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县刘氏家族墓地

魏县刘氏家族墓地

繁峙县古墓葬:范氏家族墓地

范氏家族墓地石碑

忻州网讯 范氏家族墓地,位于繁峙县东山乡天岩村西200米处。南北长150米,东西宽30米,分布面积4500平方米。地表现存封土堆43座,底径0.5~1.4米,残高0.5~0.9米。存明嘉靖十三年(1534)按察司副使范伯谦至清嘉庆十二年(1807)明远将军范芸等人墓碑22通。依据墓碑判断,是一处明代至清代延续使用的家族墓地。(《忻州文物荟萃》)

漫话张家口:说说蔚县的杨氏家族墓地

文/吕海峰

杨氏家族墓地的“杨贇碑”即“蔚州杨氏先茔碑铭”,立于蔚县南阳庄乡麦子町村西北约1000米处的杨氏家族之北端。可以说是河北省保存的一件最古老的书法艺术珍品之一,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蔚州杨氏先茔碑铭》立石于元至治元年(1321年)。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身首体相连为一整块青石雕刻而成。碑首笏首形,高l.1米,浮雕二盘龙,龙身盘绕中抱圭形碑额,额题篆书“蔚州杨氏先茔碑铭”两行八字。碑身高2.2米,宽1.2米,厚0.32米,碑文行楷竖式22列,满列38字,计702字。记述了杨赟一生的功德政绩。《蔚州志》载:杨赟,蔚州麦子瞳人。元至元四年(1267年)受元世祖忽必烈召见,授蔚州采木同提举,后历任泰安莱芜等处铁冶提举以及岚州、平定州知州、忠顺大夫、宣德府知府。至大二年(1309年)卸任于晋宁路治中。

其实,要说起来,杨贇的官位也不是很高,但他的墓碑却为何如此值钱?这就与碑文的作者有着很大关系。那么,这作者是谁?他就是元代的大书画家赵孟頫,他是一位将篆额、撰文、书丹者集于一身,撰文流畅,书体典雅的大家。从石碑上的行书就完全可以看出他的字体:飘逸流洒、圆润清秀,且刚柔并济、结构严谨。而且相当精练,情起语伏,生动活泼,叙事记人,犹如一篇优美的叙事散文。应该说是赵孟頫晚年的代表作之一。所以,《蔚州杨氏先茔碑铭》一文被收录在赵孟頫的《松雪斋文集》中。

山东省莘县韩氏家族墓地,当地人称“韩王墓”,韩王是谁?

韩氏家族墓地于山东省莘县董杜庄镇梁丕营村北200米处,当地人称为“韩王墓”。韩氏家族墓地现存韩国昌、韩允中父子及其家族墓地与神道碑、牵马俑、石马、武士俑、羊、虎、墓表等石刻。据旧唐书记载:魏博镇为割据河北的三大强镇之一。韩允忠为唐魏博节度使,其父韩国昌为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故其家族墓地规模宏大,石刻雕琢古朴,系用圆雕手法雕刻而成,碑额利用高浮雕的手法雕刻成,神龙曲身盘绕、层叠分明。

韩氏家族墓地原包括:韩国昌、韩允中神道碑2通,碑前有牵马俑石马,武士俑,羊,虎,墓表5件石刻。对面原有另外一列石刻与之相对应,已残。碑后150米处有韩国昌、韩允中墓,墓内石棺高2米有余。神道碑西北300米处.发现韩氏后代墓葬4座,均为五代时期,其中2座墓中有墓志出土,墓主分别为韩悦以、韩传以兄弟二人,系韩国昌孙子,韩允中弟兄的儿子。

其中,韩允忠神道碑通高6.38米 ,宽2.15米 ,厚0.75米 ,由额、身、座三部分组成。碑额和碑身为一巨石雕刻而成,碑额为方形圆角,用高浮雕的手法刻二龙戏珠,二龙盘环、曲身、层叠分明,各用一爪踏珠于碑额中心上部,碑额中心有圭形平面,阴刻篆书3行12字:"唐故魏博节度使韩公神道碑。"碑额的两侧各浮雕3个下俯龙首,碑额背面雕饰龙身,碑身高3.57米 ,下部略残,碑文楷书,阴文50行,行约84字,现存约3800字。龟形座,足内收,龟爪露出,细雕其状,从侧面观之此龟似静,又似在缓缓行进之中。

牵马俑位于石马的左侧,首残,身着圆领宽袖长袍,腰束带,双手持马缰,右手握缰至马辔出处,做拢马停进状,马圆体肥,马首饰辔,低首,鬃毛直立,背饰凹形鞍。武士俑身穿长袍,双手在胸前紧握宝剑,目光正视前方。石羊体大肥壮,前腿双膝跪地,作伏卧状。马辔、人俑衣服纹饰等则用浅浮雕的方法来表现,整组石刻粗犷、古朴,造型生动形象,是唐代石刻难得的艺术珍品。碑文为楷书,字迹端庄、规整、秀丽是研究书法的重要实物资料。

韩氏先世为河南汝南人,世为魏将,国昌官至贝州刺史,唐大中六年(852)卒。允中官至魏博节度使,乾符元年(874)卒。 据旧唐书记载:“魏博节度使,治魏州,管魏、贝、博、相、澶、卫六州。”魏博镇为割据河北的三大强镇之一。韩允中为显赫一时的高官,在魏、博之间,方圆百里,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号称土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时,为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但唐中期以后,部分节度使发展成不服从中央命令,藩镇成为与中央对抗的割据势力。其中,安史之乱后所设的卢龙、成德、魏博三镇实力最强。三镇名虽服从朝廷,但不输贡赋,军中主帅,或父子相承,或由大将代立,朝廷无法过问。因这三镇都在河北道,故称河北三镇,又称河朔三镇。

韩氏家族墓地 韩国昌墓碑,年号清晰,立于唐咸通十三年(872年),咸通年间进士吴畦撰碑文。吴畦(840-923)字祯祥,原籍山阴(今绍兴),唐咸通元年(860)进士。初授河南节度判官,督修黄河有功。广明元年(880)破"黄巢乱",倍受朝廷器重,中和二年(882)召入朝,授中书令同平章事(兼)。文德元年(888)拜谏议大夫,时朱全忠与李克用争功互动干戈,宰相张涪与克用有隙,力赞全忠讨克用,昭宗召御史台四品以上官员商议,御史大夫柳耽与畦及诸台臣皆力加反对,畦言尤切,语涉权臣,忤逆昭宗,遂被贬润州(今江苏镇江)刺史,因不安其职,引退归里。卒于后唐同光元年(923)正月,享年八十四,葬于今漈头吴宅村。(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