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博物馆

浮山博物馆

浮山县博物馆是一所当地临汾地区博物馆,位于山西省浮山县天坛镇神山路。馆内有很多国家珍贵文物,比如外资符号坐佛像、风竹碑、雨竹碑等。2003年6月,浮山县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万字符号座佛像”被盗。经公安机关侦查,系该馆库管员贾生杰将“万字符号座佛像”等25件文物分批盗卖,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犯罪分子贾生杰被判处无期徒刑,浮山博物馆,浮山博物馆简介,浮山博物馆-临汾市浮山县浮山博物馆旅游指南

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到罗浮山景区 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到罗浮山景区多远

1. 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到罗浮山景区多远

不属于!罗浮山位于四川绵阳市安州区[1],著名的景点有罗浮山、汶江石林、七贤柏、飞鸣禅院等。

罗浮山又名浮山,属于海绵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区,[2]。它是2.8亿年前的古海洋(古提特斯洋,又叫古地中海)在经历了印支期(距今2.48-2.43-亿年),燕山期(距今2.13亿-650万年),喜马拉雅期(距今650万年)3次构造运动后浮起的一座系喀斯特地貌孤山,占地4平方公里。罗浮山景区地质文化特点清晰,地质结构较好的体现了板块运动,地质变迁及地质发育。它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与北川羌族自治县毗邻,距绵阳40公里、成都110里。在绵阳至九寨沟的旅游环线上。海拔620—862米,属低山旅游景区,易于攀登,山上有羌族与明王朝交战的古战场“羌王城”遗址,和洞、石、岩、泉、台、关等81个自然景观。集雄、峻、奇、险、幽于一身,极具美学观赏价值,自古以来就有“小西天”、“甲巴蜀”、“浮山叠翠”之美誉。央视曾在此拍摄《西游记》、《羌寨迷雾》、《追梦行动》等剧作。

2. 北川罗浮山风景区

平武好耍,绵阳至平武,平武至松潘方向,过平武后走平松路,过十二道拐进入丹云峡风景区(不要门票,原始森林)路修的很好,沿途可以观彩林、瀑布、奇山俊石、雪山(这里临近涪江源头,江边沙很软,车不要远离公路,以免陷车)。

出丹云峡后入住第一个羌族村落,费用很低标间80-100,这里开车到黄龙10分钟,第二天早上开车至黄龙方向,从黄龙门口过上雪山梁,在第一个观景台停车(住的地方到这里开车约40分钟),下车后沿观景台上行至机站,从机站向雪宝顶方向步行,雪山梁子上步行,人烟罕至,视野开阔,领略大雪山的壮观(此处海拔4300以上,不适合剧烈运动,注意高反)然后原路返回,往返刚好两天。油费300+住宿100+吃,费用低景色美。

3. 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到罗浮山景区多远路程

寻龙山

  位于绵阳市安县老县城南,处于九寨旅游环线上,从成都出发,经广汉三星堆、德阳,背靠罗浮山、千佛山。现归北川羌族自治县管辖,是到北川地震遗址的必经之地。

  景区属第二批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砾石岩群,集奇秀的自然风光和蜀汉人文风情于一体而扬名巴蜀。景区现由卧龙洞、龙隐镇、沙汀墓、龙鳞坡石林、聚龙广场、五彩池药浴温泉、卧龙居太空浴、卧龙居温泉别墅等几大景点构成。

  景区景观新奇、服务精良、配套设施完善。

2018绵阳一日游最佳景点大全

  北川九黄山猿王洞

  九黄山猿王洞景区,地处中国四川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为中国西南第一大高山溶洞,中国西部旅游名洞。猿王洞景区由高山溶洞群、绝壁黄金栈道、险山茶亭、原始森林、古老羌文化胜地等几部份组成。著名的猿王洞为中国西南地区罕见的高山溶洞群,在猿王景区洞周围4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23个各具特色的溶洞,它们是烟云洞、甘龙洞、鲢鱼洞等。猿王洞中有“串珠缀玉”、“珍珠白玉塔”、“石林秀色”、“瑶池洞天”、“绝壁石琴”等数百个格调不同的神奇景观,景观亦真亦幻,被游客称作梦幻宫殿洞中黄龙美景。猿王洞已成为科考、科古、观光、避署、会议、蹬山运动旅游、羌族风情旅游为一体的风景区。

2018绵阳一日游最佳景点大全

  药王谷

  药王谷借助度假区内几百年历史的天然中药材原始森林所构成的特殊气场,精心打造出目前国内唯一针对亚健康 人群开展国医体检和健康调理的度假产品。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源远流长的国医文化,享受个性化、一对一的中医体检、身体调理方案,达到“观神树奇景、沁仙药气场、悟生活智慧、养疲惫之身”,让游客远离都市烦嚣,畅快感受身心修复的乐趣。

4. 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电话

博物馆每星期一不开门。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位于原北川中学校址,设爱心纪念林地,参观者可植树寄哀思,四座守望塔将设在中心奠园和北川墓园四周。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区名录。这个以永恒北川为主题的县城,将永远留在全中国人民心中。

5. 北川罗浮山风景区旅游攻略

绵阳跑了那么多地方,周边凉快的:地方还是不少。养马峡到是凉快只不过这段时间那里人太多了,罗浮山漂流可以避暑也还行。

不过最好还是北川小寨子沟里面舒服,早晚凉快,而且去的人少,还可以吃当地的原生态蔬菜和野菜,有时还有篝火晚会。自己开车去要两三个小时

6. 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门票

北川老县城在地震断裂带上,那里是龙门山断裂带的一部分,如果不异址重建,悲剧有可能重演,所以虽然北川幸存人们都不愿意搬离世世代代所在的地方,但是为了生命安全考虑,只能搬移重建了。北川地震遗址里面的大楼是地震当时就存在的,经过地震之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痕,不适宜再居住,所以只能空着。同时,北川地震遗址现在在不同时间段已经对外开放,地震博物馆也在兴建之中,感谢大家的关注。

7. 北川地震博物馆在哪里

北川羌城旅游区(中国羌城—老县城地震遗址—512特大地震纪念馆—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 吉娜羌寨)、梓潼七曲山大庙、江油窦圌山、江油李白纪念馆景区、三台梓州杜甫草堂、北川药王谷风景区、江油李白故里景区、西羌九皇山、猿王洞、平武报恩寺、绵阳科技馆、仙海风景区、北川维斯特农业休闲旅游区、寻龙山景区、江油佛爷洞景区绵阳市, 四川省辖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东邻广元市青川县、剑阁县和南充市南部县、西充县;南接遂宁市射洪县、大英县;西邻德阳市罗江县、中江县、绵竹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沟县、松潘县、茂县和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接壤。绵阳古称“ 涪城”、“ 绵州”,是享誉世界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故乡;是成都平原城市群北部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圈七大区域中心之一。著名景点有:越王楼、李白故里、七曲山、报恩寺等。

海草行动支教日记6:浮来山、莒州博物馆参观纪实

海草行动支教日记6:浮来山、莒州博物馆参观纪实

7月28日,莒县团县委组织各“共青团小草学堂”各支教点的志愿者游览浮来山、参观博物馆,领略莒县的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文化,度过了精彩而充实的一天。

上午

游览浮来山

浮来山风景区,位于莒县县城城西约8公里处,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国际绿色人文景区,被评为2005年山东省十大魅力景点之首,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有“天然森林氧吧”之称,是夏季避暑胜地,冬季休闲佳处。浮来山著名景点有千年古刹定林寺、天下银杏第一树、校经楼、三教堂华人寻根馆等,其中定林寺为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家刘勰故居所在地。

参观心得

@刘博谦:

说起游浮来山,说实话最大的感受是热和累,但游一次浮来山自然不能只带走这两个字,至少应该记住刘勰,这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他正是莒县人,浮来山的定林寺也正是刘勰的故居。而他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他是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能在距今1500余年之前,提出如此多至今都难以超越的文学理论实为难能可贵。哪怕不论风景,浮来山因此一人也足以名扬四海。

@曹娟娟:

去浮来山参观时,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天下银杏第一树,树龄有4000余年,当我看到这棵如此古老的树时,骤然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一棵树见证了中国多少朝代的兴衰,亦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复兴

@谭望:

莒团委今邀余众百余人游山览博,以飨莒文化,余昨夜即向往之。

清晨九点,至浮来山公园。初,诧其名,后知其亦作“福来”。门左荒草凄芜,门右残荷凋零,余以为一平常公园也。

延路而上,导游解之,曰,勿忘在莒。始悟其原为春秋时莒国也,叹之。内有定林寺,与北之少林齐名。后览博物馆时知:刘勰校经其中。余慨叹不已,悔未曾读雕龙。

……

辗转至五百罗汉山。初,见山脚一簇罗汉像,栩栩如生,惊叹不已。复上之,道两侧林荫间皆遍布,始疑其果真有五百人也。急登,欲穷之。未几,至顶,有朱字石上,曰“人至福来”,盖此山之旨。

山顶为一观音阁,阁后立八罗汉,皆金身。三人围而谈之,皆着紫袈,其一眉宇飞扬,右手斜指,腕系红绫。三人自打坐,神情肃穆,不敢扰之。又有两老者对坐含笑,眉长颔尖,着黄袈。

返既缓,得细察其貌。有老人,额皱眼温;有壮年,肌实面白;有中年,肚圆面憨;见一妇女,婉善温慈。有敞怀而卧者,报膝而坐者,正襟危立者;有持手串,持手杖,持石砖,持经书,持枇杷,持宝塔者;有为梳头者,相对划拳者,三人畅聊者,五人听授者,九子攀身者;有摩头望天,攥拳看云,指点远方者;有神情肃穆者,豁然大笑者,满腹狐疑者,不露颜色者。更有人骑豹,豹为纯黑;有骑虎,黄纹斑斓;还有牵马欲行者,似唐三藏。

迷乱而不能数之,余强得一数,曰四百五十八。忽觉此五百罗汉,竟别无二致,惧其匠者之鬼斧。

于是余有叹曰:自支教来,每日旦课夜备,不得而出。今幸出,到宝山,颇怡悦。然,登山之理,与安石游褒禅山所悟者何异?而浮来山海拔不及五百,人皆上之以显其勇,是故众罗汉得系现世之红棱!

下午

参观莒州博物馆

莒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春秋时期莒国都城所在,是山东东南部地区的文化中心和代表。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发达的莒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古代历史文明遗存,文物胜迹更如群星璀璨。凭借着辉煌的历史和影响力,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本次博物馆之行,让我们对莒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有助于支教课堂上传统文化的课程讲授。

参观心得

@高龙腾

我们一行人置身于莒州博物馆,体悟源远流长的莒国文明。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发达的莒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古代历史文明遗存,文物胜迹更如群星璀璨。一件件历史物品,精细的刻工,无不展现了我国古人的智慧。在二楼展厅有一件文物,是一把刀形的用于切削的不锈钢器具,数千年前的古代莒州人民,到底是运用了什么匪夷所思的神技将它锻造出来的呢?难不成,上古人类也有神的本领、仙的法术,能够缔造让几千年后的人类也为之称奇的神剑仙刀?

博物馆中陈列的展品,犹如一位位睿智的老者,努力想把千年莒国的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但似乎又道不尽这历史的渊源……

@李宁

莒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可说的东西很多。莒县博物馆馆藏丰富,解说员讲解认知细致,让我们走进历史去感受这座城市,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就像翻开一本大书快速浏览,一个小时我们就穿越几千年回到现在。但是这短暂时间给我们带来的震撼是无可比拟的。

@吴慧雅

中午休息片刻便前往莒州博物馆,馆外足够气派却不算华丽。在炎热的午后一进到清凉的馆内,所有的困倦好像消失了,空气中好像全是历史的味道。大概参观了四五个馆,在这里看到了莒州也就是现在莒县的发展历史。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达的莒文化,了解到莒文化曾与齐、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看到早时存留的古城堡遗址,和专属刘勰的文心雕龙厅还有充满各种奇珍异宝的文物遗珍厅,有幸看到了金缕玉衣的部分展览,忍不住感叹到古人的智慧和他们追求精雕细琢的卓越感。

@相振丽:

大多数都是汉之前的东西,一开始的原始石器比较难辨认,但到了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就已经非常精美了,更不用说一些清代的玛瑙和玉如意,更是精美遗产,莒州文化的没落,也着实让人可惜。

浮来山的风光见证了莒县千年的历史,莒州博物馆陈列的文物向我们诉说着莒国过去的故事,山水与文化融为一体,展现了莒州的无限魅力。此次参观活动让我们对莒县的历史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于本次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海草行动有借鉴意义。所有志愿者们都将带着本次参观所得回到课堂,为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

-----

来源:海草行动支教团

编辑:徐子佩

审核:张佳玮 许春颖

博物馆文物介绍——山东博物馆的银雀山汉简

银雀山汉墓位于山东省临沂故城南1公里的两座小山岗东西对峙,每年春夏之交,山岗上的灌木丛就开满形似飞雀的小花,东边的呈黄色,西边的呈白色。两座山岗因而得名金雀山、银雀山。1972年4月,蒙山沂水环抱的临沂故城春意微暖,此时的季节,城南山岗上的“小飞雀儿”还没有露头,在银雀山上正在开展的一场施工建设唤醒了山岗下沉睡2000年的国宝。建设部门在施工中发现了之后被命名为银雀山1、2号西汉墓的古代墓葬。

银雀山汉墓出土有竹简、漆木器、陶器、铜器和钱币等,以竹简最为珍贵。考古人员在古墓群发现的大量竹简,其中有中国古代四大兵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和《墨子》《管子》《晏子春秋》《相狗经》《曹氏阴阳》等先秦古籍。尤其是失传1700多年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同时出土震惊海内外,《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历谱。

经过统计,此次共出土4974枚竹简及残片,其中一号墓出土4942枚,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兵书和众多先秦珍稀文献;二号墓出土仅32枚竹简,内容为《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是我国发现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历谱。银雀山竹简的长度有3种:第一种长69厘米,约合汉尺三尺,经缀联共32简。第二种长27.6厘米,约合汉尺一尺二寸,约5000简。第三种复原长度为18厘米,约合汉尺八寸,此类简仅10简。汉简的不同长度,反映了汉代礼制。编联竹简的丝绳早已朽断,从简上留下的编痕可知有2道和3道的编联方式。从编痕处留下的空白可看出,竹简是先编联成册,然后再书写的。

竹简出土时,由于在墓中浸蚀千年,质地已经腐朽,竹简上的文字是用毛笔蘸墨书写的,整理时稍有不慎不仅墨迹会被抹掉,简片也会变成一堆烂泥,所以,考古专家用毛笔蘸着清水一点一滴地耐心冲洗,才洗去了水锈,显出字迹。

由于长期浸泡在泥水中,又受其他随葬器物的挤压,竹简已经散乱,表面呈深褐色。不过令人欣喜的是,用墨书写的字迹,除个别文字漫漶难辨外,绝大部分很清晰。每简的字数多少不等,整简每枚多达40余字。编缀竹简的绳索早已腐朽,在有的竹简上还可以看到一点痕迹。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孙子和孙膑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有人坚持司马迁的观点,认为孙膑是孙武的后人,两书作者不是同一人;有人认为《孙膑兵法》源于孙武,完成于孙膑;更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孙武和孙膑其实就是同一个人。由于《孙膑兵法》在魏晋时已经亡佚,因此史学界始终无法拿出实证对第二种观点予以反驳。随着《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同日出土,千年谜案终于真相大白。因历史意义重大,银雀山汉墓被列为建国50年影响最大的考古大发现之一。

遗憾的是,由于缺少确切史料记载,至今仍无法确定这两座汉墓主人的真实身份,仅能从随葬的兵书和阴阳风水杂书等进行推测,墓主人极有可能是某个大将军的谋臣。另外从墓内发现的“半两钱”及《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可以推出,墓主应生活于在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期。至于真相究竟为何,或许永远不得而知。

银雀山汉墓竹简所载史实与传世史籍有不同之处,如《史记·孙武吴起列传》记载齐魏桂陵之役比较详细,但根本未提及庞涓。至十三年之后马陵之役,方谓庞涓自杀,魏惠王的太子申被俘。简本《孙膑兵法·禽庞涓》谓孙膑擒庞涓于桂陵,与《史记》显然矛盾。从已有材料来看,孙膑擒庞涓确有可能在桂陵而不在马陵。

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为古书之抄写本,所用字体为古隶,我们可以把秦隶和西汉早期的隶书分别称为古隶和分书两种。古隶由篆而简变,用笔自然随和,波磔虽具,但篆味十足;分书则波势挑法具备,用笔谨严,讲究章法,结体扁阔。简上的文字全部为隶书,用毛笔蘸墨书写,字迹有的端正,也有的潦草,不是出于一个人的手笔。一号墓竹书非一人一时书写,书体和行款不尽一致。

《孙膑兵法》明显的和秦简有共通之处,可以说是一家眷属。《孙膑兵法》用笔多用方笔,行笔提按明显,且用笔逆入平出,起处实,收处虚,但圆笔也随处可见,且圆转随意,自得其宜,加之以波磔,故而《孙膑兵法》之书法线条变化大,粗细、条短、方圆、迟速、疏密、巧拙、伸缩等相互为用。在结体上,虽很多字形与篆书相合,但它对篆书进行了大胆地加工和减省。在篆书纵势的基础上,变成了大多数的横势。而且字形的长短大小不拘一格,这样《孙膑兵法》的书法,率意之中不失法度,古拙朴厚之中真气流动,不求工而自工,具有一种大趣之美。

银雀山汉简被发现两年后,其中的兵书初步整理成果得以公之于世。1975年,“银雀山汉简整理小组”编纂出版了大字线装本《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其中收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两部文献,同年还出版了《孙膑兵法》平装本;1976年,《孙子兵法》平装本出版;1985年,《银雀山汉墓竹简[壹]》精装本出版,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守法守令等十三篇》《晏子》《尉缭子》以及《六韬》;2010年,《银雀山汉墓竹简[贰]》精装本出版。2012年,银雀山汉墓竹简中的《孙子兵法》被评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