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墓

晋灵公墓

晋灵公墓(山西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春秋

地址:山西省绛县磨里镇南刘家村

晋灵公名夷吾,耽于酒色,荒于朝政,后被赵穿所杀。墓冢如馒头状,长50米,宽40米,高30余米,五花土堆成,未发掘。保存基本完整。

晋文公墓景点攻略 晋文公庙在哪

1. 晋文公庙在哪

晋文公祠是晋祠景区改造新增景点中最大的亮点,位于晋祠公园东南角南湖湖心,为仿汉代高台式祠庙建筑风格,既呼应晋祠历史,又诠释晋祠的厚重历史文化内涵。

晋文公祠由入口前导区和祠庙祭祀区两部分组成,入口前导区包括阀门、柱梁石桥、百戏楼以及祠前广场,祠庙区为高台式建筑群,高台内部局部做空辟为展厅,四周为回廊。目前,晋文公祠各项工程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2. 晋公祠在哪里

4111231身份证是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郾城区势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郾城区拥有着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据统计,旅游资源共分7个大类、16个亚类、43个基本类型。其中,国家2A以上旅游景区有沙澧河风景区、化身台兴国寺2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彼岸寺碑、郝家台遗址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文庙大成殿、洄河石拱桥、许南阁祠等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镇河铁牛、古龙井、裴晋公祠碑等5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九女冢、土城王遗址、苏进故居等22处。

3. 晋文公遗址

1、鸣鸿刀:

上古时期轩辕黄帝的金剑出炉之时,原料尚有剩余,由于高温未散,还是流质的铸造原料自发流向炉底,冷却后自成刀形。黄帝认为其自发的刀意太强,足以反噬持刀者。黄帝恐此刀流落人间,欲以轩辕剑毁之,不料刀在手中化为一只云鹊,变成一股赤色消失在云际之中。

该刀长为三尺,其余资料无记载。后由汉武帝得到,转赠东方朔。

评定:光从材质的资历上来看,鸣鸿刀足以与轩辕剑相提并论,如果也能在逐鹿之战中取得一些战绩的话,其地位不亚于天下第一剑的轩辕黄金剑。然而黄帝恐其“喧宾夺主”,封杀了这把名刀的前途。

2、苗刀之祖:

苗刀,短刀的一种。刀长一尺二,向外曲凸。刀背随刃而曲,两侧有两条血槽及两条纹波形指甲印花纹,刃异常犀利,柄长三寸至四寸,用两片木料,牛角或兽骨夹制而成,以销钉固定。

上古三苗九藜部落联盟首领蚩尤的配刀,被后世命名为“苗刀之祖”,逐鹿之战中,败给了轩辕剑。

评定:为什么鸣鸿、苗祖着两把刀之祖都或直接或间接地败给了轩辕剑呢?难道注定是天意,轩辕剑下不容第二……

3.4.5、龙牙、虎翼、犬神

上古三大邪器,造刀者不明,相传锻造原料中使用了许多恶毒之物,并有多种诅咒缠缚。夏朝末期为君主桀所有,之后暴政开始。三刀被供奉于夏朝太庙,据史料记载,商汤攻入夏朝太庙之时,黑云蔗天,鬼哭神嚎,龙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化为三股妖风袭来,顿时商朝大军死伤无数。汤王弃戈下马,手持轩辕黄金剑单人闯入太庙主殿,挥剑疾斩,三大邪刀被击成碎片封印于地下。

时代迁移,北宋朝著名铁匠韩蕲在一处深山之中发现了商朝太庙的遗址,并开启封印得到了龙牙、虎翼、犬神三邪刀的碎片,其时“碎铁中隐隐有黑气,触之即发”。后由韩蕲与宫廷铸剑师合力铸造,耗时一年零八天,铸成降龙、伏虎、斩犬三把铡刀,由大宋天子御批存放于开封府,时任开封府尹包拯成为第一个“开封三铡”的持刀人。

评定:又是轩辕剑……唉,没什么话好说了。值得一提的倒是,数千年前的三大邪器在被轩辕剑击碎之后,长年封印,日后居然成了代表天下正气的“青天三铡刀”,真可谓物极必反。

6、大夏龙雀

古代名刀,为春秋五霸中之晋文公所有,后世相传,在后来的第三次晋楚战争时,败给了名剑湛卢。

评定:刀为什么一定要败给剑呢?或许 以这么理解:剑代表王道,刀是霸道的象征,而中国一直都是以“仁”之王道为主流的,所以刀这种武器就被时代所压制了。

7、青龙偃

4. 晋文公墓在哪里

绛县历史悠久,史称古绛,是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曾在此建都,留下了车厢城、晋文公墓、晋献公墓、晋灵公墓等诸多遗迹。境内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阴寺和国宝释迦牟尼独木雕像等人文景观,沸泉龙岩洞、东华山省级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绛县是尧文化和龙舞文化发祥地之一,唐尧故里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绛县飞龙获得了国家专利,曾参加过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和香港回归庆典,先后出访过日本、马来西亚等国。

佛水风景区   

沸水风景区位于绛县北侧,南跨绛县,北临曲沃、侯马,东望翼城,西瞰闻喜,是一处山清水秀、风物优美、胜迹独特的旅游佳地。   

绛县鼓楼到了景区,先看到紫云寺,那是一个清代建筑,紫云寺坐东朝西,山门坐落在坡度为32度和48级台阶之上,据说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农历四月初八)。寺内殿宇嵯峨、庙堂古朴,碧瓦朱檐、雕梁画栋。大雄宝殿内横世三佛造型优美,栩栩如生,释迦牟尼端坐其中,似从沉思中醒来,右边的药王佛微启唇角,像在传递着祛病强身的秘方;左边的阿弥陀佛衣袖带风,有一种飘尘出世的无为之感。这里香火不断,游人络绎不绝。传说,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往西安途中曾在此借住一宿。   

到了景区不能不游翠竹园。那是一个天然竹林,占地10余亩,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这在北方是很少见的。翠竹风劲清新,郁郁葱葱。春天,竹笋破土而出,婷婷玉立,给游人送去春光里的秀波;盛夏,它舒展双臂,拌起一片浓郁的青纱,给游客献上阴凉;寒冬,它笑迎风霜冰雪,苍翠欲滴,给大地抹上葱绿。   

还有一个地方是非去不可的。即位于龙岩山西北角的龙岩山洞。那是一个天然溶洞。这里洞中有洞,洞中有水,洞中有庙,洞中有神,洞洞相连,洞内钟乳如竹笋林立,曲石似峰巢峥嵘,喑泉叮叮咚咚。传说,晋时骊姬乱朝。晋献公为妃追杀文公,文公重耳流漓失所19年,曾在龙岩洞内卧薪尝胆数年。   

沸水风景区景点多,诸如:滴水崖瀑布、水上乐团、虹鳟鱼场、花卉基地、烈士陵园、九龙庙等等。还有一个地方就是沸水风景区的点晴之处——沸水源头。位于龙岩山与绛山之间,明净的自然泉水从石缝中汨汨流出,向上奔腾,不时有白色水泡缓缓上升,望之似串串明珠,像开了锅的水一样,这便是沸水的来历。此水源远流长,经久不息,长年水温保持在12℃左右。据水文地质部门测量,那里的水质已完全达到自然矿泉水的各项数据标准。   

融入到这样的田园风光中,游客的心境一定会变得明亮而又清纯,所有的游客都不会放弃分享这里的快乐与惬意。 虎踞山庄   

虎踞山庄是绛县新增旅游景区,风景优美,动植物繁多,有蒙古包等地方特色。

5. 晋文公庙简介

清明节又叫做踏青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纷纷祭祀自己的祖先。我国的清明节大约起源于周朝,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将每年定4月5日为法定的假期,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 定的风俗。“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习俗

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扫墓祭祖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清明祭祀被称为扫墓,主要是由于采取墓祭方式。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是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后要开会聚餐等,这种祭祀是团聚族人的一种方式。

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之一。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荡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6. 晋文公祠介绍

唐代木屐

木屐,是木底鞋子的通称。《辞源》称,前后带齿的木板鞋 鞋帮呈船形,木齿较高。据说,木屐始于晋文公。相传晋国贵族介子推(一说介之推),背老母隐居绵山后,晋文公带人寻找,不见其踪影。有人建议说,介子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肯定会背老母出山的。文公从之。谁知烧山后,介子推母子并没有出山,相反抱树而死。晋文公见状,甚为怜之,遂在绵山建祠,纪念介子推。又命工匠将那树根刨起,做成一双木屐,不时套在脚上,呼为“足下”,以示敬之。

自唐朝木屐传到日本后,成为日本和服配套的传统服装。在此不多说了。 呱嗒板制作简单,成本很低,到了夏天,找两块比脚稍宽的 木板,不厚于两厘米,按脚的长短,截成两只一双,用小刀把木板安脚的样子,刻成一左一右,木板下面的脚心部分刻成一个斜坡,形成脚腰,也显现出呱嗒板的后跟,在呱嗒板的前三分之一处,顶上一根略宽的帆布带子,一双美观耐用的夏季凉鞋——呱嗒板就制作成了。 夏天穿呱嗒板,脚底很舒服,很凉快,脚底不出汗,更不长脚气。旱天雨天均可穿,脚脏鞋脏穿着到水里冲冲,比现在的塑料凉鞋舒服多了。

7. 晋文公祠在哪?

2020年9月29日-10月15日太原菊花展在风光秀丽的晋祠公园晋文公祠前广场亮相。

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晋祠公园承办,这次菊花文化节的主题为“菊迎两节,花开三晋”,布展面积约5000平方米,共设4个大型花坛,总计用花量近5万盆,有100个菊花品种,其中菊花10000余盆,草花40000余盆、艺菊40组、五色草及其他造型4组。

运城发现晋公墓!山西目前最大东周墓资料全面公布!

向上滚动浏览全文↑↑

▲图一 墓地位置示意图

邱家庄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闻喜县桐城镇邱家庄村北的鸣条岗东端,西距县城约2公里(图一),为两周时期大型遗址“上郭——邱家庄遗址”的一部分。墓地所在的鸣条岗为由西南向东北地势逐渐升高的长条形台地,涑水河由东北向西南流经台地西侧。

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山西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化旅游局、运城市文物工作站、闻喜县文化和旅游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邱家庄墓地大型墓葬M500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位于墓地北部,北距台地北端沟边约120米。目前邱家庄墓地考古勘探共发现五组大型墓葬,M5001为其中一组大型墓葬西侧的一座(图二)。现将此墓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图二 邱家庄墓地M5001及大型墓葬位置分布图

墓葬形制

M5001为一座有墓上建筑的大型竖穴土圹墓,现由墓上建筑夯土基址、墓上台阶式遗存和凹槽以及墓室构成(图三、四)。

▲图三 M5001平、剖面图

▲图四 M5001全景(上为北)

(一) 墓上建筑夯土基址

墓葬上方原有墓上建筑,但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现仅存墓上建筑的夯土基址。揭露厚约0.35米的耕土层后,除西北角地势较低不存外,其余各处均发现墓葬上方残存厚约0.6米的墓上建筑夯土基址,夯土基址南北长26.6、东西宽21.6米,超过墓口范围。夯土基址外围一周是由板瓦和筒瓦组成的散水类护坡,板瓦和筒瓦错落铺筑,斜向内约45°,现仅存东北角局部未被扰动,其余不存(图五)。

▲图五 M5001墓上建筑夯土基址外围护坡

(由东向西摄)

板瓦和筒瓦尺寸、规格大体一致。板瓦正面为素面,背面饰竖向粗绳纹,上有四个瓦钉,长49.5、宽28.5、厚3厘米(图六)。

▲图六 板瓦(正、背面)

筒瓦正背面均饰竖向粗绳纹,背面有两个瓦钉,长51.5、宽18.5、厚3厘米(图七)。

▲图七 筒瓦(正、背面)

(二) 墓上台阶式遗存及凹槽

在墓上建筑夯土基址下、墓口上方外围约1米的区域发现有一周台阶式遗存,且在台阶上发现多条剖面呈不规则半圆形的凹槽,凹槽口径多为0.4~0.8米,个别超过1.2米,每边各有凹槽9条,共36条(图八)。

▲图八 M5001北侧台阶式遗存及凹槽

台阶式遗存壁面粗糙,发现有工具痕迹,上平面较平整,与墓上建筑夯土基址相接,这一高度应为原始地面的高度。在对北侧西起第二条凹槽解剖后发现,此凹槽南端通向墓室,且与墓室填土一起夯打而成,北端未超出墓上建筑夯土基址范围,上部东西两侧呈圆弧状,下部方直,底部较平整,长约3.1米(图九)。其余凹槽未全部解剖,但构造、长度应相一致。

▲图九 M5001北侧西起第二条凹槽

(三) 墓室

台阶式遗存下向内出现墓口,墓口以下为墓室。墓口南北长14.3、东西宽13.5米,墓圹方向2°,无墓道。墓葬口大底小,墓底距墓口约17.5米,在墓内共发现四级小台阶。在距墓口约2.6米处,出现第一级小台阶,宽约0.3米;在距墓口约6.1米处,出现第二级小台阶,宽约0.1米;在距墓口约8.8米处,出现第三级小台阶,宽约0.15米;在距墓口约9.8米处,出现第四级小台阶,宽约0.1米(图一O)。

▲图一O M5001北壁、东壁剖面正射影像

在四级小台阶之上的墓壁均有约0.5米高的垂直墓壁,非常粗糙,且有明显的工具痕迹。从墓口至第一级小台阶以下约0.1米的墓壁均为夯土,夯筑质量较高,夯层厚约0.1米,这部分夯土的平面范围与墓上建筑夯土基址的范围大致相当。夯土墓壁以下为生土墓壁,墓壁均较光滑(图一一)。

▲图一一 M5001西南角墓口下夯土墓壁

第四级小台阶下墓室出现积炭层,厚约1.5米,四角的积炭保持原位置,保存状况较好,墓室中部的积炭向下垮塌,深度达5.3米(图一二)。

▲图一二 M5001墓室积炭层

积炭层以下为椁室,椁室中部塌陷较甚,椁盖板保存较好,东西横向放置,每块宽约0.4、厚约0.1米(图一三)。

▲图一三 M5001椁盖板(上为西)

楟盖板以下为棺室,棺板散乱,有明显盗扰痕迹,棺板以下为椁底板,椁底板以下有两根南北向垫木分列东西两侧,每根宽约0.2米,距东西壁均约0.9米,再以下为积炭层、积石层、生土墓底,墓底南北长9.5、东西宽7.7米。椁壁中部外侧有一周由大块青石构成的石板层,由于墓室塌陷,现存石板层摆放不甚规整,且南北两側均有缺ロ(图一四、一五)。

▲图一四 M5001椁室(上为西)

▲图一五 M5001椁壁中部外侧石板层(局部)

墓室下部四壁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生土墓壁、积石墙、积炭墙、木椁壁。墓室内填土经过夯打。墓室上方可见5个盗洞,另在东、南墓壁上各有一盗洞斜穿进入墓室。由于墓葬多次被盗,墓室内人骨散见于各处,经鉴定有一女性,约35岁,依据墓圹方向,头应向北。

出土器物

此墓曾遭受严重盗掘,不见完整或可修复的大件青铜礼器及陶礼器,出土器物多为墓室扰土过筛所得,且以小件或大件之残片为主,共1703件(组),包括铜、金、铁、陶、玉、石、骨、贝、料器等。

(一) 铜器

379件,器形包括铃、兽形饰、鸟形饰、铺首、环、盖弓帽、带钩、辖軎、輨、节约、扣饰、带具、棺环等。

铃 168件。标本M5001:183,顶部平面呈橄榄形,平整,中间有一半环形纽。铃体为合瓦形,两侧略外张,铃口平直,壁较薄。铃身饰雷纹和斜线纹。宽2.2、高3.3厘米,重15.3克(图一六)。

▲图一六 铜铃(M5001:183)

兽形饰 6件。标本M5001:97,俯卧状,垂首向身右侧扭转,圆吻,凸圆目,头顶两侧贴附圆耳,额中部凸出螺旋锥尖短角,背下沉,垂短尾,前肢后蜷曲,后肢前蜷曲。兽身饰圆圈纹内填短横直线纹,前肢饰卷云纹。长4.1、高2.2厘米,重30克(图一七)。

▲图一七 铜兽形饰(M5001:97)

鸟形饰 2件。标本M5001:251,站立状,昂首前视,目圆瞪,眼球中间有凹窝,勾喙,冠贴附于头顶后方,前腹圆鼓,长尾较宽,腹空腔。鸟身饰错金勾连云纹。长6.7、高4厘米,重34.8克(图一八)。

▲图一八 鸟形饰(M5001:251)

铺首 11件。标本M5001:159,铺首宽扁,正面一兽面,双角向外卷垂,末端锥尖,凸圆目,高鼻衔椭方形环,背面中间置长方形铆钉。兽面饰卷云纹。铺首长5.2、宽3.8厘米,铆钉长1.5、宽1.1厘米,环长4.9、宽3.6厘米,重138.2克(图一九)。

▲图一九 铜铺首(M5001:159)

环 21件。标本M5001:415,圆形。表面饰一周斜角云纹。外径4.8、内径3.4厘米,重27.8克(图二O)。

▲图二O 铜环(M5001:415)

标本M5001:184,一大ー小二连环,作“十”字套连,可游动。表面饰一周斜角云纹。大环外径5、内径3.6厘米,小环外径3、内径1.8厘米,重38.1克(图二一)。

▲图二一 环(M5001:184)

盖弓帽 43件。标本M5001:5,顶部呈圆锥状,锥尖残缺,下部作长方形直筒,上细下粗,棱角分明,銎口近马蹄状,近銎端有一对穿孔,器身一侧中部附一弯折实心倒钩。銎内有腐朽的木枝。长4.1厘米,銎口长1.1、宽0.9厘米,重10.8克(图二二)。

▲图二二 铜盖弓帽(M5001:5)

带钩 1件(M50001:243)。器身较短,钩首圆鼓,圆纽加长,短颈长钩。长2.5、高2.3厘米,重9.3克(图二三)。

▲图二三 铜带钩(M5001:243)

辖軎 8件(套)。标本M5001:202,軎呈圆筒形,外端透空而略细,近外端有一周凸棱,内端较粗,作较厚宽折沿,折沿下有一对辖孔,孔内安插条形辖,辖首较大,有一横穿,键为扁条形,末端有一方穿。軎身饰蟠虺纹。高6、外端径3.1、内端外径5.5、内端内径3.3厘米,重218克(图二四)。

▲图二四 铜辖軎(M5001:202)

輨 1件(M5001:203)。圆筒形,较短,器身中部有四个圆穿,两两相对。内径4.3、外径4.7、高2.3厘米,重67.3克(图二五)。

▲图二五 铜輨(M5001:203)

节约 18件。标本M5001:204,长方体,空腔,壁面平整,棱角方正,周壁开三个大小不等的长方形穿孔。长3.6、宽2.2、高1.6厘米,重25.6克(图二六)。

▲图二六 铜节约(M5001:204)

扣饰 6件。标本M5001:126,长方形框,一长边中间竖起一外折长钩,钩首上翘。框长4.8、宽3.4、厚0.6厘米,钩长3.1、宽0.7、厚0.8厘米,重45.7克(图二七)。

▲图二七 扣饰(M5001:126)

带具 1件(M5001:13)。由两U形带扣作“十”字形套接而成。一件平面呈曲尺形,端平齐,一端出圆柱状凸饰,曲尺两端均有圆穿;另一件平面呈长方形,近两端有圆穿,一面中间附一较厚环纽。曲尺形带扣凸饰安插于长方形带扣环纽内。曲尺形带扣长4.8、宽2.3、厚0.2厘米,长方形带扣长4.2、宽2、厚0.2厘米,重90.6克(图二八)。

▲图二八 铜带具(M5001:13)

棺环 5件。标本M5001:29,由方钉和圆环组成。钉体为条形,棱角明显,横截面呈长方形,上粗下细,末端微尖凸,钉帽宽大,作半圆形,有穿,衔实心圆环。钉长3.6、环内径1.4、外径2.2厘米,重11.3克(图二九)。

▲图二九 铜棺环(M5001:29)

另有铜器残片88件,器形不辨。

(二) 金器

5件,均为金箔。标本M5001:201,残缺不全,甚薄。残长2.5、残宽2.2、厚不足0.1厘米,重不足0.1克(图三O)。

▲图三O 金箔(M5001:201)

(三)铁器

4件,包括斧1件,凿2件,饰件1件,均锈蚀较甚。

(四)陶器

经拼对,可辨器形者仅1件。

壶 1件(M5001:11)。泥质灰陶。直口,宽折沿,内外缘凸起有棱,沿面成槽,斜方唇,矮直颈,圆肩微鼓,肩部以下残缺。整器磨光,沿面饰暗勾连云纹,颈部饰数周暗弦纹,肩部饰数周宽凹弦纹。手制、轮修,口沿内外均有横向旋痕,肩内壁有手指按压痕迹。口内径10、口外径18、残高11.8厘米(图三一)。

▲图三一 陶壶(M5001:11)

(五)玉器

119件,器形包括牌饰、璜、圭、扣、环、壁、龙形饰、兽形饰及玉器残片。

牌饰 49件。标本M5001:289,青绿色,夹杂大量黑色斑点,半透亮。长方形,较薄,四角方正,四边平直且各有两个凹缺,两两相对。两短边中间各单面钻一圆穿。正面阴线刻勾连云纹,背面光素。背面中部偏一侧有一道解玉痕迹。长4.5、宽3.5、厚0.1厘米,重5.8克(图三二)。

▲图三二 玉牌饰(M5001:289)

璜 15件。标本M5001:62,绿色,局部夹杂浅褐色斑驳,半透亮。弧长约为整圆的三分之,较薄,两端平直且各有一圆穿。正面单线阴刻蟠虺纹,边缘以阴线方框为界,背面光素。长8.7、宽2.1、厚0.2厘米,重7.7克(图三三)。

▲图三三 璜(M5001:62)

标本M5001:244,青色泛绿,局部夹杂褐色斑驳,半透亮。弧长约为整圆的四分之一,较薄,外缘和两端中部各有一圆穿。两面饰卷云纹,边缘以阴线方框为界。长4、宽1.2、厚0.2厘米,重2.1克(图三四)。

▲图三四 玉璜(M5001:244)

标本M5001:136,青绿色,局部为深褐色,表面附着少量朱砂,不透亮。半圆形,两端平齐,且各有一凹口,外缘有四个凹口,外缘近两端各有一圆穿。两面均单线阴刻勾连云纹,边缘以阴线方框为界。长6、宽2.1、厚0.2厘米,重6.1克(图三五)。

▲图三五 璜(M5001:136)

圭 20件。标本M5001:2,稍残。青绿色,局部受沁呈棕黄色,多处泛白,不透亮。扁条形,两面平整,两侧平直,顶端两侧斜折聚尖成锋,底端斜直。素面磨光,两面有斜向打磨痕。一面有解玉痕迹。长26.2、宽8.3、厚1.3厘米,重662克(图三六)。

▲图三六 玉圭(M5001:2)

扣 6件。标本M5001:208,浅绿色泛白,表面附着少量朱砂,不透亮。圆形,顶面圆弧隆起,底面中部单面钻一穿孔。顶面阴刻卷云纹。直径1.3、厚0.5厘米,穿径0.3厘米,重2克(图三七)。

▲图三七 玉扣(M5001:208)

环 8件。标本M5001:290,浅绿色泛白,局部有褐色斑块,透亮。圆形,横截面呈八边形,两面磨棱明显。素面磨光。外径4.1、内径2.5、厚0.7厘米,重16.1克(图三八)。

▲图三八 玉环(M5001:290)

璧 3件。标本M5001:1,青绿色,局部夹杂褐色斑驳,不透亮。圆形,扁平,内外缘为方唇,两侧边缘对称各单面钻一圆穿。两面各饰一周斜角云纹,边缘以阴线为界。外径2.2、内径0.8、厚0.3厘米,重2.5克(图三九)。

▲图三九 玉璧(M5001:1)

标本M5001:304,残,青绿色,大面积夹黑斑。圆形,内缘方唇平整,外缘减薄成刃。外径8、内径2.8、厚0.3厘米,重37克(图四O)。

▲图四O 玉璧(M5001:304)

龙形饰 5件。标本M5001:7,青绿色,局部受沁呈深褐色,半透亮。平面呈“凹”字形,扁平,作一身双首龙形,两端龙首朝外,昂首,椭圆眼,卷鼻,角后扬,末端尖翘,身弧曲,腹中部有小平面,背部作卷云形,以示羽翅,曲身两侧各刻一扉牙,以示足爪,腹部平面有一穿,未穿透至顶部。颈部、羽翅饰鳞纹,身饰卷云纹,腹中部饰一对椭圆眼,纹饰均单线阴刻。长3.5、宽2、厚0.5厘米,重5.7克(图四一)。

▲图四一 龙形饰(M5001:7)

标本M5001:87,绿色,局部受沁呈铁黄色,夹杂少量褐色斑驳,不透亮。扁平,龙回首顾,张口,卷鼻,粗角耸立而前折,末端平齐,长身作S形卷,尖尾上折而回卷,身下有足,背部作卷云形,以示羽翅。两面有解玉痕迹。长10.2、宽6.4、厚0.5厘米,重45.6克(图四二)。

▲图四二 玉龙形饰(M5001:87)

标本M5001:33,青色泛绿,局部受沁呈深褐色,半透亮。扁平弧形,龙首较宽,张口,卷鼻,翻唇,角圆凸,短身弓背,曲弧腹,尾上翘而略窄。尾有一圆穿。长7.5、宽2.6、厚0.2厘米,重7.1克(图四三)。

▲图四三 玉龙(M5001:33)

标本M5001:158,残。浅白绿色,局部受沁泛褐色,透亮。扁平,龙首回顾,张口,卷鼻,翻唇,角作圭首形尖凸,长身残缺,身下一立足,足爪明显。龙首角部钻一圆穿,以示圆眼,足部对钻一圆穿。器身正面饰卷云纹,背面光素。长2.8、残宽2.2、厚0.3厘米,重2.8克(图四四)。

▲图四四 龙形饰(M5001:158)

兽形饰 3件。标本M5001:59,青色泛白,正面右部受沁呈蜂窝状,不透亮。整器近长方形,器身较厚。圆首回顾而凸起较高,圆嘴宽阔,宽鼻,弯眉,眉梢尖翘,头顶阴刻一对C形云纹角,身团蜷宽短,背部雕刻扉牙以示羽翅,身下雕刻出前后肢,屈肢短粗,阴刻弧线以示足爪,尾上折翘起,背面平整。器两端中间对钻一贯穿。兽首额顶和前后肢阴刻麟纹,正面身饰麟纹和云纹,尾饰云纹,背面身尾饰云纹。长2.7、宽2.2、厚0.7~1.1厘米,重8.2克(图四五)。

▲图四五 兽形饰(M5001:59)

标本M5001:224,黄褐色,夹杂褐斑,不透亮。整器为一简化兽首,平面近长方形,下部为方形兽面,较窄,额部有一横向凸棱,上部耸立双角,角内卷且略宽。上宽1.4、下宽1、高2、厚0.5厘米,重3.4克(图四六)。

▲图四六 玉兽形饰(M5001:224)

另有玉器残片10件。

(六)石器

13件(组),器形包括牌饰、圭、磬。

牌饰 1件(M5001:8)。灰色。扁长条形,四面平直,棱角方正,横截面呈长方形,一面端处磨出“⊥”形凹槽。整器素面磨光。长6.2、宽1.1~1.2、厚0.6厘米,重10.4克(图四七)。

▲图四七 石牌饰(M5001:8)

圭 11件。标本M5001:69,深灰色,前半段为浅灰色,表面附着少量朱砂。扁长条形,两侧斜直,前端圆折聚尖成锋,底端较宽。素面磨光,两面可见明显斜向打磨痕,且有切割痕迹。长18.8、宽4.3~7.1、厚0.9厘米,重226.4克(图四八)。

▲图四八 石圭(M5001:69)

磬 1组10件(M5001:15)。灰色,局部受沁泛白,大多表面剥蚀呈蜂窝状。形状相同,大小依次递增。顶角为钝角三角形,侧边斜直,底边凹弧。近顶角处有一钻孔(图四九)。

▲图四九 石磬(M5001:15)

标本M5001:15-1,最大件。长42.5~54、宽9.5~15.5、厚2.8厘米,孔径1.8厘米,重4.5千克。标本M5001:15-10,最小件。长20~26.5、宽6.5~9.5、厚2.1厘米,孔径1.5~1.6厘米,重1.1千克。

(七)骨器

875件,器形包括镳、塞、扣、管、叉、珠。

镳 5件。标本M5001:189,顶端残。黄色,局部被铜锈沁染成绿色。器身向一侧弯曲,顶端较粗,末端锥尖,横截面呈八边形。素面。残长7.8、厚1.2厘米,重7.3克(图五O)。

▲图五O 骨镳(M5001:189)

塞 41件。标本M5001:72,顶端残。黄色,大面积被铜锈沁染成绿色。长条形,上窄下宽,棱角明显,两侧斜直,横截面呈梯形,下端平齐。素面。残长3.6、宽0.5~0.9、厚0.6~0.9厘米,重2.5克(图五一)。

▲图五一 骨塞(M5001:72)

扣 1件(M5001:133)。顶面圆弧隆起,底面平整。底面两侧向中部对钻一孔。顶面饰云纹。直径1.6、高0.6厘米,穿径0.2厘米,重2.2克(图五二)。

▲图五二 骨扣(M5001:133)

管 443件。标本M5001:85,边缘残缺。黄色,表面被铜锈沁染成浅绿色。圆柱形,两端平齐。器表以褐彩绘制两周心形云纹,以弦纹带为界。直径2.5、高4.3、壁厚0.3厘米,重14.2克(图五三)。

▲图五三 骨管(M5001:85)

叉 1件(M5001:71)。两端残缺。白色,表面被铜锈沁染成浅绿色。扁条形,前部较宽分两叉,分叉处有一圆穿,后部为条形柄,横截面呈长方形。通体磨光,柄部绘制褐色三角纹、弦纹、宽带纹。残长9.1、宽0.4~1、厚0.3厘米,重2.5克(图五四)。

▲图五四 骨叉(M5001:71)

另有骨珠384件。

(八) 贝器

303件,均为海贝。标本M5001:3,完整。浅黄色,局部朽蚀剥落。顶部前端钻一不规则穿孔,后端切割为半圆形穿孔。长2.2、宽1.8、高1.2厘米,重2.9克(图五五)。

▲图五五 海贝(M5001:3)

(九)料器

4件,均为料珠。

结语

邱家庄M5001的墓葬规模超过了太原赵卿墓、新绛柳泉大墓,是目前为止山西地区发掘的规模最大的东周墓葬。其墓上建筑夯土基址及由板瓦、筒瓦组成的散水类护坡,墓上台阶式遗存、剖面呈半圆形的凹槽,墓室内四层小台阶与椁壁中部外侧的石板层,均较为罕见,体现出特殊的墓葬形制与结构,为研究东周时期的丧葬制度、建筑制度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根据墓葬形制、规模和出土器物的时代特征判断,M5001的年代为战国早期,出土器物的造型、纹饰与新绛柳泉大墓如出一辙,均带有明显的晚期晋文化风格。新绛柳泉墓地共发现四组大墓,其中三组为中间大、两侧小,发掘者认为该墓地为晋公陵园,且埋葬晋国末期晋幽公之后的晋公。而邱家庄墓地M5001墓主应为晋国高级贵族夫人,这一组大墓或为晋幽公或早于晋幽公的其他几位晋公墓葬。

发掘情况表明,M5001的营造过程为先在选定的墓位地面上挖坑并填土夯平,然后在夯土范围内挖台阶式遗存、凹槽及墓室,致使墓室口部周壁均为夯土,更加坚实,待下葬后将墓室、台阶式遗存、凹槽一体夯筑,最后在墓上夯筑建筑台基。这种先挖坑夯平再挖墓室的构筑方法还见于新绛柳泉、辉县固围等战国大墓。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上郭——邱家庄遗址经过多次发掘,前后出土了荀侯匜、刖人守囿挽车等大量珍贵文物,同时发现了周代夯土墙。目前认为,该遗址为晋国“古曲沃”的核心区域,是东周时期晋国宗庙所在地。已勘探发现的五组大型墓葬均有可能是晋公及其夫人墓,这对推进晋文化和晋国历史研究意义重大。

附记:考古发掘证照为考执字(2019)第(318)号。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为范文谦、田建文,参加发掘的人员有范文谦、田建文、王金平、陈海波、荆泽健、常如意、褚启俊、马泉等。冶金分析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金正耀、山东大学王全玉等完成,人骨遗存由吉林大学张全超等鉴定,现场及器物照片由韩亚军、解宙鹏拍摄,绘图为刘泽鹏。本次发掘工作得到国家文物局、山西省文物局、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运城市文物工作站、闻喜县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谨致谢忧。

图文来源:文博山西

圣公墓旅游景点 灵山圣墓风景区

1. 灵山圣墓风景区

泉州清源山景区没有禁摩。

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因为山上泉眼诸多别称“泉山”,因山高入云称“齐云山”。位于城市北郊又称“北山”,山上有三峰亦称“三台山”。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2. 西山灵山风景区

记一

译文

出了西直门,过了高梁桥,路旁皆是杨柳,道旁清溪如同衣带,流水清澈,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底的沙石,水草藻类萦绕,像是马鬣在风中飘荡,小鱼一条接着一条,忽然跳出水面,流水绵延,背依竹林,接着是一座古刹,绿叶浓郁,掩映着朱红的大门,寂静无人,惟闻鸟鸣花落。

经过响水闸,听见水声汩汩流淌。到了龙潭堤,树木越发茂密,水面越发宽阔,这就是颐和园昆明湖了。每到盛夏的时候,莲花十里如锦,风中满是浓郁芬芳,众多美丽高贵的女子聚在此处,列坐水边,浮杯饮酒,真是极为美丽的景致啊。

在青龙桥上歇息,桥有数武之高,有一寺庙依山而建,下临陡崖,古柏阴森,石路千级。山腰有一阁楼,千峰仿佛成了它的羽翼般,怀抱着阁楼像屏风一样立着,此处常常沉积着流岚雾霭。前方平坦开阔如镜,有溪流,旁植柳树,稻田处处,一片翠绿之中隐隐可见村落。

沿着溪水流向走,到功德寺,寺内宽阔而颇有野外的景致,前面清澈的溪流绕过,有一座高高的小桥可以坐下歇息。寺庙里的僧人大多能做农活,日已偏西,可以看见修道之人拿着农具戴着斗笠唱着歌归来。有年老的僧人杵着拐杖在田间散步,水田因反光而泛白,青蛙鸣声此起彼伏。啊,这就是田园生活的快乐啊,我已经多年没有见到了,于是晚上就歇在这里。

1、原文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小鱼尾游,翕忽跳达,亘流背林,禅刹相接,绿叶浓郁,下覆朱户,寂静无人,鸟鸣花落。过响水闸,听水声汩汩。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也。每至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如锦,香风芬馥,士女骈阗,临流泛觞,最为胜处矣。憩青龙桥,桥侧数武,有寺依山傍岩,古柏阴森,石路千级。山腰有阁,翼以千峰,萦抱屏立,积岚沉雾。前开一镜,堤柳溪流,杂以畦畛,丛翠之中,隐见村落。降临水行,至功德寺,宽博有野致,前绕清流,有危桥可坐。寺僧多习农事,日已西,见道人执畚者、插者、带笠者野歌而归。有老僧持杖散步胜间,水田浩白,群蛙偕鸣。噫!此田家之乐也,予不见此者三年矣,夜遂宿焉。

2、作者简介

袁中道(1575—1630)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汉族,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授徽州府教授,止于吏部郎中。与其兄宗道、宏道并称“三袁”,其成就次于宏道。其文学主张与宏道基本相同,强调性灵。他较两兄晚殁,目睹模仿公安派的文人的流弊,晚年又形成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思想。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优。游记文能直抒胸臆,文笔明畅;日记多有精粹文笔,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著有《珂雪斋集》20卷、《袁小修日记》20卷。

3、作品简介:

《西山十记》,明朝文言文,作者袁中道,主要内容是记录了作者在西山游玩的所见所闻 西山是指北京西郊的群山,是北京名胜景点之一。

北京西郊群山包括百花山、灵山、妙峰山、香山、翠微山、卢师山、玉泉山等。

3. 灵山圣墓景区在泉州哪里

清源山(Qingyuan Mountain)位于泉州北郊,故俗称北山;又因峰峦之间常有云霞缭绕,亦称齐云山。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泉州城市区3公里。清源山是闽中戴云山余脉,峰峦起伏,岩石遍布盎然成趣,多处胜景天成,为572米,山脉绵延20公里,象形岩石,千奇著名自然景区,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誉,为泉州四大名山之一。清源山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4. 灵山圣墓风景区图片

清源山景区。

清源山景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泉山路,就在怡莱酒店(泉州清源山店)的附近。

清源山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

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清源山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

5. 位于灵山的圣墓

作为有着“地下文物看西安,地上文物看泉州”美誉的泉州,古城内外处处有风景,现有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2个),3A级景区(24个),这里就来说说5A级4A级景区及较有名气的景点,泉州的著名景区有位于市区北郊的清源山风景区(5A),有名扬天下的泉州西街佛教寺院泉州开元寺东西塔(4A),有闽台缘博物馆(4A),源和1916创意园(4A),有泉州博物馆(4A),有位于涂门街的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伊斯兰教遗址清净寺,有位于市区中山南路弘扬妈祖文化的妈祖庙天后宫(4A)有“老子天下弟一”的道教石像老君岩,有体现古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的祈风石刻九日山摩崖石刻,有著名的伊斯兰王子墓葬灵山圣墓,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景区,有著名的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洛阳桥景区,市区洛江的双髻山(仙公山)风景区(4A),惠安的崇武古城风景区(4A),石狮的姑嫂塔风景区(4A),晋江的摩尼教(明教)遗址~草庵,晋江的“五店市”(4A),安溪的清水岩风景区(4A),永春牛姆林风景区(4A,,德化的石牛山风景区(4A),南安的郑成功陵园及蔡氏古民居群,欢迎各位朋友到泉州古城来!

6. 灵山景区图片

2021年6月,门头沟灵山已开放了。到门头沟灵山景区、登灵山主峰、看日出、 顶峰海拔2302米,是北京的第一峰。由于其海拔高度所致,使灵山形成北京地区集断层山、褶皱山为一体,奇峰峻俏、花卉无垠的自然风景区。同时还可到京西十八潭景区游玩、风景别致!

7. 灵岩山墓园

杨荫榆是杨绛的姑姑

杨荫榆(1884—1938),女,江苏无锡人。曾任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

1938年1月1日被日军杀害于盘门外吴门桥,时年54岁。次年安葬于苏州灵岩山绣谷公墓。

杨荫榆的侄女,杨绛,

原籍江苏无锡,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原名杨季康。作家、翻译家、评论家、学者。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政治系。

在鲁迅的笔下,杨荫榆独裁专制,从不为学生着想。而对于这样的评价,杨荫榆的侄女,杨绛十分不认同。对此,她还在《回忆我的姑母》中,进行了详细描述。