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羊后土庙(第六批国保)
时代:元至清
地址:尧都区土门镇东羊村
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年(1282年),元大德七年(1303年)地震毁,元至正五年(1345年)重修,现存大殿、献亭、戏台等,其中戏台仍保持元代风格。
戏台坐南朝北,平面正方形,面宽7.47米,进深7.55米。正面敞廊,三面封闭,十字歇山顶。台阶高1.75米,台宽7.75米,深3.5米,台前竖有二根园形抹角石柱,下有覆莲柱础,柱上浮雕莲花和牡丹花生童子的图案,内檐梁架斗栱三层,叠成八卦形藻井,结构别致精巧,故戏台又称八卦亭。戏台后墙壁画栩栩如生,东羊元代戏台是全国仅存七座早期戏台中最为精巧的一座,工艺精湛。是研究元杂剧在平阳一带发展历史和金元时期戏台建造规制的重要实物资料。
东南亚最后的净土,蒲甘寺庙游玩全攻略
阿比雅达那寺(Abeyadana)】
该寺建于1102-1103年间,坐落在一个巨大的砖砌平台之上,整体风格类似那格雍塔。可能是我们到的太早,也可能因为它在蒲甘的整个佛塔中并不出众,四周很是冷清。Abeyadana原意便是“被遗弃的宝石”,与其本身的处境惊人的契合,而我也独爱这落魄的美感。围着塔转了一圈,走到正门的时候才发现门是锁着的,正遗憾地准备往回走,一位中年妇女跑了过来,问我是不是要进去参观,并为我们开了门,就这样我成为了当天的第一位到访者,不知道是不是最后一位,因为我走的时候,看到妇女又将门上了锁。
寺庙内部很阴暗,不允许拍照。里面有座巨大的坐佛但有缺损,走廊的壁龛里有许多小佛像。大厅墙上有一圈的壁画,但整个都被栏杆围住了,只能打开手机微弱的灯光来慢慢欣赏。壁画中除了描述佛祖故事外,还绘有大量的大乘教佛像和因陀罗、湿婆、毗湿奴等印度教神像,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在缅甸,妇女和孩童脸上都会抹一层白白的东西,我从刚到时便开始好奇,这东西是什么,后来才知道这是当地的化妆品,用纯天然材料加水研磨而成,可以驱蚊,防晒,一举多得。
近年来缅甸得到了很快的发展,虽说网络还不算健全,但早已比以前好的太多,当地人也开始慢慢接受新鲜的事物,很多商人瞄准了这片土地,因为它商机无限。我看着当地人都赤脚走路,也忍不住在想,如果批发些鞋子来卖,应该很有市场吧
我天真的以为自己应该不会乘坐这种大一点的皮条车,可事实上在茵莱湖,从酒店到换乘面包车的那段路,自己就是坐的这种车,和一群来自欧洲的背包客挤在一起,路上颠簸的相当厉害,老外很HI,而我全程累觉不爱。其实在泰国也有类似的车,自己也经常会坐,但路况真的好太多了。
当地的公车一般只有当地人才会乘坐,因为车辆上没有英文标识,我们根本看不懂,全是像圈圈一样的缅甸文字,可我还是坐了,在后面回到仰光,去大金塔的途中,一位当地男子带我们体验了一次,并为我们支付了车费,同伴说你真适合这里,所有的人都很喜欢你,所有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最终都会变为可能,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缘分吧。
【马努哈寺(Manuha Paya)】
马努哈寺是由被蒲甘王朝掳为人质的骠国王子所建,是蒲甘最重要的寺庙之一,规模比较大,里面有一尊卧佛和两尊坐佛,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座巨大的卧佛。游览马努哈寺,可以乘当地马车前往,也可租借自行车游览,还可拼车或包车游览,不同方式的优缺点和价格都可从梦想旅行APP上方便地查到,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哦~在马努哈寺附近也有很多美食,玩累了可以用APP搜搜,哈哈,我要用美食补充一下消耗的能量。
寺庙进去有大片的空地,虽说是全程赤脚,但地面打扫的还算干净,在这座坐佛前,我看到一家五口前来祈祷,对于缅甸人来说祈祷是一件不可或缺的事情,正如我们每天需要吃饭一样。
再往寺庙后面走,就能看到整个蒲甘最大的一座卧佛。这尊卧佛建造的极有个性,砖墙内除了佛像外无任何可插足之处,游人只能侧身而过,卧佛涅槃的嘴角那一丝笑容仿佛就是王子所向往的自由。
在蒲甘平原上,每座大小不一的佛塔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前世今生,如果沿一座座佛塔追寻过去,便能窥见整个蒲甘王朝的历史,以及那些曾经历过的,铁马金戈,刀光剑影的时代。
中午的气温极速升高,为了看日出没有睡几个小时,同伴和我已是又困又渴,看到一座佛塔就在不远处,地图显示的小道比较近,就沿着走了,刚开始还好,一段路后,助力车就无法骑了,凹凸不平的,周围还有比较茂密的树枝,我估计这路走不通,但天气那么热,不愿回头,只能硬着头皮往前。
这时,不知从哪里跑出来六七只狗,一边叫一边向我跑来,感觉我闯入了私人的领地,它们个个气势汹汹,吓得不敢乱动,也不敢跑,慢慢装作若无其事地走开了,哎,操个近路,走不通还要被狗追,真是够了,自作孽不可活,乖乖走大路吧。
我一边绕着佛塔走,一边回想起了仓央嘉措的经典诗句: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日 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不自觉地爱上了这片土地,无论是好的坏的,都将成为自己生命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在吃不饱,睡不好,又累又饿的情况下,同伴已经无力继续,并开始向我提出抗议。我说就一天时间,真的不能再浪费,只能找阴凉处短暂地休息一会儿。十几分钟后,大家身心疲惫地来到了下一座寺庙。
所有午后的时光,几乎都耗费在这里了,同伴也正好和当地人一样在阴凉处睡了一觉,补充体力。而我,在看到寺庙里精美的壁画后,像是打了针鸡血,瞬间困意全无。
【苏拉玛尼寺(Sulamani Pahto)】
根据历史记载,当Narapatisithu登Tuywin时,看到一颗红宝石在洼地中闪耀,觉得是佛的指示,便在此地建盖苏拉玛尼佛塔。1183年,两层式的苏拉玛尼佛塔完工,成为蒲甘晚期建筑的代表作,也有着蒲甘最美的灰泥雕塑之一。
两层平台均为正方形,且各层平台角落均建有小塔Stupas,象征圣物,以表景仰之心。全塔寺共四个门廊,以朝东的门廊最大。佛塔每道门都饰有半浮雕的小型佛塔和门门楣,大量火焰及三角造型也被运用在门柱上,就艺术风格而言属于印度特色。
这间寺庙是整个蒲甘为数不多的拥有精美壁画的一座,更意外的是这些壁画保存的十分完整。
绕着走完一圈后,我竟然又鬼使神差地再次进入。看第二遍的时候,我开始仔细观察这些壁画上的人物,他们姿态丰富,表情各异,栩栩如生。
在蒲甘无数座大大小小的佛塔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便是苏拉玛尼寺。它不仅建筑结构精美,而且内部绘有大量彩色的壁画,并对游客开放,允许拍照。走在其中,似乎时光一下倒流,当窗外的光线照射进来时,你会在古老幽暗的角落里,看到光与影的变幻,并久久不愿离去。
在寺庙一处幽暗的角落里,看到一根点燃的蜡烛,虽说自己并不是虔诚的佛教徒,但这一幕还是给予了我启示,光与影的变化,人与时空的关系,善恶因果,既然我们身在尘世,便要懂得宽容与感恩,少一些执念,多一些放下。
回到庙前的空地上,同伴还在睡觉,被我拍醒很不开心,迷糊中给我拍了下面的照片。
当地人除了善良外,另一大特点是内敛,腼腆,他们不像印度阿三,也不像热情开朗的斯里兰卡人,会主动凑上来以各种方式求合影。
可能是我的一身红衣比较显眼,在逛寺庙的时候经常发现被当地人偷拍,他们不好意思上来主动求合影,就趁我游览的时候,在背面拍我。当然,也会有上来主动与我沟通的,他们很懂礼貌,在得到允许的情况下,拍照时也会与你保持合理的距离。
因为寺庙外面的空地是砖地,露天比较难打扫,所以在上面赤脚跑跳了一会后,变成了黑脚丫,还好我在包里带了湿巾,这时候便能派上用场了,姑娘们记得去东南亚国家,湿巾也是个旅行必备利器,很多地方都用的到哦!这里还请大家忽略我的黑脚丫,一会它就会重新变白了!
临走的时候,我和同伴还发现了几只可爱的小松鼠,它们在寺庙外的墙壁上爬来爬去,速度相当快。走出庙门,看到紧跟着我们出来的两位缅甸姑娘,穿着当地的服饰,撑着红色的油纸伞,好美的一幅画面。
【达马央吉塔 (Dhammayangyi)】
它是蒲甘塔群中较大的一座,也是砖塔建筑的杰出代表。佛塔的拱门环环相扣,造型独特,回廊里的窗户透进自然光线,照亮佛塔内部。佛塔中心的庙宇被封,已经历经多年,原因至今仍然是一个谜,等待后人探知。
这便是能在百度上找到的关于这座佛塔的全部描述,原本我准备直接前往阿南达寺,但它的规模过于庞大,在平原上十分显眼,又因其离苏拉玛尼寺近,所以顺道来看一看。
走进去一看,果然是个大寺庙,空地上坐着很多的当地人,有些在乘凉,有些则在卖着当地各种纪念品,我灵机一动,感觉这塔很高的样子,如果能给游客攀登到顶上,应该也是一处看日落的绝佳之地。在外围转了一圈无果后,就准备去内部看看有没有啥秘密通道。
事实上我进去后尝试了好几个小道,看能不能爬上去,但都以失败告终,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拍到了这张照片,自己很是喜欢,黄与绿,光与影,一切都结合的恰到好处,美轮美奂。
所谓佛塔中心的庙宇被封存一说,我找了,却不知道是在哪里,这寺庙就像个小型迷宫,走进去后,不知不觉就会迷失方向。
索性看到有几个窗台比较适合凹照型,就叫同伴下去给我拍了几张照片。
正当我不断摆着各种姿势的时候,看到同伴的镜头似乎有些偏移到了别处,回头一看,原来是在拍我后面窗户上站着的汪星人。
算了,既然同伴的兴趣是拍狗,我就不与它争了,拍照就此结束,上面那张便成为了我在蒲甘拍的最后一张照片。时间不多了,赶紧去不远处的阿南达寺,午饭时间已过,我和同伴早已是饥肠辘辘。
阿南达是蒲甘最具人气的一座寺庙,门前自然少不了卖东西的摊位,我发现了这种类似木头的香料就是用来做当地人涂在脸上那种白色液体的原材料,很多缅甸人直接会买木头回去,当然也有做好一小块一小块的成品,可以卖给游客。
我买了一小块,价格忘了,真的不贵,姑娘很可爱,问我要不要现在涂点在脸上,本着入乡随俗的心态,就让姑娘给我脸上涂了两抹白色,顿时脸颊感觉十分清凉。
终于看到了卖午饭的小摊,一激动点了满满一桌,看上去很是丰富,也没有黑乎乎的东西,当地肉类不多,常见的就是鱼肉,鸡肉。看我们吃的很欢,两只慵懒的狗狗爬起来,围了过来,我偷偷给他们喂了几块肉,好嘛,这下不远处的狗也跑来了,四五只一起眼巴巴地望着我,想起早晨还被狗追,吓个半死,现在却又开心地给它们喂东西,我还真是健忘,哈哈!
最后碗里的肉大部分是给狗狗吃了,剩下这盘生蔬菜,不知该如何下口,就原封不动地还给了摊主。
【阿南达寺(Ananda Pahto)】
它被称为蒲甘最优美的建筑,整个寺院呈正方形,占地近百亩。院子正中心就是阿南达塔,塔座是印度风格的正方形大佛窟,东南西北面各有一门,门内有一尊高约十米的释迦立佛。
在塔座之上屹立着70多米高的塔身,非常高大宏伟。 塔身为浅黄色,外壁上有数千尊大小佛像和佛本生故事的彩陶浮雕,在主塔周围又环绕着众多的小塔、佛像及各种动物和怪兽雕塑。
寺内四方位各有立佛一尊,高9.5米,被公认为蒲甘最庄严美丽的佛像。其中南北两尊是原始遗留下来的,而东西两尊损于火灾,后于18世纪重建。南面的大佛最叹为观止,当你远看佛像时,大佛笑的非常慈祥和蔼,但是当你走到大佛的脚下再抬头,法相却变得非常庄严,令人不由自主地跪地膜拜。
脸上的白色液体被风干后会慢慢地剥落,我赶紧趁在寺庙里拍张自拍纪念一下,为什么自拍,没有为什么,因为同伴又躺在一处角落休息去了。
寺庙里不但游客众多,僧人也有很多,这位女僧人想必是从外地赶过来的,看到寺庙门框上精美的木雕,忍不住掏出手机凑近拍照,全然不知我正在后面拍她。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寺庙,自然也少不了壁画,因为同伴就躺在附近的地上,我无意中发现了这些壁画,感觉与苏拉玛尼寺的壁画风格上并不相同,看上去气势恢宏,可见这座寺庙在当地的位置并不一般。
正在欣赏壁画,一位僧人带着两名游客,看上去也是缅甸人,可能来自别的城市,他们是一对夫妻,女子先看到了我,估计自己不好意思说,便要僧人过来问我可否合影,我点点头,她就掏出手机扔给了僧人,愉快地站到我旁边,另一边是她老公,合影完了,她示意老公走开,自己还要单独再与我照一张,就这样,她把自己的老公瞬间抛弃了,太可爱了。接着又是僧人过来合影,轮番几次后,临走前姑娘还频频回头对我微笑,我都不好意思了。
我把寺庙内部逛遍后,再次叫醒了同伴,兴奋地说:你看那边有壁画。同伴答:哦!你看那佛像好高大,同伴答:哦!好像除了日出与日落外,同伴对寺庙本身的兴趣并不大,只想在阴凉的地方赖着不走,我也是不能急了。
寺庙内部已经令人震撼,走出来后才发现,外面更是令人惊叹。
这座佛塔是蒲甘王朝中期的建筑,其建筑工艺大大超越了之前的佛塔,而且建造时融入了缅甸特有的风格。
外面广场的面积相当之大,我去的时候还在不断地修缮。塔座上屹立着70多米高的塔身,非常高大宏伟。 塔身为浅黄色,外壁上有数千尊大小佛像和佛本生故事的彩陶浮雕,在主塔周围又环绕着众多的小塔、佛像及各种动物和怪兽雕塑。
我看到广场四周有很多雕像,个个姿态迥异。在阳光照射下,他们庄严地低着头,俯瞰脚下芸芸众生。每天早上,当地人和许多不远万里前来的香客都会一起前来朝拜、献花。
【他冰瑜塔(Thatbyinnyu Phaya)】
建于1144年的他冰瑜塔位于蒲甘塔群的中部,高达60多米,是蒲甘最高的佛塔。 该塔由由阿隆悉都王主持兴建,“冰瑜”的意思是无所不知。
它是蒲甘第二佛塔,塔壁刻有著名的巴利文长颂石刻。沿着台阶登上塔半腰的平台,俯瞰四周,伊洛瓦底江波涛汹涌,远见几千座佛塔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中,如果宫殿城堡一般神秘。
当我问了度娘知道了这塔也是瞭望平原的好地方时,又起了攀爬之心,因为上面说道可以登上塔看日出,无奈的是再次以失败告终。塔内原本是有楼梯,可盘旋直达七级塔坛,如果能站在佛塔顶端俯瞰整片蒲甘平原,视野极佳,非常壮观,可惜的是现在所有的楼梯都封住了,已经不准登楼。
我看了看时间,太阳就快落山了,所以大致逛了一圈就准备去布勒迪塔占位。
临走前,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手绘唐卡,吸引了不少游客。如果不是时间有限,我真的愿意就坐在那里,静静地看她完成一整幅的作品。
虽然我自己没有坐马车,但很多游客还是会选择这个有趣的游览方式,如果我有五天的时间呆在这里,应该也会体验一把,看上去还不赖。
【布勒迪塔(Buledi Phaya)】
布勒迪塔就是传说的394,地理位置居中,可观日出日落,很多网友反映拍日出效果比日落的好,但日出我已经选择了瑞山都塔,别的看得上眼的佛塔都不能攀登,最后考虑了一下,还是来这里看日落吧。
果然,这塔也是比较出名的,已经上来了不少人,塔上的位置有限,并不像瑞山都塔有很大的平台,是倾斜着的,爬山去就得找个位置坐下,站着比较危险。
在这里我又遇到了之前看日出时的那位中国小伙,大家对于再次的相遇都很激动,不知道是不是看的攻略都如出一辙,哈哈。而我身边的这个老外,不但不恐高,还爬上了另一个塔的塔尖去拍照,看的我心惊胆战的。
我爱蒲甘的清晨,同样,也爱着它的黄昏。虽说直到离开时都没赶上一场完美的日落,但在古老的布勒迪塔(Buledi Phaya)上,金光破雾而出的瞬间,总是无数次地出现在我的脑海。
看完日落,从塔上下来紧接着我就要奔赴下一站了,自己开始莫名地不舍,心里想着下次一定要再来,一定得呆满五天,一定要坐热气球,一定要将周围想去的寺庙全走遍,一定要找个不知名的佛塔看日出或日落,独享这份壮观的美景。
我告诉同伴在这几千座大大小小的佛塔中,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小塔,它们没有人看守,因此无论你是僧人,还是逃家的旅人都能在蒲甘独享一座佛塔,这个听起来似乎很不错。于是同伴立刻指着身边两个小塔说:这两座是我的了,谁也别跟我抢,我会记得来看它们。是啊,也许我们都需要一座属于自己的佛塔,面对着它可以梳理自己的过往,述说难以释怀的心事,使自己的内心找到真正的归属。
山西的后土信仰,介休市后土庙,全国范围内保存完好的城市后土庙
中国传统建筑选址是非常讲究而细腻的,可以说选址艺术本身就是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传统论述中把建筑选址的讲究称作是一种寻“生气”的艺术,何为“生气”,凡宇宙间的大自然现象,新兴而茁壮,生机勃勃和萧杀相对的叫做“生气”。从后土建筑选址来看,建筑的选址寻“生气”,也似乎更灵活多变,这与地方深刻的民俗信仰观念密不可分,为表达最深沉的崇拜诉求,后土神灵祭祀的场所选址也反映出地域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特征。
选址于城内的后土建筑介休市后土庙是目前全国范围内保存完好的一座位于城市的后土庙。其组成部分分别为关帝庙、三清观、后土庙等不同部分,如下图《介休县志》关于后土庙的地址标注。现存介休后土庙是一座规模宏大、体系完整且保存完好的道观古建筑群,整体布局坐北朝南,序列排布。后土庙庙址几乎居于介休古城区的中心地带,“占中”即“聚气”,选址艺术显而易见。按照相关记载,早在北魏公元 456 年,该庙便已经建成存在;西魏时期公元 535 年,该寺庙得以重修。目前,我们看到的寺庙状态主要是明代重修之后保存下来的。
选址于城外村落的后土建筑从搜集整理的资料中发现,以山西省境内后土庙现存状况为例,现存的后土建筑中,仅仅有介休一座庙在城市中,大部分寺庙均存在于乡村之中。其中,分为位于乡村地区的寺庙在全部寺庙总数的达到一半以上。
从建筑布局上看,位于村落中的后土建筑,有些坐落在村落之外,有的坐落于村落之内,在分布形态上,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自然村落发展中,后土建筑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也是村民主要活动区域。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其看作为一种大众化的神性空间形式。同时,庙宇选址上,大多确定在视野开阔的高地中,与喧闹的居民处所相比具有难得的清净感。具体来讲,在村落中的后土庙,从建筑形态上看,整体上具有单一性的特点,整体来看,平面布局相对简易。
在祭祀活动开展中,具有世俗化的特点,受到固定礼仪制度的影响整体较小。这也很大程度的反映了后土信仰亲民性、民俗性的特征。
位于村落内部的后土建筑山西各地后土建筑中,村中建造后土庙的比例最大,达到了半数以上,村落之中的庙宇,成为了百姓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无论是人们的信仰寄托,还是民众的日常生活,都与后土建筑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相应的,后土建筑也是村落的一种主要景观“地标”。
后土建筑常常伴随有庙前广场空间,作为民俗活动的集散地,在特殊仪式庆典中也作为祭祀礼仪的开始和结束的场所,具有特殊的地域文化特色,院落布局的围合和开敞以及布局次序也充分结合地方民俗信仰活动的要求。如临汾尧都区东羊后土庙就是典型的实例。该庙位于尧都区土门镇东羊村中,创建于元至正五年,明、清时期均有修葺,整体呈坐北朝南,中轴线布局,中轴线建有戏台、山门、圣母殿,山门两侧为钟鼓楼,现存建筑中戏台主体结构为元代遗构,其余均为明、清重建。庙前广场较为开敞,平时作为村落民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祭祀仪式中作为民俗活动的前导空间,祭祀礼仪由此空间开始。
这也是后土建筑中较为普遍存在的建筑空间围合,以民俗活动为场所要求。这样的选址具有强烈的民俗文化意义,使地方民众感受到与后土的亲近和后土神灵的亲切,更能满足民众与神灵的心灵沟通。
位于村落外部的后土建筑 脱离村落而建后土建筑选址于离开村里生活区的位置,较位于村落内部的后土建筑距离远,距离感更深刻,这很大原因体现在地方民众对于神灵的敬畏之意,渴望得到神灵更好的眷顾。后土庙建立在村外就能远离生活区的喧闹,这样的祭祀空间会更彰显其神圣之感,此类后土庙只是“偏”却并不远,村民祭拜活动依然很方便,表达民众对于后土圣母的崇高敬畏。这样的选址体现了该地民众还保留了对后土原始的敬仰心态,崇高且敬畏。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分别为古垛后土庙以及灵石后土庙。
灵石后土庙位于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西,建筑选址远离村内生活区,以一条东西延伸的乡道与民居住宅区衔接,乡道较为平坦笔直,在庙会等庆典仪式中作为活动引导空间和民俗商会的主要场所。道路不仅作为庙宇与村民的联系,同时也是村民寄托情感溯源和对神灵崇拜的通道。可以说这里的道路可看做选址中“气”的汇集通道,由“气”的汇合,聚后土庙之地。这样的选址满足了村落建设的要求,以达到天、地、人相和的至善境界和趋利避害的祈福要求。后土庙呈坐北向南布局,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一进院落,东西 12 米、南北 31 米,占地面积 372 平方米。
古垛后土庙位于河津市樊村镇古垛村南,同样是远离村民生活区而建,不同的是道路不再是平坦笔直的,而是以缓坡上升,庙前为以开敞小广场,整座庙宇建于台基之上,高出周围场地。这样选址同样是出于村落“寻气”讲究,满足民众信仰诉求,在祭祀仪式中以道路引导集散。这种选址在山西后土建筑中较为普遍,道路不单作连接作用,更是村民表达崇高敬仰的通径。现仅存戏台与正殿,主体结构均为元代建筑。
位于村落地势较高位置“依势而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常用的设计手法,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充分合理的利用地势环境特征在祭祀建筑中也有较多例证,在地势较高处建后土祠,反映出先民对后土崇拜的崇高之意。这一例证最好的便是万荣后土祠。
万荣后土祠位于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北约 200 米的高崖上,呈现出坐北朝南的形态。为了确保“气”通畅性,后土祠“门向”与“气口”关系密切,即门向总是要朝向“气口”。从汉文帝开始,汾阴后土祠开始建立,公元前 113 年,后土祠经过一次大修,并庙改为祠。在接下来的不同朝代中,东汉时期、隋唐时期、北宋时期等均有扩建的情况。公元 1011 年,修建达到最高峰。
目前我们看到的后土祠基本上是同治九年重新修建之后留存下来的。在后土祠中,建筑包括山门、香厅、戏台以及正殿等不同部门。献殿以西为白虎殿,以东为青龙殿。山门三开间,歇山顶,两侧建歇山顶便门,三门组合,山门下设过路戏台,即著名的“品字台”。秋风楼位于正殿之后,因汉武帝在此赋《秋风辞》而得名。从入口至大殿形成了层层递进,层层高起的建筑格局,使得民众在祭拜过程中情绪层层递进,建筑选址巧妙地结合建筑的属性。
借助地势的高起逐渐达到内心“仰望”神灵的心理要求,这是万荣后土祠选址的独特魅力。可以说,从最初作为国家祭祀的重大殿宇建筑群,到后来演变为民俗信仰深刻的地方祭祀建筑群,对神灵的“仰望”是此处选址带来的不变信仰心态。
紧邻农田的后土建筑后土信仰最原始的信仰对象就是人类对于土地的敬仰,农田是民生根本,置于农田中的后土建筑更能体现出民众对于后土最直接的敬畏。石楼后土圣母庙便是此类代表。石楼后土圣母庙位于石楼县辛关乡张家河村附近。朝向呈现出坐北朝南的趋势。按照庙内石刻记载,在元代至正七年重修。随后,明清两代均出现过重修的情况。至于农田之中,反映出后土建筑最直观的最纯粹的民俗信仰观念,神灵对土地的守护是民众最朴素纯真的祈愿。
后土建筑是社会中的祭祀建筑,因此,因应于民众祭祀崇拜,心理诉求,祈愿祈福等多方面的功能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和民间社会建立密切往来。该特点具体表现为后土建筑选址层面就是大多与村落紧密相连,甚至直接将后土建筑建立在村落之中。与此同时,在布局过程中,大多偏向于选择高阜处进行建设,或者通过修建道路,将后土祠以及居民区分离开来,使得后土祠以及居民生活区保持一定距离。
不同的选址反映了古代先民不同的民俗文化理念,同时不同的选址形成了不同的后土建筑形态和风貌,催生了不同的民俗文化意象,有的亲和、世俗化、有的尊崇、信仰化。因此,形成了后土建筑与民居建筑既紧密相邻又保持距离的现象,崇高的祭祀信仰和亲民的民俗信仰相互影响渗透。
感恩相遇,承蒙厚爱,我是小周周,喜欢请关注,咱们下一篇文章见!
万荣后土祠景点108 万荣后土祠庙会时间
1. 万荣后土祠庙会时间
檀道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洪池乡南王村和芮城县陌南镇坛道村交界处,因距坛道村较近,所以称檀道庙,又称后土祠。庙内敬奉两位神像,即尧帝的孪生女儿,也是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两位娘娘,二县各奉其一,平陆供奉的是娥皇娘娘,芮城供奉的是女英娘娘。庙内有两棵参天的古柏,也是两县各奉其一。传说农历三月十八日是这对孪生姊妹的生日,所以每到这一天,后土祠都要举行一次庙会。
2. 万荣后土祠附近景点
盐湖区旅游景点旅游景点
报国寺 凤凰谷 关帝庙 中国死海 关帝祖祠
芮城旅游景点旅游景点
圣天湖 永乐宫 大禹渡
夏县旅游景点旅游景点
堆云洞风景区 司马温公祠 泗交风景区 温泉
垣曲旅游景点旅游景点
望三仙瀑布 历山
稷山旅游景点旅游景点
稷王庙 青龙寺 宋金古墓 大佛寺 稷王庙
新绛旅游景点旅游景点
文庙 绛守居园池 龙兴寺
万荣旅游景点旅游景点
东岳庙 后土祠 鹳雀楼
闻喜旅游景点旅游景点
中华宰相村
永济旅游景点旅游景点
五老峰 普救寺 黄河大铁牛
等等......
3. 万荣后土祠2020年庙会时间
宋真宗赵恒。祠内保存的宋代碑刻《汾阴二圣配飨铭》,是由宋真宗亲自撰写并书丹的碑刻,中国古代由皇帝书丹的碑刻并不多见,因而此碑是中国古代名碑之一。
后土祠是中国民间广泛信仰的神祗,总司土地之神。后土祠位于山西省万荣县西南40公里处黄河岸边庙前村北,是中华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地母)的祠庙。
4. 万荣县庙会时间
潮汕的挑花篮属于相亲大会。当地的民间男女相亲,除了在女方或男方家里举行外,大部分是在集上、庙会上男女进行所谓的“会面”,姑娘会手拿花篮,如果有男孩相中了某个姑娘,就会用鞭杆挑一下对方的花篮。
而且在庙会上凡手拿鞭杆的青年男子,都是单身汉子。因为“杆”在当地叫做“棍”。去掉外皮的棍子,叫做“光棍”。而光棍就是没有配偶的男人。而手提花篮的女子,当然也是单身的象征。因为花篮像是两人相向互抱,加上花篮的谐音是“花揽”,因而男子一见手提花篮的女子便知道这是求亲者。
5. 万荣古庙会
运城-万荣县
1、阎景村
位于运城市万荣县高村乡,是一个有着浓厚乡土文化的地方。穿梭在阎景村的街道上,每条巷子都有几百年的历史,记载着这里淳朴的民俗风情,仿佛向人们诉说着久远传承的故事。在阎景村最著名的建筑当属清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主体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因李子用曾留学英国,部分院落为“哥特式”建筑,是南北融汇、中西合璧、三晋无匹的晋商大院。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
运城-新绛县
2、光村
位于运城市新绛县泽掌镇,是一座地处姑射(yè)山下的美丽村庄,可与临汾的丁村遗址(这里有被称为最早的“中国”)相媲美。相传,北齐时该地上空某夜倏显昼光,五彩缤纷,耀眼夺目,奇绝丽极。遂以吉兆上报朝廷,龙颜大悦,恩准赐名光村。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现村内随处可见的古民居,多属明清时期,代表着晋南传统民居古朴典雅、精雕细琢的特色。“地上文物看山西”, 三晋大地,要找出“王家大院”那样的豪宅大院户并非难事,但像光村这么多豪宅大院集于一村之中,并不多见。
3、西庄村
位于运城市新绛县北张镇,由古时期的采石匠人聚集而成。据传,春秋时期有工匠从吕梁山取石,在山下开阔处形成石料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为了方便生产,石匠们就住在石料场附近,至五代后周时期形成了村庄,因其在杜坞村西,故称西庄。
宋朝时期,西庄村逐渐聚集成家、张、曹三大姓,并筑有防御性的城墙,形成城堡。村中,清代同治年间的朱子家训碑刻,文字精美,两边的镂空石雕木雕更是珍品。老宅院的石砌墙体体现了西庄"以石而居"的特色。
运城-稷山县
4、马跑泉村
位于运城市稷山县西社镇,地处姑射山中,三面环山,环境幽静。相传马跑泉村始建于唐代,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村庄整体建筑布局分为上下结构,从山上往山下延伸,现大部分居民已迁至山脚。村里的多数巷道依然保留的是清代时期的石板路。
村庄的生活用水来源于古泉,依靠人力肩挑。村中的两棵古槐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余年,经历了无数个朝代的更替,见证着古老村庄的历史变迁。它们盘根交错,曲折蜿蜒,彷佛在向人们诉说着马跑泉村的沧桑岁月与兴衰。
5、北阳城村
位于运城市稷山县清河镇,据传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形成“聚落”,这里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至今仍保留着古县邑高凉城遗址。久远的庙宇阐释着它的厚重,古驿道诉说着它曾经的繁华,八路军总部东征抗日留下的足迹记录着那段艰苦的岁月。
这里的人文景观、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其中“高跷走兽”独辟蹊径,堪称一绝。它盛行于清朝雍正初年,出现在规模盛大的庙会活动中,经久不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并在2006年入选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6、西位村
位于运城市稷山县翟店镇,自南北朝建村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历史。西位村历史悠久,古建筑比较多。抗日战争前,全村共有大小庙宇十八处,这些古建筑大部分在日军侵华期间被烧毁和拆掉。现今仅存三义庙的一部分。
西位村的“三月三”古庙会,兴起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旧时的古庙会,由村里的东西南北四个社(社火组织)轮换负责组织安排,从每年的农历二月十日准备活动开始,一直到农历三月初四才告结束。
运城-绛县
7、柴家坡村
位于运城市绛县古绛镇,涑水河从村南缓缓流过,土地肥沃,水力资源丰富。村中树影斑驳,古老的民居交相辉映在历史的时光中。岁月在这里流淌而过,不曾留下丝毫的痕迹,入眼可见的只有那日渐衰败倾倒的宅院,仿佛默默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在这里共新发现了明清时期古民居十三处。其中至今仍在使用的明代古民居两处、清代民居十一处,有四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四合院,砖雕、石雕、木雕都十分精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了古人建筑工艺的宏伟智慧。
8、尧寓村
位于运城市绛县古绛镇,中条山脚下,涑水河畔,据传说这里是尧王故里。村庄历史源远流长,三座呈“品”字形的山,不仅从其地形证实了尧寓村是尧帝的出生地,而且该村出土的几块石碑和文物,更进一步证实了这里是尧王的故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尧和舜都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后代,是中华五千年悠久文明史上的圣明的皇帝。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始祖的尧帝,他究竟生长在什么地方?历来是史学家潜心研究 课题。
运城-永济市
9、西厢村
位于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脍炙人口的《登鹳雀楼》中的鹳雀楼就在西厢村的西面,地处永济市内的黄河岸边,同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一起,并称中国的四大历史文化名楼。
村内的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在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西厢记》中,这里是崔莺莺和张生缘定三生的地方,后来成了千千万万青年人追求爱情的圣地。一句“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更成为人们对追求爱情的祝愿和向往。
运城-平陆县
10、郭原村
位于运城市平陆县坡底乡,郭原村人杰地灵,钟灵毓秀,黄河历史文化悠久。村内原有六十多座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四合院,一些年代久远失修破败,一些翻新重新修建,目前仅存十来座老院保存比较完好。
6. 万荣后土庙庙会简介
Samuz(桑穆斯)。
是是英语中的人名,也可以是山西桑穆斯公司的翻译。山西桑穆斯建材化工有限公司,山西省城南化工厂,有二十余年的建厂历史。位于关公故里河东大地,座落在闻名中外的万荣荣河中华祖祠后土庙枣园工业区内。是研制生产混凝土、砂浆外加剂系列产品综合性达标化工企业,是中国建材工业协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组建成员单位,中国公路学会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是国内大型专业生产混凝土外加剂企业之一。全国第一批外加剂产品质量评估合格受奖杯企业,省级产品质量信得过单位,两项产品列为建设部、山西省“八五”重大科技成果,推荐推广项目,连年获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山西省民营科技创新企业。公司下设黄河化工研究所专业研制改进产品和有关外加剂技术研究。目前拥有年产萘系高效减水剂两万吨自动化合成生产线三条,生产混凝土外加剂六个系列三十多个品种来满足市场要求,形成了飞云牌的独特风格,为全国基础建设施工单位提供了理想而完整的服务。
7. 后土祠什么时候庙会
有好友对我说:“你什么时候去看看皮市街,我在那里出生的……”于是心里一直在惦记着。前天晚上,在东关街吃过饭以后,婉拒了友人的车,穿过观巷径自走过去,沿着那条石板路,走走停停,转了一个来回。
不知怎的,刚入街走了几步,脑海中忽然闪出这段旋律:“每次走过这间咖啡屋,忍不住慢下了脚步;你我初次相识在这里,揭开了相悅的序幕……”千百惠低徊的女中音,一直在耳边萦绕,挥之不去。按理说,这样一首流行音乐的曲调,与这么一条历史久远的老街,怎么也不搭的,但整条街上的文艺范,都在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氤氲,散发着幽幽的故纸香。
如果说北京有“胡同”,上海有“弄堂”,那么扬州就有“巷子”。扬州方言里有句俗语叫“巷子里扛木头——直来直去”,古城里许多街巷的取名就是如此,即使你从来没有听说过,就靠望文生义,也能将这条街的历史猜出个七到八。从古至今,皮货都是时尚、高贵的象征,尽管动物保护协会如何反对,如何抗议,也没能撼动它在奢侈品中的地位。扬州,这座历史上三度繁盛的富庶之城,自然不会少了皮货生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皮货经营一条街,这就是皮市街。说是街,其实过去也就是条三米多宽的巷子,2006年改造时,才拓到了现在的宽度。那次改造还留下了一个笑谈,设计和建设部门为了做出特色,在路面铺上了凸凹不平的麻石,不想却是弄 巧成拙,给市民行走带来不便,后来硬是将它一块块打磨平整,成了现在的样子。
别小看了这条巷子,其经营皮货的源起,可是有了年头。元代的时候,这里被称之为马军营,要装备马军,自然少不了皮制品。明清年间规模不断拓展,皮市街因皮货众多得名,由于经营品种的侧重,自然分为南北两段,南皮市街卖皮衣帽、马蹄袖、皮毯褥等软件皮货,北皮市街卖皮带、皮靴、皮鞭等硬件皮货。那时的皮市街,南接蒋家桥、广陵路,北接湾子街、罗湾街、紫气东来巷和观巷,是古城南北走向的一条重要通道,人气一直很旺。
人多了,文化氛围就浓了。有趣的是,在这么一段不到七百米街区的周围,汇聚了佛、道、儒和基督教的元素,先后出现过多所学校,这样的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好好做些研究。怪不得朋友看上去总是温和儒雅,文质彬彬,原来从小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浸润。
佛教有万寿寺和兴教寺。相传万寿寺始建于宋,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后又重修。在它的西边,同时建有一座兴教寺,起初名为正胜寺,清同治年间重建后改名兴教寺。上世纪末,寺庙的大殿迁至琼花观,其它建筑移到了文峰寺,只有戒台还在原址。按佛教“小庙出家,大庙受戒”规制,万寿寺拥有放戒资格。这个戒台,也是扬州现存的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戒台,现存于田家炳中学院内。
道教有琼花观和东岳庙。琼花观毗邻皮市街,其前身是西汉所建的后土祠,唐代淮南节度使高骈到扬州以后,对此进行了扩建,改称唐昌观。北宋年间,取《汉书·郊祀歌辞》“唯泰元尊,媪神蕃釐”义,改庙名为“蕃釐观”,宋徽宗赐予“蕃釐观”匾额。由于观中遍植琼花,扬州人习惯称之为琼花观。城里过去有两座东岳庙:一座在东岳巷内,称老东岳庙;后建的新东岳庙,正门临湾子街,后门沿皮市街。每年的农历三月廿八,周边的信众前来参加庙会,规模仅次于观音山。解放后,这里一度作为市公安局的办公地点。
基督教有育婴堂。同治五年(1866年),英籍传教士戴德生在皮市街27号建中式楼房两幢,是市区最早的基督教堂。皮市街曾发生过两次轰动全国的“扬州教案”,一次是同治七年,天主教教士开办的育婴堂虐死婴儿,由此引发民愤所致;第二次是在光绪十二年,扬州民众历数教堂种种罪行,斥责“官府保护洋人”,聚众包围教堂,后被强行遣散。如今其旧址还在,只是已破败不堪,如果有可能,还是应该做一些抢救性的修复,留住这一段曾经的过往。
儒家有梅花书院。追溯梅花书院的历史,可到明代嘉靖年间,是明清时期扬州的最高学府。1972年改为扬州七中,1980年改办扬州职业技术学校,如今为市旅游商贸学校。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原有寺院的基础上,建起不少学校,1902年在琼花观的旧址,兴办了扬州市第一中学,它是全市第一所新式教育学堂,朱自清先生曾在此教过书。1949年,兴教寺与万寿寺成为扬州师范学校新址,1968年改为扬州市第五中学,现为田家炳中学。从学校的围墙外走过,看着既往毕业生的一张张照片,朝气蓬勃,充满了生机。在它的北面,是有着百年荣光的东关小学,侧耳聆听,《夕歌》的旋律,似乎还在夜幕中萦绕;朗朗的读书声,依然在周边的街巷里回响。
明清时期,街上的皮货经营者,与扬州的盐商一样,也是外地人居多,来自不同的省份,他们在做生意的同时,带来了各式各样的地方小吃,在街边的巷口,开起了各种小吃店,久而久之,这些小巷也就有了名字,比如羊肉巷、蒸笼巷、大芝 巷、小芝麻巷、风箱巷……
现如今,在这些鱼骨状的小巷支撑起的街面上,每隔几步,就有一个古色古香的文创店面、茶肆酒吧、餐饮小吃、休闲会所、青年旅社,最有特色的是书店和咖啡屋,浅浅的灯光,淡淡的霓虹,留住了一拨又一拨的年轻人。街边的路灯下,间或还能看到一些老外的身影。想象刚刚毕业回扬州工作那会儿,如果能有这样一条,既古韵绵长,又前卫时尚的文艺街区,怀抱一把尼龙弦的吉他,坐在街角的长椅上,看着眼前的人来人往……思绪怎么会一下子跑这么远,我不禁莞尔。
相对现在工作、学习的快节奏,“慢生活”成了一种轻奢的追求。1999年,“国际慢城联盟”在意大利的奥维多诞生,目前我国有南京高淳的桠溪镇、广东梅州的雁洋镇入选,其实古城扬州,确是一座资深的“历史文化慢城”。人们常说“厚积薄发”,我始终相信,只要我们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能从自我的角度,为之作出一份努力,她一定能散发出积淀的沉蕴,历久弥香。
一圈转回来,走到街的北端,人气最旺的是“天天乐摄影俱乐部”,城里许多摄影大咖,时常在这里雅集,研讨作品,交流心得;二楼上有两间教室,平时为新手们作前期拍摄、后期制作的培训。如果说,古代的诗词歌赋,留住了传统文明的魂,那么当代的摄影爱好者,用他们的手中的镜头,定格的一个个美好瞬间,为人类文明的延续,留住永久的记忆,比起那些制作考究的皮货,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时尚和高贵,感谢他们!
8. 万荣后土祠门票规定
在天界中的五位后宫娘娘分别就是太元圣母、女娲娘娘、西王母、王母娘娘和羲和,但是地位最高的应该就是太元圣母,她是天界中的皇太后。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他成为了万仙之祖,并且也是天地间出现最高的一个神仙,或者说盘古是天地间出现的第一位天帝,因为天地万物都是盘古创造出来的。天地出现以后,盘古来到昆仑山上遇到一个女神仙,她叫做太元圣母,他们便成为了一对夫妻,后来生下了女娲娘娘和伏羲。盘古既然是天地间出现的第一位天帝,因此太元圣母就是天界中的第一位皇后,也就是未来的皇太后。
伏羲和女娲娘娘是创世神,他们也是一对夫妻,并且还是女娲娘娘创造了人类,她还是大地之母。伏羲是掌管天地人三界的主宰,曾经也是一位天帝,因此女娲娘娘也是后宫中的一位皇后娘娘。女娲娘娘的地位非常高,她曾经炼石补天拯救天地万物,并且孙悟空可能都是她的孩子,因此在天界之中,很多神仙都不敢杀死孙悟空,可能就是害怕女娲娘娘会责罚他们。
看过《西游记》的读者都知道,那时候的三界主宰是玉皇大帝,而他的老婆是王母娘娘。在书中王母娘娘的地位非常尊贵,并且天界圣物蟠桃树就是王母娘娘的美食。玉皇大帝既然也是天界中的天帝,因此王母娘娘也是一位天界中的皇后娘娘。在书中王母娘娘有七个女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七仙女,但是她最喜欢的一个小女儿叫做织女,却跟一个凡人在一起了。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万神之祖是元始天尊,他有两个孩子分别叫做东王公和西王母。元始天尊创造天地万物以后,命东王公掌管三界之内的所有男神仙,而西王母掌管三界之内的所有女神仙。后来东王公让位于玉皇大帝以后,西王母便去昆仑山上修行了。东王公既然也是三界主宰过,因此西王母自然也是一位后宫娘娘了。
帝俊也是一位上古天帝,他的老婆是羲和。传说中的十大金乌就是他们的孩子,他们也是上古时期的创世神,但是十大金乌最后却被 羿大神杀死九个,最后一个成为了陆压道人。在《封神演义》中也提到陆压道人的来历,他乃是太阳神的化身,因此陆压道人就是帝俊的孩子。帝俊既然也是三界主宰,那么羲和自然也是天界之中的皇后娘娘了。
9. 万荣后土祠庙会时间安排
运城市万荣县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西濒黄河与陕西省韩城市相望,南屏孤峰山与临猗县、盐湖区相连,东峙稷王山与闻喜县相接,北有峨嵋台地与河津市相邻。万荣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史书上有“皇天后土”的记载:自轩辕黄帝“扫地为坛祭后土”至宋真宗皇帝,先后有8位皇帝共24次在后土祠祭祀,其中汉武帝祭祀后土7次并留下了千古绝唱《秋风辞》。
10. 万荣后土祠庙会时间地点
巨灵古称钜灵,上古钜灵氏出于汾脽,驱阴阳,反山川。
后土祠,坐落在万荣县宝鼎乡庙前村北的高崖上,距县城40余公里。这一带历史上称之为"汾阴脽",东周时属魏,亦称"魏脽"。秦惠王伐魏,"渡河取汾阴"就在此处。这里,也是汾河和黄河的汇合处。
现存庙内的明天启年间重刻的金代庙图碑上,记载了宋代以前历朝祭祀修建的记录。据不完全记载,从汉代至宋代,历朝皇帝先后24次在万荣汾阴祭祀后土。明代之前,后土祠一直是皇家庙宇。
这个就是巨灵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