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庵石刻

皇姑庵石刻

皇姑庵石刻为唐、明、清代石刻,位于峰峰矿区寺后坡村。皇姑庵石刻是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一块秦皇刻石,揭开秦始皇婚姻观:中国男人真该感谢刘邦!

传统文人笔下,秦朝是“严刑峻法”典型,灭国是历史的必然,因而告诫历代帝王重用儒家远离秦朝,但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挺身而出”,睡虎地秦简、里耶秦简等的重现天日,一个真实的秦朝慢慢在人们面前展开,现代人们发现秦朝法律并非严酷不讲理,而是非常细致、人性、宽容,是“依法治国”的典型。

秦律究竟如何,笔者无力评价,但浙江一块秦皇刻石,却记载了一条恐怖的婚姻法,会令男人读之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所谓秦皇石刻,一共有六块,分布在秦始皇东巡路线上,在浙江的是“会稽刻石”,位于浙江绍兴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狩猎会稽山时,为了祭奠大禹,宣扬功德,而命丞相李斯手书铭文,刻石记功的石碑,其内容主要称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业绩及秦王朝奉行的大政方针,世称“会稽刻石”。碑文三句一韵,每字四寸见方,以小篆书写,一共289字,风格似峄山碑,笔致工整,结体规格化,是掌握小篆结构的重要资料。

“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颂秦德”,是“会稽刻石”的主旨,但其中却也包含一条令人恐怖的婚姻法。

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诚。夫为寄猳,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这些法律条文非常有意思,既恐怖一面,又有温情一面,下面详述。

一,“有子而嫁,倍死不贞”,即夫死弃子再嫁人,加倍死罪惩不贞,非常注重保护未成年人,不让孩子孤单,不让孩子无人照顾。

二,“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诚”,即内外隔绝防范严,禁止男女犯奸淫,人人干净心要诚,这绝对是正能量的法律,与现在提倡的一样。

三,“夫为寄猳,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即有妇之夫淫人妻,(妻子)杀死奸夫不算罪,男子礼仪有章程,这一条令中国男人非常恐怖,就是婚姻中,男人犯规偷人,那么妻子有权杀死他,而不用背负一点法律责任。

四,“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即为人之妻若逃嫁,害得子女失母亲,都要教育使廉清,与第一条类似,但因为丈夫未死,孩子还有人照顾,所以只对她教育。

除了第三条,其他三条法律条文都很先进很理想,即便如今都有借鉴意义。

令人好奇的是,秦始皇为何会制定如此理想又极端的婚姻法?

原因很简单,与秦始皇悲惨经历有关,秦始皇母亲赵姬荒淫无度,曾抛下他与嫪毐苟且,这对秦始皇打击很大,所以才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和“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但在另一方面,秦始皇幼年得到赵姬保护,对赵姬又有深深的眷念,嫪毐之事中,秦始皇严惩嫪毐却没有惩罚赵姬,说明了他的恋母情结,所以才会在“会稽刻石”中提出“夫为寄猳,杀之无罪”。

尽管这些条文出现,与秦始皇自身经历有关,但由此也能看到秦始皇的理想主义,追求夫妻和谐生活、天下家庭团聚等。因此,秦始皇琅琊刻石中提出的天下和平、百姓幸福等之类说辞,就不会是政治家的虚假宣传套路了,而是秦始皇真实内心想法。所以说,秦始皇的千古一帝货真价实。

幸运的是,秦始皇这一条恐怖律法,没有被汉朝继承下来,而是被刘邦等人直接废除。《外戚传》里有“薄姬父与魏王宗女魏媪通”的记载,卫青兄弟姐妹都是卫媪与有妇之夫私通而出等,都说明汉朝没有实行过“夫为寄猳,杀之无罪”的法律条款。

汉承秦制,假如刘邦继承了这一条法律,甚至直到今天中国还保留这条婚姻法,那么会发生什么?不敢想象吧。所以说,中国男人真应该感谢刘邦!

解开宋代生活密码,皇泽寺这组宋墓石刻定格千年岁月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要说最有故事的朝代,宋代算一个。《杨门女将》、《少年包青天》、《大宋提刑官》这些以宋代真实人物和事件改编的电视剧,带领我们拨开层层迷雾,遨游这个传奇的时代;金庸先生的代表小说《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等也是以宋代为背景;近两年大火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和《清平乐》更是赚足了观众的眼泪。这些经典文艺作品,让更多人对宋代产生了好奇心。

你知道宋代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

你知道宋代流行的乐器是什么吗?

你想了解宋代的社会风俗吗?

走进皇泽寺博物馆

从《宋墓石刻》里寻找答案吧!

《宋墓石刻》位于皇泽寺博物馆内二圣殿左上方平台内侧,出土于1974年-1980年,雕刻于南宋时期,共计24块,每块长2米,宽0.8米。

伎乐雕刻

定格在时空里的大宋乐队

一众乐伎一字排开

投入地演奏着乐器

三弦、拍板、笛、手鼓......

仿佛能听到金石丝竹之声

越过时间、穿过空间而来

考古学家认为

三弦起源于元代

广元宋墓 石刻 的出土

把三弦的历史至少提前了一个世纪

最初流传地区很有可能就是古代广元

杂剧和大曲

宋代广元的艺术生活

“杂剧”是宋代较为流行的艺术形式

集歌曲、说白、舞蹈于一体

和简省后的“大曲”

是瓦肆和勾栏内演出的重头戏

也是官商富贾宴饮的一大娱乐项目

皇泽寺收藏的宋墓石刻

有一组杂剧和大曲的雕像

这说明当时墓主人生活的时代

广元境内的富庶人家流行看杂剧和大曲

为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

侍宴图

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写照

和石刻一起出土的还有买地券

记载了墓主人的部分信息

而石刻中的《侍宴图》

则揭开了墓主人的生活面纱

饭桌有罩有桌幔

桌上有酒盏果盘

侍女立侍左右

屋内陈设、房屋装饰

以及雕刻的花卉和瑞兽

可以看出主人生前富裕的生活

和高雅、廉洁的精神追求

倚门而望的人物 活泼灵动

寥寥几根线条

把神态展现的淋漓尽致

让人不得不叹服

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

二十四孝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皇泽寺内的宋墓石刻中

还留存着《埋儿奉母》、《卧冰求鲤》等

二十四位孝子尽孝的故事

虽然故事的部分情节合理性有待商榷

但其展现了古代“百善孝为先”的理念

也引导了不计其数的中华儿女

尊老重孝,向善向上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

而出土的随葬品更能反映当时的社会风俗

皇泽寺珍藏的这组宋墓石刻

是研究宋代艺术、生活、建筑的重要史料

走进皇泽寺博物馆

一同来解开宋代生活密码吧

来源 :皇泽寺博物馆

皇太极在韩国立下一石碑,上面刻有七个字,韩国人:这是一种耻辱

中国历史上和其他各个国家都有着很多渊源,就拿韩国来说,在历史上中国和韩国一直有文化上的交流和经济上的往来。

而且历史上的中国在开疆拓土时,也曾多次要把韩国收到自己的版图中,直到清朝初期都还有这样的事发生,使得现如今中国平定韩国的事在韩国还留下了证据。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韩国有一块儿我国大清王朝时立的石碑,石碑上刻有七个大字“大清皇帝功德碑”。

就因为石碑上有这七个字,韩国人把这块石碑看成是一种耻辱的存在,那么为什么在韩国会有我国清朝皇帝的功德碑呢?

这还要从皇太极说起。

聪明的皇太极

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孩子,努尔哈赤非常喜欢他,因为他从小就很聪明,遇事机智灵敏。

父亲和哥哥们经常外出打仗,他就负责照顾家里的大小事务,这让努尔哈赤感到很放心。

后来皇太极母亲去世,他就开始和父亲哥哥一起去战场杀敌,皇太极经过在战场上的磨练以及在努尔哈赤的谆谆教导下,他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皇太极的优秀表现,让努尔哈赤更加疼爱他。

皇太极称帝

1618年,努尔哈赤因为某些原因想要攻打明朝,可是攻下明朝不是轻而易举的。

努尔哈赤正在发愁之时,皇太极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提出先把抚顺攻打下来,因为抚顺是进出明朝境内的重要关卡。

努尔哈赤感觉皇太极说得有道理,就同意了他的提议,努尔哈赤带着他的几个手下,蒙混守城人进了抚顺城

皇太极和五千士兵守在抚顺城外,他们两个人带着手下里应外合,很顺利地占领了抚顺城。

明朝皇帝有些慌了,立即联合朝鲜军队一起围剿皇太极的军队,双方开始了第一次决战,皇太极机智勇猛,带领军队轻松打败明朝。

皇太极在父亲去世后就继承了王位。可是当时自己的势力不够强大,皇太极想着要占领汉城(即现在的首尔),于是就和汉城军队展开了战争。

朝鲜势力不足以抵抗皇太极的势力,只能向皇太极投降。1636年,皇太极成为了大清的皇帝。

立功德碑

朝鲜人民一直和,明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不可能向大清屈服,所以他们都开始指责皇太极。

皇太极被朝鲜人民的指责激怒了,他再次发起了和朝鲜的一次更为激烈的战争,朝鲜人民很难抵抗,最后皇太极只花了十二天的时间就打败了朝鲜,朝鲜再次投降。

朝鲜王朝投降后还把王子当成了人质送到了大清,皇太极这才放心地带着军队离开朝鲜。

因为朝鲜离着大清很远,皇太极并没有让朝鲜成为自己版图中的一部分,而是把朝鲜定为清朝的藩属国。

后来皇太极要求朝鲜派人给他建石碑,并在石碑背面刻上“大清皇帝功德碑”七个大字,目的是让世人都记住他的伟大功绩。

朝鲜王虽然打心里不愿意服从皇太极要求,但是朝鲜已然是大清的藩属国,只能服从安排。

不过朝鲜在建功德碑的时候一直拖拖拉拉,不愿那么快建好石碑,更不愿意在石碑上刻什么功德之类的字。

一些建造石碑的材料工具都被扔在建石碑的地方,无人动工,因为朝鲜王朝认为大清的功德碑建在朝鲜是他们的耻辱。

皇太极因为一直收不到建好石碑的消息,便时不时派人去视察,朝鲜也只好乖乖地把石碑建造好。

从那时起,大清派出的使者只要有机会去朝鲜,就一定要先去看一看功德碑,也是为了时刻提醒朝鲜国民他们的主人是大清王朝。

功德碑历经波折

后来西方列强入侵大清王朝,大清的势力逐渐减弱,朝鲜便不再屈服于大清之下而是投靠了日本

1895年朝鲜还把大清立的功德碑给推倒了,并把功德碑深深埋在了地底下。

1913年功德碑又被施工的工程队不小心挖了出来,后来朝鲜不再是一个独立国家而是分成了朝鲜、韩国两个国家。

这块儿功德碑恰好立在韩国的某个地方,40多年后韩国的领导人知道了这块石碑,石碑上的碑文让他觉得这块碑就是对韩国的羞辱,于是决定把大清功德碑埋在地下。

1963年韩国连下几天暴雨引发洪水,洪水把这块功德碑又冲了出来,韩国人民再次被石碑上的字激怒,并在石碑上进行涂鸦,想抹去对他们的羞辱。

后来韩国政府无奈地决定把这块功德碑作为国家耻辱重新立起来,并警示韩国国民要铭记耻辱,奋发向上。

韩国政府重新立起功德碑,使一些民族主义者感到愤怒,他们集结一起在功德碑上进行各种涂鸦,不断破坏。

不管政府阻拦,还是会有人去搞破坏,最后功德碑被破坏得惨不忍睹,2007年韩国政府又想办法把功德碑修复完整,功德碑又完好地树立起来。

韩国后来的总统把功德碑移到了松坡区石村,把功德碑列为史迹第101号,并在石碑的周围用铁栅栏保护起来。

功德碑被一些韩国专家认为是一种耻辱,他们不同意韩国政府的做法。

总结

大清的功德碑经过多次波折终于被保护了起来。

从立功德碑那年到现在已经有400多年了,韩国人换了一代又一代,但是功德碑依然伫立在韩国松坡区石村的一片绿地上。

功德碑就是韩国国民的一段历史性的耻辱,所以韩国国民都把功德碑叫做耻辱碑。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不管这历史是辉煌的还是侮辱性的,它都是不可抹去的,我们都应该铭记。

韩国的功德碑,就像在中国的国殇陵墓前下跪的四个日本人雕像一样,都代表着一个国家在历史上存在的一段屈辱,我们不应该否认每一段历史,更不应该忘记,而要奋发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