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墓石刻

陈氏墓石刻

陈氏墓石刻为明代石刻,位于大名县陈坟村东南。陈氏墓石刻是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毕节之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沙“敖氏和罗氏墓群石刻 ”

石场敖家坟北墓群全貌

位于金沙县石场苗族彝族乡鹿楼村的敖氏墓石刻和位于清池镇园坪村的罗氏墓石刻,统称金沙敖氏和罗氏墓群石刻”,是2013年5月3日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沙敖家坟石刻以其建筑规模的宏大,书画作品内容的丰富,格调的高雅和雕刻技艺的精湛,被省内外专家学者誉为“黔西北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而题材内容丰富,书法流畅,雕工精湛,充分体现了黔西北石雕艺术风格的罗氏墓石刻,则被誉为“保留在石头上的史书”。

敖家坟石刻

坐落在金沙县石场苗族彝族乡境内的敖家坟墓群,是敖氏祖孙三代七人的墓地。1982年,敖家坟墓群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传:敖国治是一个“俭怜一粟,勤惜分阴”的人,经过他数十年的苦心经营,逐渐发家致富。敖国治去世后,其子敖正科继承了家业,他“遵其家规、奉其父训”,遂成为一方巨绅。清光绪20年(公元1894年),敖正科年方25岁的独子步锟,不幸染病身亡。因过度悲伤,仅过了两年,敖正科又撒手西去,家中仅存敖家两代遗孀惨淡经营。敖氏两代遗孀遂变卖家中大部分田产,在清光绪24年(公元1898年)建成了北墓群。墓群建成后不到10年时间,两位遗孀又都相继离世。敖氏族中之人怜悯敖正科一家人的不幸际遇,根据两位遗孀遗言,变卖敖氏家中剩余财产,于清光绪31年(公元1905年)建成了南墓群。

敖家坟石刻

敖家坟墓群坐落在石场苗族彝族乡鹿楼村牛颈坡的半山腰里,由南、北两组墓群组成,均坐东朝西,依山势而建。坡地里,两组占地约1000平方米的银灰色石雕群,犹如两枝永不凋谢的奇葩,点缀在青山绿水之中,显得更加光彩夺目。南、北两组墓群相距40余米,一律沿东西向轴线布局,皆四层台依山势而立,自西而东逐一向上递增,构成两座相似的封闭式四进整体。两墓群外沿,均以“门楼、牌坊、栏栅、侧照壁、后照壁”与分段“墙垣”连接合围。门楼、牌坊、栏栅、照壁上的圆雕龙凤、浮雕翼角、镂雕纹饰等错落有致,敦厚凝重,典雅古朴。墓群建筑上,云集着清代秀才杨佐清所撰书作和匠师唐再廷精雕细琢的石刻。它们以不同规格的形式版面,镶嵌在墓室的各个部位,形成了“有面必刻,无空不镌”的格局。纵览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精妙绝伦的书法和图画,让人大饱眼福,感慨万千。

敖家坟石刻

在书法雕刻方面,楷篆行草兼有,多用阴刻和双钩勒技法。其上共有楹联、题词、律诗、散文、墓志等作品数十件,3000余字。这一面面不同体例、不同刻技的作品,或规整端庄,或流放融通,无不神注气足,浑圆润泽,尽显书法艺术的精妙。在版式上,题材广泛,刻工精细。其构图选材十分丰富,或取材历史故事,或借神话传说,或用民间说教,或描摹传统神物,或以自然景物为对象,在须弥座、抱鼓、柱基、横梁、驼峰、镶板、坊头、翼角、瓦当等构件上,以线刻、镂刻、凸面减地刻、浮雕、圆雕等技法,运刀于坚硬的料石,雕刻出各种形状的图案及雕塑1000多幅。众多生动的刻面内容,充分反映了作者对人类历史和自然的谙熟和高深的创作意境。全墓群共刻有人物千余,马匹近百,植物30多种,花纹图案50多类。这些以人物、动物风景,以其相间构作的画面,在线条的使用上,既刚健豪放,又流畅自如;在人物刻画上,既准确概括,又生动细腻;在内容表达上,既抓住情节,又突出主题。刀随画展,使得一幅幅作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充满着真中蕴幻、幻中见意的韵味,场面壮观,形象生动,呼之欲出,表现出高超的艺术魅力。

敖家坟石刻

敖家坟石刻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刻工精细,人物形象逼真,鸟兽生动活泼,花草争奇斗艳,书法艺术高超,不愧为“黔西北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

清池罗氏古墓群石刻

罗氏墓石刻位于金沙县清池镇园坪村一个小地名叫大坡的地方,与敖家坟隔河相望,建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占地面积160平方米,为三碑四柱五帽牌坊。罗氏墓石刻在工艺上保持了中国传统石刻的线刻、浅浮雕、深浮雕、透雕、镂空雕、圆雕等工艺,图案以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为主,体现“吉祥如意”、“忠孝礼义”和“福禄寿喜”等内容。罗氏墓石刻有石刻图案400余幅,题材内容丰富,书法流畅,雕工精湛,充分体现了黔西北石雕艺术风格,被誉为“保留在石头上的史书”。(叶光良)

编辑:吴春妹

监制:王应军

大家都在看

NEWS

毕节之最 | 国内迄今发现的最大杜鹃花树——百里杜鹃花王

毕节之最 | 全国树龄最长的古玉兰树 ——灵峰寺明代古玉兰树

毕节之最 | 全省唯一的城区天然大瀑布——响水滩瀑布

陈氏守墓人世代守护着颍川陈氏始祖陈寔公的墓园

随着陈国的灭亡,陈胡公的子孙,特别是王孙贵胄们,开始离开国都,前往其他国家。陈姓除了陈完一支外,还有开封陈留、柘城陈吴、太康陈亢、阳武户牖乡(今河南兰考)陈衍和陈全温主要的五支。有资料认为,陈完、陈衍和陈全温三个支派约占目前陈姓总人口的80%。

慎终追远 

陈寔后人世代为他守墓

陈寔出生地的乡民,为了纪念他的功德,将村子的名字改为陈故村,沿袭近两千年没有变化。

如今的陈故村,与豫中地区的普通村庄没有什么区别,但在陈寔后人的眼里,这里是我们心灵的朝圣地,不少迁居海外多年的陈寔后人,经常前往陈故村陈园拜谒祖先。

如今,陈寔就安息在陈故村村西的一座名叫“陈园”的陵园里。园内松柏森森,大冢之前的石碑上写着“颍川始祖汉太丘长陈寔公之墓”。

陈寔的墓园里,有一位86岁的守墓人。他叫陈根生,他的先辈世代守护祖先陵墓。他回忆,从记事起,父亲就时不时地在去祖先大墓里照看时带着他,“从小就知道那是祖宗的坟,但具体大墓是什么时候修的,我也说不上来。”他回忆说:“祖宗的大墓以前要大得多,占地几十亩。”

上世纪90年代,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地区的陈寔后裔组团回到陈故村。陈根生回忆,具体哪一年记不得,只记得当时刻了一块石碑,“上边写的是‘陈寔故里’几个字。”

眼瞅着自己年龄一天天大了,陈根生也担心起守墓的事儿来,“附近几个村的淘气小孩儿,经常翻到院儿里,我年龄大了,快看不住了。”他打算再过两年让他的二儿子替他照看墓园,但他也担心,现在的年轻人愿不愿意守在家里看坟,“现在出去打工,一天100多元,守在家里呢,一分没有。”说完,他抽了一口烟,不再言语。

来源:网络

踏石寻楼③:石楼陈氏和大岭陈氏是同一个祖先吗?

(特别鸣谢:刘阿蕉先生为《踏石寻楼》设计并制作美术字体logo)

第③集

关键词:石楼陈氏、大岭陈氏

1.大岭村陈氏、石楼陈氏(镇中心石一村、石二村)是否同一个祖先?

2.石楼中学山腰的墓葬,墓主是谁?祖先葬在那里,是因为风水好?

3.在石楼陈氏宗族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哪一支?(答:善世堂一支)

4.为何大岭陈氏有份参与广州陈家祠(合族祠)的建设?

↑↑↑主讲:广府历史文化研究者 朱光文先生↑↑↑

采访、制作:广州番禺乡下台

(节目以粤语采制)

▲从头门看石楼陈氏实力最强的一房的祠堂——陈氏宗祠(善世堂)重修后的仪门。

(受访者供图)

祭祀石楼始迁祖陈敏行等祖先的石楼陈氏祖祠(鸣凤堂)。(受访者供图)

▲清光绪十一年《石楼陈氏家谱序》内页。(受访者供图)

▲包括禺南地区石楼、坑头等陈氏在内的共同始祖——陈元德将军家族墓。(受访者供图)

▲明代石楼举人、知县陈大有崇祀名宦匾(受访者供图)

节目内容摘录

1.石楼善世堂不是石楼的陈氏大宗祠,当地还有一个更高等级的陈姓祠堂——陈氏祖祠(鸣凤堂,现在大家见到的陈氏祖祠是1990年代重建的)。不过在石楼陈氏宗族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善世堂的一支。这和沙湾留耕堂很不同,留耕堂是整个沙湾何氏总太公的祠堂……

2.大岭陈氏属于凤翔系,他们有份参与广州陈家祠的建设,但石楼陈氏和坑头陈氏没有。因为凤翔系的陈氏自认是从珠玑巷南下的,而石楼、坑头陈氏的祖先是陈元德(又作“陈玄德”)。陈元德在东晋时已到番禺来,所以石楼陈氏和坑头陈氏就没必要再附会珠玑巷传说了,珠玑巷传说是后来宋代的事。

——朱光文(摘编自节目录音)

▲大岭陈氏实力最强一房的祠堂——显宗祠凝德堂)。(受访者供图)

▲祭祀大岭陈氏始迁祖的陈氏大宗祠(柳源堂)为大岭陈氏的总祠堂。(受访者供图)

▲族谱记载,大岭陈氏源于南雄珠玑巷,图为南雄珠玑巷。(受访者供图)

▲明代陈白沙弟子、大岭举人陈昊贤祠堂——朝列大夫祠后座(受访者供图)

主讲嘉宾

朱光文

广州市番禺区非遗中心办公室主任,史学硕士,副研究馆员。兼任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番禺区政协文史资料编委委员等。长期从事番禺地区及珠三角乡村社会史及文化遗产研究,在《广州大学学报》、《文化遗产》、《地方文化研究》等学术刊物、文集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岭南水乡》、《番禺文化遗产研究》、《名乡坑头》(第一著者)、《省会海门、番禺名镇——石楼地区历史、社会与文化》(第一著者)等专著,即将出版《番禺历史文化概论》(番禺文化丛书之一,第一著者)。

下集预告

大岭村到底有出了多少位进士?

欲知更多石楼历史文化

欢迎购阅《省会海门 番禺名镇》(朱光文、陈铭新 著)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