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村寿圣寺塔

南阳村寿圣寺塔

寿圣寺塔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南阳村学校内。平面呈八边形,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形制判断为宋代建筑。塔通体十一级,楼阁式砖塔。塔身八角形,高约30米,一层边长2.8米,直径6.6米、高5米。一层的塔檐砖雕仿木结构斗拱,二层以上皆出叠涩砖檐。除九和十一层,其他各层正南面均有砖券拱门。各层高度由下至上逐渐收缩,塔刹已毁。塔旁遗有金代铁钟1口,蒲牢形纽、圆肩,金大定十二年铸,高2.35米,直径1.65米,厚0.05米,四周铸有铭文,为原圣寿寺遗物。1996年1月1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南阳寿圣寺塔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安阳:延祥寺塔倒砸三村,净土院有门无院墙

延祥寺位于河南安阳县东北10公里的崔家桥镇路宋村。(王建安摄)

据考,延祥寺始建于唐开耀二年(682年),宋代重修,后毁于水患。

据幼时曾在该寺院求学(该寺原是路宋村小学)的路宋村老人说:这座曾穿越隋唐的寺院,修建于隋朝、鼎盛于唐朝,复修于现代。

上世纪40年代的延祥寺,该寺院有僧人和三座大殿等,而且在头殿门前,建有一座高塔。

据说此塔高耸入云,当地民谣,延祥寺塔倒砸三村,净土院有门无院墙。

村里老人解释说,寺院里的佛塔很高,如果塔倒了,一座大塔能够接连砸到路宋村、苏宋村和韩宋村等三个村庄。

每年农历二月二十日,是路宋村的传统古庙会

1982年于寺址现地面下2.5米的原地面发现石舍利塔一座。塔高2.2米,三级楼阁式,小巧玲珑,雕造精细,为延祥寺之遗物。

塔身四壁刻有塔铭。据塔铭所记,该石塔雕造于宋天圣八年(1030年)。

是研究延祥寺历史和宋代雕刻艺术的珍贵实物史料。1994年5月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冬季游览荥阳塔山上的圣寿寺 探访千尺塔与皇后的美丽传说故事

冬季游览荥阳塔山上的圣寿寺 探访千尺塔与皇后的美丽传说故事

荥阳贾峪镇西南约7公里的荥密交界处有座山,名大周山(俗称塔山),因为山顶有座古塔,因此当地人又称这座山为塔山。从郑州去大周山,可以走陇海西路一直往西,然后从荥贾路往南到贾峪,再往西南方向即可到达。也可走陇海西路一直往西,到塔山路往南,然后往郑岗方向,从大周山西边登山而上。这两条路的区别是,从东边去的话,最后一段路会比较狭窄难行,不过车可以直接开到山半腰的广场上,不必爬很长的山路。而从西边去的话,虽然公路较好,但只能开到塔山西边的山口处,要爬山半个小时左右才能上到山顶。

上塔山的路

塔山圣寿寺下

千尺塔建于圣寿寺内。缘石阶而上可达

圣寿寺坐落于伏牛山支脉——汴河源头的大周山上,海拔五百四十八米,位于荥阳市贾峪镇西南八公里的钺佛寨内,此寺始建于庆历八年(1048年)秋天,传说宋仁宗为了表彰曹皇后的智勇无畏救驾,派人在其故乡荥阳大周山上建了一座宏伟的庙宇和一座典雅的曹皇后寿塔(又名千尺塔),同时在京城开封府建了一座“望乡楼”,以寄托皇后的思乡之情怀,庙宇于翌年(1049年)秋完成竣工,历经整整一年。当地僧俗二众为了感戴龙恩,启建诵经祈福法会,祝愿圣体康泰,犹如大周山上的神龟一般万寿无疆,并取名为“圣寿寺”以表纪念。后来大周山因千尺塔得名而易名为塔山。

钺佛砦门外

马上就到千尺塔了

千尺塔近景

山顶有一古塔,高高耸立在山峰最高处,很远就可以看到,围着古塔,建有寺院,名圣寿寺,大概始建于宋代。古塔建于宋代,以寺为名称之为圣寿寺塔,又名千尺塔、曹皇后塔。关于后两个名称,与当地一直流传的曹皇后的故事有关。千尺塔坐北朝南,为九级(1989年维修时第八级尚存局部,以上部分无存)六角形楼阁式砖塔,1989年维修时存高12.981米,维修后高度为15米。塔体用长0.315米、宽0.15米、厚0.055米规格的青砖,以白灰、黄土混合浆作粘合剂砌筑而成。每级塔身带叠涩檐,除上部两级外,各级叠涩檐上部又砌出象征性平座。在1—7级塔身南面中部,辟真假门洞,塔内上下布置两个相互分隔的六角形塔心室。

圣寿寺中千尺塔

千尺塔前的老杏树上挂满了许愿的红带子

塔山壁立千仞,虎踞龙盘,沟壑纵横,钺佛寨内植被丰茂,果树品种众多,特别是寺内的万余株杏树更是争奇斗艳,竟放异彩。圣寿寺大雄宝殿于公元2011年11月重修竣工,大殿内三尊三宝佛塑金碧辉煌、庄严无比,墙上的壁画五百罗汉图也是绘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从大殿正门向外远眺,可见众山脉延绵起伏,有万邦来贡之气势格局。大雄宝殿之后,屹立于塔山之颠的便是镇山之宝千尺塔了。千尺塔是中国佛塔演变的实物标本,为研究宋代佛塔建筑艺术提供了实物依据。2013年5月3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侧观圣寿寺

大周山主峰高544.2米,300米以上山体面积3平方公里,山体为奥陶纪石灰岩构成。由于石灰岩易被流水侵蚀的物质,使这里从而形成了山崖高耸、石泉欹危,怪石嶙峋的自然景观。整个山是个孤立的山丘,山南有一东西向山岭,山岭上杂树丛生,巨石横卧,这些巨石经千百万年的雨水冲刷侵蚀,形成很多凹陷和大大小小的孔洞,千奇百怪,在山崖边,还形成了多处大山洞。山坡上以野杏树为主,每到春天,满山的杏花开放,形成一树树花海洋

大周山

远望群山,心情开阔

大周山除古塔、古寨外,还有呼雷石、润笔泉、牧猪泉、牛角泉、星月石等景点。大周山顶,是一古山寨,寨墙围山顶一周。古寨现存东、南、西三个寨门,其中东、南门均镶嵌石刻匾额,上书“钺佛砦”三大字。站在古塔前南望,可以看到层峦叠嶂的浮戏山风光。闲暇时,不妨到此山不游,爬爬小山,到圣寿寺内上香拜佛,瞻仰古塔庄严,也可以到山上吹吹山风,赏赏山景。不失为一个离郑州很近的既有人文景观又有自然风景的美好所在。

钺佛砦

高僧定光和尚

而圣寿寺内现存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的一通石碑,碑文中的记载却是另外一个人的故事:“此定光所以至也。是虽去矣,灵气犹存;身虽逝矣,骸骨尚在。此塔记之所以立也。”此段碑文,记述了五代至北宋年间的高僧定光和尚,曾来此山的圣寿寺驻锡,最后圆寂在这里,此塔也正是为安葬定光和尚而建。明嘉靖二十六年的石碑证实,是为纪念北宋高僧定光和尚所建,定光和尚本姓郑,曾经到此居住、圆寂。

塔身

千尺塔为什么又叫“皇后塔”?

千尺塔,始建于北宋仁宗年间,在当地民间传说中又名曹皇后塔,其间蕴含着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相传,宋仁宗时,选大周山下朱家峪曹家民女入宫,后册立为皇后,即曹皇后。曹皇后幼时,就在大周山下的朱家峪生活,从小就被其嫂赶到山中放猪。日子久了,皇后思念家乡,仁宗便命在其故乡建塔,使她能在汴京城看到故乡之塔,以解思乡之愁。因塔需高千尺,方能使皇后看到,故久未建成。为此许多官员、工匠被贬杀。后有能人献计,以羊群驮砖,把塔建于大周山顶。塔成,从山下至塔顶千尺有余,曹皇后得以遂愿。因此后人便称此塔为千尺塔或曹皇后塔。

千尺塔下

如今在大周山南侧悬崖巨石旁,有一泉眼,泉眼上边刻有“膏笔泉”三个大字,相传是曹皇后当年写字膏笔之处。从膏笔泉石级而下6米左右,有一块巨大的青石,上边有大大小小模模糊糊的字迹,传说是曹皇后的“写字崖”。千尺塔是“曹皇后”塔的传说在民间流传了千年,但千尺塔其实是北宋初期建于圣寿寺内的佛塔,明嘉靖二十六年的石碑证实,是为纪念北宋高僧定光和尚所建,定光和尚本姓郑,曾经到此居住、圆寂。无论是“曹皇后”思乡心切的美丽传说,还是纪念定光和尚的遗迹,远去历史的谜团在我们面前已呈现不出它本来的面貌,但这一切似乎都已不重要了,现在的塔山已成为了人们假日休闲、观光旅游的好去处了。

圣寿寺全景。在纵横交错的坡顶之中,千尺塔依旧显示出高度。皇天后土,乾坤朗朗,嘉树巍巍,晟象煌煌,壮哉豪哉,歌哉咏哉。

圣寿寺塔旅游攻略 寿圣寺砖塔

1. 寿圣寺砖塔

小吴塔:又称吴广塔,该塔位于县城西逊母口小吴村内。

塔高14.8米,系六角实心的六级砖塔,建于清乾隆年间。一、二两层为束腰式塔檐,余为仿木结构式样出椽头塔椽。四、五层有佛龛,龛内均有瓷佛,共计12尊。上为宝瓶式塔刹。该塔建筑技艺较为别致,属民间地方手法,在诸塔建筑中较为罕见。寿圣寺塔:俗称高贤塔,位于城西北23公里高贤集。系明代建筑。该塔为七级楼阁式砖塔,塔高28.3米,实心灰口,平面呈六角形,上有宝珠塔刹。第一级每面宽3.8米,南面正墙除第七级外均有真门,每层檐下均施有砖雕斗拱。塔身共饰石雕佛像211尊,石碣14块,对研究明代绘画,雕刻艺术有一定价值,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圣寿寺隋塔

一、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简介

终南山又称太乙山,位于西安市西南30公里,西安市长安县城南15公里处,它东起盛产美玉的蓝田山,西至秦岭主峰太白山,横跨蓝田、长安、户县、周至等县,绵延200余里,雄峙在古城长安(西安)之南,成为长安城高大坚实的依托、雄伟壮丽的屏障。终南山包括翠华山、南五台、圭峰山等,千峰叠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她舒展青苍秀美的双臂,捧起长安城这一人类文明的瑰宝,奉献给古往今来的人们。长安城无疑是终南山的重心、终南山的灵魂。终南山也因长安城而姿颜焕发,名扬四海,是国家AAAA级景区,成为人们乐于游览的胜地。

二、公园门票: 翠华山70元(成人),南五台50元(成人)开放时间:全天

三、主要景点

1、翠华山

翠华山是自然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市南23公里的秦岭北脉,海拔2132米,面积1785公顷。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翠华山高峰环列,峭壁耸立,险不可攀,中有一天然水池,称“天池”,又称“太乙池”或“龙移湫”,池水面积约5万平方米。 湫池周围。古代曾建许多庙宇,诸如老君庵、圣母行宫等。位于池西的风洞,为山崩遗迹,由巨大花岗岩相抵而成,进入洞中,凉风袭人,顿觉凉爽。冰洞由巨石相依而成,虽夏亦有坚冰,四季阴冷刺骨,寒气逼人。池东南有龙涎窝,东北有老君庵、金花洞、玉案峰等名胜,这里风景优美,清雅幽静,为西安远郊夏日避暑,游览胜地。这里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三,举行翠华庙会,游人如织,十分热闹。

太乙池之西的风洞,高15米,深40米,由两大花岗岩夹峙而成。洞内清风习习,凉气飕飕,故称风洞。风洞之北的冰洞,虽盛夏亦有坚冰,寒气逼人。现在,山中有一正岔水库,泻水时飞瀑倾流。由山下望去,素练悬空,气势磅礴,亦成一景。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三,翠华庙前都有庙会。这时,游人如潮,十分热闹。

2、南五台。南五台位于西安南约30公里,海拔1688米,为终南山支脉,南五台古称太乙山,是我国佛教圣地之一,现为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部分。因山上有大台,文殊,清凉,灵这,舍身五个小台,也是五个小山峰,称为南五台。山形峭拔,林木苍翠,风光秀美山顶有清凉、文殊、舍身、灵应、观音五座山峰,是佛教圣地之一。由山下乘车至山顶仅需二三十分钟。若沿山区小路步行,越溪河、过小桥、穿竹林、过庙宇、山花夹道、野鸟高飞、景色十分宜人。山腰有一座仿古建筑的避暑山庄,名“独松阁”,供游人休息用餐。山中古建筑分布各 ,著名的游览景点有圣寿寺、胜宝泉、紫竹寺、观音台、五佛殿等。它是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特级开发景区,这里群山起伏,自古为佛教名山与皇家避暑之地,其内森林景观优美,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季节变化丰富,四季景色各异,是西安近郊不可多得的天然动植物园。这里有圣寿寺隋塔,西林寺,五百罗汉堂等60余处,让人心旷神怡。

3、圭峰山。圭峰山俗称尖山,包括紫阁、大顶、凌云、罗汉诸峰,峭丽挺拔,形如圭玉,故称圭峰山。主要景点为高冠瀑布。瀑布位于圭峰山北坡,落差超过 20米,急流飞溅,直下深潭,响声如雷。唐岑参有诗云:“岸口悬飞瀑,半空白皑皑。喷壁四时雨,傍村终日雷。”这是高冠瀑布真实而形象的写照。瀑布上游巨石突兀,环绕而成一潭,称车厢潭。潭清见底,细石如鳞,历历可数,为寻幽探奇之佳地。瀑布下游流势平缓,形成一湖。水面波平如镜,湖周青山似屏,为嬉戏野营之佳地。

四、最佳旅游时间:陕西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无霜期平均为219-233天。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5℃-1。3℃;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4℃-26。9℃;最适合春秋旅游。

五、交通

1、公共交通工具:(1)到南五台:215路、905路、地铁2号线(2012年下半年开通)到韦曲北站(票价1元/人,刷卡5角),换乘韦曲到南五台4-04路公交车即到,3.5元/人(节假日10分钟一趟)

(2)到翠华山:由西安市内乘坐905路旅游专线,到达太乙镇的翠华山旅游车站后,再上行约200米就可以到山门了。905路首末车时间:6:00-19:00,票价6元,如从始发站“科技二路中段”算起,全程约需3小时。

2、选择西安——太乙宫——五台镇南五台西安以南30公里。3.山门至景区交通:买票后可乘景区面包车至景点,距离10公里,4人以上,每人15元,4人以内60元每车次,步行约需3小时。

3. 巷口寿圣寺砖塔

高贤塔建在高贤的寿圣寺遗址上,所以又叫寿圣寺塔,位于太康县城西北20公里的高贤集。

它为明代建筑,是七级楼阁式砖塔,塔高28.3米,平面呈六角形,上有一宝珠塔刹。第一级面宽3.8米,南面正墙除第七级外均有真门,每层檐下都饰有砖雕斗拱,塔身共饰石雕佛像211尊、石碣14块。 在明弘治年间,河南开封府陈留县小城堡的郑俊,在高贤集做生意,并常年住在高贤集。一天夜里他做了个梦,梦游到该寺院,看到寺院里殿堂破败得不成样子,他许愿说:“我以后如果发了财,就把这寺院恢复起来。”经过他21年的努力经营,果然发了大财,为了还愿,他从明正德13年7月(1518年)开始修整寺院,建后殿5间、观音殿3间、天王殿3间、伽蓝祖师殿6间、钟鼓楼1所、僧房数间,并在寺院东南边增建楼阁大实心砖塔两座,且一大一小。大的七层六角高28.3米,除底屋和顶屋外,每个转角上悬挂风铃30个,无论刮哪个方向的风,都叮当作响,悦耳动听。塔身上还刻有石雕佛像211尊。在大塔西50米远处,还建有一座小塔,1858年清政府因防止捻军经过这里被扒掉,用塔砖修建了高贤集的4个寨门。

4. 寿圣寺塔的简介

叶氏庄园附近有汉代白果树、刘秀饮马台、宋寿圣寺塔和千年古刹宋庙。

叶氏庄园位于古镇邓城,距商水县城和周口市区均16公里。依靠水运而发家成为当地巨富的叶氏,从清康熙年间始,历时半个多世纪,耗银百余万两,完成了占地20000平方米,以三个大院为主的宏伟的叶氏庄园建筑群。是中原腹地清代民居建筑装饰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建筑规模 大的清代民间庄园之一。

5. 长安圣寿寺塔

山西的五台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历史悠久,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不过全国的五台山并非只有山西才有。在山西的邻居陕西省,也有五台山,还不止一座,同样也是旅游景点。

在西安南边的长安区,有一座南五台山,位于秦岭北麓,海拔1688米,是秦岭终南山的一部分。南五台山也是一处佛教圣地,因为山上有清凉、文殊、舍身、灵应、观音五座山峰而得名。之所以得名南五台山,是因为与之对应的北边还有一座五台山,也在陕西。

陕西的另外一座五台山,位于铜川的耀州区,早在北宋时期,就因山有五峰,顶平如台而被称为五台山。不过这座五台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药王山。因为唐代医学家孙思邈长期隐居于此,孙思邈又被称为药王而得名。

回到南五台山,现在是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部分。南五台山形峻峭,峰峦重叠,森林茂密,风景极为秀丽,同时也是佛教圣地。

山上原有寺庙数百座,历经战乱,大都荒废,有观音寺、五佛殿、圆光寺、西林寺、圣寿寺塔等。圣寿寺塔建于隋代,方形七层,高23米。据传,大雁塔曾仿此塔而建,为西安现存最早的佛塔。

既然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南五台山的生态环境自然是无可挑剔的。山中有植物近千种,有“特殊活化石”孓遗植物、观赏珍品七叶树、望春花等,堪称为博大的植物园,活的根雕博物馆。

6. 河南圣寿寺塔

荥阳千尺塔景区不耍门票。

千尺塔又称曹皇后塔,位于河南省荥阳市贾峪镇大阴沟西南大周山顶之原圣寿寺内,修建于北宋。源自一段传说故事。北宋仁宗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在大周山下朱家峪选纳曹家女子做了皇后。日子久了,皇后思念家乡,仁宗便命在其故乡建塔,使她能在汴京城看到故乡之塔,以解思乡之愁。

7. 圣寿寺塔建在什么年代

(1)古文化游。木兰祠、商丘古城、宋国故城、蒙县故城、应天府书院、月老祠、隋唐大运河商丘码头遗址、张巡祠、八关斋、归德府文庙、壮悔堂、无忧寺塔、圣寿寺塔、白云寺、开元寺、庄子文化旅游景区 、华商文化遗产主题公园等。

(2)红色游。永城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等。

(3)生态游。河南柘城容湖国家湿地公园 、河南睢县中原水城国家湿地公园 、河南虞城周商永运河国家湿地公园 、河南民权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 、商丘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 、芒砀山地质公园 等。

知识扩展:

商丘,河南省地级市,简称商、宋,位于河南省东部,是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和中国东西部地区的衔接处。 东临淮北、宿州,西靠开封,北接菏泽,南襟周口、亳州。截至2014年底,商丘辖睢阳、梁园2区,夏邑、虞城、柘城、宁陵、睢县、民权6县,及永城市(省直管),面积107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5.8万人。

商丘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 、中国重要古都 。燧人氏在这里发明人工取火;炎帝朱襄氏、颛顼、帝喾先后在此建都。夏朝、商朝、周朝宋国、汉晋梁国、两宋、金朝等朝代均在此建都。商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 ,享有“三商之源·华商之都” 、“两宋龙潜之地”之称 。芒砀山被誉为“汉兴之地” 。东周华夏圣人文化圈 、西汉梁园文学 、北宋应天文学 、明清雪苑文学均诞生于此。 商丘也是一座红色城市,曾是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两大总前委所在地。商丘古城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一体。 商丘拥有不可移动文物1.6万 处。2014年被评为“最具文化底蕴历史文化名城”。 商丘自古为长寿之乡 ,拥有4处国家湿地公园 、商丘保税物流中心 ,商丘常年粮食产量在120亿斤以上,被称为“豫东粮仓”。

8. 西华寿圣寺塔

梁山

梁山

合阳县梁山

横亘于合阳与黄龙交界处,最高峰为磨镰峰,海拔1543.8米。合阳人平时所说的梁山指梁山东峰,即小飞峰。梁山向为风景胜地。民谣曰:“千佛洞,万佛塔,照影碑,睡看黄河风打碾,七十二个金水担。”今山腰大佛殿遗址尤存,矗立的石柱和精美的雕塑都可说明其历史的悠久和昔日的繁荣。2000年夏天,当地群众在清理山腰的红宝塔塔基时,发现十余尊的佛雕。经省上文物专家鉴定,为宋代所雕。

武帝山

武帝山系梁山西峰,因峰顶建有汉武帝祠而得名。武帝祠现存献殿系民国初年重建,明万历四年所建献殿、正殿毁于火灾。1998年春,群众自发投工捐料,整修了南天门和献殿、重塑了武帝像,并对上山道路进行了全面整修。武帝山翠柏苍苍,古柏极多。武帝祠东侧一株古柏,粗可几搂,远望如同蹲狮,故名“狮子柏”。

魏长城遗址

战国时期,合阳属魏西河之地,魏国所筑之长城遗

魏长城遗址

址犹存。魏长城遗址位于县城以北15公里处梁山南麓,由西向东穿越皇甫庄、甘井和杨家庄三个乡镇的20多个自然村,长约20公里。西经大浴河入澄城县境,东入韩城市境。其中杨家庄乡的木场、杜家塬,甘井的城后,皇甫庄的河西坡等段,长城残迹仍高1-6米,夯土层清晰可见。尤以东杜家塬村西一段保存完好,村东北尚有一座较为完整的烽火礅,为陕西境内魏长城遗址中仅存的一座。长城残迹蜿蜒越过徐水沟,延伸至木场村。河西坡一段依崖坎而筑,村中有一巨大的木瓜树,树龄有1700余年,高12米,树围6.3米。魏长城遗址为陕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分地段为国家级保护单位。

百良寿圣寺塔

百良寿圣寺塔位于合阳县城东北16.8公里处的百良中学校园内,俗称百良塔。塔建于晚唐,为密檐式方型多层砖构实心塔。属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 西安圣寿寺塔

首先不是圣朵寺而是圣垛寺又名法云寺,内有法云寺塔又名圣垛寺塔,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马山口镇北约13公里处的圣垛山南麓山腰之坳地。这里位居深山,祟山俊岭,层峦叠障,古树参天。在碧绿松杉翠竹荡漾的林海之中,古塔隐若隐现,更显得格外俊秀壮观,令人留连忘返,赞叹不已。

10. 寿圣寺塔在什么地方

  周口旅游  周口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4A级景区2家(老子故里旅游区和太昊陵景区),3A级景区1家(关帝庙),2A级景区2家(中原民俗文化园),淮阳龙湖是国家湿地公园。周口的遗址遗迹和文物点达近千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2处。  平粮台古城  位于淮阳县境内,已有4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一座古城址。遗址规划整齐,防卫设施严密,有公共下水道,还有较高级的房屋建筑,手工业作坊区。考古工作者对大量的出土文物结合历史文献进行分析考证,平粮台古城就是太昊故墟——古宛丘都城。《诗经‧陈风》中的《宛丘》和《东门之枌》所描写的正是此处。该遗址于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昊陵庙  太昊陵庙是“三皇之首”伏羲氏的陵庙,位于淮阳县境内。据《陈州府志》记载,该陵始建于春秋,唐宋时期不断扩建,形成规模。元代祀事不修,庙貌渐毁。 明太祖朱元璋颁诏重建,后经明、清两代的多次整修和重修,规模宏大。  鹿邑太清宫遗址  初为老子庙,建于东汉桓帝廷熹八年(165年),后改为老子祠。唐朝帝王追认老子为始祖,推崇道教,在老子祠基础上,起建宫阙殿宇。唐开元三十年(725年),唐玄宗李隆基正式改宫名为太清宫。  周口关帝庙  该庙是清代山西陕西等地旅周的商人集资营建的一座雄伟富丽、具有鲜明地方风格的古建筑群。旧时又称“山陕会馆”。始建于1693年,于1852年全部落成。庙宇为三进院落,占地21600多平方米,现存楼廊殿阁140余间。1996年,作为“豫平原保存较好,建筑艺术价值较高的古建筑群”而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商水寿圣寺塔  为九级楼阁式砖塔,高41.5米,平面呈正六边形。建于宋明道二年,即1033年。该塔建筑风格独特,给研究宋代佛教在中原腹地的传播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佐证。  太康文庙  始建于1426年,1642年毁于战火,1667年重建。其南方建筑风格,为中原地区少有。  吕潭学校  又名吉鸿昌学校,由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创办。1921年,时任营长的吉鸿昌,与父亲共同筹资,利用镇上的龙王庙兴办了“吕北初级小学”。这所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如今,该校旧址已经成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1. 寿圣寺图片

顾渚山是要门票的,门票价格为40元每人,60周岁以上老人门票半价。顾渚山景区主要有忘归亭、贡茶院(遗址)、霸王潭、寿圣寺、虎头岩、斫射山五大景区和境会亭、金山摩崖石刻景点组成。中心景区为顾渚村,主要景点有:陆羽山庄、忘归亭、金沙泉、贡茶院、清风楼、枕流亭、息躬亭、木瓜堂、圃里茶园等景点。顾渚山景区山清水秀,修竹苍翠,其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已成为海内外人士追寻陆羽足迹,研究茶文化真谛的绝佳游览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