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关大石桥

南关大石桥

南关大石桥位于磁县磁州镇兴仁街和兴礼街之间。南关大石桥是邯郸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关大石桥,南关大石桥简介,南关大石桥-邯郸市磁县南关大石桥旅游指南

古今东关大石桥

古今东关大石桥

东关大石桥原名 广济桥,位于瀍河回族区东关大街西端,瀍河之上,是沟通城交通的要道。

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七月初二日,瀍河暴涨,淹没了东关一带,大石桥两旁一片汪洋,桥西新街全被冲光,无一幸存。这次洪水,将原瀍河桥两头冲垮,架以木板,只能过人,不能通车,延至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司礼太监黄锦(字龙山)捐资修桥。提起修桥,民间还流传着一段故事。据东关西通巷沈存善老人回忆说:“听老人传说,是年江南水灾,朝廷命司礼太监黄锦,出巡放帐。救灾后,还剩了一部分帐款,没有用完,回朝后,他如实禀报朝廷并上交帐款。朝廷听后,认为他办事实在,就把剩余的这批帐款,奖励给他。因他放帐有功,命他回家休假。恰巧他的姑娘出嫁,亲家是老城人,陪送姑娘是全路嫁妆(注一);因他是官宦之家,车马行人较多,想装体面,通过东关大街直接送到城里,后听家人说,东关瀍河桥被大水冲坏,只能行人,不能过车,要送嫁妆,必须绕道而行,他听了以后,心中感到遗憾,堂堂 洛阳,桥被冲坏,竟没人修,随发善心,与家人商议,愿把朝廷施给他的这批帐款,修建东关瀍河桥,利济行人”。据现存桥东端的石碑碑文载:“考是桥建于明世宗嘉靖间,……我龙山公慨出己囊,不支扰官若民一文一夫”。该桥是用斗石相砌,五孔桥眼,长49.4米,宽9.5米,高6米。中拱最大,跨径9.9米,正中上悬一巨石,能自动升降;中拱左右两孔次之,跨径6.5米;两端两孔最小,跨径4.5米,桥的两侧护以石栏杆,桥建成后,命名为“广济桥”。因黄公善举修桥,故民间流传也叫“黄公善桥”。为了纪念黄公的功德,在桥东路南修“黄公祠”一所,90年开辟农贸市场时将该祠拆掉,仅存一石碑立于桥头。石碑碑文载:“……择桥东南岸地址,宽2丈,建修黄公专祠,为损赀倡公益者风”。

清朝后期,此桥始改称为“大石桥”,因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北窑村武举马荣曾,为便利行人,在瀍河九龙台渡口,修建一座三孔石桥(注二),此桥比东关桥小,故在东关的一座石桥称谓“大石桥”,在九龙台的一座石桥称谓“小石桥”。抗战时期,为阻止日寇攻城,国民党军队把桥炸毁。1944年洛阳沦陷后,日军在该桥上曾用木板架桥。1945年,洛阳光复,国民党政府,又在中拱桥上修建砖桥,解放前夕,又遭国民党军队破坏。解放后,1952年我人民政府,按照民族形式,仍以斗石重新修建,恢复原状,随命名为:“解放桥”,以志纪念。现在群众仍习惯称该桥谓“大石桥”。在旧社会,每年正月二十九日为东关大石桥庙会期,相传起会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大会最盛期间,曾演过五台大戏,还有狮子、高跷等民间歌舞,前来助兴。会期三天,赶会者不下四,五万人。是时,瀍河两岸,人山人海,涉及到东关大街、东门口街、闸口街、新街等。该会是骡马大会,日用百货,山杂农具,应有尽有,吸引着城乡人民。

(来源:瀍河文史)

▼ 美丽新瀍河

洛阳:4000年古都拉起都市圈 【今日瀍河】省商务厅副厅长王苏一行到我区通河农贸城、东华大酒楼督导检查 【最美瀍河】工会爱心驿站 传递一城温暖 【通知!!!】关于征集“瀍河精神”表述语意见建议的通知

编辑 | 邓佳英

审核 | 李笑祥

蓬安大深南海旅游景点——罗家高坑乾隆石拱桥、石平桥!

四川蓬安白云寨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线路上有一个著名景点——蓬安罗家高坑乾隆石拱桥及平桥

也是大深南海水利4A景区游客乘船必去这里必赏的景点之一!

乾隆石拱桥乾隆平桥,乾隆三十五年修建……。

由大深南海景区坐旅游观光船向大深南海深处尾水区——桥亭子前进,上了桥亭子,再走少许,就是罗家镇高坑,在这里分布着乾隆年间由众乡贤筹资修建的石拱桥及平桥各一座,被当地人称之为乾隆石拱桥及平桥。

在平桥的一头立有八方功德柱,每方上面刻有捐款修桥人的姓名等,乾隆35年立功德柱,至今250年的历史

乾隆平桥修建捐款人八方功德柱,从这里可以了解到“湖广填川”时湖广人积善修桥筑路做善事的品格,希望这八方功德柱上雕刻有名字的后人们都来这里看看,先祖做善事而修的桥,方便河两边的村民及来往银汉府的行人,传承家风家训……!

功德柱其中二方,可见捐款人姓名!

八方 功德柱,远看犹如“东海神针”立在大深南海尾水的尽头处!

因多年未实施保护,现石柱已经风化,积功德修桥人的姓名有些已经看不清楚了,有些已经起了苔藓,现急需修缮保护!

现如今高坑乾隆石、 隆平桥及附近的大瀑布,是大深南海(白云寨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的著名旅游景点,也是罗家镇知名旅游景点,但乾隆平桥八方功德柱急需修缮保护!

过乾隆石拱桥、平桥,向上登步至蓬安县白云寨国家森林公园主景区……!

河南有个小山村,一步能跨三孔石桥,村庄大街埋了几十座石桥

河南鹤壁淇县城北20多里有个高村,帝辛(纣王)时期,这里是古朝歌头道城北城墙与东城墻的交汇点。(王建安 摄)

古称淇水关,是从东面、北面进入都城的重要关卡,淇水关东临淇河,其他三面皆是自然形成的深沟。

《淇县志》记载,高村为淇县建制镇,南北官道由南门到东门穿街而过,当地人称官道为石板坡,3000多米长。

桥是淇水关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之一,古代时,全村有大小石桥几十座,全部用青石铺就。

村内石桥高低、长短、大小不一,各具造型,争奇斗妍。其中“走桥不见桥”最为经典,名气最大。

那是一座带虎头的石桥,相传始建于殷商末期,黄飞虎建造。原是一座小桥,人过小心谨慎,马过惊慌肇事。

黄飞虎对此桥进行巧妙改造,通道下挖,东西延伸,建成“品”字型石拱桥,桥面上复盖了很厚一层黄土。

与大街高低一致。靠河一端有桥头堡,人在上面可以观潮。在大街上走,根本看不到桥,故称“走桥不见桥”。

由于这里地形奇特,还有其他名目的石桥,像一步三孔桥等,在村子里有些桥一步就可以跨过去。

古高村河流纵横,建桥很多,有一些河道早已干枯,所谓见桥不走桥,顺河底不走桥照样可以到对岸。由于河流改道、村庄道路的改变,几十座石桥被埋在了村子的道路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