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双林寺彩塑艺术馆

平遥双林寺彩塑艺术馆

平遥双林寺彩塑艺术馆属于佛教艺术馆。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大会通过决议,将“平遥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双林寺为其中一项。

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宋代取佛经“双林入灭”之说,改名为双林寺。寺院内殿宇11座组成了前后三进院落。寺中的唐槐、宋碑、明钟、彩塑以及古代建筑都是稀世珍宝,其中尤以彩塑艺术闻名于世。现存彩塑两千多尊,大者丈余,小者尺许,形神兼备,各具特色,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实是中国元、明彩塑的精华所在。

景点位置

桥头村北侧双林寺

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平遥 双林寺

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平遥 双林寺》

参赛院校:太原旅游职业学院

参赛选手:黄飞天

导游词撰写人:魏丽霞

双林寺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山西旅游。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平遥。

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界定清单目录中,包括了“一城、两寺”,即平遥古城、镇国寺和双林寺。如果说镇国寺是以古朴的建筑征服了世人,那么,双林寺则是以精美的彩塑艺术而闻名遐迩;如果说平遥人对镇国寺的依恋,犹如罗马人对其神庙建筑的依恋,那么,平遥人对双林寺引以骄傲的程度就像希腊人对其艺术雕塑一样。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平遥人,我由衷地骄傲!今天,就请您随我一同去参观这座被世人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的千年古刹—双林寺 !

您瞧,我们眼前这座看上去就像一座坚固的城 堡的庙宇就是双林寺。不过,千百年来,城堡内除了晨钟暮鼓,便是青灯古佛,并没有童话故事发生。

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因为春秋时期在这里设有“中都”邑而得名。宋朝时,取佛经“双林入灭”之说 ,更名为“双林寺”。寺庙建筑在历遭一千多年的风雨兵灾之后,于明清两代有大规模的重修或重建。现存建筑主要是明代遗构。双林寺由11座殿堂组成三进院落,布局緊凑和谐。各殿之内除局部地方有少量壁画外,大部分由彩塑组成,塑像总数达2052尊。好了,下面我们就进寺细细品赏。

各位,看过了天王殿生动传神的四大天王,赏过了释迦 殿姣美庄严、衣带飘飘的渡海观音,叹过了罗汉殿神采奕奕、呼之欲出的十八罗汉,现在我们来到了双林寺彩塑最为集中的殿宇—千佛殿。千佛殿的主尊是右腿举膝、左腿下垂、身体自如的“自在观音”坐像。就像我们刚才看到的渡海观音一样,这尊“自在观音”彩塑也是一件完美的神品。

您先别忙着叹为观止,请往这边看:“自在观音”前方的这座韦驮像,才是双林寺明代彩塑中最杰出的作品!这尊佛教的护法神,披甲戴盔,身似强弓,两足叉立,右手执金刚杵拄地,左手微抬,威武雄壮,气宇昂然,整个身体的动感十分强烈。为了突出他的强与韧,古代工匠把他的躯干和头的扭转夸张到了人体所不能达到的程度,却充满神武的魅力;

其面部刻画也同样令人赞叹:方正的脸庞,眉宇紧 锁,目光坚定,眼神深沉,表达出了刚毅的性格以及英俊逼人的气质。这 样, 一位有个性、修养、英气内敛、刚健威武的勇士就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您被他征服了吗?在佛寺里,通常会把韦歌塑造成威风凛凛、少年英俊的长靠武生形象,既写实,又写意。说写实,好像隔着金属盔甲也能看透他的内部肌肉和铮铮铁骨; 说写意。是指武而有文,勇而有谋,刚柔相济,犹如戏曲舞台上的“武戏文唱”。 隔行如隔山,但不隔理。品评中国传统雕塑与戏曲,有不少相似的道理。韦陀的形 神美与戏曲武生的气度功架的凝聚美、亮相美,如出一辙。戏能演活,雕塑也能塑活!

朋友们,我们一路走,一路品评,一路赞叹!双林寺中的两千多尊塑像,以其写实的手法、世俗化的倾向、精湛的技艺,美轮美奂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被联合国人类居住专家誉为“真正的、独一无二的珍宝”。我们钦佩于创作者的高超技艺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是他们,打破了思想上的锁链,改变了过去拘谨、呆板的塑像风格。使这些佛 、菩萨、罗汉、供养人变得栩栩如生。今天站在这里,即使从一个欣赏者的角度去感知和解读,我们也能透过这静止的作品,看到那早已逝去的生 活场景......

双林寺,一座 瑰丽的彩塑艺术殿堂,一个令人难忘的地方!让我们怀着崇敬和感恩的心情,珍爱这份祖先留给我们的厚礼吧!

特别说明:如有侵权,请即联系删除!

天府之国,赏巴蜀美景,一盏盖碗茶,闲话古今事!

〖王凌川旅游技能工作室〗始终坚持为您提供热忱服务的旅途向导……

我们理解游客的需求,我们也深知导游的责任,我们愿用专业、真诚和友善来服务八方宾客!

平遥双林寺千年佛像,尽显中华彩塑艺术辉煌

双林寺彩塑佛像之千手观世音菩萨

唐槐、宋碑、明钟、清戏台……平遥双林寺内,处处古物,步步美景,但这座初建时间至今难以考证的寺庙,最让世人惊叹的,还是遍布寺内的2056尊彩塑。

魁梧刚健、勇猛夺人的四大金刚,双眉紧皱、欲言无语的哑罗汉,挺胸收腹、威武刚毅的韦驮像,无拘无束、悠闲自在的观音,朴实憨厚、生动逼真的供养人……双林寺的彩塑,尊尊精美,件件精致。正是如此,双林寺才有了“古代雕塑博物馆”“东方彩塑博物馆”“瑰宝双林”等美誉。

“双林”之名出自佛经

太原出发,沿着大运高速公路南行刚到平遥出口,路边便是一块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指示牌。继续前行约一公里,又是一块绿色的路标:直行2公里,平遥古城;右拐14公里,镇国寺;左向7公里,双林寺。

当地将三处景区标于一块路牌,并非无意。二七一十四,似乎巧合的乘法口诀背后,是一个更大“巧合”:许多普通人,只知平遥古城为世界文化遗产,只知双林彩塑举世闻名,但事实上,1997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平遥方面是将古城和双林寺、镇国寺一起,以“一城两寺”申报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票通过的。

双林寺位于平遥县城西南6公里的中都桥头村,远远即望见前面是一圈赭红色的围墙,上筑垛口好似城堡。寺前山门,是一券洞形的城门洞。墙头两米多宽,可以轻松并行5人,整个围墙如同一座缩小版的平遥古城墙

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建寺很早,但确切年代难以考证,寺名应该是因地处平遥这个“中都故城”而得名。双林寺坐北朝南,占地15000平方米,为十组殿堂组成的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是天王殿释迦殿为主的一进院落,其次是大雄宝殿、千佛殿、菩萨殿等构成的二进院落,再次是娘娘殿、贞义祠等组成的三进院落。寺内一宋代古碑留给后人些许建寺的印记,“重修寺于武平二年”。“武平二年”即公元571年,为北齐年号。据此,即使从重修之时算起,该寺距今也已1400余年。

据考证,大约到了宋代,中都寺更名双林寺。这更改后的寺名可是有出处的:佛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涅盘前,在天竺拘尸那迦城跋提河边沙罗双树间,用一日一夜说大股涅盘经,完毕,佛在双树之下,头北面西,右肋而卧,圆寂升天,顿时四边双树开白花,时称“双林入灭”。至今,在双林寺的释迦牟尼故事彩塑中,仍有“双林入灭”的体现。

千百年间,双林寺多次遭遇风雨战火,历代修葺、屡毁屡建,庙貌早与初建之时相去甚远。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双林寺更是历经多次大规模重修重建,现存殿堂已经全部为明、清两代的建筑

千尊彩塑千种风情

寺中的唐槐、宋碑、明钟、壁画、彩塑等都是稀世珍宝,但最珍贵的当属2056尊彩绘泥塑。天王殿内的天冠弥勒菩萨、释迦殿内的释迦牟尼故事群像、罗汉殿内的十八罗汉雕塑等,继承了唐、宋、元、明等各个时代的彩塑手法,个个形神皆备。

步入山门,人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天王殿,廊檐一字排开的四大金刚,每尊高有3米,魁梧刚健、攥拳握杵,显示着巨人般的力量。古代雕塑家们雕、悬、堆、塑的手法,结合大胆的想象,塑造出了金刚勇猛夺人的气势,让人感觉这些雕塑再不是冰冷的泥人。

欲言无语哑罗汉。宋塑风格的罗汉殿内,塑有一尊印度式装饰的罗汉。他结跏趺坐、双眉紧皱,若有所思的神态,给人一种欲言又止的感觉。从他憋涨的有些隆起的脸部,人们仿佛能体会到他内心积聚的众多言语,欲一吐为快。他胸前一起一伏的肌肉,与面部表情相衬,形象地体现出哑罗汉难言却欲语的神情。

韦驮像在全国的众多寺庙均有所见,但双林寺内的韦驮,无论个性、气质,均是国内同类雕塑中少有的传神之作,因此被誉为“全国韦驮之冠”,也成为双林寺内彩塑中最杰出的代表。这尊韦驮像,全身通高只有50厘米,形如S,力量贯注于全身,虽为泥塑,却似乎能让人看见衣冠铠甲下贲张的筋肉。他挺胸收腹、衣带飞舞,战袍随风而动,威武雄健、气势逼人。细观全像,躯体如同一张拉满的弓,腹部绷紧的铠甲,仿佛稍稍一用力,就会被他撑破。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目睹韦驮像,一语道出其中的艺术真谛:“所谓运动,是从这一个姿态到另一个姿态的转变,……在移动视线中,这座雕像的各部分就如同是先后连续的时间内的各种姿态,所以我们的眼睛好像看见了它的运动。”双林寺彩塑艺术馆馆长李纯介绍,这尊韦驮像通过静态表现出的运动,即“不动之动”,使它在艺术上获得巨大成功

在千佛殿内门的两侧有30多尊栩栩如生的人物像。他们叫供养人像。在双林寺,千百年来,有许多供养人因一心向佛,在生前或去世后,被雕塑成像,陈列于寺内。这些供养人大多有真名真姓,都是附近村子里的普通百姓。殿门后面,两尊与真人一般的塑像,便是当地的一对夫妻,叫牛普林和冯妙喜。两尊塑像双手合十,默默祈祷,但两人的神情又有所区别。牛普林脸型饱满,神态憨厚。冯妙喜,则眉头微皱,若有所思。古代雕塑师们正是从面部神态、形体刻画上,将这两人以及像他们一样的30多尊供养人,均表现得惟妙惟肖。这些塑像不仅成为后代的艺术品,他们的衣冠饰物,也成为现代人研究不同时代服饰发展演变的可贵资料。

观音自在传说美妙

双林寺彩塑尊尊传神,殿殿精彩,它们大的高达3米,而小的只有30厘米。正是因此,双林寺早在1965年5月24日,便被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双林寺彩塑艺术馆正式成立,次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林寺彩塑的不同凡响在于所有彩塑都是用当地的红黏土制成,这种黏土黏性大,塑出的像光滑细腻,质感特别强;寺内四分之三的彩塑是采用悬塑手法制作的,这让一尊尊塑像,如同在空中悬着,游客到此,往往能感受到很强的立体效果。

这些塑像,都是前倾10度-20度,这样既解决了观者的视觉差,又改变了泥塑直立的传统雕塑方式,这也是古代匠师将力学和雕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型。同时,这儿所有雕塑均注重塑眼睛,大多塑像是直接用黑色琉璃珠嵌入作为眼睛,所以经过千余年仍是十分传神。此外,双林寺的彩塑,还注重个性刻画,这儿虽有大小两千多尊彩塑,但每一尊都各具神态,无一雷同,比如说观音像。”

双林寺所在的桥头村,原本叫“冀壁村”。相传老早以前,双林寺庙会,山门前的大树下一位老汉摆地摊卖席子,但整整一上午都没有卖出一张。眼看到了中午,老汉摸出随身带的干粮正准备吃午饭,突然跟前来了个邋里邋遢的叫花子。老汉看着他可怜,就把干粮让给了他。岂料,这叫花子也不客气,接过干粮就吃,吃完还睡在席子上休息。但说来也巧,自从叫花子睡下以后,老汉的生意就出奇地好,很快所有的席子都卖完了。看着叫花子身下压着的最后一张席子,老汉本不忍叫醒他。可是,等他回头之际,明明躺在席子上睡觉的叫花子眨眼间不见了,而在他躺过的席子上还多了个观音图案。这就是当地百姓间广泛流传的“双林赶会遇神仙”。

故事似乎突兀,但双林寺中保存着不少曼妙的观音像却是事实,走在一座座殿堂内,渡海观音、自在观音、千手观音等,都没有神仙的正襟危坐,乍一看,就像调皮可爱的邻家女孩--菩萨殿正中那尊千手千眼观音像,一副“自在无束”的风范;千佛殿内的主像自在观音,鼻梁高挑,右腿曲蹲,左脚轻踏莲叶,完全是一种无拘无束、悠闲自在的模样,大异于其他寺庙的观音像。这些观音雕塑,打破了千百年来观音正襟危坐的造型,也冲出了多少年封建习俗的约束,呈现出的,是有血有肉、神采奕奕的东方美女形象。

听着动人的故事,品味着美轮美奂的彩塑,不知不觉,已是夕阳西下。(凤凰网)

文山西系列

平遥双林寺,里面有众多千年彩塑佛像,被誉为东方彩塑的艺术宝库

梁思成先生建筑史笔下的山西,是中国古建筑博物馆。他曾于1933年至1937年先后四次造访善化寺华严寺云冈石窟晋祠佛光寺等地。而在山西的众多寺庙古迹中,双林寺大概是最寂寥的一座了。

双林寺位于距平遥古城6公里的桥头村北,北魏时期初建,原名中都寺,北宋以后改名为“双林寺”。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平遥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双林寺为其中一项。即便如此,双林寺的光芒仍湮没于大名鼎鼎的华严寺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之下,无声,落寞。

双林寺坐北朝南,千年古寺历遭风雨兵灾及后代的修葺,如今寺内遗存的建筑多为明清时重新修复。从外表看,整座寺庙宛若一座城堡,围墙高大,上有垛口,山门类似城门洞。从城门进入便可看见天王殿,上有牌匾“天竺胜境”。

刚健强横的四大金刚立于殿下,似在守卫和保护。只是这千年的静守,也只是在蓝天白云下无奈地看着朝代频频更迭,寺庙渐渐倾颓。

走过天王殿,后面依次是释迦殿、大雄宝殿和娘娘殿,释迦殿两侧建有钟鼓楼,中院东西偏殿是千佛殿与菩萨殿。前院东西偏殿分别是罗汉殿与阎王殿,大雄宝殿则是寺内最高大的建筑。阳光斑驳,整个寺庙寂静无声,粗壮的园木端立殿前,给人一种妥帖、稳固的感觉。

双林寺内有大大小小彩塑雕像2000余尊,建造年代多在明代,这些雕像是整个双林寺的精华,一个小小的寺庙中能有数量如此巨大的雕像,并经过了诸多动荡岁月得以完整保留,用“奇迹”来形容也并不为过。虽然看上去灰头土脸,若静下心来仔细观察,每一座雕像都充满了艺术的活力和美感,让人心生感动。

大佛神态端详,目光饱含悲天悯人之情。一个个王朝留下远去的背影,留给我们无限的哀叹和华美的雕像,惊艳着岁月。

菩萨殿的千手观音仪容端庄典雅,手姿多变纤巧,似人似佛。她仿佛对人们的心事了然于胸,默默护佑着与她对望的每个人。

寺庙内的树木大多年代已久,连身形都已打磨上岁月的痕迹。夕阳余晖少了光亮,多了些柔和,打在房屋之上。蓝色的天宇之下,更增了一份耀眼的明黄。在这里,你会深深感到,比起其他古寺,双林寺是寂寞的。一片沉寂中,只有偶尔刮来的风,才会让檐下的铜铃发岀点响声。

千佛殿“不动之动”的韦驮像身穿铠甲,挺胸昂首,英俊潇洒。只是雕像上布满灰尘,这样的“内秀”和“繁华”,放置在一片苍凉和冷落之中,让人不禁生出明珠蒙尘之叹。

雕像衣褶线条流畅,面容饱满,神态动作自在。想必当年的匠人雕塑前,对不同佛像人物的心理状态早已揣摩通透,手达心意,丝毫不谬地表现出来。历史的尘封完全不能掩盖其光芒。环视这些历经百余年的雕塑,漫步在千年古寺,人们只会对它心存敬意。

“影随群像动,空中众灵飞”。寺庙总是让人去过一次便久久回味的地方。那些在寂静寺庙里的独自徘徊,在昏暗光线下和诸神诸佛跨越时光的对视,是看寺看佛看自己。(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