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皇碑

宋皇碑

离井约50米就是有名的宋皇碑,碑高约1.2米,宽约1米,坚立于泥土中,碑文已被风雨剥蚀殆尽,只有三五个字尚可辨认,却不明其意,成了名副其实的天书碑……

景点位置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硇洲岛宋皇碑

四块大宋新修唐朝皇帝庙碑

北宋刚建立不久的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修建了一批唐朝皇庙的祠庙,并刻碑铭记,现在留存下来的大宋新修唐朝皇帝庙碑还有四块,分别在唐太宗昭陵、唐玄宗泰陵、唐宪宗景陵、唐宣宗贞陵

锦瑟华年 - 寻访唐代帝王陵遗迹>>>

唐朝在907年灭亡,之后北方是长达五十多年的乱世,后梁镇守关中的将领温韬挖掘了几乎所有唐陵,取其珍宝,《新五代史》记载:“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纸墨、笔迹如新。韬悉取之,遂传民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

宋太祖赵匡胤出生于后唐天成二年(927年)的洛阳夹马营,此时唐朝已灭亡二十年,至960年北宋建立时,唐朝已灭亡五十多年,宋和唐并非推翻轮替的关系,修庙祭祀唐朝皇帝没有障碍。

乱世枭雄今何在,走访五代帝王陵(第三稿)>>>

宋代新修的几座唐朝皇帝庙都是仅存石碑,建筑已无存,但有的现场碎砖瓦遍地,当初应有不少建筑,其位置不在陵山脚下,离神道也不近,是在陵区旁侧可远望陵山的地方。

大宋新修唐太宗庙

碑原在礼泉县唐太宗昭陵,现已移至昭陵博物馆内,碑刻保存完整,碑阴为后刻上去的《唐太宗昭陵图》,以图画的形式展现昭陵全貌

【昭陵博物馆大宋新修唐太宗庙碑】

【碑首】

【碑阴的昭陵图】

【唐太宗昭陵】

大宋新修唐玄宗庙碑

碑还在陕西蒲城县唐玄宗泰陵原址,泰陵神道南侧有个小村子叫敬母山村,碑在村子南侧约五百米的田野里,神道东侧不远是高力士墓

【大宋新修唐玄宗庙碑,远处是泰陵的陵山】

碑高约三米余,大部分字迹清晰,下部的碑座埋在土里,古碑周围已无其他建筑,但遍地的碎砖瓦。

【碑首】

【碑上文字】

【泰陵宋碑的位置】

【唐玄宗泰陵】

大宋新修唐宪宗庙碑

碑在陕西蒲城县唐宪宗景陵石像生南大约2.5公里,西南庄村西侧,碑高也有三米余,下部没用鳌座,而是普通的石座,碑文依然清晰,周边已无任何建筑。

【大宋新修唐宪宗庙碑】

【碑首】

【碑上文字】

【远处是景陵的陵山】

【景陵宋碑的位置】

【唐宪宗景陵】

大宋新修唐宣宗庙碑

碑在陕西泾阳县唐宣宗贞陵南大约2公里,袁门高张村西边数百米的田野里,下半部还埋在土中,碑文字迹大部分清下

【大宋新修唐宣宗庙碑,远处是贞陵的陵山】

【碑首】

【碑上文字】

【贞陵宋碑的位置】

【唐宣宗贞陵】

三块还在原址的碑的位置均可远远望见陵山,很可能是修在了陵园附近的大路旁边,时代变迁,现在都已湮没在田野中。

北宋以修庙方式表彰的古代帝王并非仅限于唐代,在河南孟津光武帝刘秀原陵前,还保存下来《大宋新修后汉光武帝陵庙碑》,时间同为开宝六年(973年)

【孟津汉光武帝原陵】

此外同为开宝六年修缮的神庙碑还有:河南登封中岳庙《大宋新修嵩岳中天王庙碑铭》、广东广州南海神庙《大宋新修广利王之碑》、山西洪洞女娲庙《大宋新修娲皇庙碑铭并序》、四川成都江渎庙《大宋新修江渎庙碑》等

咸阳博物馆保存有两块《大宋新修周武王庙碑》、《大宋新修周康王庙碑》,字迹不清,应该也是开宝六年

这些碑记录了北宋立国十几年后大规模的建设活动。

2020年5月寻访唐陵宋碑

欧阳询书法:《皇甫诞碑》宋拓本,可惜啊可惜!

本次小编分享:欧阳询书法《皇甫诞碑》宋拓本,总图32张,喜欢的朋友可能只能拿去收藏收藏了,这个临不了,残缺的太多,没办法啊没办法!

又人说:比醴泉帖行书化一些。

各位如何看?元芳先说说。

也有人说:笔法,内涵太丰富了,无法超越,神来之笔。

这残缺的景象,能看出如此之道?小编其实还是有点懵的。

也有人说:欧公《皇甫》,真乃神品!法度森严!清秀挺拨!

喜欢的,就不要忘了收藏和转发。

也有人说:字字法度,笔笔严谨,神品,美哭。

还有这种操作,可以美哭!给小编笑一个。

也有人说:还是古人的字体厉害,因为他们不重名利,老老实实在写好每一字,很值得我们学习与深思。

是啊,现在的人大部分都练的少,展现的多没有自知之明。练字本身是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却有很多人既不认真练号每一个字,又想着坑蒙拐骗。

也有人说:翻刻的已无欧之风骨!

每一个书家都会随年龄,学历(此学历非彼学历),经历等有所改变,这篇宋刻本还是很好的,就是残缺太厉害。

也有人说:无九成宫之韵,此碑锋芒毕露!

有点道理,欧阳询的楷书影响力最大,学的人还是非常多的。不管任何碑帖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皇甫诞碑高清大图皇甫诞碑最好的拓本

欧阳询《皇甫诞碑》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弘义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亦称《皇甫君碑》。唐于志宁撰文,唐欧阳询书。此碑现在陕西西安,无书写年月。楷书28行,行59字。碑额篆书“隋柱国弘义明公皇甫府君碑”十二字。

《墨林快事》谓此碑立于隋朝,当为欧阳询(557年~641年)早年所书,另有一说《皇甫诞碑》刻立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年~650年)。此碑在明代已断为两截。

《皇甫诞碑》一直颇受世人所重,杨士奇、翁方纲、孙承泽、王世贞、张怀瓘等诸多名家对此碑皆有精彩点评,初学者若从此碑入手,可以更好的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对于学习唐楷定会帮助良多。

此碑除具有欧体字的共性,如字形瘦长、笔法稳健、横竖画分布匀称、结字险峻外,整体上更显得庄重严谋,完成了由隶、楷杂糅走向完整楷书的过程。其字对于初学者来说易于控制,便于临摹。

此贴是通过综合欧体特征运营数码分析进行清晰化处理,修复后的欧体,美成一片!请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