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烈士墓

三十六烈士墓

在枣强县县城第二小学家属院附近,有一座“三十六烈士墓”,这里长眠着抗日战争时期为国殉难的36位英雄。

上个世纪40年代初,在日寇发动“铁壁合围”对华北平原展开大扫荡的背景下,1940年1月17日早晨,当时的枣强县县长郭鲁率县政府人员和县大队与敌人展开游击战,不想在景村被数倍于己的敌人包围。抗日志士们满腔热血,靠残旧的步枪与敌人展开激战,无奈敌人装备精良,我抗日力量为敌击溃,除去奋力冲出者和阵亡者,共有36人被俘。

为搜集情报,日寇把36名抗日志士掳至枣强县城,对他们严刑逼供,可志士们铁骨铮铮,无一屈服。看招降无望,日寇恼羞成怒,1月19日凌晨,他们把36名抗日志士押至县城东门外,残忍地用刺刀杀害了,尸骨弃于事先挖好的大坑内。

1954年4月,为缅怀先烈、告慰英灵,枣强县人民政府在原址上立碑纪念,是为枣强县抗日殉国三十六烈士墓。

地址:枣强县王常乡后旧县村村西

咨询电话:0318—2026053

冠县六十二烈士墓将新建纪念馆

1940年2月21日,我抗日先遣队1团3营10连王德林、孙树生等62人在河北馆陶县赵官寨遭遇威县临清曲周、丘县、邯郸馆陶等数处敌人的围攻,敌众我寡,兵力悬殊,经过10余小时的浴血奋战,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战后,当地群众为死难烈士收殓,同穴埋葬。

1946年,人民政府重修了坟茔,将62位烈士的忠骨由赵官寨移葬至10连的诞生地——东古城镇后田庄村。

2019年6月17日,记者探访这个聊城市重点革命老区村时,该村党支部书记郭如聚表示,目前墓地相关设施过于简陋,且有多处坏损。为了把烈士的精神宣扬出去,他们正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在流转一部分土地的基础上,新建革命烈士纪念馆和展览室,使其成为人们接受教育、传扬精神、陶冶情操的革命教育基地。

王金波介绍烈士墓现状

抗战:黄河滩起誓保家园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蓬勃开展。冠县的抗日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

1938年春,冠县农民互助会成立了农会特务队,多次与进村抓兵、起枪、敲诈勒索的土匪展开斗争。当年12月,根据中共上级指示,农会特务队改编为卫河支队,队伍由400人很快发展到1300多人,主要活动在北馆陶、张查、尹固、乜村,东至谈儿寨、桑阿镇直至聊城鹅鸭坡一带,北至临清,南至莘县、朝城边境。

抗日的烈火熊熊燃烧,不仅卫河支队敢于抗击日军,就连与后田庄隔沙河相望的北田平村的抗日游击队1937年11月29日也截击了回馆陶的日军,打死8人,打伤5人,缴枪6支,这大大鼓舞了周边村庄热血青年的斗志。

黄河曾在冠县西部穿境而过,流淌了600多年,改道后留下蜿蜒千里的荒沙故道。故道西岸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后田庄,这里民风朴实,村民一向正直豪爽、崇尚正义。

今年72岁、已经退下来的老支书王金波回忆说,王德林是后田庄的一个铮铮硬汉,身材魁梧,为人义气,喜交朋友,人称“仗义老黑”。1938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他约上了本村的张士成、张万顺,前田庄的马青山,克宁的李振山,曲庄的曲怀珠,在村外沙滩上聊起抗日的事儿。六人起誓:“要和鬼子汉奸斗、和地主恶霸斗,要找共产党、找八路军、找卫河支队,拿起刀枪保卫家园。”后来人越聚越多,他们打出了卫河支队第三大队二中队的旗号,多次捣毁日寇据点,击毙多个日伪军、汉奸、特务头子,其威名震惊了卫河两岸的敌人。

很快,这支抗日力量便和卫河支队取得了联系,接受了党的领导,成了卫河支队的一部分。1939年底,卫河支队整编后被编入八路军129师,王德林部被编为129师386旅抗日先遣纵队一团三营十连,王德林任连长,三营教导员孙树声兼任指导员。

六十二烈士墓碑亭

壮举:弹尽粮绝纵身火海

1940年,日本帝国主义把攻击的锋芒指向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了保护抗日力量,华北八路军总部集中了冀中、冀南和冀鲁豫边区的一些部队,组成了讨逆指挥部。王德林所带领的先遣纵队一团三营的十连奉命参加了这次讨逆。

王金波说,1940年2月19日,129师386旅先遣纵队在香城固一带与来自威县、临清、广平邱县、馆陶五个县的日伪军经过一番激战后,连夜向南转移到馆陶县的王草场。由于十多天在雪泥中日夜行军打仗,部队很疲劳,身上带的干粮早已吃光,于是决定在此稍事休息。

2月20日拂晓,部队突然发现由临清出来的敌人从北面,由邱县出来的敌人从西边,由馆陶出来的敌人从南面偷袭包抄过来,正在形成合围圈。司令部紧急决定分三路突围,其中一路由三营教导员孙树声、十连连长王德林带领十连抢占赵官寨,掩护大部队顺利突围,任务完成后向西南撤到浅口与大部队汇合。

王德林的孙子王连河说,十连指战员组成了六十二人的突击队,迅速奔向赵官寨,经过一场激烈战斗,把由馆陶出来、刚刚进村的敌人赶了出去,抢占了有利地形,构筑了工事,做好了坚守的准备。这时,周围的敌人听见枪声,以为我部队由此突围,便围拢过来,把整个村子围了个水泄不通,机枪、大炮吼叫着,子弹像雨点般射来。六十二位勇士一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像一块磁铁吸引来大批敌人,大部队顺利地突围转移了。

两个小时后,敌人继续增兵。相持到中午,敌人又派来两架飞机疯狂地轰炸和扫射。因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六十二勇士最后退到一座土楼上,和敌人继续作战。敌人把土楼重重包围起来,机枪、大炮向土楼发起了猛烈进攻。

2月20日下午,坚守了一天多后,子弹、手榴弹、炸药包都打光了,六十二勇士就用砖头、瓦块还击敌人,并上好刺刀,准备和敌人展开肉搏战。在此期间,他们打退了敌人数十次进攻,共毙伤日伪军500多人。

王连河说,看着久攻不下的小楼,气急败坏的敌人使出了残无人道的手段。在日寇的指使下,一些伪军拆民房,搬草垛,在小楼四周堆上了木头和麦秸杆,又浇上了汽油,纵火焚烧。无情的烈火夹带着滚滚浓烟扑向土楼,六十二勇士砸坏枪支,纵身跳入火海。

在敌人纵火烧楼前,其中五名小战士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被转移到土楼的地下室。敌人发现后,把他们扔到一间破草房里,诱降不成便下了毒手。

当天傍晚,乡亲们把烈士的忠骨从灰烬中找出来,由于分不清谁是谁,只有把遗骸一起合葬在赵官寨村南的一个墓坑里。

六十二烈士墓

规划:拟新建烈士纪念馆

1946年,人民政府重修了坟茔,将62位烈士的忠骨由赵官寨移葬至10连的诞生地——东古城镇后田庄村。1992年4月,六十二烈士墓被冠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4月,被聊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2月,被中共聊城市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聊城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六十二烈士墓位于冠县东古城镇后田庄村东南200米。记者在探访中了解到,墓地坐西朝东,墓为圆形,直径8.3米,高1.7米。四周翠柏环绕,绿荫掩映。墓上封土为圆丘形,前有砌砖封门墙及高台,并建有烈士纪念碑楼。碑楼内石碑通高3.1米,由碑冠、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冠高0.6米,宽0.68米,厚0.2米,上面刻有双龙戏珠,中间有“民族英雄”四个大字。碑身阴面刻有云朵花纹,中间有“碑阴题名”四个大字。碑身高2米,宽0.67米,厚0.20米。碑文为阴刻楷书,阴面题六十二烈士的英名。碑座为方石,高0.50米,宽0.80米,厚0.55米。碑两侧有青砖镶裱,上顶覆有青灰瓦,起脊四角攒顶,形为亭楼。碑文由原冀南军区七分区政治部主任于笑虹撰写,详细记述了六十二烈士的壮举。

六十二烈士的事迹在鲁西北乃至全国也是少见的。这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红色文化,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山东省党史陈列馆1999年进行图片展示,聊城市入选的只有两幅,一幅是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的事迹,另一幅就是赵官寨战斗六十二烈士的事迹。

不过,现在看来,墓地建设显得过于简陋,烈士墓和纪念碑也有多处坏损。对此,后田庄村党支部书记郭如聚表示,我市有关部门实地调查后,民政部门已设计了建设图纸,后田庄村民商量着在六十二烈士墓地现有5亩地的基础上,再拿出一些土地,在附近新建一座革命烈士纪念馆,配建展览室,以画像、文字等形式介绍当年的战斗情形,讲述相关历史,同时在东南方向再建一所希望小学,让后人牢记这份光荣,让革命烈士安眠的地方成为人们接受革命教育、传扬革命精神、陶冶自身情操的圣地。

最后,郭如聚充满期待地说,纪念馆建成后,如果赵官寨也能建起这样的场所,那么,加上莘县丈八的肖永智墓、冠县城内鲁西北地委旧址纪念馆,四地将联成一条线,成为一个红色文化旅游链条,对人们熟悉革命斗争史、继承发扬革命前辈精神、教育下一代健康成长将大有裨益。

■来源:聊城头条(liaochengwanbao)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目伦

为烈士唐澍守墓三十年只为英灵不孤单

题记

唐澍(1903-1928),字东园,乳名佳林,河北徐水县瀑河乡贾庄村人,出生在清贫知识分子家庭,幼入私塾,后入高级小学。1922年夏,考入直隶(今河北)省立保定第二师范学校,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

1924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1期步兵科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省港罢工委员会工人纠察队总教练兼模范大队大队长,国民联军军事政治学校主任教官,中共陕西省委军委委员,西北工农革命军总指挥等职务。

1928年4月,与刘志丹等领导以该旅为骨干力量的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前敌总指挥,抗击国民党军3个师的围攻。

1928年7月1日,在陕西省雒南(今洛南)县碾子沟战斗中,陷入国民党军重围,壮烈牺牲,年仅25岁。

为烈士守墓三十年

只为英灵不孤单

张红中 郭夏季

1928年6月30日,驻守洛南县保安镇的西北工农革命军第一大队突遭国民党反动派包围,总司令唐澍亲率百余人星夜前往增援,大部队突围后唐澍率部向碾子沟岭方向撤退时又遭民团伏击。唐澍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敌人割下唐澍的头颅悬挂在洛南县西城门楼上,其身躯被当地群众埋葬于碾子沟……

上世纪八十年代,唐澍烈士墓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村民刘勤娃就一直守护着这座坟墓——

英勇牺牲 唐澍谱写悲壮故事

“七一”前夕,记者一行冒着高温酷暑,怀着崇敬的心情,沿着蜿蜒崎岖的羊肠小道来到了洛南县保安镇八道河村附近的碾子沟岭——原西北工农革命军总司令唐澍牺牲的地方。

据记载,唐澍(1903—1928),河北省徐水县人。1922年,考入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留校工作;1927年8月,唐澍任中共陕西省委军委委员;1928年初,中共陕西省委派唐澍到洛南县许权中旅工作,任旅党委委员、参谋长。

1928年5月,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了渭华起义,唐澍、刘志丹等人率许权中旅到达华县瓜坡镇宣布起义,成立了西北工农革命军,唐澍任总司令,并建立了基层苏维埃政权组织。为了扑灭渭华起义燃起的革命烈火,国民党反动派调集大量兵力接连三次发动进攻,起义军民被迫撤往商洛山区。

1928年6月30日,驻守在洛南县保安镇的西北工农革命军第一大队,突遭国民党反动派李虎臣部包围,唐澍亲率百余人星夜前往增援。大部队突围后唐澍率部向碾子沟岭方向撤退时又遭民团伏击,敌军步步逼近,并叫嚣着要“抓活的!”唐澍牺牲后敌人割下他的头颅悬挂在洛南县西城门楼上,其身躯被当地群众埋葬于碾子沟岭。

上世纪80年代,洛南县政府在唐澍牺牲地立碑,并刻有“唐澍殉节处”,同时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守护英灵 文保员老刘的三十年

昨天,记者见到了文物保护员刘勤娃老人,老人就住在距离烈士牺牲地不到百米的地方。当记者向64岁的刘勤娃老人问起他几十年来默默无闻保护烈士牺牲地的话题,他打开了话匣子……

老刘说,1986年立碑以后他已经就是一位义务文物保护员了,只不过1990年他才正式领证成为文物保护员。“业余加正式文保员的时间,我已经守护烈士30年啦。”刘勤娃笑着说。

据了解,刘勤娃老人还无偿地献出了自家的自留地供省内外前来拜谒英烈的人祭奠用。“春天,老刘在烈士墓地周围栽植黄杨和松柏;夏季,他拿上锄头镰刀清理各种杂草,修剪野生疯长的灌木丛;秋风肆虐,他打扫满地的枯枝落叶;雪花狂舞,老刘不顾寒冷清扫积雪……”熟知刘勤娃的村民敬佩地说。

据介绍,刘勤娃和老伴钟伍存利用采药和销售土特产的微薄收入,每年的大年三十,老两口都会为唐澍烈士焚香,献水果等;清明节,老刘会为唐澍烈士墓祭扫……逢年过节一次也不少、程序一道也不马虎。对来自于省内外的祭奠者,老刘更是热情接待,提供各种便利。

在刘勤娃的家里,记者看到他珍藏着一个特殊的笔记本,上面真实、详细地记录着近年来全国各个阶层、各种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官衔的祭奠者的姓名等信息。据刘勤娃讲,以前是记录在一本学生作业本上,后来县上专门配发了笔记本。

修建公路 老刘的最大心愿

采访中,刘勤娃告诉记者,目前通往烈士墓的约一公里山路蜿蜒崎岖、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修通,以便为洛南红色旅游的开发和各界人士参观祭奠时提供便捷的交通环境;另外烈士墓目前极其简陋,希望能规划建设。

“我也曾多次给相关部门呼吁,但没有下文,这都成了我这几十年的一块心病和最大的心愿了。”刘勤娃说。

洛龙区残联组织祭扫佛光十三无名烈士墓

三连一下,涨粉靠大家

佛光山区的柏树林幽深寂静,在这片土地上长眠着十三名抗日先烈的英魂。没有姓名、不知来处,只有十三块青砖、一块石碑,一面红旗。这13座无名丰碑,共同站成一座永恒的军阵。清明将至,我们用庄严肃穆的仪式祭扫英烈,缅怀历史,传承遗志。

佛光峪是嵩山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和主要依托区,是偃师登封、巩县、伊川的连接枢纽,1944年日军占领了佛光,佛光寺成了日军的一个据点,这对我军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我军决定发起佛光峪战斗,拔掉这颗钉子。1945年2月12日农历除夕夜,在我军战士发动突袭并即将夺回据点之时,一支日军从我军没有防备的山路上增援反扑而来,致使战士们腹背受敌。担任掩护任务的八连二班十三位战士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全部壮烈牺牲。这十三名烈士没有留下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遗物,永远长眠在了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为纪念抗战死难的烈士,佛光山区群众在此树立起一座十三无名烈士纪念碑

4月1日上午,洛龙区残联党员干部来到十三无名烈士纪念碑前整齐列队静默肃立,向烈士纪念碑鞠躬致敬,瞻仰烈士纪念碑。之后,大家认真聆听了佛光峪战斗事迹讲解,震撼人心的英雄史诗让全体党员干部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党性教育。祭扫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先烈遗志,传承先烈伟业,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担当、主动作为,把革命先烈的精神当作鞭策自己的新动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立足本职工作、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更多精彩等待你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