塔》七言绝句:“习习凉风上九霄,同僚轻步甚逍遥。城廓佳景萦鉴水 太史神怡逐浪潮。”旋即,太史杨颐从塔上俯江低思一会,即吟出《依韵奉和朝勋兄秋登宝光塔》七绝一首:“浩浩江河抱我腰,高城凭眺尽骄娆。塔中禅意吾吟咏,牵手朝元诗如潮。”此时,两位高州籍的朝庭命官在宝光塔上吟诗作乐,吟唱声翻起鉴江阵阵涟漪,久久不绝。

高州宝光塔经历了五百多年的沧桑以及风雨雷电的考验,由于此塔建于鉴江急流的流沙地带,洪水与流沙对宝光塔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清朝咸丰六年(公元1859年)因大水冲坏塔基底部,而曾经作过修缮,并种了许多草木以杀水势,保护塔基永固。1964年,高州县人民政府对宝光塔进行过维修,1993年高州市人民政府征求考古专家的意见,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大维修,包括防洪大堤、扩充塔基、加固塔身,重铸塔刹、重装避雷设备、开辟宝光公园等,此地也成为人们旅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7日,高州宝光塔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